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考点梳理】 1.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 3.古代中国的文学(《诗经》、楚辞与汉赋;唐诗;宋词与元曲;明清小说)。 4.古代中国的艺术(汉字与书法;中国画;音乐与舞蹈;戏剧)。 5.(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孔子;李时珍)。 6.(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二里头文化;三星堆遗址)。 7.(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昆曲)。 【二轮知识归纳】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A.新人教版——“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等。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刚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道家和法家: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他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他汇集了早期法家的学说,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B.人民版——百家争鸣 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儒家学派,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称做“六经”(孔子的“仁”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提出了“君轻民贵”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孟子的“仁”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常:自然规律),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的重要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老庄之学(道家学说):主要特点: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出“弱者道之用”,阐发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庄子把“道”作为世界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他认为“道”无所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别,万物也是没有界限与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这就叫“齐物”。道家学派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家思想(法家学说):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从而增加国家的田租收入;创立“平籴法”,好年成由国家以平价购进粮食,坏年成则以平价出售;进一步推行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所著《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实行编户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燔诗书,明法令,禁止游学游仕,以吏为师。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势”主要是指“权重位尊”的权势、威势),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的主张:特点:学术团体以纪律严格著称;推崇夏朝政治,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墨子思想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进一步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认识论方面,认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提出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即“三表”法;逻辑学方面,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形成“墨辩”学派;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 C.岳麓版——孔子与老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的学说: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孔子讲“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它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老聃与《道德经》: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又称《老子》,总计约5000字,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老子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诸如高和下、前和后、有和无、难和易、生和死、贵和贱等,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他主张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子、荀子与儒家:战同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和荀子。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孟子把“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孟子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唐代以后,《 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他又吸收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墨子与墨家: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所说的“仁”有很大的差异。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墨子的“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呼吁。墨子提倡“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节用”、“节葬”。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说广泛吸收。但到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庄子与道家: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体系,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庄子提出了“齐物”的观点。“齐物”,就是万物齐一,庄子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从“齐物”的观点出发,庄子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所谓“逍遥”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想达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庄子说的“天”是指自然,“人”是指人为。人为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 韩非与法家: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得到嬴政的推崇,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御群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政权、威势,即权威,是君主的“筋力”。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韩非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孙膑与兵家: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他主要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同时又广泛地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汉代儒学 A.新人教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无为”到“有为”: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如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但是,社会也潜伏着危机。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 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 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多次在全国各地亲自选拔品行好又有才能的人入朝为官。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儒学成为正统: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他规定,地方政府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甚至还摧升平民、儒士为相。这样,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西汉末年,太学生达到数千人,东汉时曾达三万余人。除太学外,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这样,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B.人民版——儒学的兴起 “焚书坑儒”的批判(秦朝文化浩劫):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的主张不合时宜;李斯建议,除秦国官定史书《秦记》和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书籍外,一律禁止和焚烧,他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采纳;焚书之后不久,秦始皇将违犯禁令的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向死气沉沉,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有人称之为“灭学之祸”;“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传播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罢黜百家(西汉文化体制改革):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并向其咨询治国方略。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等;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汉武帝时代,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太学的出现:太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的设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有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C.岳麓版——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是指黄帝的学说,在当时的传说中,黄帝善于养生并最终得道成仙。“老”是指老子的学说。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治身(养生),一个是治国。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黄老政治的实施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此后,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汉代的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儒学。它是董仲舒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董仲舒认为《春秋》推崇的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如果各师其道,各持一端,就无法维护一统,因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董仲舒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并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为天经地义、绝对不能改变的“王道之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与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三)宋明理学 A.新人教版——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程朱理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程颢、程颐被称为“二程”,他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们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认为“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朱熹更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二字,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是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陆王心学: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所以,这一学派也被称为“陆王心学”。 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B.人民版——宋明理学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更是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唐末五代之后,已沦为笺注之学的官方儒学不断受到质疑,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北宋理学家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教和道教统统视之为夷狄之教。儒学的复兴使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高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程颢、程颐(“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 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朱熹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气关系方面,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意识)先于气(物质);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修养论方面,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强调在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政治理论方面,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的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朱熹(朱子)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他的思想作为官方的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陆九渊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思想言论具有很大的冲击力,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王阳明(王守仁)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C.岳麓版——宋明理学 儒学的危机: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以及唐代儒学大师韩愈《原道》“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上则诛”之类赤裸裸的恐吓已经无法控制人心,所谓“儒门淡薄,收拾不住”。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为了重兴儒学,回应社会上礼佛、祟道的挑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他们弘扬积极人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程朱理学: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想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新兴的儒学逐渐确立了一套更为精密的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对理学的发展起了突出作用的是“二程”,即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南宋朱熹(1130一1200)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人们把他们的新儒学统称为“程朱理学”。“二程”和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其最终目的在于融会贯通而明“理”,而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继承这一趋势,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它还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陆王心学: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陆九渊(1139--1193)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的思想因此被称为“心学”。陆九渊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因此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1472—1529)等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是“阳明心学”。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清人戴震所抨击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A.