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考点梳理】 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 2.秦朝以来的中央官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的中央官制、明朝废除丞相及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 3.西周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汉唐宋强化中央集权、元朝以来行省制和土司制度、明清改土归流) 4.西周以来的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5.秦朝以来的监察制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6.(选修)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7.(选修)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 【二轮知识归纳】 考点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和商朝的政治制度与特点 A.新人教版——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B.人民版——夏商周政治形式 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变为“传子” (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商朝的政治特点: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商王朝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残酷性(人祭、人殉等)。 C.岳麓版——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夏代约建立一公元闪2070年,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先例的权力),但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如最高统治者称为“后”(当初的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的意思),以祖宗的身份来行使统治权力、号令各个部族,表明它刚刚从氏族社会组织中脱胎出来,还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商王朝大约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是一个以商部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远古时期,人们把活动在一定区域、血缘纽带牢固的部族集团称为方国,若干个方国联合起来组成方国联盟。“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这里的所谓内服,是指聚集在国王周围的官吏;外服的指臣服于王朝的地方诸侯。在某种程度上,外服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共同构成国家的地方政权,这种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称为“服制”。地方诸侯根据与王朝关系的远近,形成不太牢固的臣服和贡纳关系。“外服”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臣服于商族的部落,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正因为方国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与之结成臣属关系,方国的服从与否随着中央力量的强弱而变化的,所以商王还不得不依靠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以此加强控制方国联盟的能力。 (二)西周的分封制 A.新人教版——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给士。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B.人民版——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王族(姬姓诸侯为主)(如鲁、燕);功臣(如齐);先代贵族(如宋)。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分封制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C.岳麓版——封邦建国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维系作用的礼乐制度。它是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而制定的。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臣下,广建子国,用以拱卫周王室。受封的主要是亲族、功臣、先代贵族等。西周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 比商代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巩固了统治,但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解决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相结合的制度。 (三)西周的宗法制 A.新人教版——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B.人民版——西周的宗法制 西周宗法制的特点与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宗法制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C.岳麓版——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至周代逐渐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其余庶子有的被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后世地主阶级长期利用这种制度,以巩固政权、神权、夫权。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周朝还制定了礼乐制度,称为周礼。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它是由周公制定的。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不同等级、身份的人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至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受封者必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宗,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显示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考点二:秦朝以来的中央官制 (一)皇帝制度 A.新人教版——至高无上的皇权 秦朝建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B.人民版——法令出一(皇帝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在君主专制政体下,皇权带有独断性、随意性的特点(弊端)。历代官僚体制虽有所变化,但是都是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皇帝对于官吏有奖赏和惩办的权力,有提拔和贬斥权力,也有生杀予夺权力。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C.岳麓版——“始皇帝”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郡县制、法律制度,以及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等。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秦王嬴政改称“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二)三公九卿制 A.新人教版——秦朝的中央官制 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B.人民版——百官公卿 “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虎符”皇帝、太尉各一半,有时根本不设太尉一职);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九卿”是中央各部门的主管官员,如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地位相当的是还有中尉、将作少府等。(“九卿”的“九”是虚指,极言其多,是指一大批中央主管官员)中央官员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晚年的秦始皇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行踪诡秘,君臣悬隔,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西汉王朝大体沿袭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史称“汉承秦制”。汉武帝设置十三郡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这对于稳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有重大意义。 C.岳麓版——三公九卿 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九卿分别是:奉常(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宫中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廷尉(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典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太仆(负责宫廷车马)。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三)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A.新人教版——汉武帝削弱相权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B.人民版——汉武帝削弱相权 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萧规曹随”;总理大臣)。汉武帝有意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他有两种方式,一是频繁更换丞相,二是用“内朝”来牵制“外朝”。“中朝”又称“内朝”,是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身份低微,破格选用,参与决策),是决策机关;“外朝”,是指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是执行机关。(“内朝”官员有尚书令、侍中、常侍等;“外朝”官员有三公、九卿等) C.岳麓版——汉武帝制约相权 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从而建立起较完备的中枢权力体系。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的组成也不断发生变化。