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主要方面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 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分析图例、问题探究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的内容 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 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问题探究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 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庆历新政的夭折。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的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由于北宋中期危机四伏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危机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问题一:从引言内容你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内容,你认为东京(开封)百姓为什么高度肯定和评价范仲淹?在学生回答问题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教材阐释了北宋中期虽然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仍然尖锐。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北宋中期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随后重点叙述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表现。 (1)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 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宋代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宋代人民的负担很沉重。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主户分成五等,乡村上三等户为“上户”,是各类地主。四、五等户称为“下户”,有少量的土地;客户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占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五等户和客户都要租种土地。地租根据具体的情况或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没有耕牛的佃户要把六成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土地赋税实行的是两税,夏秋两季交纳。 (2)民族矛盾的激化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关于“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目,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第一目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种?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资料回放】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第二目“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此局面的形成是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重要背景之一。教材从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软弱,国力衰退,说明积弱局面的形成;从冗兵、冗费和冗官三个方面,说明积贫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 集中军权: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因此,首先收夺军权。建隆二年(961),赵匡胤在酒筵上用允许将领们兼并田宅传给子孙的办法,示意将领们释去军权,使“君臣之间无所猜疑”。次日,曾经帮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此为“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而为三,以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掌禁军,合称“三衙”。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宋初制军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又因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枢密院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与三帅各有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中于皇帝。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但却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且士兵经常往来于道路,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集中行政权。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削弱宰相的权力。宋设“中书门下省”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是中央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意思是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直接控制政权和军权。为了限制枢密使的权力,又设枢密副使。 集中财政权。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度支(掌财政收支和漕运)、盐铁(掌工商业收入和兵器制造)、户部(掌户籍、财赋和专卖),掌管全国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在民、军、财三权分立中,三者不相统属,分别向皇帝奏报,一切由皇帝裁决,宋代把中央集权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政治上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不能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决断。同时,对宋代皇帝而言,权力集中的深层含义是确保自己的统治,因此,为了保住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包括国家利益,因此,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常常表现得患得患失,非常软弱。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兵20万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威胁宋都城开封。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上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辽萧太后乃有退兵之意。双方于当年十二月约定:(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三)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由于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 (2)积贫局面的形成 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咸平三年),真宗下诏说:“去岁天下举人数逾万人,考核之际,谬滥居多。”但这年,真宗亲试举人,仍取进士、诸科(包括屡试不中者)共一千八百多人。其三,“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大。 冗费: 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第三目“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教材从新政的主要背景、启用范仲淹、新政的内容、新政失败的原因及结果几个方面介绍庆历新政。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已经统治了80余年,当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而行政效率越来越低,军队数量不断增加,但内忧外患不时爆发,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人担心封建国家的命运,连连上疏要求宋仁宗进行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富弼等为枢密副使,并多次催促他们立即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 宋仁宗采纳了这些意见的大部分,连续颁布几道诏令,规定:1.改革文官。2.严格恩荫制。3.改革贡举制。4.慎选地方长官。5.“减徭役”。将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的五县废为镇,又析王屋县(今河南济源西)并入河南府,以精简乡村投入。 因为宋仁宗的年号是“庆历”,故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推行,虽然主要是为了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但对官僚机构的整顿,却触犯了那些势官权贵的利益。 庆历新政失败了,社会矛盾并未缓和,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场更大规模、更为深刻的改革运动已在酝酿之中。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请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思考回答其问题。 四、教学设计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目。请学生结合教材中赵匡胤图像,讲述宋太祖的故事,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类?