新人教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离经叛道: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同时,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那时候,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道学家(道学家是指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北宋以后,道学家把儒家经典鼓吹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一些貌似圣贤而实际品行恶劣的人以此为幌子,为自己涂脂抹粉。)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正直清廉的思想家李贽,为官二十多年,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他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在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黄宗羲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也生活在明末清初。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顾炎武放弃科举,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他到过许多州县.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与黄宗羲、顾炎武同时代的王夫之,也是一位进步思想家。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B.人民版——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李贽祖父两辈都是伊斯兰教徒,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生活在理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李贽反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的摹古文风。李贽的著作,流传至今的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李贽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对社会现实大胆批评。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黄宗羲是明清之际中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黄宗羲思想最精彩之处是敢于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在具体制度方面,提出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明朝末年传统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顾炎武在历史学、地理学、音韵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建树,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顾炎武将批判锋芒指向“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深刻揭露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梁启超把顾炎武的思想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顾炎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启蒙精神;虽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强烈,他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之一。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他从三个方面批判了秦朝以来的暴政: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王夫之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在“势之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处谈论“天命”对历史的主宰。王夫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了超越前人的见解。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唐甄肯定儒学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定乱除暴安百姓;唐甄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他对“官”进行猛烈抨击,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唐甄的思想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他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C.岳麓版——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异端”思想家李贽: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同时,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在此背景下,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他们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在一潭死水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重重波澜。明朝万历年间的著名思想家李贽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李贽极为痛恨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指斥他们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李贽用夫妇生育比喻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这种“更不言一,亦不言理”的观点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他们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的,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三大思想家。王夫之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从哲学的根本问题人手,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在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由此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他还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构成了这一时期进步思潮的又一重要方面。黄宗羲在《原君》篇中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他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他认为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而应是平等的“师友”,无须“杀身以事君”,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黄宗羲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顾炎武针对明代读书人沉缅于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他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顾炎武还身体力行,长年用两匹骡驮着必备的书籍四处考察山川关隘、民间风俗和民生疾苦,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许多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明清时期,宋明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一)四大发明 A.新人教版——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成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B.人民版——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纸的发明:由于丝织品价格昂贵,难以普及;竹木简椟沉重,不便于流传和收藏。西汉早期已发明书写用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独创“蔡侯纸”。纸的发明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积极作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作的指向仪器。战国时期,《韩非子》中提到过“司南”;北宋时期,《武经总要》中提到的指南鱼,《梦溪笔谈》中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技术;南宋时期:《事林广记》中介绍了民间流行的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指南针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重要作用;为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商周时期,在冶金实践中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开始具有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时期,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唐末至宋初,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唐福把他制作的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宋朝廷,石普为宋真宗表演他制作的火球、火箭,《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记录3种火药配方;明代,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火药的发明,使人类作战方式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印刷术的进步:唐代,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宋代,平民毕升创造的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明清:铜活字印刷在江南得到较多应用,使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是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印刷术由波斯传到西方,14世纪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孔子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观点都是符合现代科学原则的;荀子认为自然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能顺应自然规律;老子强调“无为”,即不要有违反自然的行为。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则不够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讲求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科学家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强调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C.岳麓版——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造纸术:中国古代起初把文字刻、铸在甲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但是,竹木简太笨重,缣帛太贵,很难推广。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合书写。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这种纸原料易得,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秆、布片都可以用做造纸的原料,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木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蔡伦的重大贡献在于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的原料易得,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为纸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条件) 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的作用是节省了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毕昇发明的活字是用胶泥刻成单个反体字烧制而成的,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到13世纪出现了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火药:唐代,人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炼丹家发现硫磺、木炭和硝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加热极易燃烧和爆炸,从而“无意”地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当时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等,威力巨大。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指南针: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的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二)数学 A.新人教版——《九章算术》和珠算 中国古代很重视数学研究及其应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算筹演变成为算盘。中国的穿珠算盘,制作简单,价廉物美。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B.人民版——无 C.岳麓版——数学成就(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最晚在春秋末年),发明了度量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算筹是一种10多厘米长的竹棍,在元代出现珠算法以前,一直使用这种筹算法)。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包含有大量数学方面的内容,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专著,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还总结了正负数加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在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三)天文学 A.新人教版——石氏星表和浑仪 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狞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据说,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后世不少朝代也都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中国不仅留下厂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而且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石申的原书虽然失传,但在唐朝的天文学著作中对其内容有所保留,后人据此辑成《石氏星表》。《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大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B.人民版——无 C.岳麓版——天文学成就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成绩突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天文学体系。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前列。《甘石星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秦汉时期,已经发明创制了浑仪。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对浑天说得到承认起了重要作用;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量之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曾成功地测定出发生于陇西的一次地震。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一行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并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突破了浑仪环圈交错不便观测的缺点,将环组分别架立,装置简便,而效用更广,具有实用、简便、灵巧的特点,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郭守敬还主持了全国的天文和大地测量工作,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极其精确,受到世界天文学界推崇;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以365.2425日作为一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 (四)农学 A.新人教版——《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我国自古农业发达,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历法制订和农学研究,历来备受重视,成果丰硕。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秦汉以后,我国历法越来越精确。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无几,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基本相同。