秦代的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到汉武帝时,则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与之制衡。到东汉时期逐渐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四)三省六部制 A.新人教版——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B.人民版——三省六部制 唐代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设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与会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C.岳麓版——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五)北宋二府三司制 A.新人教版——北宋削弱相权 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B.人民版——宋代分割相权 宋代设中书门下,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设副相参知政事分管行政;设枢密使分管军事;设三司使分管财政。 C.岳麓版——二府三司制 到了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六)元朝的中央官制 A.新人教版——元朝的中书省 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B.人民版——元朝中央官制 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要向中书省呈报,军政事务归枢密院管理。元朝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隋唐时期的尚书省。 C.岳麓版——一省制 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七)明朝废除丞相及设立内阁 A.新人教版——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的出现 鉴于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B.人民版——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设立内阁。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适应了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内阁维护了君主的绝对权力,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上的地位。皇帝担心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导致宦官参政,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C.岳麓版——皇权的不断加强(明朝时强化皇权) 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都严加控制。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由于事务繁多,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八)清朝军机处 A.新人教版——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亲政后,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这样,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B.人民版——军机处 清朝雍正帝时,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直接原因),也是为了加强皇权(根本原因),设立了军机处。它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军机处的机构特点(简、速、密):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应声虫、传声筒);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更明显。军机处的设立,进一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雍正帝时,通过设立军机处和建立密折制,进一步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C.岳麓版——皇权的不断加强(清朝时强化皇权) 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到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又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考点三:西周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分封制(略,见考点一) (二)郡县制 A.新人教版——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经过朝廷上的激烈辩论,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丁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人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B.人民版——海内为郡县 为了汲取分封制使周天子权威削弱的历史教训,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秦朝的地方区划分为四级:郡——县(道)——乡——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最主要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C.岳麓版——废分封,置郡县 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长)、县丞和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各大国在新吞并的领土上已不再进行分封,改而设置郡县。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县以下设乡里、什伍。战国时期,各大国已广泛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各国原政治区域的基础上,“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至40余郡。郡的最高长官为郡守。郡丞辅佐郡守管理行政和刑狱事务。郡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令(长)是一县之长。县丞、县尉的职责与郡丞、郡尉相同。乡吏中“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贼盗”。 (三)汉唐宋强化中央集权 A.新人教版——汉、唐、宋削弱地方实权,强化中央集权 汉朝时,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B.人民版——西汉王国问题的出现及解决 西汉初曾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C.岳麓版——汉、唐、宋削弱地方实权,强化中央集权 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剪除异姓诸侯王和功臣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驻守各地。他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但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接连发动叛乱。通过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隋唐统一之后,唐朝中叶又遭遇了长达八年(755—763)的“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安史余部还保留着相当大的势力。唐代宗为求暂时的安定,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封其为节度使,带兵平叛的将领也被封为节度使。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他们在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960--976年在位)。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1)收精兵。宋太祖将实力最强大的禁军分别划归互不统属的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等“三衙”统领,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2)削实权。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出发,宋初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为了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政府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3)制钱谷。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宋初通过上述各种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然而,另一方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王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四)元朝以来行省制和土司制度 A.新人教版——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B.人民版——元朝行(中书)省的设置: 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有五级:省、路、府、州、县。当时全国设十个行省:较为特殊的有今东北地区的辽阳行省;蒙古地区的岭北行省;云贵高原的云南行省;福建浙江的江浙行省;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还有两个单列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今京、冀、晋、鲁全部和蒙豫一部);二是宣政院辖地(西藏和川青一部)。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即当地可世袭的少数民族首领)。 C.岳麓版——(无) (五)明清改土归流 A.新人教版——(无) B.人民版——“改土归流” 明代已经开始在西南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流官:朝廷派遣的、有任期、可调动的官员)。清代,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雍正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乾隆帝时大部分土司制度被改为流官统治。“改土归流”大大加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C.岳麓版——(无) 考点四:西周以来的选官制度 (一)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A.新人教版——世卿世禄制 西周至秦朝以前,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框架下,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子弟,世代享有高官厚禄,即所谓世卿世禄制。 