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和【资料回放】后回答。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一目。教科书出示了《杯酒释兵权》《北宋中国形势示意图》《北宋文官像》,展示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不同侧面。教学时可以播放三幅图及【历史纵横】相关的录像加深学生的认识。关于积贫局面的形成,指导学生归纳出形成的原因主要为集中军权、集中行政权和集中财权;其影响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一目。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带着如下问题观看录像──庆历新政: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从新政的背景到实施、失败对当今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启示? 五、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想一想,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恩荫制度的含义,宋朝冗官出现的重要原因。 思路引领:直接影响:冗官;间接影响:政治、经济诸方面。 答案提示: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2.想一想,你认为范仲淹为什么这样做? 解题关键:时势造英雄。 思路引领:直接原因、根本因素及个人品质。 答案提示:冗官使积贫积弱局面更加严重,北宋统治岌岌可危;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他的清正、忧国忧民的情思和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抱负。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解题关键: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思路引领:加强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冗兵、冗官和冗费的增加。 答案提示:北宋集中军权、行政和财政权,扩编军队,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增加,财政危机加剧;农民起义的不断,边疆少数民族的进攻,统治阶级内部的朋党之争也促成了局面的形成。 2.简要分析庆历新政的内容及失败原因。 解题关键:内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败因为守旧势力的反对。 思路引领:改革文官升迁办法、严格恩荫制度、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官等。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改革过于激进。 答案提示: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遣升迁的办法,依照政绩提拔官员;严格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垄断官位;改革贡举制,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可应举,取士重在策论和操行;慎选地方官;裁并州县,厚农桑。 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他们强烈的反对并污蔑改革者为朋党。宋仁宗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新法。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 临清一中 历史 周少杰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掌握: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贫弱局面的成因 了解:王安石个人经历对他变法的影响 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宋神宗在变法的作用 二、预习内容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原因 (1)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 (2)地主隐瞒田产,少交赋税。 (3)政府不断增加赋税,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 (4)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2.表现:农民生活困苦,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 思维延伸: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危机多出现在统治的后期,而北宋却出现在中期,这与其措施密切相关。北宋统治者对土地兼并的放任政策,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原因:北宋统治者采取措施,集中军权和行政权,加强皇帝的专制集权。 2.影响 (1)积弱: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 (2)积贫 ①冗官: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②冗兵: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军费开支高涨。 ③冗费:北宋财政日益人不敷出。 拓展提升: 北宋集中军权、行政和财政权,扩编军队,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增加,财政危机加剧;农民起义的不断,边疆少数民族的进攻,统治阶级内部的朋党之争也促成了局面的形成。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推行: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人以整顿吏治为中心进行改革。 2.内容 (1)定期考核政绩,依照政绩提拔官员,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 (2)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3)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官吏。 (4)减轻徭役,重视农桑。 3.结果: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新法被宣布废止。 反思领悟: 庆历新政的启示: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并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动员,改革者还要树立坚定的改革决心。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包括重难点) 1、识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主要方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内容。 2、理解: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4、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5、难点: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二、学习过程 【探究1】如何理解“三冗”现象与积贫积弱局面的关系? 【探究2】如何认识庆历新政? 【探究3】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的紧迫性、必要性? 延伸与拓展 【主题】北宋初期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  五代十国后期的形势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三:(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的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都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子语类》 【探究1】从材料一图片看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的什么问题?其措施涉及哪几个方面?这些措施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探究2】根据材料指出宋太宗对待“内患”与“外忧”的态度怎样?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什么? 【探究3】材料二与材料四对宋初改革提供的评价如何?扼要说明你的看法。 三、反思总结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庆历新政的夭折。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的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 四、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1】 右图是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 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 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C.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 【当堂检测2】 (2009·辽宁文综)阅读下列知识: 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赵匡胤上台不久就鼓励功臣宿将“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其主要目的是 (  ) A.巩固专制统治 B.奖赏功臣宿将 C.鼓励土地兼并 D.扩大地主队伍 2.(2010·莱芜期末)北宋中期出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局面,原因是 (  ) A.政府“不抑兼并” B.广大农民流亡 C.大量农民逃亡 D.均田制遭到破坏 3.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4.(2010·温州联考)公元997年,宋廷税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多万缗,收支却亏了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政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5.