1281年《授日十历》颁布推行,这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 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一书共92篇,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林业、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等。贾思勰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他提倡精耕细作,防早保墒,主张轮作,多施绿肥,创果树栽培可通过培育实生苗、扦插、嫁接等方法,培育优良品种。 B.人民版——无 C.岳麓版——古代农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全书共10卷,92篇,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许多宝贵的思想。 元代王祯的《农书》,37卷,13万多字;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306幅插图;这部农书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书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大发明。 《农政全书》由明代徐光启编定,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手工业积累的经验,并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博采古今农学大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全书共60卷,近6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事等12门,包罗了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技术等各种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五)医学 A.新人教版——《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沦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本草纲目》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B.人民版——无 C.岳麓版——医药学成就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编著,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名医华佗,东汉人,精于方药针炙,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此外,他还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发明了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进行健身)。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该书共52卷,190万字,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考点三:古代中国的文学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A.新人教版——从《诗经》到汉赋 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B.人民版——从诗经到汉赋 诗的经典:《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世风民情)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其中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雅》(大雅之堂)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颂》(歌功颂德)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乐歌,主要歌颂祖先和当权者功德。《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诗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楚辞的魅力: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楚国产生的新的诗歌体裁。它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句式较灵活;在节奏和韵律上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楚辞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九歌》:想象丰富,文辞清婉;《天问》反映作者强烈探索精神和大胆怀疑精神;《九章》直抒胸臆,描绘流放经历与心境。楚辞体称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 汉赋的风采:汉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西汉早期,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借物抒怀,意境深沉;汉武帝时代,以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主要特征,代表作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西汉后期,杨雄是最著名的赋作家;东汉,前期班固、张衡的作品地位最高。后期,大赋渐少,短篇的小赋兴起,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C.岳麓版——《诗经》、楚辞与汉赋 《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诗经》可按诗歌的来源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楚辞的特点:自由灵活的句式,瑰丽华美、想像奇特。“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与其相适应的汉赋被称为带韵的散文。汉赋的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司马相如是汉赋名家。 (二)唐诗 A.新人教版——唐诗 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至今,我们还能见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盛唐时边塞诗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涛。 B.人民版——“李杜诗篇万口传”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浪漫主义)是:雄奇豪放,瑰玮绚烂。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诗仙”,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现实主义)是:凝重与浓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格律严整,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 C.岳麓版——唐诗 唐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一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大唐帝国的诞生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生命。二是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人诗歌。三是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了借鉴,韵律更加工整、回还有致。李白,人称“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所以其诗风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在他充满浪漫主义奇特想象的诗篇中,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对人世的深挚关爱。杜甫有两个称呼:“诗圣”、“诗史”;“诗圣”指的是他成熟的写作技巧,凝重的诗风;“诗史”指的是他的诗作内容就是一幅历史的风情图;杜甫曾经经历过八年的安史之乱(755——763),其作品中的苦涩与艰辛更显其对国与家的热爱。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代表作有《卖炭翁》、《杜陵叟》、《琵琶行》、《长恨歌》等。 (三)宋词与元曲 A.新人教版——宋词和元曲 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至今的宋词仍有两万多首。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柳永《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子堆雪”,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 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具,更为生动活泼。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B.人民版——宋代词苑、元曲与市民社会 宋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词在唐代民间已出现,号为“曲子词”。唐代白居易、晚唐五代时期的“花间派”词人韦庄、南唐后主李煜成就斐然。北宋柳永,以切身的感受,清浅的语言,白描的笔法,叙写都市的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南宋李清照,作品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张元干、张孝祥,豪气纵横,洋溢着悲壮激昂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作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宋词繁荣的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即“剧曲”与“散曲”。元散曲包括篇幅短小的小令和多支曲子连缀而成的套曲两种主要形式;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描绘生动,手法多样。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它用用中国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又被称为北曲或北杂剧。关汉卿创作出多部揭露黑暗现实、讴歌反抗精神的剧目,其中《感天动地窦娥冤》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城市里有杂剧及其他各种技艺固定的演出场所“瓦肆”或“勾栏”。 C.岳麓版——宋词、元曲 宋词:宋词又被为“长短句”,与诗相比,其优点是:便于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宋词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风格,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两种风格并不截然分开,许多词人的作品往往兼具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北宋词人苏轼,词风意境开阔,雄浑壮观,代表作品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沉郁悲凉,有《稼轩长短句》等作品传世。北宋柳永的词作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回还往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他在代表作《雨霖铃》中,把依依惜别的离情和肃杀冷落的秋景融合在一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女词人李清照也是婉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 元曲: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虽然也有格律曲牌限制,但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元代推行民族分化政策,阶级矛盾尖锐;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正因为汉族文人无法实现人生抱负,他们才会用可俗可雅的元曲来抒发愁闷的情怀或是表达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 (四)明清小说 A.新人教版——明清小说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唐朝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股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在众多作品中,《三园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吏》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B.人民版——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明朝小说的创作背景:明中叶以后,手工业、商业繁荣;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明朝时期的小说主要有: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长篇白话小说,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短篇白话小说,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清朝小说的创作背景: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新的景象,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晚清时期,改良主义运动兴起。清朝的小说主要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C.岳麓版——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的繁荣是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明代,“四大奇书”(长篇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三言”“二拍”是晚明的短篇小说集。“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清代,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曹雪芹《红楼梦》;“孤愤之书”:蒲松龄《聊斋志异》;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儒林外史》。 考点四:古代中国的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 A.新人教版——汉字与书法艺术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臻于成熟。从此,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B.人民版——“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审美价值。 汉字的字体演变:甲骨文、金文,殷商时代,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始于秦朝,成熟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楷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楷书和草书之长,工整清晰,飞洒活泼;草书,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中国古代成熟文字的出现顺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中国古代书法的代表人物:秦晋时期,秦代的李斯与东晋时期的王羲之(书圣)。唐宋时期,唐代的楷书大师欧阳询、颜真卿(颜筋)、柳公权(柳骨)以及草书大师怀素、张旭(草圣);宋代的苏轼等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明时期,元代的赵孟頫与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 C.岳麓版——汉字与书法 文字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长期流传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反映古人对文字发明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体验。但事实上文字决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初步具备了文字的雏形。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或“殷墟文字”等,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金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即大篆;籀文的特点:笔画匀称,行款整齐,有了较为固定的结构。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据载,隶书是程邈改造的,因程邈当时获罪入狱,而秦时称罪徒为“隶”,所以便将程邈改造后的文字称为隶书。秦朝以后,文字继续发展,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等汉字形体。其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书法艺术:与其它文字不同,汉字不光具有使用价值,还极具美感,从而形成了东方独有的书法艺术。汉字书法出现的原因: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线条多变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可能性和前提条件;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则为发展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人力准备,这也是书法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的动力。汉字书法的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汉字书法艺术发展历程:①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承秦隶,但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②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在对社会危机反省的同时形成一个特立独行士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条件;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是“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具有飘逸飞扬、虚玄灵动的特点。③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有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张旭的草书较为张扬个性、意绪狂放,怀素继承了张旭的草法,把草书艺术推向了高峰。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柳公权的楷书则是遒劲森严、另创新意。较之颜体,柳体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④宋代——有意无法。