B.人民版——世官制 主要指先秦时期,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C.岳麓版——世卿世禄制(略) (二)察举制 A.新人教版——察举制 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B.人民版——察举制 主要指两汉和南北朝时期,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由中央任用的选官制度。西汉武帝时,下诏策试贤良、举孝廉。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官人法(也称九品中正制,察举制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的产物),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评定等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C.岳麓版——战国、秦汉选官制度 秦汉统治者认识到,在官僚制度确立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这个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战国时期已经开始用立军功便授官爵的制度替代西周以来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到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度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就实行了察举制和征辟制。前者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三)科举制 A.新人教版——科举制 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B.人民版——评价从隋朝以来的科举制 (1)进步性(积极):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体现了公平公正。(还有如尊师重教的传统、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文学的繁荣等) (2)局限性(消极):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也可表述为:考试内容束缚思想,过分注重不切实际的学问,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原因之一) (3)实质: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选官制度。 C.岳麓版——科举制 隋朝统一之后,由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隋文帝便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后又分设各种不同科目推举人才,特别是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分科举人就是科举制的来历。科举制到唐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考点五:秦朝以来的监察制度 A.新人教版——(无) B.人民版——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秦朝,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御史大夫、监御史)。西汉时,对地方的监察由刺史负责;对中央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负责。唐朝,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元朝,人命重案公文由御史台监察御史复核;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采取非常手段。明朝,都察院是中央监察机构,提刑按察司兼管地方监察。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 C.岳麓版——监察与谏议 官僚制度的确立和维系对于国家机器的运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保证这支队伍的廉洁和效率也同样重要。因此,从秦汉时期开始,官员监察制度便确立起来,成为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秦朝“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就掌管监察,汉代则专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汉武帝为监督郡国长官而专门设立十三州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而这些刺史就统属于御史府。这项在中央和地方设立监察制度的原则,一直为后世沿袭。 除了对官员的监督外,还需要有制度来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这就是谏议制度。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到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了,这与皇权的高度加强是一致的。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有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考点六:(选修)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改革(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2.商鞅变法的原因:时代潮流;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希望;商鞅的改革精神。 3.商鞅变法的内容: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社会生活改革。 4.商鞅变法的特点:彻底全面、富国强兵、影响深远。 5.商鞅变法的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商鞅大无畏的改革精神、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派贵族的论战、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 6.商鞅变法性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使秦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9.商鞅变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地主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壮大了军事力量;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它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消极影响: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民族融合、社会危机。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推行均田制、租调制;设立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从整顿吏治入手,措施得当;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改革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 (三)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北宋的积贫积弱的局面;“庆历新政”的改革尝试;王安石“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理财——富国之法;军事——强兵之法;教育——取士之法。 4.王安石变法的败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当时社会的根本问题。 5.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6.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考点七:(选修)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评说(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秦始皇 1.秦统一六国 (1)统一的条件:①客观条件: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民族基础——各民族逐步融合,民族凝聚力加强;群众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人民厌战渴望统一;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②主观条件:秦国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根本原因);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施展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谋略正确。 (2)统一的过程(10年时间,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先灭弱韩;离间灭赵;水灌灭魏;王翦灭楚;北灭燕国;完胜灭齐。 (3)统一的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 施  影 响  政治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 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 促进文化发展;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基本疆域  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 促进交通发展  简要介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3.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破坏了文化。(2)急建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五年,40多万民工)。(3)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140多万人/年)。(4)刑法严酷。(5)赋税沉重。 4.评价秦始皇 (1)功:①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②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④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⑤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2)过:①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②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二)唐太宗 1.唐太宗生平简介 (1)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2)劝父亲太原起兵,建功立业统一全国。(3)培植势力,发动玄武门之变。(4)平定边疆,实行开明民族政策。