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考点梳理】 1.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与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及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中日甲午战争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解放战争)。 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4.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 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 6.(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二轮知识归纳】 考点一: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与三元里人民抗英 A.新人教版——鸦片战争(一) 虎门销烟: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那时候,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面对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生丝和药材。受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湖广总督林则徐等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请求禁烟。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政府闻讯,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大为恐慌,与英军谈判,表示只要英军撤回广东,就惩治林则徐。于是,英军南下广东。道光帝将林则徐等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方”议和”。在议和时,英军为给清政府施加更大压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道光帝感到有失尊严,对英宣战。英军扩大侵华,又攻占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城市。当英军用洋炮洋枪进攻镇江时,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用大刀长矛,同敌人浴血战斗。将士们”血积刀柄,滑不可握,犹大呼杀贼”,最后全部壮烈殉国。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人民版——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842—1844年第一批不平等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赔开商=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843年中英《南京条约》附件(即《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军舰“巡查贸易”)、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传教士传教权)。 三元里抗英:鸦片战争期间,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1841年5月,三元里附近103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大败敌军。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C.岳麓版——鸦片战争 当西欧各国逐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疯狂向外扩张的时候,愚昧的清王朝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虽然清王朝已经非常衰弱,但在对外贸易中却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以英国为首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久久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于是英国开始采取非正当贸易手段,19世纪初,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造成中国政府的财政危机,军队丧失战斗力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鸦片带来的巨大危害引起了朝野的关注,清政府内部也为如何禁绝鸦片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道光帝决定禁烟,派林则徐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当众将收缴的鸦片销毁,虎门硝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中国是一个日趋衰落、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而英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生产力水平高于中国,武器更先进。在战争过程中,清政府战和不定,几易主帅,派往前线的将领对这次战争既不重视,也不懂战略战术,武器装备落后,军队缺乏战斗力,最终中国战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惊醒迷梦中的清政府,虽然道光帝感到屈辱,但大部分官员仍旧没有觉醒。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A.新人教版——鸦片战争(二) 战火再燃: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英国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不久,英法两国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B.人民版——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攫取了更多的在华利益;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C.岳麓版——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权益,英法以修约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国战败,被迫同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由于对《天津条约》的若干条款双方都不满意,次年战事再起。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1860年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列强又攫取了新的权益,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两次鸦片战争虽然都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内部一部分官绅开始改变传统的华夷观念,主张向西方学习,兴起了“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社会转型,在世界发展的潮流面前,中国已不可能维持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面临的新变局也是所有落后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只不过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社会变革的道路更艰难曲折。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及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A.新人教版——无 B.人民版——左宗棠收复新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左宗棠收复新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俄都力图在新疆扩张势力;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新疆并与英、俄勾结;1871年,俄国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从肃州(今酒泉)西征,收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1877年,清军在各族人民支持下,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中国新疆的阴谋破产,打击了列强侵略阴谋,维护了国家主权。1880年,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曾纪泽在谈判中据理力争,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约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当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美国无暇顾及中国;美国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它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这一政策的实质:缓和列强间的争夺;消弭(减少)中国人民的反抗(表面宣称保障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开始独立制定侵华政策。 C.岳麓版——无 (四)中日甲午战争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A.新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起义被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反而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不久,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随后,在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随后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马关条约》签订后,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割占台湾。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B.人民版——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半封化程度。 《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口诀:一厂二亿三地四口=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日在朝鲜交战,中国北洋舰队在护送清军返航途中,与日军舰队在黄海遭遇激战。海军提督丁汝昌带伤督战;“定远”舰管带(舰长)刘步蟾、“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靖远”舰管带叶祖珪率军英勇杀敌。(四位管带记忆口诀:刘步蟾淡定(定远),叶祖珪平静(靖远),向邓世昌致敬(致远),为林永升念经(经远))日舰率先逃离战场而告终;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避战保船”;日军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列岛给日本。1895年5月—10月,邱逢甲、徐骧(当地义军)、刘永福(黑旗军),率领军民抗击日军。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台湾全部沦陷。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充分体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C.岳麓版——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甲午战争的背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经济危机,国内矛盾重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长期充分的战前准备(政策上,“大陆政策”;军事上,扩军备战,搜集情报)。19世纪末的中国: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缓慢;军事上,有限的近代军事装备;备战态度上,认识不足,虚骄自大,“避战求和”,寄希望于西方列强“调停”。 甲午战争的经过: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重大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甲午战争的结果:签定《马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签订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赔二亿——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割三地——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致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半个世纪;开四口——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允设厂(资本输出)——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甲午战争的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了极其深重的危机;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各国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的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救国行动)。 (五)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 A.新人教版——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八国联军增派兵力,7月占领天津,随后再次向北京进犯。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紫禁城内。慈禧太后当天清晨闻讯,携光绪帝仓皇出逃。途中,她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B.人民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1年中国与11国《辛丑条约》(内容记忆口诀:四亿五、使馆界、禁民反、拆台驻=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合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被镇压后,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责任;19世纪末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风起云涌。义和团起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参加者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山东——直隶(京津地区)。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镇压——招抚(利用)——铲除。义和团抗击侵略:在河北落垡、廊坊一带抗击八国联军;包围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并发动猛烈进攻;清政府下诏对八国宣战,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义和团运动败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从“扶清灭洋”的口号分析)。