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崇文风气浓厚,又因当时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这个时期的代表有“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⑤明代——个性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祝枝山、文徵明。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徵明书法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 篆刻艺术的发展:汉字可赏,不仅表现在书法艺术上,还表现在篆刻艺术上。篆刻,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秦汉是中国篆刻艺术形成的标志性时期。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拘,以小篆为主;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的风格。明中叶以后,篆刻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以文彭等人为代表,篆刻和书法、绘画一样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门类。 (二)中国画 A.新人教版——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的绘画艺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留存至今的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秦汉以后的历代画家们,用笔、墨和矿物颜料,在纸、绢等材料上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魏晋时期,上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沦,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东晋画家顾恺之不仅留厂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而且潜心研究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画家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这一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更是盛极一时。 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B.人民版——画中有诗 中国古代绘画的演变:石器时代,刻在岩壁上,绘在地面上、陶器上的画作;先秦两汉,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中国绘画材料:笔、墨、纸、砚、绢素、矿物颜料。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以题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在表现技法上,又有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讲究布局构图,气势雄壮,意境深远。以意境为灵魂,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C.岳麓版——笔墨丹青 绘画艺术的起源:中国的绘画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汉代的帛画体现出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特色。 魏晋到隋唐的绘画艺术:魏晋时期,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画工丹青,创造“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是吴道子,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唐代画坛人才辈出,其中“画中有诗”、以水墨画著称的是王维。 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宋代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南宋文人山水画被称为“残山剩水”,反映南宋偏安的政治特点;明清画坛画风彰显个性,风格奇特,尤以“扬州八怪”著名。描绘市井生活的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时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时期,木刻版画开始作为小说、剧本的插图使用。 (三)音乐与舞蹈 A.新人教版——无 B.人民版——金声玉振、宫廷舞和民间舞 先秦时期,河南舞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骨笛,有完整的七声音阶;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可吹奏出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制作精美,钟上铭文记载着丰富的上古乐理。秦汉时期,设立乐府机构,收集民间歌曲和四邻诸民族的异域音乐,形成新的音乐形式,有“相和歌”、“清商三调”。东晋时期,形成南国“清商乐”。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明清时代,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发达,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 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上,绘有古人扮作动物跳狩猎舞的形象,这是原始舞蹈的产生。宫廷舞蹈的发展过程:夏商时代已经产生宫廷舞蹈;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汉代设乐府,大力采集整理民间乐舞以满足宫廷文化消费的需要,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隋唐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官办的乐舞机构集中培训大批专业乐舞艺人;宋元时代的宫廷队舞,继承了隋唐的传统,在艺术上也卓有成就;明清,宫廷燕乐舞蹈开始趋于衰落。宫廷舞蹈的特点:多是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形式上比较华丽工整,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民间舞蹈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诗经》和楚辞中生动地描写了周代中原及荆楚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两汉时,各地乐舞出现了繁荣局面;敦煌石窟壁画展示了南北朝时代“胡舞”的风范;隋唐时代民间舞蹈的总体特征是各民族舞蹈艺术大交流、大融合、大创造;宋代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民间舞队非常活跃,有许多节目流传至今。 C.岳麓版——无 (四)戏剧 A.新人教版——京剧的出现 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同城争辉。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民国以来,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除京剧外,清朝各地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B.人民版——戏曲 戏曲在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戏曲剧目数以万计,至今仍有300多个剧种在演出。中国古代戏曲的演变:①从秦汉至元代:秦汉魏晋南北朝,乐舞百戏。隋代,“四方散乐”。唐代,杂技歌舞。宋代,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元代,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②明代:传奇剧广泛吸收南方各种民间音乐,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水磨调”成为明清曲牌联套体戏曲舞台上的主腔。后来,皮黄腔、梆子腔等地方戏曲声腔兴起,创板式变化体唱腔。赋予戏曲更大的表现力,促成了京剧的出现和繁荣。③清代:京剧起源于乾隆年间,“三庆班”以及“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于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京剧也称“皮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男角)、旦(女角)、净(反面)、丑(滑稽搞笑)四大行。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C.岳麓版——梨园春秋 戏曲的起源:中国戏曲的起源是先秦傩仪。“傩”(音nuó)是先民们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其中蕴涵着戏曲的萌芽。“梨园”是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瓦舍是宋代出现于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中国戏曲的发展始于宋代南戏。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称“南戏”;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元杂剧与昆曲: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依据是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元杂剧的手法: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后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元杂剧的代表人物:关汉卿、王实甫。昆曲兴起于江苏昆山。昆曲的主要特色:载歌载舞,将柔美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明中后期,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昆曲风靡大江南北,发展成全国性的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百戏之祖”。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而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可以说,元杂剧和昆曲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剧种,而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者,非“国粹”京剧莫属。 “国粹”京剧:京剧在北京兴起的原因:北京是达官贵人的天堂,为满足这些人及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所以四方艺人云集北京;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进京直接推动了徽戏的改良,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其它戏曲剧种的优点,京剧形成。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在“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诗、词的文学情趣,亮相和定型则给人以雕塑的美感,在小小的戏台上随心所欲地展现大千世界。 考点五:(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孔子 1.儒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时代因素: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①经济: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②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③文化: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士”阶层。 (2)历史传统:“儒”地位的变化。春秋以前,儒是主持礼仪的巫、史、祝、卜一类的文化人;春秋时期,儒以相礼为业,或为人师。 (3)个人作用:孔子崇拜周公,精通礼乐,充满弘扬传统文化、复兴周礼的使命感。 2.孔子创立儒学的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礼和仁的思想。 (1)“礼”的思想:①含义:“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②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正名”(正名:指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③“礼”的主要内容:尊尊与亲亲。④孔子关于“礼”的主要主张: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仁”的思想:①含义:“爱人”(三层内容:爱自己的亲人;爱他人;统治者实行仁政)。②方法:“忠恕”之道,③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 (3)仁和礼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4.孔子的中庸之道 ——实现“仁”的方法 (1)中庸的含义: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②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①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②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5.孔子的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2)教育对象: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3)教学实践: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教学方法:善于“因材施教”。(5)学习方法: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培养目标: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学而优则仕”。 6.孔子的历史影响 (1)国内:①创办私学:孔子创办了私学,打破了以往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开创了“学在民间”的新模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②主张“内圣外王”:孔子主张的“内圣外王”,成为中国古代人治社会开明君主和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③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渐成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国外: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孔子在世界人类中有深广影响,尤其对东亚诸国 (二)李时珍 1.李时珍(1518—1593),提倡“医者贵在格物”,通过接触、考察客观事务的实践去探求医术,编纂了《本草纲目》。 2.《本草纲目》不但是医药大典,而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生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化学、物候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3.李时珍创造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他还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大脑是神经中枢)的见解。 考点六:(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二里头文化 1.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1)寻找夏文化:顾颉刚疑古;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探索途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遗址。 (2)发现二里头遗址:徐旭生对“夏墟”的考古调查。河南偃师二里头成为考古重点。 (3)二里遗址的发掘:发掘过程及成果。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夏文化主要是在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又高于其他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实体。夏文化的来源又是多元的。 2.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 (1)丰富的文化遗存:遗迹、遗物、墓葬。 (2)宏伟的宫殿:一号宫殿遗址——最早的宫殿遗址。二号宫殿遗址——陶管排水。 (3)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 3.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 (1)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二里头文化成为探索夏文明的对象。二里头遗址的兴盛时期是公元前2036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夏的文化,考古学将其主要阶段称为“二里头文化”。在二里头发现大型宫殿遗址,这是已知中国最古老的宫殿,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了中国历代帝王宫殿建筑形制之先河,许多形制为后世延用,号称“中华第一王宫”;墓葬,二里头遗址内已清理发掘墓葬有几十座;手工业作坊,包括铸铜、制玉、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这里出土的青铜容器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青铜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 (2)夏朝年代标尺的基础:20世纪,中国的考古学,特别是夏商周这段时期的考古学取得的成果,为研究夏商周年代学,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同时,我们国家的许多学科都有比较好的发展,包括天文历算、测年技术等。科技的进步,为考古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3)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在认识夏史中的重要作用。从夏文化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一、文献资料与考古材料的对比研究,相互印证,是探索夏史和重新认识夏史的一种科学方法。二、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还说明,采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办法,是可以解决一些过去由单一学科或单纯由人文社会科学无法解决的课题。三、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是为在21世纪里开展大规模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 4.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 (1)二里头遗址是夏都还是商都:都邑遗址;夏都斟寻;商都西亳。 (2)二里头遗址的性质:1、2、3、4期是夏文化。1、2、3期是夏文化,4期是商文化。1、2期是夏文化,3、4期是商文化。1期是夏文化,2、3、4期是商文化。 (3)谁继承了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 (4)夏朝有没有文字?商朝文字:甲骨文。夏朝文字:二里头陶器刻划符号是文字吗? (二)三星堆遗址 1.“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1)震惊世界的两个“祭祀坑”:一号坑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长达1.42米的金杖。二号坑文物——最下一层主要是小型青铜器和饰件;中层全部为青铜器,主要有青铜立人像、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大型神树等;上层是60余根象牙散乱地堆置在青铜器上。 (2)青铜器:三星堆青铜文化里的尊、罍、盘等,在中原商代青铜文化里属于重器,是用以表示王朝权威与尊严的系列礼器的部分。三星堆青铜文化的大型神树、大型青铜立人像等,在国内乃属独家所有,带有鲜明的古蜀特色。 (3)古城墙:三星堆古城始筑于第二期文化。经分析,其系用土建筑,经夯打锤拍而成;下层还采用了斜面夯筑方法。这完全说明蜀先民已熟练地掌握了筑城的夯土技术。 2.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 (1)人类青铜文明史上的华丽篇章:古城址规模——可以与四大文明古国古城址地位并列。青铜工艺——与西亚、欧洲一些古代青铜雕塑艺术并驾齐驱。 (2)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城墙遗址带有明显的古城特点。物质生活和服饰文化丰富多彩。农牧业生产发达。 (3)贵贱贫富分化的现象:房屋遗址、服饰装扮的不同,说明三星堆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4)高超的手工工艺:青铜器制造技术高超。玉石器加工技术高超。堆漆工艺发达。制陶业昌盛。 3.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 (1)古蜀的历史传说和记载:代表——《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内容——关于古蜀地区的几代名王及其事迹的传说和记载;关于古蜀文化和中原文化相联系的传说和文字记载。 (2)三星堆考古发现:三星堆文化的发现证实了古蜀文明古国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文明的源流是多元的;三星堆是古蜀早期都城,已具相当规模;三星堆先民的衣食住行已达到相当水平。 (3)古蜀考古新成果:1995年,在成都附近发掘出一系列古城遗址,包括都江堰的芒城、新津宝墩古城等。21世纪初,又在成都近郊发现了金沙遗址,这是继三星堆后四川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 4.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 (1)三星堆郡像身份之谜:群像的典型代表——青铜大立人像。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之谜——至高无上的国王?神权中的巫师?国王兼大巫师? (2)金杖和青铜树是否神权象征:金杖之谜——一种外来文化?一种权力的象征?青铜树之谜——图腾树?擎天树?“神树”,权力的象征? (3)三星堆“祭祀坑”之谜:古代国王的窖藏?古代蜀王的墓葬?祭祀坑? (4)大批海贝说明了什么:海贝和铜贝是当时的货币?海贝到达三星堆祭祀坑之谜。海贝的出现说明了该地区商业交通较为发达。 考点七: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1.秦始皇陵的修建 (1)目的:秦王嬴政为了死后能让自己的灵魂继续享受生前的无上尊严和荣华富贵。 (2)修建:秦始皇即位不久,就令人设计修建陵墓。这座陵墓的修建,前后历时38年。 2.秦始皇陵 (1)建制布局: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宏伟壮观。 (2)地面建筑:①围墙:在陵墓的周围环绕着三道围墙,分为内城和外城。②礼仪性建筑和陪葬墓:陵园的北部为礼仪性的建筑和陪葬墓,东侧依次有兵马俑坑、马厩坑和陪葬墓区,西侧为烧造砖瓦、加工陵材的地方以及修陵人的墓地。③寝殿:供秦始皇死后在阴间治理朝政和饮食起居的场所。 (3)地下建筑:①地下宫殿:秦始皇命人精心设计的仿宫殿式建筑,是整个陵墓建筑群的核心,展现了一个冥冥世界中的庞大帝国。②陪葬坑在陵墓的北侧和陵西墓道区,有两座埋藏铜车马的陪葬坑。 3.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武士俑:头梳各式发髻,身披各式铠甲或短袍,手持兵器,个个神采奕奕,面部表情丰富。 (2)陶马俑: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大有嘶鸣腾跃之势。 4.秦兵马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塑,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2)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二)万里长城 1.建筑风格 (1)建筑原则、方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 (2)风格:朴素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和当地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2.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关城、烽火台、城墙、城障、用军道路。 3.文化内涵 (1)防御性军事工程,伟大的艺术宝库。 (2)文学:民间传说、戏曲、诗词歌赋等。 (3)民族关系:民族矛盾与融合的产物。 (4)民族精神:凝聚力、卓越的智慧与创造力、勤劳勇敢热爱和平。 4.积极作用 (1)防御作用:保护中原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 (2)中外关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3)边疆开发: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 (4)民族关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三)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①基本布局:外朝、内廷。②故宫建筑遵循封建传统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 (2)疏朗雄伟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3)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①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②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③养心殿。④东、西六宫。⑤御花园。 (4)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故宫博物馆。 (5)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①建筑思想:故宫是过去的皇宫,即帝王生活、理政之所,突显皇权至尊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念。②建筑功能和特点:由于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同,外朝与内廷的建筑风格也有显著区别——外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则严谨富丽,充满生活气息。故宫以从午门到神武门一线为中轴线而整齐布局,这一中轴线也是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 2.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1)基本布局:①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为中心,周围有东宫门和南北九卿房。②生活居住区:以乐寿堂为中心包括玉澜堂、宜芸馆、德和园。③游览区: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 (2)突出成就:①颐和园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而且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了南北名园的胜景。②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③颐和园还吸取了西洋建筑的特色,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3.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1)明孝陵的设计理念:①唐宋时期的上、下宫制度。②明太祖采用“前朝后寝”模式:强化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陵宫制度高度强化皇权。③“前朝后寝”的三院落制:明孝陵所开创,后来为明诸陵所继承,成为明清一代皇陵的定制。 (2)明孝陵的布局:①建筑群的引导部分:神道诸碑;神道神兽石刻和翁仲。②陵宫的主体建筑部分:紫禁城大门;第一院落:具服殿、御厨;第二院落:享殿和东西配殿;第三院落:方城、明楼、幽宫、宝城、宝顶。 (3)明孝陵的建筑特色:雄美壮观,充分体现皇权威严;整齐对称,造型严谨;人工建筑美和自然形态美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4.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1)十三陵的兴建:1409年明成祖在北京营造陵墓,其中昌平天寿山建成明十三陵中的第一陵长陵。 (2)十三陵的布局:陵区总神道通往各陵,总神道最南端石牌坊后是整个陵区同时也是长陵的正门大宫门;各陵采用“前朝后寝”形制;建筑将人文美和自然美巧妙结合。 (3)明朝兴衰史的缩影:长陵、永陵、定陵、思陵的修建情况反映了明朝的兴衰;陵墓豪华建立在搜刮民脂民膏的基础之上;明十三陵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皇权专制高度发展的见证:其中的十三陵下马碑、石刻神兽、文武百官、白玉石门、火焰宝珠等尤其象征了皇权的无比威严。 (4)规模宏伟的长陵:明朝极盛期最宏伟的皇陵,是明十三陵的主陵,也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皇陵;祾恩殿是无比珍贵的文物建筑;明楼和宝顶使人文美、自然美相映成趣。 (5)奢华豪贵的定陵:定陵为明神宗所建,以奢豪著名。 (6)定陵地下宫殿的面世:定陵地宫于1956年面世,其出土的三千余件珍宝及它梦幻般的神宫反映了封建君主的奢华,也反映了定陵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四)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 1.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1)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①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从周朝筑城到明朝初年,大规模扩建;历史悠久、保存完整。②古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整。③古城的建筑布局:中轴对称,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①发达的平遥商业: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商号密集,经营门类繁多。②全国第一票号“日升昌”,颇有“汇通天下”的气派。③古民居:兼具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3)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珍品:①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双林寺。②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万佛殿。 2.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1)桃花源里人家——西递:①西递的概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②西递古民居: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2)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①宏村的概况:“枕山、环水、面屏”的幽美环境,“中国画里的乡村”。②独具特色的承志堂:是徽州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成就最高的古建筑。 (3)巧夺天工的村落水系:①皖南民居村落水系特点:把村址选在背山面水之处,村民注意对水的利用和保护。②西递的村落水系:三溪环村而过,呈水抱之势。③宏村的村落水系:被誉为“中华一绝”。 (4)徽派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①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民居、祠堂和牌坊称为徽派建筑的“三绝”。②徽派的三雕艺术:木雕、砖雕、石雕。 (五)昆曲 1.古雅的昆曲 (1)从昆腔到昆曲:①顾坚改进南曲演唱,形成“昆腔”(元末明初)。②魏良辅改革昆腔,时称“水磨腔”(明嘉靖、隆庆年间)。③梁辰鱼创作《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④明末,昆腔成为全国性大剧种,清初称昆曲。 (2)昆曲的兴盛:①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末年,昆曲兴盛一时。②新剧作层出不穷,《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等。③角色分工细腻,服装道具十分讲究,表演艺术精益求精。④折子戏生动、活泼,深受群众欢迎。 (3)昆曲的衰落:①昆曲的弱点: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②清乾嘉年间,出现“花部”“雅部”争胜的局面。③昆曲日趋衰落:在花部的冲击下,昆曲逐渐被观众抛弃。 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1)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①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②中国“近代百戏之祖”:昆曲的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 (2)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①昆曲面临的困难: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要让现代广大群众接受,必须改革创新。②抓住新机遇,薪火相传,再创辉煌。 【二轮规律总结】 1.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由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至秦汉时期的思想专制,到明清时期思想发展显著的时代特征就是封建思想的空前加强和反封建民主色彩思想的出现。 百家争鸣反映了战国时期面对社会大变革和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的时代特征,秦汉以来思想专制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由分裂到统一的要求,最主要的还是基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明清时期的发展新趋势则反映了明清时期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地位及影响 历程 地位 影响  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 儒家思想受统治者的冷落 仁政、德治等主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  秦朝儒学受打击压迫时期 儒家思想受到压制 秦统一后,儒生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汉代儒学改造 时期 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宋明儒学转型和 成熟时期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更加稳固 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明清之际儒学的继承和变异时期 正统地位受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封建统治衰落的体现,促进封建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3.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一些规律 (1)早期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学以致用,具有反封建色彩。是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2)早期进步思想的历史地位:他们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对后来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早期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生活在明清之际,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明清之际,封建制度衰落,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便产生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反过来说,从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也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期。即所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4.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1)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体裁不同,如先秦诗与散文,两汉赋与乐府诗,南北朝五言诗和民歌,唐朝诗歌的黄金时代,宋代词,元代曲,明清小说等。 (2)文学是社会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诗经》、乐府诗、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一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矛盾冲突。 (3)文学的发展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如政治上的安定或动乱,经济上的繁荣或萧条,文化上的宽松或高压,都会体现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二相关内容思考中国古代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如:汉赋体现了大一统的气度,唐诗是唐朝开放与繁荣的体现,宋词、元曲与商业发展、城市繁荣有关,明清小说与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经济上商业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等因素相关联等。 (4)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 5.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发展历程 (1)发展阶段: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以魏晋为界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发展历程:①秦汉:主要以小篆和隶书为主,属于实用性文字时期。