(5)对外开放、兼收并蓄。(6)善于用人、纳谏。(7)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2.东征西讨定基业 (1)隋末农民起义。隋炀帝暴政的体现,有开凿大运河、远征高丽等。但他开凿大运河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军事统一全国:①617年5月,劝父太原起兵。②618年3月,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③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④617-618年,迎击韩举集团。消灭刘武周势力。⑤620年,进入中原消灭王世充、窦建德势力。⑥624年,消灭各地农民军和割据地主武装,统一全国。 (3)玄武门之变:①原因: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功绩最大,手下人才最多,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集团。②过程: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4)民族政策:①平定边疆:平定东突厥,打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平定西突厥。②加强管理:在东突厥旧地设置羁縻府,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西南西北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被册封;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③和亲政策: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④民族政策:有效的军事征服,实行怀柔政策、和亲政策——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⑤意义:巩固了唐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贞观之治 (1)概念:唐太宗在位时期封建政治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2)原因:①主观: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个人作用。②客观: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条件;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3)表现:①制度建设(政治上发展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文化上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经济上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②重用人才(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办学科举,广开才路。使用人才——知人善任,各取所长;一视同仁,民族平等;广开言路,兼听博采。爱惜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待臣以礼,爱护下属。);③从谏如流;④慎用刑法;⑤轻徭薄赋,休养生息;⑥力倡节俭。 4.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方面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统治期间,吸取隋亡教训,知人善用,虚怀纳谏,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对少数民族开明怀柔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对外兼容并蓄。这一系列政策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很多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康熙帝 1.“少年天子” (1)孝庄训教,兼学满汉:康熙身上有三种血统、有三种文化。康熙的三种血统,他父亲是满族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亲是汉人,所以康熙身上有满洲人、蒙古人、汉族人的三种血统。他又受了三种文化的影响,他祖母说蒙古语,他的满族的师傅教给他说满语、学满文、教给他骑射,他的汉族师傅给他讲四书五经,所以康熙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的影响,又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还受到汉族儒家文化影响。 (2)智除鏊拜,锋芒初显。 (3)博才多能,学贯中西。康熙对西洋和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排斥,而是接纳,作为一个帝王来说,表明了其宽大的胸怀和渴求的愿望。尽管如此,康熙帝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宫廷行为,没有形成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的政策和制度。康熙故去之后,清朝后来的皇帝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一个比一个不感兴趣,仅仅喜欢的是自鸣钟和大水法,作为欣赏和玩物而已,没有用来振兴中国,这是美中不足之处。 2.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及影响 (1)在南方:平定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的三藩之乱,消除了南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在东南:派施琅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统一了台湾,设立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在西北:康熙三次亲征,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使清政府控制了漠西、漠北蒙古,粉碎了噶尔丹分裂中国疆土的野心。 (4)在西南:在西藏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了中央对西藏的册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理。 (5)在东北:两次组织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轮规律总结】 1.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规律 (1)各部门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一个基本特点。 (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皇权的强化和相权的弱化是一个基本趋势。 (3)历代中央官制之间有继承和发展关系,如秦与汉、隋与唐等。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规律 (1)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矛盾。 (2)中央是否能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地方,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是否巩固的关键点。 (3)很多地方行政制度都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如分封制、刺史制度和“改土归流”。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规律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2)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变规律 (1)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政体下的职能部门。 (2)中国古代监察部门的设立实现了中央或地方各部门的分权、制约,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5.中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评价方法 (1)评价的辩证观。功过分明,以史实为依据,得出结论。(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 (2)评价的标准观。以是否推动社会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以此判断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3)评价的历史观。要把这些历史人物放在他们各自生活的时代背景里去评价,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苛求古人。 (4)注意选取六个方面的史实:是否有利国家统一;是否保持政治安定;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促进文化繁荣;是否促进民族融合;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二轮学科探究】 1.宗法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内涵: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大宗与小宗关系是相对的;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3)影响 ①对西周的影响: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王位世袭制以及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王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古代中国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及演化趋势 (1)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不 同 点 盛行或确立时期 盛行于西周 盛行于封建时代 确立于元朝   与中央的关系 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 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 地方官对中书省负责   重要影响 短期积极,长远破坏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积极作用明显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  (2)演化趋势 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体现了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②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中国封建社会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演变及趋势 (1)演变: ①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虽分工上各有所侧重,但相权相对过大。 ②西汉:皇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③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割相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提高行政效率。 ④宋代: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相权再衰落。 ⑤元代:中书省成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重新加强,这是在相权不断削弱的趋势下相对短暂的反复。 ⑥明代: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⑦清代:清康熙时,设置南书房,加强君权;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趋势:通过限制相权、分割宰相的权力,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最终被取消。 4.中国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演变及趋势 (1)演变: ①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免地方官员,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②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削夺王国封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③唐代:唐中叶以来,设节度使,酿成唐末五代地方割据。 ④宋代:“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⑤元代:行省制的设立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⑥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2)趋势:地方权力愈益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是指帝位终身制和皇位继承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基础(或条件):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实践基础是商鞅变法;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政治前提是秦灭六国。 (3)实质:处理两个关系,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4)历史作用 ①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处理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有利于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②后期:其消极作用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①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交织,贯穿始终。②皇权至上原则,君主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宣扬“君权神授”。⑤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始终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伴随。⑥实行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及演变趋势(图示)  6.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1)演变 朝代 制度 选拔方式或原则  先秦 世官制 权力和地位世袭  汉代 察举制 以品行举荐为官,举孝廉为主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以门第为标准,注重门第和家世  隋唐 科举制 以考试选拔人才  明清 八股取士 以八股文为考试方式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变化 西周世卿世禄(血缘);战国至秦朝军功授爵(军功);汉朝察举征辟(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门第,九品中正制本质上是察举制的发展);隋唐科举取士(才能)——明清科举八股取士(死读书)。 (3)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②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③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7.古代中国选官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1)演变 ①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②西汉: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③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长官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 ④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8.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历史的不同发展趋势及认识 (1)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通过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文化上,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3)认识:加强君主专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初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历史发展的阻碍,中国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9.明朝内阁制度的背景、发展演变及特点 (1)背景: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深感力不从心。 (2)发展演变 时期 措施 地位 特点  明太祖 设置殿阁大学士 仅为侍从顾问, 很少参决政事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 设立内阁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明宣宗 以后 拥有了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首辅权压众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特点: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二轮高考真题】(三年内高考真题分类精选、解析) (一)夏商政治形式和西周宗法制 1.(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答案】:C 【解析】:众多邦国团结在商王周围,商王也就是邦国的盟主。 2.(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答案】:A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 3.(2009天津文综历史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答案】:C 【解析】: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4.(2011年浙江省文综38—(1))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 (二)中央官制 1.(2011年北京卷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周后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C 【解析】:西汉通过内、外朝制衡分化相权,A项不选;三长制是配合均田制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不能分割丞相的行政权,B项不选;军机处的设立不能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项不选;仅C项表述正确。 2.(2011年上海市文综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C 【解析】:此题很简单,图中所示的三省六部制主要盛行于隋唐时期,选C。 3.(2010年福建卷文综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化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显然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BC三项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了概念,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不属于监察制度的范畴。 4.(2010年山东卷文综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C 【解析】:为了集中皇权,分割相权,宋代设立中书省(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 5.(2010年海南卷历史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答案】:B 【解析】:三省长官均为宰相,说明了宰相权力被分散了,其目的在于为了强化专制皇权。 6.(2009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答案】:C 【解析】: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故C项正确。 7.(2009年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 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8.(2009年广东历史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答案】:D 【解析】:在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是一对不断斗争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消弱,元朝时丞相权势过重,因此明朝初期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因此D项正确。 (三)地方行政制度 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解析】:“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A、C、D表述错误。 2.(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答案】:A 【解析】: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消极反思,造成了王国问题。 3.(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C 【解析】:在分封制废除以后,皇帝的子孙、兄弟受分封(血缘分封)的长期存在,只能是巩固皇权的一种体现。A项错在“长期稳定”;B项错在“基础”;D项错在“历代政权推崇”。 4.(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答案】:B 【解析】:识记“契丹”兴起和发展的地方是中国东北地区,元朝“辽阳行省”即是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5.