北宋时期右图现象的出现导致官员 (  ) ①因循苟且 ②奢靡腐化 ③效率低下 ④互相牵制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 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 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 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消失 7.读下图,对北宋威胁较大的少数民族有 (  )  ①辽 ②大理 ③西夏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① 8.从下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  )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熙元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有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的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 9.(2010·孝感统考)“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这句歌谣中的“京师”指今天的 (  ) A.北京 B.南京 C.开封 D.西安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革除弊政,主张改革。其改革措施的核心是 (  ) A.整顿吏治 B.轻徭薄赋 C.精简军队 D.限制“恩荫”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杯酒释兵权  材料二: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荒,有叛民而无叛兵者。”每逢荒年,政府就派人到灾区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募兵不已。北宋初年,军队仅有近20万人,到宋仁宗时,军队总数达140万人之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的是宋太祖将什么大权完全集于一身?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宋实行养病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则材料中所采取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束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 ——赵翼《甘二史札记》 材料二: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 ?????????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 ——范仲淹《鉴于诏条郜东十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述,你认为它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 (2)结合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 参考答案 【探究1】如何理解“三冗”现象与积贫积弱局面的关系? 北宋中期,形成冗官、冗兵、冗费,即所谓的“三冗”。其中养官、养兵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的“岁币”,给北宋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大力削夺武将的兵权,使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接连失败,形成积弱的局面。因此冗官、冗兵、冗费的出现造成并加剧积贫积弱的局面。 【探究2】如何认识庆历新政? 1.庆历新政是北宋进入统治中期,制度逐渐成熟、各类社会矛盾开始显现的情况下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对改革的不同意见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都说明了社会变革的长期性、复杂性。改革派代表人物范仲淹的遭遇以及仕途沉浮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对改革的不同认识。 2.庆历新政的失败,既有保守派坚决反对的原因,也有改革过猛,实际操作中遭遇强劲阻力的原因。保守派攻击庆历新政“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派开出的“药方”都是好政策,但新政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被罢黜的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人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这些都是新政不能贯彻实施的原因。 【探究3】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的紧迫性、必要性? 1.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本质上反映了封建统治危机,引发了政治改革。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迫使统治者必然要进行改革。 3.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基础。 延伸与拓展 【探究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中“藩镇跋扈”得出藩镇割据的现象,联系所学答出解决措施涉及的方面及加强中央集权的精神;第(2)问分析材料信息看出宋太宗处于维护统治的需要,认为“内患”甚于“外忧”;第(3)问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作用及造成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的方面分析北宋灭亡的真正原因。 【探究答案】(1)解决问题:藩镇割据问题。措施:军事、行政、财政、司法。基本精神:削弱武将、宰相和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态度:认为“内患”甚于“外忧”,即边事可以预防。根本出发点:巩固其统治地位。 (3)材料二认为,宋初的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看法: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中央财政负担,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由于北宋的灭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能完全归罪于宋初改革。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1】 【解题思路】图片反映的是北宋时期兵力的大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北宋政府为巩固统治扩充军队。 【答案】C 【当堂检测2】 【解题思路】第(1)问要精读史料,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第(2)问材料体现的是租佃契约关系的普遍化,回答时要结合变法的背景和相关知识回答。 【答案】(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依据所学可知这与北宋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有关。 答案:A 2、解析:北宋政府为了巩固政权,加强军权,对土地兼并采取放任的态度。 答案:A 3、解析:宋初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答案:A 4、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的有效信息和把握题目的关键词句“民贫乏食”的根源,从材料来看经济是发展而不是衰退,故A不对;C项北宋兵力不是“不足”,而是“冗兵”,B项是现象而不是根源。 答案:D 5、解析:右图反映的是北宋时期官员数量增加,出现“冗官”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为D。 答案:D 6、解析:D项中军权改革使藩镇割据消失是正确的,但是藩镇割据是政权内部的威胁,所以D项错误。 答案:D 7、解析:结合教材所学可知对北宋构成威胁的是北宋的辽和西夏。 答案:C 8、解析:题干要求是解读图表信息,并不是考查收支状况的原因,所以排除B、C、D三项,得出答案为A。 答案:A 9、解析:北宋的都城在今天的开封,答案为C。 答案:C 10、解析: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答案为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1. 解析:本题以宋太祖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为主题,考查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宋太祖把军权集中于一身;第(2)问注意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3)问要注意理清集中军权、养兵政策与冗兵、积贫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1)军权。 (2)防止内患。 (3)军权集中于皇帝一人,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造成指挥不灵,效率低下,削弱了军队战斗力,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局面。 养病政策,是北宋军队数量激增,出现“冗兵“现象,导致军费激增,使北宋财政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 12、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信息可知应是反映的是北宋时的“冗官”“冗兵”的局面;第(2)问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可知范仲淹的观点更为全面;第(3)问联系解决积贫积弱局面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进行回答。 答案:(1)问题:北宋中期财政十分困难。原因:一是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二是北宋还要给辽和西夏“岁币”。 (2)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原因:官僚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3)举措:北宋中期发生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和以理财为中心的王安石变法。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