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坚决抗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的主要原因。 C.岳麓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汇集成了义和团运动,他们怀着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无力镇压,只好“招抚”,义和团在中国北部迅速发展。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的途中发出“剿匪谕旨”,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自救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遭到义和团的顽强阻击,义和团还向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发起猛烈进攻。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1901年,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六)抗日战争 A.新人教版——抗日战争 全民族的抗战:日本占领中国台湾后继续垂涎中国领土。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随后日本派遣陆军十多万人人侵中国,北平、天津相继失守。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日军占领平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双方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坚守在宝山县城的约五百名中国官兵,遭到日军三十余艘舰艇的炮击和大批飞机的轮番轰炸,城内一片火海。营长姚子青率领守城勇士,抱定”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的决心,激战两昼夜,最后在巷战中全部壮烈牺牲。10月,日军攻入上海市区,副团长谢晋元率约八百名官兵,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昼夜,歼敌二百多人。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军的滔天罪行: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人。屠杀的手段极其残忍,有的枪杀,有的刀刺,有的活埋,有的活活烧死……1941年初的一个黎明,一队日伪军把河北省丰润县的潘家峪团团围住,将全村男女老少赶到村西一个大坑里,逼问八路军的去向。潘家峪人宁死不屈,拒不回答。丧心病狂的日军就用机枪、手榴弹进行残酷屠杀。在这次惨案中,全村一千五百多人中有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他们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因受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 抗战的胜利: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我国军队还开辟国外战场。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侵入我国云南境内。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英军一部被日军在缅甸包围。经过激战,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人民版——伟大的抗日战争 侵华日军的罪行: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趁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发动了侵略战争。日本法西斯的主要侵华事件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罪行主要包括:在军事侵略过程中,在中国土地上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制造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在殖民统治过程中: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如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如在东北“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清乡运动”);经济上“以战养战”,大肆掠夺中国资财和劳动力;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蒙蔽、麻醉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同化)。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中共宣传和组织抗日:“九二○宣言”(用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组织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东北人民自发抗日: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纷日伪军沉重打击。国民党爱国官兵抗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上海抗战;东北军安德馨营山海关抗战;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抗战;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放,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爱国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青年学生举行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接受改编(八路军、新四军),两党首先在军事上实现合作;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实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不发动人民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抗战主要有: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斗);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继续抗战:枣宜会战(张自忠);豫湘桂战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实行中共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并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主要有: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行了百团大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在反“扫荡”中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共1945年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七大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领导人民打败日本,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1945年,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美英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壮大);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岳麓版——国共合作抗日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抗战中的两个战场:即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 共产党的敌后抗战: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要战场。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残暴的“三光”政策。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积极发动群众,使八路军和新四军多次粉碎敌人的“扫荡”,消灭了大量日伪军。 抗战中的国共摩擦:1939年1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会,确立了“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多次击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百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考点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A.新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洋货大批涌人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再加上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暴动,此伏彼起。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不久,洪秀全称“天王”。他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太平军迅速壮大。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接着,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一度失利。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至此,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天国悲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杨秀清,继而韦昌辉又被处死。接着,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忌,率领精兵负气出走。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后来,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军重围,最后被清军杀害。为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他们指挥军事;又让洪仁玕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后,他们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开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它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等又攻破清军驻扎江南的大营。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在进攻上海时,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退回苏州。趁太平军东线用兵之机,湘军攻陷安庆,天京失去屏障。随后,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1864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太平军将士同围攻天京的湘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B.人民版——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外部原因);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本国封建统治和剥削,阶级矛盾,内部原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各地群众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西方宗教的影响(外部原因)。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会”组织,作了思想、理论、组织上的准备(洪秀全利用和改造基督教,作为农民起义的工具,说明了农民阶级不是先进阶级,提不出先进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军称“太平军”,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不久(在东乡)称天王。永安建制:1851年9月,广西永安州,封王建制,初步建立政权(永安五王口诀:杨东萧西冯南韦北石为翼东王节)。太平军北上途中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冯云山(全州)、萧朝贵(长沙)相继牺牲;攻克武汉。19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太平天国北伐军到达京津地区,虽遭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西征使太平天国控制了皖、赣、鄂(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东征(天京突围战)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巩固了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前期纲领,1853年提出)的核心是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解决土地问题(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其内容主要有: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土地分配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产品分配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留粮有标准,其余都归公)。《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但是,战争环境无法保证广泛实施;绝对平均分配产品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空想性);它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目标,违背了历史潮流(落后性)。《资政新篇》(后期纲领,1859年提出)的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它主要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更多的是洪仁玕个人经历的总结,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漠视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烈争夺。天京事变的主要经过:杨逼洪;韦杀杨;洪杀韦;洪疑石;石出走。天京事变和石达开率军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太平天国转入防御阶段)。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分路围攻太平军,最终天京陷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C.岳麓版——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传统自然经济,导致部分手工业者破产;鸦片输入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各级官吏趁机征收战费和赔款之机搜刮人民,吏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广西地瘠民贫,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背景重点在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剥削两方面)。