(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答案】:D 【解析】:按明初以来的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掌管地方民政、财政,故选D项;A项是唐中后期掌管地方军民财政大权的官员;B、C两项是宋初以来分割宰相军权和财权的两个副相,不选。 6.(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答案】:D 【解析】:依据郡县制的突出特点(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来判断,其余三项是表象和作用,不选。 7.(2010安徽卷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8.(2010年北京卷文综12)图6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答案】:C 【解析】:认真识图,抓住“州”、“国”二字;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所以州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应该是在汉朝,再加上图中封国制的存在,选C项 9.(2010年江苏卷历史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答案】:A 【解析】:依据题中“佛教”、“领之于帝师”,可知这里的“官”是管理宗教事务的。A项管西藏和宗教事务;B项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C是清初设立的专管民族、外交事务的机构;D项是元朝以来的地方行政区划。 10.(2009年北京文综12)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武王克殷反商”、“ 封黄帝之后于蓟”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建立诸侯国蓟,分封黄帝为国君,C项正确。 11.(2009年浙江文综14)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B 【解析】: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12.(2009年安徽文综12)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通过观察图版,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①元朝;②唐朝;③西周;④秦朝。 (四)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 1.(2010年广东卷文综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D 【解析】:据题可知,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程度高于唐代,ABC三项表述均错误。 2.(2009海南历史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伍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答案】:C 【解析】:A项创自商鞅变法,B项起自春秋战国,完善于秦,D项是秦始皇开创的。 (五)选官制度 1.(2011年广东省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答案】:D 【解析】: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故排除;B项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时间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官爵、门第没有必然联系,故选D项。 2.(2011年山东省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中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C 【解析】:重点理解“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实际上是通过读书考试,就有做官参政的希望或机会,“团结全中国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隋以来实行科举制的本质目的——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3.(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D 【解析】:《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故A、B、C表述错误。 4.(2010年浙江卷文综1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要求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答案】:C 【解析】:A项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B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排除D项。 5.(2009年上海历史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军功爵制盛行于战国秦朝,察举制盛行于两汉;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到明清盛行科举制。 6.(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课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开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以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语言、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和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委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解析】: (1)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归纳秦汉、曹魏、唐代等不同时期官吏选拔标准中“德”、“才”观的变化。从统治思想的演变、历史背景的变化和制度调整的目的角度思考变化的原因。 (2)认真阅读归纳材料三中关于德与才的重要性、德与才的培养方式、德与才的考核方式这三方面的新认识,先述后评。评价时要联系传统人才观、联系时代变化和当时的现实需要。 (六)中国古代重大改革 1.(2010年福建卷文综41题选作题A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答案】: (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解析】: (1)此题考查提取信息知识的调用能力。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区别出发答主张;从题中材料涉及的观念、习俗、政治稳定等角度答理由。 (2)此题考查提取信息知识的调用能力。第一问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从经济、文化、民族、政局等角度回答进步作用);第二问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民族交流融合的积极意义)。 2.(2010年山东卷文综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官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 3.(2009年浙江自选模块题号0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说历史现象的原因。(4分) 【答案】: (1)“诱”因: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受诱”因:“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原因: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第(1)问的回答要精读史料,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从秦国的目的角度回答“诱”因及结果;从农民的利益角度回答“受诱”因。第(2)问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主要从军心和民心角度回答原因。 4.(2009年江苏历史25题A部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影响: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主要目的: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解析】: 此题比较简单,以这几年的教育改革为大背景,以北宋改革科举考试为切入点,考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第(1)、(2)问考查考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归纳有关考试内容和考试用教材的信息,从王安石主持编纂《三经新义》引入其影响;第(3)问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从变法(改革)的需要角度回答其主要目的。 (七)中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评说 1.(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4) (16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座位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上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 ,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4分)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尽天下大小事务,皆皆朕一身清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4分) 【答案】: (1)字体:小篆。空缺的文字:皇帝。 (2)经济措施:统一度量衡。意义: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事件:平定“三藩之乱”。影响:形成谨慎的执政风格。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 (4)共同点:专权;勤政。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字体是小篆,空格中是皇帝二字。 (2)理解材料一中“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的含义及这一措施的意义。 (3)从时间上判断历史事件,进一步指明其历史意义;从材料二康熙帝的话语中体会其执政风格。 (4)抓住关键句“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等,简明扼要地归纳两个皇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2.(2010年江苏卷历史25题选作题B题)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二轮模拟训练】 一.(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分封制度被废除 B. 