② 魏晋时期:楷书、行书盛行,书法艺术的成熟时期。③隋唐时期:楷书、草书、行书书法艺术盛行,大家名作较多,书法艺术的高峰时期。④宋元明清时期:追求个性发展,书法艺术逐渐平民化。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6.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京剧的地位 (1)发展历程:原始歌舞(傩戏)→春秋战国的优伶→宋代南剧、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代昆曲流传甚广→清代京剧形成、发展。 (2)京剧的地位:中国戏曲艺术的精粹,全国流行的最大剧种,被誉为“国粹”。 7.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乏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动力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但明中期以后开始落后于世界)。 8.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1)中西绘画的差异:①功能不同:西方画重写实、重功利;中国画在魏晋以后重写意、非功利。②技巧不同:西方画注重定点透视,重视物像,着重刻画,追求色彩的表现力;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以墨代彩,表现手法灵活,以自娱自乐为绘画目的,以自我表现为创作原则,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2)中国画的特点:①中国画又称国画,作画使用特制的笔、墨、纸、砚、绢以及矿物原料。②按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③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设骨、设色与墨等区别。④在艺术风格上,最突出的是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画两大类。 (3)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①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是写意。它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②文人画从描写的物象来看,侧重山水花鸟;从创作手段来看,多是简括的、即兴式的、书法式的。③从原因来看,反映了封建文化专制统治下,文人画的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思。 (4)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①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②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③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就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④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二轮学科探究】 1.儒家思想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积极作用 (1)“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具有积极作用。 (2)它提倡的“仁”和“仁政”“以德治民”等观点,有助于防止暴政,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3)儒家的“仁义”“孝”等观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古代和现代教育、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5)儒家思想渗透到我国文字、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对我国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李约瑟难题”) (1)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出同时代的欧洲,(明代中期以前)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②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④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⑤统治者对外实行开明的文化、宗教政策,有利于科技文化正常交流和发展;⑥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⑦重视为“农本”思想的服务,如天文历法、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⑧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 (3)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①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人最早发现了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而英国人哈雷却揭示了其中的规律。中国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③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④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⑤教育的落后,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 3.百家争鸣的影响与诸子百家思想的特征 (1)百家争鸣的影响 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促使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对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此后中国历史中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思想中寻找到源头。诸子百家在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如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提供了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③百家争鸣彰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十分有益,而且传到了邻国以至西方,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尤其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和“和谐”思想,更是被世界人民景仰和推崇。 (2)诸子百家思想的特征 ①春秋时期的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 ②孔子思想主张是“仁”“克己复礼”,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反映了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奴隶主贵族为挽救统治而发表的主张。 ③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主张任人唯贤,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反对战争,要求平等,渴望社会安定、公平的社会秩序。 ④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体现了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他们都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反映了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⑤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其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因而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 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1)相同点: 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二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望。 (2)不同点:①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②认识“理”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③哲学范畴不同。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5.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出现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①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③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法治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④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2)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②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③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6.董仲舒新儒学和先秦儒学的不同 项目 先秦儒学 董仲舒新儒学  主题 讨论现实问题 讨论神学问题  功能 是对“真理”的追求 为现实政治服务  内容 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地位 只是诸子百家之一 官方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7.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说一说现代中国人对孔子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必修+选修) (1)核心思想: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②“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2)正确态度:①对孔子思想中大量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孔子强调“仁”、“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古代社会和谐思想的典型,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孔子思想中“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之成为今天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例如孔子所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但“礼”作为一般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仍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8.宋明理学的兴起背景、特点及其评价 (1)背景:①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后有的封建伦理道德体系遭到破坏,统治者试图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的需要。②魏晋以来,儒、道、佛三家日趋融合,这即使儒学的正统 地位遭到严峻的挑战,也为儒学发展为更加理性化、思辨化的新儒学奠定了基础。③宋代的“重文”国策及科举制的完善,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2)特点: ①宋明理学是思辨化的儒学。二程和朱子的“天理”、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另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把儒学由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由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②宋明理学是以伦理道德为哲学核心的儒学。宋明理学,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③宋明理学是佛学化的儒学。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如借鉴佛、道的传教谱系而建儒学的“道统”;把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3)评价:①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②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9.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不完善的原因及性质上的局限 (1)不完善的原因:①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从发展空间上看,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专制的缝隙中挣扎,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发育不健全。②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网络,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 (2)性质上的局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它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二轮高考真题】(三年内高考真题分类精选、解析) (一)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2.(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 3.(2011年安徽卷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项是“迎江寺”,是佛教建筑,排除;③项是“老子庙”,含道家理念,排除;②项“牌坊群”和④项“包公祠”与儒家的“三从四德”、“三纲四维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吻合。 4.(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B 【解析】:A项主要体现墨家的“兼爱主张”,不选;B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可选;C、D两项主要是宋明理学的张,体现了封建等级秩序,不选。 5.(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答案】:B 【解析】:明末清初黄、顾、王等人的思想本质上是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承前“应该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因此排除A项),“启后”是指对宋明理学(明代心学)的批判,并为中国民主革命思想提供了传统思想基础;三人思想早于西方启蒙思想,排除C项;D项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D项。 6.(2010年广东卷文综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答案】:C 【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 7.(2010年山东卷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答案】:B 【解析】: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 8.(2010年浙江卷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壁。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 、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9.(2010年浙江卷文综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B 【解析】: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 10.(2010年江苏卷历史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答案】:B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人人皆可以为圣”的圣人观,甚至有蔑视“圣人”一词之嫌。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陆九渊也是理学大家,亦不会。黄宗羲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也不大可能。唯有离经叛道、于正统思想对着干的李贽有可能。(李贽的这句话继承发展了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和王阳明所说的“满街皆圣人”。) 11.(2010年海南卷历史7)“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答案】:D 【解析】:“明道也,以救世” 体现了为学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符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 12.(2009年安徽文综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13.(2009海南历史4)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纯任德教”“周政”,可见他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 14.(2009年江苏历史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D 【解析】: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判断为王阳明。 15.(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1) (12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答案】: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质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析】: (1)结合顾炎武生活的时代(明末清初)指明政治背景。 (2)从材料一、二强调的共同中心词判明“风俗”即是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从思想、秩序、道德等多方面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理解“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一句,即可指明其取舍及理由。 (4)识记课本上对顾炎武提倡的学风的表述及后人对顾炎武时代责任感的概括。 (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2011年重庆卷文综13)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完全可以和欧洲古代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该学者是 A.裴秀 B.郦道元 C.沈括 D.徐霞客 【答案】:A 【解析】: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故A正确。 2.(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3.(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15)宋人邢员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C 【解析】:从题中材料可知,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 4.(2010年北京卷文综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开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答案】:C 【解析】: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大画家;吴道子是唐朝的大画家;李贽是明朝末年的思想家;王祯是元朝时期的农学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项。 (三)古代中国的文学 1.(2010年重庆卷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辛弃疾 【答案】:D 【解析】: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2.(2009年广东历史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 【答案】:C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3.(2009年山东文综9)在《红楼箩》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答案】:C 【解析】:由文字信息中 “外人“、“自己人”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 4.(2010年广东卷文综38题第(1)小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 【答案】: (1)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2分)。影响:反映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4分)。 【解析】: (1)从经济基础角度分析主要原因;从市民的文化需求角度列举宋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 (四)古代中国的艺术 1.(2011年安徽卷文综13)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答案】:A 【解析】:题中评价和A项所言一致,都是中国国画(写意画、文人画)的特点。B项是人物画的特点;C、D是山水画的特点。 2.(2011年福建卷文综17)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礼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答案】:A 【解析】:B项错在“戏剧之祖”;C项错在“元末初创”;D项错在“康乾京化”。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 3.(2010年福建卷文综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平假名字体判断是模仿草书,这是本题考查的主要意图;王羲之非唐朝,颜真卿和刘公权擅长楷体,故选D。 4.(2010年海南卷历史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情趣。 5.(2009年浙江文综12)隶书是我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古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该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答案】:A 【解析】: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据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秦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D项不符合题意。 6.(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答案】:A 【解析】:初唐书法“娟秀淡雅”,反映了南方文化的特征。 7.(2009年安徽文综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右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高峰大约出现在唐朝,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张择端是北宋画家,郑板桥是清朝画家。由此可知,只有吴道子符合题意。 (五)(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孔子;李时珍)(2009——2011年高考历史未涉及) (六)(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二里头文化;三星堆遗址)(2009——2011年高考历史仅一题) 1.(2010年江苏卷历史25题选作题C题)C【探索历史的奥秘】(1 O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材料一 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右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件?(5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2分) (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3分) 【答案】: (1)困境:文字记载少;遗存片段而零散。条件:疑古思辨的推动;学者对夏朝遗存位置的预测;借鉴新的史学方法(传说材料与考古实物相印证,借用西方现代科学方法)。 (2)特点:文化遗存丰富(遗迹、遗物和墓葬等);有一定经济、政治管理水平。 (3)定论:二里头遗址用事实证明了夏朝的真实存在。争论:二里头遗址与夏文明的时期、范围是否完全吻合等。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解析】: (1)困境主要是可供研究的材料(文献与遗存)少。条件包括思维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 (2)从遗存种类多可知文化遗存丰富;从布局合理、较完善可知有一定管理水平。 (3)夏朝存在是定论,时期范围有争论,主要方法是考古与文献相印证。 (七)(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昆曲) 1.(2011年浙江卷自选模块10)“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成立了昆剧专业演出团体。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振兴的一片艳阳天。 ——摘编自《昆曲与浙江》 材料二: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摘自《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昆曲成为世界“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理由。(5分) 2.(2010年江苏卷历史25题选作题D题)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 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 ——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o(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3分) (3)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4分) 3.(2009年江苏历史25题D部分)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布达拉宫自公元1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材料二 徽州古村落(是)徽商文化的产物。……徽州一府六县的方志中,常会对徽商巨贾的资本投向有如下记载:在家乡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 材料三 徽州古村落在选址布局上受着风水观念的强烈制约。“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是他们基本的原则;但从风水学角度来看,具有完满的物质条件及合理功能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理想环境。人类有着自己的希冀、渴求和恐惧,而只有将这些情感,通过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达出来,才构成一真正的理想环境。……徽州民居的天井营造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儿,叫“四水归堂”,言天降雨露、财气,落到自家房顶,流入宅院。 ——摘编自余治淮《桃花源里人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皖南古村落与布达拉宫是哪两类社会群体活动的历史承载?(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徽州古村落是徽商文化的产物?古村落突出反映了徽商怎样的心态?(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古村落营造中的风水观念在徽州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什么功能?体现了怎样的环境理念?(3分) (4)有学者称:“文化遗产的完整样态必须在其存活的情境中才能把握。”据此,你认为皖南古村落的“完整样态”应该是什么?。(2分) 【答案】: (1)社会群体:平民百姓与贵族阶层。 (2)原因:古村落是徽商财富集聚故里的象征;古村落蕴含了徽商的儒家观念。心态:光宗耀祖。 (3)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方便日常生活;以景观象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理念: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4)一方面,自然环境和建筑等物质遗存;另一方面,历史上的村落生活。 【解析】: (1)从皖南古村落和布达拉宫各自的主要居住者判断社会群体。 (2)从材料二中的“在家乡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可归纳其财富集聚故里,联系所学知识可明确徽商的儒商观念及光宗耀祖心态。 (3)从材料三中的“人类有着自己的希冀、渴求和恐惧,而只有将这些情感,通过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达出来,才构成一真正的理想环境”可知其生活功能与心理功能,体现了和谐理念。 (4)“完整样态”不仅有不动的物质遗存,更有鲜活的生活状况。 4.(2009年浙江自选模块题号10)“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演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让年轻人一生之中至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 “《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众欣赏传统戏剧,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白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 ——根据报刊摘编 材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根据材料一、二,阐述白先勇的做法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故宫这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何差异。(4分) 【答案】: (1)理由:白先勇强调按正统、正派、正宗的原则进行演出,以“青春版”的包装吸引现代广大群众,通过非正规教育及改革创新来传承,这种做法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的精神和要求,是拯救和保护昆曲的一种有益尝试。 (2)差异: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的同时,还需要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对故宫这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作任何的改动,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 【解析】: (1)一方面在内容上按正统正宗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在形式上有现代包装,这处理好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拯救和保护昆曲的有益尝试。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存,更要弘扬;对物质文化遗产,反对人为的改动。 【二轮模拟训练】 一.(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 2009年7月22日,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联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无为而治 2.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3. 2010年10月22日,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我们现代人纪念朱熹的主要原因是他 A. 提出“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B. 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影响深远 C. 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D.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4.在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真正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家是(  ) A. 朱子 B. 孟子 C. 董子 D. 孔子 5. 温家宝总理曾公开一封私人信件(见右图),高度评价明清时期黄宗羲(1610-1695)的学术思想,“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温家宝总理称赞黄宗羲思想具有民主性,其原因之一是黄宗羲 A. 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B.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C. 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 D. 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6.《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 说明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 B.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 C. 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 D. 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7.“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8.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9.《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10.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A.主张“以德服人” B.主张“性恶论” C.主张“施仁政于民” D.主张“性善论” 11.科学巨著《几何原本》前六卷本早在16、17世纪之交就由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出版,两个半世纪后,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译的后九卷本才在中国面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政府的文化专制 ②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 ③翻译人才的匮乏 ④盲目自大的愚昧心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下图为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出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 风俗画 B. 宫廷画 C. 文人画 D. 风情画 13.“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造成中国古代科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 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发达 B. 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 C. 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D. 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 14. 中国书法到了明清时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馆阁体,如图所示。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在科举考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馆阁体体现了文人的个性 B. 馆阁体反映了文人受压抑的社会现实 C. 馆阁体反映了科举制度走向僵化的特点 D. 馆阁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加强 15.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①城市生活丰富  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  ④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江西南昌),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材料主要说明了 A. 唐朝时期,中国战争频繁,割据不断 B. 唐朝时期,军事将领在战争中善于用火攻 C.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 唐朝时期,火药武器开始在我国普及 17.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2009年10月25日在杭州闭幕。