1851—1853年,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转战经过:金田——永安——桂林(未克)——全州(冯)——长沙(未克、萧)——岳州——武昌(50万)——九江——湖口——安庆——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后,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林凤祥、李开芳孤军北伐,虽遭失败,但牵制了清军的力量,有力地配合了西征和东征;为了巩固天京,赖汉英、石达开率军西征,打败了曾国藩的地主团练武装湘军,进入江西;为了充实革命力量,秦日纲、石达开指挥东征,夺扬州,破南北两大营,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领导人走上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烦琐等级之路,最终发生了严生削弱革命力量的内讧——天京变乱,它使太平天国由强盛转为衰落。天京变乱后,陈玉成和李秀成主军、洪仁轩主政的太平天国新的领导核心形成。在天国后期的防御战中,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它的内容主要有: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土地分配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产品分配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实施目的(建立大同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它以土地为中心全面改造封建社会、建设农民理想社会的方案,前所未见。它继承和发展历代农民“均田”斗争思想,第一次鲜明突出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是几千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不符合时代潮流,具有明显的落后性。《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于1859年冬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 《资政新篇》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能够实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其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二)辛亥革命 A.新人教版——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迫于形势,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一些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进行大力宣传。当时,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随后,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舂笋,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并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与此同时,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参加革命团体的新军官兵达五六千人。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人川镇压。鉴于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策划起义,但消息泄漏,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新军炮兵、步兵闻风响应。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占领武汉三镇。 中华民国成立: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各省代表聚会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清廷任命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主持军政,企图挽救危局。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腰。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在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次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南京临时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B.人民版——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生。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如1911年3月广州黄花岗起义;人民群众不断展开斗争,如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坚持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1911年10月10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国旗是五色旗,历法采用公历,纪年是中华民国纪年(注意公元年份与民国纪年的换算:±191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政府。它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措施。1912年3月,临时政府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主要有:主权归属(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权利(国民享有多项自由和多项权利);政治体制——三权分立(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即国务总理行使行政权,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即国务总理负责内阁,限制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思想上,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近代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化,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生活平等自由化)。 C.岳麓版——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内外交困,企图用“新政”和“预备立宪”来挽救其统治危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及革命运动的兴起,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其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合众政府;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以《民报》为机关刊物。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围绕着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等问题展开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革命党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其中,以黄花岗起义为最著名。 武昌首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在起义以生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1912年3月,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它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的统一,这就为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提供了机会。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布结束。1912年3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篡夺了(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因为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扶持袁世凯。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五四运动 A.新人教版——五四风雷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是,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到中国,立刻激发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北京学生的爱国行为,不断遭到军阀政府的镇压。为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自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从此,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波及全国。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人民版——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主要经过:第一阶段,中心——北京,主力——学生;第二阶段,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岳麓版——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1915年,日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政府派出以外交总长顾维钧为首的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欧美列强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从北京开始。在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斗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总之,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 A.新人教版——中国共产党诞生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派代表来中国。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大会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人民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由于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开了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其主要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1922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主要主要内容是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C.岳麓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党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中国一批先进分子“俄国化”,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党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7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选举了中央局领导,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封建主义剥削,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五)国民革命 A.新人教版——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歼灭吴佩俘、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北伐胜利进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列强开始寻找新的代理人,他们看中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在国内外反动势力支持下,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任主席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在革命紧要关头,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7月15日,汪精卫与共产党决裂,血洗武汉三镇。不久,宁汉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B.人民版——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兴起——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1922—1923年的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被镇压后,中共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同中共合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即“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国民革命发展——北伐战争: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从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并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国民革命失败原因: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蒋、汪等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背叛革命;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国民革命的性质和功绩:国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岳麓版——国共第一次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必要性)(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迫切需要改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工运高潮的失败中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群众,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共为实现合作积极努力(可能性)(1922年中共明确提出了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孙中山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决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帮助。