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 等级制度被破坏 D. 贵族特权被废除 3.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研究这类文献可以佐证的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度 B. 宗法制度 C. 分封制度 D. 郡县制度 4.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A.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 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 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 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5.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乱人来之,遵擅暑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延。效战国……以土地传子孙……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均田制瓦解 D. 租调制破坏 6.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7. 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 A. 中央集权制 B. 郡国并行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8.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 A. 察举制 B. 推恩令 C. 郡县制 D. 封国制 9.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西汉中朝制度 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 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 明朝内阁制度 10.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11.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12.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某一制度曾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材料中所述制度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B. 控制思想文化发展,培养了皇帝的奴仆 C. 形成了“重文”传统,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 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13.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A. 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 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C. 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 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14.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15.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 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 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 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16.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力图表达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 官员管理日益规范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大臣地位不断削弱 17. 据张廷玉《明史》记载:“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为曹官。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明初制度承袭元制 B. 明太祖废丞相,权归六部 C. 殿阁大学士成为中央核心机构 D. 明太祖时皇权空前加强 18.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 19. 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行省制的推行 B. 丞相制度的废除 C. 内阁地位的上升 D. 军机处的设立 20.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 ④清朝的军机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二.(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矣! ”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常平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改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唐、宋、明四朝的官制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该措施的目的。(2分) (3)根据以上材料,明朝制度同汉、宋相比有何不同?(2分)这种演变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分) (4)简述汉、宋、明三朝措施起到的共同进步作用。(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材料四 军机处的工作:①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②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③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④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⑤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⑥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⑦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⑧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⑨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⑩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⑩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判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制度(1分)并分析其产生原因。(2分)这一制度产生什么问题(1分),最终如何解决(1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任答三点,3分)?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2分) (3)根据材料三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图示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1分),具有什么特点(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军机处的主要工作。(任答三点,3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三.(选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3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恩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  ——《二十二史札记》 请回答: (1)王安石变法前宋朝“政治缺失”主要表现是什么?(4分)为减少“人民疾苦”,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分) (2)你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吗?(1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二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材料四 下图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时的措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理由、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8分) (2)材料三、四分别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2分)分别指出这一措施在政治、思想上所起的作用。(2分)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推进改革举措方面给后人哪些共同的启示?(3分) 【二轮模拟训练】答案要点及简析 一.(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B ①表述错误,因为分封制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正确,可从表格中的地理位置来看;③正确,它符合西周初年分封制的作用;④错误,它是西周后期分封制的消极影响。 2.C 西周宗法制下,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了严格的特级秩序“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界限森严。而题中材料“田氏代齐”说明齐国出现了大夫夺权的现象,表明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3.B 家谱(又称族谱、祖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中国人重视家谱表明了对血缘关系和亲情的重视,研究家谱可以佐证宗法制度。 4. D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因此,分封制的废除,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5. B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安史之乱发生之后,直到唐肃宗时期才基本平息下去。朝廷封的节度使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自己任命官吏,征收的赋税不上缴朝廷,而且把土地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拥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权力,这种局面一直到唐朝灭亡,持续了一百年左右,中央始终无法控制。