下列是本届艺人节上的两幅作品。它们反映的风格是 A. 文人意趣 B. 宫廷生活 C. 民间风情 D. 戏曲百态 18. 英国BBC广播公司对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评论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右图是开幕式表演中出现的一幅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 丝绸之路 19.中国绘画强调“意足不求颜色似”,西方绘画强调“度物象而取其真”。两者不同的绘画要求体现了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对比下列两幅画,这种差异主要是(  )  A. 中国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差异 B. 专制主义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差异 C. 感性主义传统与崇尚理性精神的差异 D. 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差异 20.2009年7月20日晚,由北京市教委、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国粹新蕾——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成果汇报演出”在国家大剧院登场亮相。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A. 是博采众长而形成 B. 历史故事是其表演的主要内容 C. 具有特色鲜明的各种角色 D. 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二.(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2009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逝世。季老热爱儒学,他曾建议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200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活动主题确定。本届孔子文化节的主题为“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2009年7月24日济宁新闻网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中季羡林教授说“将孔子抬出来”的主要依据。(6分) (2)材料二中主要提到哪些“理”?(2分)根据材料二说明理学为何又被称为“新儒学”?(2分) (3)材料三提出了哪些新观点?(2分)它们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 (4)你认为每年举办孔子文化节的意义是什么?(4分)假设你是设计者之一,请你帮助设计几项活动。(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四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其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2分)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4分) (3)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2分)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2分)为什么?(4分) 三.(选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45分) 2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论语》 材料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 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有哪些?(2分)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5分) 24.【探索历史的奥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长期以来,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人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对于夏朝的存在,史学界却有学者提出质疑。 材料一 《史记?夏本记》引《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史书)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鄩在洛河一带) 材料二 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 材料三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1523-前1028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继商之后是周朝。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史学界为什么质疑夏朝存在?(2分)其论证的依据是什么?(8分) (2)材料三认为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试分析其依据的史料价值。(3分) 25.【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记者从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海南省2008年有12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至此海南省总共有2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5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此前经过公示的海南省12个“非遗”项目全部正式入围该名录。 在海南省成功申报的12个项目中,有9个为新入选项目: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琼剧、南海航道更路经(指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原始宗教与佛道教的融会而形成海南独特的斋醮科仪)、海南椰雕、晒盐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其余3个为扩展项目:崖州民歌、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与三江公仔戏(即木偶戏)。 ——《 海南日报》 2008-06-16 请回答: (1)按照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上述12个项目大致可以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几类?请写明类别名称。(8分) (2)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任选其中一项,概述其入选的理由。(7分) 【二轮模拟训练】答案要点及简析 一.(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C 从汉宣帝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日食就是上天对自己过错的一种惩罚,这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的思想。 2. B 宋明时期儒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理”反映在社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即为人性,也就是说它将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统治紧密结合。由此可判断B项为正确答案。 3. D 纪念朱熹的原因要从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的角度考虑。从本质上看,朱熹提出的理学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客观上讲,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重要作用。主张心是世界本源的是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人。 4. C 儒家思想在汉朝时期才成为统治思想,排除A、B、D,是经过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儒家思想才成为了统治思想,做到了“与国咸休,同天并老”,所以选择C。 5. 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民主”的含义。民主的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与专制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历史概念。因此,只有A项最符合这一含义。 6. B 这个故事是对人性的扼杀和对人性善良的误导,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故事就全面否定了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故B项错误。 7.A 材料大意是:(在圣人进行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后),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显然材料符合法家的君主专制等主张,故答案为A项。 8.C 据所学知识判断,A、B、C、D四项说法都符合孔子思想特点,但从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人教育的影响,可以判断符合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答案为C项。 9.D 阅读文字材料,表明公孙弘精通儒家学说而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官至“天子三公”,天下的儒生都以他为榜样,效仿他、学习他,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儒学地位的显著提高。A、B项与材料不符,春秋时期,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故排除C项。 10.A 由材料中的“以德兼人者王”看出,荀子强调君主治理好国家的上策是“以德服人”,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人性问题,B项错误;C、D两项都是孟子的思想主张。 11.D 本题考查了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体现了整体史观及文明史观的命题理念。明清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简单的重复再生产,对科技要求较低;而盲目自大的愚昧心态,导致了人们对外国近代科技的轻视;同时,政府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对外来科技也持排斥态度;翻译人才的多少受需求的制约,并不是导致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因素。 12.C 由“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可以确定为文人画。 13.D 从题中材料涉及的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来看,它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水平相适应,故其根源是D项,这也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14.A 从题中材料中“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可知,不可能体现文人的个性;其余三项符合明清时期的实际情况。 15. A 明清关注世俗生活小说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生活的需要等决定的,古代中国一直实行重农抑商,包办婚姻也没有废除。 16. C 考查阅读史料的能力。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过程中偶然发明火药,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材料只能说明C项。 17. C 考查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的“民间艺人节”以及作品的内容都可以看出反映的应该是民间风情。 18. C 考查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这幅图片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 19. C 考查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国绘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这是感性主义的表现;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特别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反映。 20. B 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 二.(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21. 答案: (1)主要依据: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提出“仁”、“礼”主张,创立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经后代的改造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6分) (2)理:自然规律和封建伦理道德。(2分)原因: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2分) (3)新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2分)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 (4)意义:有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国际间文化交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分)活动:(言之有理即可)如拍摄以孔子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2分) 解析: 本题以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为主题,涉及儒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价值这一热点问题。 (1)归纳孔子的重要思想即可; (2)可结合理学的新思想加以分析; (3)从黄宗羲的早期民主思想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等方面归纳; (4)问属于开放式设问,可多角度展开设计。 22. 答案: (1)领域: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任答两个领域,2分)原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发达;统治者重视农业。(4分) (2)变化: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2分)原因:领先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落后是因为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注意:只能从经济根源角度回答,4分) (3)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如分别回答四大发明及其具体影响同样给分) (4)判断:不正确。(2分)原因: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西方的侵略也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4分) 解析: 本题通过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的比较,揭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历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分析近代落伍的原因,探寻民族重新崛起之路。 (1)从表格中提炼相关信息并分析原因,注意“主要”一词,即农耕文明,发明主要与此相关。 (2)从图表中看出“变化”来,选准15世纪这个基点很重要。分析原因不能脱离材料。 (3)回答四大发明对欧洲走向近代所起的积极作用,因赋分有限,不必展开。 (4)关键要避免盲从,不能因为是孙中山的观点就想当然,认为其就是对的。孙中山毕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我们今天分析历史问题时要坚持唯物史观。 三.(选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45分) 23. 答案: (1)主张:按照君臣名分之礼、以德治国。(2分)影响:后来形成的三纲五常,成为维护专制封建统治的工具,束缚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4分) (2)说明:通过实现正义、法治、中道来建立社会秩序。(任答两点,4分) (3)办法:通过法治实现正义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基础;(2分)既要肯定法治的基础作用,也要肯定道德的作用。(3分) 解析: (1)从材料中总结孔子的主张即可;突出这种等级观念发展成为封建等级秩序的消极作用。 (2)注意提炼材料二中的关键词。 (3)要强调法治和道德兼用的观念。 24. 答案: (1)原因:虽然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但缺乏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据。(2分)依据:材料一中的《史记》和它所引用的《竹书纪年》都是文献资料,而且是间接的文献资料(第二手资料),史料价值相对不高;材料二的考古发现虽然能够印证材料一的文献记载,但考古中没有找到直接的文字资料,带有推论性质。(8分) (2)依据:当时的中国已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甲骨文。(2分,只答到文字系统给1分)史料价值:甲骨文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它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3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史记》所引用的间接史料入手,从间接文献、考古印证、推论等关键点阐述依据。 (2)突出强调甲骨文,不能把手工技艺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的依据。指明甲骨文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25. 答案: (1)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8分) (2)要求结合文化遗产的三项评审标准,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标准:①阐述申报项目的自身价值(2分);②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分);③该遗产项目环境的协调和对不协调状况的克服程度(3分)。(参照标准,准确完整,酌情给分) 解析: (1)按照相关定义及分类标准,材料中的12个项目大致可分为表演、习俗、技能、知识等四大类。 (2)任选其中一项,按照评审标准,依次进行阐述,真实、准确即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