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合作实现后,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活动:1926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出现全国性的农民运动,与此相配合的反帝斗争。北伐中周恩来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成为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1927年4—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党”反共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8月,中共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武装斗争最初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以后针对城市地区反革命力量特别强大的现实,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六)国共十年对峙 A.新人教版——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决定将当时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集中到敌人兵力比较薄弱的南昌附近,以便发动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两万多起义军经过几小时战斗,全歼守敌,占领南昌城。起义成功后,部队经过整编,按预定计划南下,准备回广州后重整旗鼓,再行北伐。起义军在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保存下来的队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土地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毛泽东还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这些措施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成燎原之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十分恐慌。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接连向各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红军长征:1933年秋,蒋介石调兵百万对红军各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以50万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那时候,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偏听偏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此后的短短三个月内,红军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处于危险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历尽艰险,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次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与前去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B.人民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武装起义: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攻打长沙,损失惨重。(南昌起义南下占领广州,秋收起义夺取长沙,都失败的共同教训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星火燎原:“星星之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以燎原”——全国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合理性:在半殖半封的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工人没有罢工的合法权利,因此只能是武装夺取政权;遭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城市中的反革命势力异常强大,只能先占农村后占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的核心: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农民们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败。 红军长征: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损失惨重,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长征起止时间、会师地点:1934年10月(江西瑞金)——1935年10月(陕西吴起镇)——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的路线(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口诀:瑞金湘江转贵州,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乱追剿,巧渡金沙出包围;飞夺泸定翻雪山,穿过草地进陕甘)。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里的“精神遗产”是指长征精神,它的内涵有:乐于吃苦、不怕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显著特征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的意义(口诀):结束(不是“彻底清算”)“左”倾统治,肯定正确主张,确立毛的领导;独立解决问题,妥善处理矛盾,走向成熟标志。 C.岳麓版——国共的十年对峙 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应中国的革命道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的开始。根据“八七会议”决议,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义爆发。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红军长征: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和地方反对势力;由于王明、博古“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共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被迫撤离南方根据地,开始北上长征。1935年红军打到遵义,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左”倾领导,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西安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进逼华北,中日民族危机上升;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对日本侵略步步退让,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认真分析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确立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 (七)解放战争 A.新人教版——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他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经过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是,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的长春守敌,一部分起义,一部分投诚,长春解放。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接着,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首先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蒋介石调兵增援徐州,人民解放军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见大势已去,率三十多万人弃徐州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解放军迅速人关,同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平津战役。他们将敌军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切断了敌军西逃南窜的去路。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但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迎着敌人的炮火,千帆竞发,横渡长江。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顷刻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B.人民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放战争的进程:全面内战爆发(战略防御阶段);战略反攻(刘邓跃进大别山,揭开序幕);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增强了必胜信念;解放区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即农民土地私有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其它,如: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指战员英勇战斗、国统区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部分国民党将领和平起义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其标志是新中国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其历史意义有:中国人民成主人,国家有了新方向,改变世界的格局;其基本经验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岳麓版——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独裁政府的两种命运。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陕西延安召开,毛泽东指出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号召全党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奋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在重庆召开,重点讨论加强反共力量、准备内战和坚持专制独裁、拒绝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问题,是坚持独裁、准备发动内战的大会。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均提出了自己的建国方针。 概况:(1)与国民党进行政治谈判,争取实现民主、和平的建国目标。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从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与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后,国民党继续坚持专制独裁的方针,制造了一系列迫害民主人士的惨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了政协会议决议。(2)通过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1946年6月,蒋介石调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中共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经8个月作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中共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共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外线)。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1949年国共双方北平和谈破裂后,人民解放军于4月21日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进军西北和西南,解除了除台湾岛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考点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新人教版——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三十多万群众欢声雷动。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B.人民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中心是恢复和发展生产;总任务是要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共中央机关前往北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新政协会议召开)。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会议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通过“一纲两法”(《共同纲领》、《政协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其中《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体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了中央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结束旧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新国家(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本的人民民主政权);进入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C.岳麓版——开国大典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体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还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于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的领导人中也包含了不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特色。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A.新人教版——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B.