由所学可知,这是反映的藩镇割据问题。 6. D 【解析】易错题。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特点。郡县制是相对于分封制而言的,“公天下”是与“家天下”相对的。从分封制到郡县制,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而官僚政治是通过中央任免官员的办法,打破了分封制下世袭的状况,任免官员又是依据才干政绩进行,以便更好地维护统治,故选D。A错,秦始皇君主专制制度下百姓都是封君的属民;B是影响而不是体现,且与“公天下”的立意不符;C与题意无关。 7. B 【解析】易错题。考查汉代地方行政体制知识点。从“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中可知汉初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实行分封,汉代吸取秦亡之教训,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国并行。 8. B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时实行的推恩令。西汉建立之初,吸取秦亡之教训,地方郡国并行。经汉初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并得到发展,郡国对西汉的统治构成严重地威胁。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统治,贾谊建议削藩,“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削弱地方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9. B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从题中信息可知,虽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的危机,但意味着丞相依然存在,故D项可排除;秦朝虽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无法体现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A项排除;C项虽进一步削弱了相权,但冗官现象的出现影响了行政效率,故C项排除。正确答案为B项。唐朝三省六部制在分化相权的同时,有利于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10. B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唐代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此种最高命令,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在唐代叫做“敕”)。凡属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天下。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并不干拟“敕”的活儿,“敕”由中书省拟定,就是所谓“定旨出命”。 11. D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隋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使寒门子弟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打击了豪门士族的势力。 12. D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由材料中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可判断,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使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与到政权中来,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 13. 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我国选官制度秦时主要按军功授爵,汉时主要按品行实行察举制;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主要是按门第望族选拔官员,隋唐科举考试主要看成绩。 14. D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官制。材料中的“通判”是北宋设立的。 15. C 【解析】易错题。本题考查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反映了宋朝出现冗官现象,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太祖鉴于唐末藩镇割据而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的后果,故C项正确。A项是现象,B、D两项是次要原因。 16. D 【解析】根据所学史实,图一表现的是大臣上朝可以坐,说明其权力很大;图二表现的是大臣站着奏事,说明大臣的地位有所下降;图三表现的是大臣跪奏军国大事,反映的是君权进一步加强,大臣只是皇帝的奴仆。 17. C 【解析】本题考查明初废除丞相。根据“仍元制”可知A正确。根据“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可知B、D正确。明代殿阁大学士不是法定中央核心机构,C错误。 18. C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阁臣、票拟,这是与内阁相关的词语。内阁制正式形成于明朝永乐帝时期。 19. D 【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注意材料的时间信息,“朝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反映君权空前加强,应为军机处的设立,因此,正确选项为D。A、B、C三个选项的时间上与题意不符,A项为元代,B、C项为明代。 20. A 【解析】此题考查引文中所说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相互牵制情况。首先要读懂引文中的内容,引文总体体现了官职、部门官员间的相互牵制情况。三省六部制分割和限制了丞相权利。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没有体现“权利牵制”,清代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因此不符合题目引文。 二.(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21. 答案: (1)特点:汉朝重视对地方的监察;唐朝重视选贤任能;宋朝和明朝重视削弱地方官的实权。(6分) (2)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分) (3)不同:增设特务机构。(2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渐趋衰落。(4分) (4)共同进步作用: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6分) 解析: (1)注意从四则材料中选取有关这四朝官制相关的关键材料,如“刺史监督郡国”、“择贤人”、“通判和监司”、“都察院与十三道监察御史”等。 (2)透过现象看本质,表象上“为民”,本质上是为了封建统治长治久安。 (3)从材料四的“锦衣卫”可知不同点是增设特务机构,应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特征回答时代特征。 (4)结合四则材料中对封建官员、对地方的控制政策产生的作用及这些封建政策的总体作用回答。 22. 答案: (1)制度:郡国并行制。(1分)原因:国家地域辽阔,难以用单一中央管辖的办法。(2分)问题:王国问题。(1分)解决:推恩令。(1分) (2)措施: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规定地方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任答三点,3分)作者看法:这些措施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但对地方实力剥夺太过,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外族进攻时的失败。(2分) (3)开创: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2分)图示二制度:三省六部制。(1分)特点:三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2分)。 (4)主要工作:向皇帝传送大臣奏折;按皇帝旨意拟旨;下发皇帝谕旨;返还、整理、保存奏折。(任答三点,3分)说明:军机处只起上传下达作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斑马式”制度引出郡国并行制,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原因,指明问题及其解决。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北宋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辩证表述看法。 (3)据材料三图示,准确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创的。 (4)对材料四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得出军机处的主要工作流程(或职责);从本质上点明军机处的“工具”性质及专制的发展程度。 三.(选修部分)(共2小题30分) 23. 答案: (1)表现: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造成“三冗”“两积”现象。(4分)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4分) (2)判断:不同意。(1分)说明: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6分) 解析: (1)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主要措施,“政治缺失”主要表现指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为减少“人民疾苦”采取的措施是指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 (2)评析材料二观点,材料二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灭亡的原因,这一观点明显错误。先进行总体判断,并进行逐条批驳。 24. 答案:  (1)理由: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柔然经常南下进犯;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任答两点,4分)目的:学习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进改革,维护统治。(4分) (2)措施及作用:“燔诗书而明法令”(或毁灭儒家书籍)——加强思想控制;(2分)“移风易俗”(或穿汉服,行汉礼等)——加快封建化进程(或促进民族大融合)。(2分) (3)共同启示:以推进土地制度(或生产资料)改革为重点;难点是与旧势力的斗争;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改革。(言之有理即可,3分) 解析:  (1)归纳材料一、二的要点,从民族、军事、经济、政治等角度说明理由;从民族融合、政治统治等角度分析迁都的主要目的。 (2)联系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重要史实,再结合材料进行简要表述即可。 (3)从材料和这两场的改革实际情况出发答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