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时序号 累计课时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阅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讨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利弊; (2)通过比较法,探究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制,使学生认识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所表达的问题,即我国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特征,导入本课。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见前言) 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合作探究1】 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材料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以上两则材料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它们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观点是否相同?分别代表怎样的思想路线?你赞同哪种观点? (1)共同出发点:继承毛泽东思想。 (2)不相同。 (3)前者主张教条主义地继承毛泽东思想,实际上是违背毛泽东思想;后者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真正继承了毛泽东思想。 (4)我赞成第二种观点。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合作探究2】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 【合作探究3】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 景 内 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合作探究4】归纳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19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合作探究5】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果 任务  第一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合作探究6】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 第一,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第二,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展开。 二、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7】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8】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 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 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1)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则: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2)实行: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3)作用: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合作探究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区别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②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③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④发展后果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行政机构的改变:撤社建乡镇,撤队建村委会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废除人民公社的必要性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土地所有权和支配权的下放,生产经营权的下放,作为国家基层政权和生产组织单位的人民公社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此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由于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动,国家上层建筑也要进行与其相适应的变动。因此,国家必然要逐步撤销人民公社。 (3)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过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鼓舞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合作探究10】 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2: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 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内容(采取的措施): ①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②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意义: ①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 ②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过渡】上述的改革措施,仅仅是政策层面,是不够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继续探索新的对策,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扩大,对世界经济发展成功国家经验的研究,随着我们对经济规律的新的认识,也使我们对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定了更高的目标。从十四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到一个制度创新的高层次改革阶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必要性: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来源:Z_xx_k.Com] “阻力”的解释: 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 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 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 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1)理论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南巡讲话要点:①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②姓“资”姓“社”问题;③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在关键时刻,排除阻力,把握方向。先后到南方几个改革开放较成功的省份视察,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需求强弱的变化来自然调整资源配置,实现推动和调节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市场供需强弱变化来影响商品价格和企业生产;它要求商品和投资市场是开放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自主的;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企业的发展归宿是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出现后普遍采用并逐渐完善的经济模式,因此,长期以来被人们习惯性地冠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别称。其实,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较早地采用了它,这并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代名词,也不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实质上,它仅仅是一种经济手段。 (2)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①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②加快两个步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③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理论完善: 1)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了规定: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以上五种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来源:学,科,网] 2)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3、意义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合作探究11】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改姓?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所有制形式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生产目的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 实现共同富裕  后????? 果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盲目的,容易引起经济危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不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参考答案: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农村对人民公社的旧体制和城市中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在农村改革中,主要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城市中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主要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通过政企分开、简政放权,通过推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经济,通过改革分配制度等,调动了企业和领导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发展。 ⊙学习延伸[来源:Zxxk.Com]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试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答案要点: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农村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国情导致改革后我们依然实行的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都十分落后,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此外,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还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开拓思路,探索新的改革措施。 教学反思: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