人民版——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中国第一社会主义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及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它体现的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初步建立于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职能变化:1949—1954年,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以后,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基本制度地位的确认: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在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共同命运,都面临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民族原则。《共同纲领》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先后成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1947年,最早)、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年,最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局部与整体观)。 C.岳麓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与曲折发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1957年,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趋于停顿。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人大加强立法工作,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在中国现实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1954年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的确立。政治协商会议是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一届人大之后,政协成为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这一制度的确立,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做为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得到了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的拥护。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很多民主人士被错划为右派,无法参政议政,严重破坏了多党合作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党派停止活动,政协工作限于瘫痪。“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得到恢复,并得到了新的发展。1982年,党提出与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1949年9月,《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自治区的类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权利、自治区内的民族关系都做了详细的说明。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这一制度做了更明确的说明。到1965年,我国已建立了五大省级自治区及若干个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已经初具规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重新得到落实。198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及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也日益繁荣与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 A.新人教版——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正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的时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是,他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把“走资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在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下,各地造反派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在动乱中,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1967年1月,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下,以王洪文为首的一批“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激烈斗争,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这样,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 B.人民版——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良好开端(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9月,北京):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之路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改革开放)。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敌我矛盾、阶级矛盾基本解决,先进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为主);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强调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但由于党内“左”倾错误不断发展,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政策没有得到贯彻) 重大挫折(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文革”爆发原因(指导思想错误、毛泽东的错误、野心家的错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甚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把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文革”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文革”的经过: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为不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约束的、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红卫兵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是“文革”的重要发展阶段;从上海开始的造反派夺权,使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是“文革”的高潮阶段;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革”的结束。“文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危害: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革命委员会,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C.岳麓版——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红卫兵运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和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随着“全面夺权”的展开,司法部门纷纷陷于瘫痪,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了破坏。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及教训:“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政机关遭到冲击、陷于瘫痪,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受到人身迫害。公民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宪法的尊严遭到践踏,党政机关无法行使权力。这些情况导致人民无法安定地生产、生活,无法正常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国家建设遭到严重损失。“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毛泽东对社会发展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做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决定,这表明国家在决策方面缺乏法律的制约。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国家的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同时,还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正是由于这些深刻的教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大力加强了民主法制的建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A.新人教版——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二)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不久,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于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同时,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B.人民版——历史的伟大转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文革”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由于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清理“文革”的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在徘徊中前进;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领导集体;重大决策,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会议的意义: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C.岳麓版——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完备法律体系:1982年颁布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确立“以法治国”国策:1999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并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大力推进基层民主选举: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公开选举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1987年全国人大颁布了《村民委员会选举法》,1989年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城市的居委会里,权力下放到了社区、街道,实行民主自治;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大。 (五)”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A.新人教版——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此后几十年,台湾海峡像一道鸿沟,隔开了两岸骨肉同胞,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指出,所谓“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要顺利收回香港主权,还必须实行中、英、港三方都能接受的方案。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终于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后来虽因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使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但两岸民间的交流仍冲破阻力,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呼声日益高涨。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B.人民版——“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方针,建议“三通一探”;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叶九条”);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在多次谈话中全面阐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这一构想,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这一构想,“一国两制”构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香港、澳门的回归: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占领;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中国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香港回归的历程:1982年,中英两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谈判时,将“一国两制”作为谈判的基础;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法律形式落实了这一构想;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上获得巨大成功。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口诀):中华民族大事,世界历史大事;结束列强占领,开创共发新纪;中国统一大步,国际和解范例。