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时序号 累计课时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来源:学§科§网]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其主要内容包括:[来源:学科网ZXXK]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来源:学科网ZXXK]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 =T9h7c R,来提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 HMF2sc$N农经济占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③它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合作探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时间 1918年----1921年 1921年——20年代末  目的 最初: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来源:学*科*网Z*X*X*K]   工业 工业全面国有化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 实行配给制 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其它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评价 ①使国内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 ②但国内战争的结束,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①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②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3、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管理体制: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4、成就: (1)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国的崛起》:“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2)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5、弊端: (1)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合作探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及经验教训: 积极:①使苏联迅速实现了 工业化 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 物质基础 。 消极:①政治:高度集权,破坏了 民主与法制 ; ②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斯大林模式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要从国情出发;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④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 ★斯大林模式基本适应了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本身高度集中的体制所带来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后来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最大障碍。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提示: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参考答案: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同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学习延伸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答案提示: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客观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在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