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80年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史称“九二共识”;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简称“八项主张”)的重要讲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两岸统一有巨大障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实现两岸统一的必要措施(对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决反对“台独”。 C.岳麓版——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雏形。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阐明了中国政府对台湾当局的态度及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这就奠定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80年代以后,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完整的“一国两制”构想逐渐形成。1982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使“一国两制”构想有了宪法保证。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4月,中葡双方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大陆方面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一直为两岸直接“三通”作努力,但针对“台独”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 考点四: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A.新人教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诞生。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B.人民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另起炉灶”和“一边倒”、走向国际舞台 “另起炉灶”和“一边倒”:新中国成立时的世界局势: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新中国初期外交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基本方针:“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就是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2月,毛泽东率团访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政府代表团,也是毛泽东的首次出访。1950年1月,周恩来一行访苏,与苏联讨论各项条约的具体内容。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意义: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走向国际舞台: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就是新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具体外交实践。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至7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印度支那:主要是指越南、老挝、柬埔寨,会议前是法国殖民地),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会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4月,29个亚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即万隆会议;万隆会议的主要议题:讨论亚非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C.岳麓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参加重大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发挥重要作用,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扬光大。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1955年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达成了十项原则,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亚非会议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联系。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新人教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刚刚成立,就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那时候,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但是,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人民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为了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为争取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最终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口诀:三互两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C.岳麓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二) 新中国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的国家的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新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但是,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共却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进人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人民版——外交关系的突破(一)重返联合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美国政府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既接纳中国代表进入联合国,同时保留台湾国民党集团的席位,实质是要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被中国严词拒绝。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C.岳麓版——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打开(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45年4月,全世界5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草拟了《联合国宪章》。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没能恢复。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拥护。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出的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四)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 A.新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肋中国。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隔绝。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公告的发表,震惊了整个世界。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毛泽东抱病会见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这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B.人民版——外交关系的突破(二)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解冻: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两国共同的要求):美国方面,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欧洲、日本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美国面临经济危机和越南战争的双重压力。中国方面,有利于对付苏联的威胁;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解冻的历程):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在世界外交史上被称为“乒乓外交”(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国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卡特任总统时,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关系解冻的意义: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是中国外交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美关系解冻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当美国政府避开日本,先行一步进行同中国和解的外交活动后,引起日本朝野极大震动;尽快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为日本取得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在日本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推动下,日本政府决定改善对华关系。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一系列协定。中日邦交的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C.岳麓版——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打开(二)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的缓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遏制(孤立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强调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双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美国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提出异议。1978年12月中美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中美两国结束了双方多年的对抗,走到了合作的起点,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了日本的外交政策,促进了中日建交的实现。 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订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五)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 A.新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际。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9位领导人出席了会议。与会成员达成广泛一致,形成了“上海共识”。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B.人民版——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外交政策的调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的依据——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认为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成为新时期中国确定对外关系方针的一个出发点;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调整后的外交政策: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中国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积极开展多边外交。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首次历史性会晤,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基础上,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1993年,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度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它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岳麓版——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了该组织的健康发展。2002年,在中国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同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建立不同类型的“战略伙伴关系”,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丰富和完善,形成了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支持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1.戊戌变法的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2.戊戌变法的过程 (1)开始——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2)发展:维新派创办了强学会(1895年)、保国会(1898年)等团体以及《中外纪闻》(1895年)、《时务报》(1895年)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他们还创办了学堂(如长沙的“时务学堂”),提出了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3)高潮——百日维新:①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②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③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戊戌政变)。 (4)失败——戊戌政变。 3.戊戌变法的内容 (1)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经济方面: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教方面: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4)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 4.戊戌变法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体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5.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 (2)主要原因: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3)群众基础: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4)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5)变法方式: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6.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性质: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积极影响: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3)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考点六:(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孙中山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1)政治基础:清政府统治腐朽没落。(2)社会基础: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剧。(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4)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5)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2.投身辛亥革命(1894—1912) (1)成立兴中会(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广州起义(1895年):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3)成立同盟会(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提出三民主义(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5)武昌起义后,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6)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7)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在北京就任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 3.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1913—1922) (1)二次革命:1913年。宋教仁遇刺及“善后借款”;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散而失败。 (2)护国运动:1916年。 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和《第二次讨袁宣言》。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3)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年。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借助西南军阀,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遭到西南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4)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1922年。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当选非常大总统,准备组织北伐。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4.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1923—1925) (1)原因:三民主主义指导下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屡遭失败,需要寻求新道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中共三大(1923):决定以“党内合作”方式加入国民党。 (3)国民党一大(1924):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4)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新”在哪里: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新”在反帝。 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新”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新”在更关注农民和工人。 (5)提出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关系: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执行新三民主义的方法、方式、途径、手段。 (6)组建黄埔军校(1924):建立新型革命武装。 (7)逝世:1925年3月12日。 小结: 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我们能从孙中山身上学到什么精神?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二)毛泽东 1.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 (1)诞生于苦难深重的时代。(19世纪晚期) (2)16岁后的立志求学(1910—1913—1918)。 (3)思想的转变:①信仰改良主义(康、梁)。②信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③信仰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 (4)投身中国革命:①1920年成为共产主义者,创建里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共产党早期组织)。②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走上革命道路。 2.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 (1)农民运动的领袖(国民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①参加八七会议(1927、8、7)。②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9)。③文家市决策。④三湾改编。⑤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0)。 (3)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武装割据。 (4)红军长征:原因;开始;转折;结束。 3.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①八一宣言(1935.10):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瓦窑堡会议(1935.12):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6.12)。 (2)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和进行持久抗战。①洛川会议。②《论持久战》。 (3)延安整风(1942):20世纪40年代初,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团结, (4)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在革命实践上,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新时期革命策略的转变;在革命理论上,毛泽东通过《<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文章,系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中国共产党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5)重庆谈判。 (6)领导解放战争的胜利。 4.开国之初 (1)开国大典(1949.10.1)。(2)访问苏联(1949.1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恢复经济(1949—1952):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4)发展水利事业。(5)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向社会主义过渡:①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一化三改造”。②一五计划(1953)。③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 (2)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①正确探索:《论十大关系》(1956)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分析主要矛盾、指出主要任务;政治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党关系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②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③纠错:1961年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6.晚年岁月 (1)发动“文化大革命”。 (2)外交工作的突破: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②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③中日建交(1973)。 (三)邓小平 1.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1)留学生涯:①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②1926年,赴苏联学习。 (2)国民大革命时期:在冯玉祥的部队里工作(1926年底)。 (3)土地革命时期:①1929年领导广西百色、龙州起义,创立红七、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②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遭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批判和打击。③参加长征和1935年的遵义会议。 (4)抗日战争时期:①1938年起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开展游击战争,开始了与刘伯承的长期合作。②创建并发展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5)解放战争时期:①1945年10月,刘邓指挥了上党、平江战役,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在重庆的谈判。②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③1948年,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④1949年4月,参与部署并指挥了渡江战役。 (6)建国初期:①解放大西南,主政西南。②参加和平解放西藏。 2.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的贡献与迫害 (1)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56—1966):①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神话,主张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和群众路线。②坚持中共八大路线,强调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③1961年初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④主持制定“工业七十条”,强调专业化协作和和实行厂长负责制的重要性。⑤支持包产到户。 (2)文革岁月:①第二次被打倒:含冤被禁,被迫下放。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毛泽东“炮打”的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中的第二号人物,实际被停止工作,很快又被“打倒”。②复出:林彪“九一三”事件的发生让毛泽东不得不反思,对一批老干部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同时邓小平自身的革命品质和工作才能也使毛泽东对他倍加欣赏。邓小平的复出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成为重大新闻,海外有媒体形象地称他是“打不倒的小个子”。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他以新中国领导人身份第一次走上联合国讲坛,发言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③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邓小平主持开展的全面整顿,实质上是要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也是后来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初步实验。④第三次被打倒:在1975年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及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中再遭迫害。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贡献 (1)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与复出(1977年)。1977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终于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消的党、政、军全部职务。 (2)主管科教工作。邓小平复出以后,主动要求分管教育科学工作,1977年秋,主持恢复高考,开始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3)支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认为一切工作应从思想路线人手,进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支持,这也是在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的重要内容。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这次会议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实际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6)南方谈话(1992年)。内容:①关于基本路线:不动摇;②关于改革开放:胆子大;③关于判断标准:三有利;④关于计划与市场:是手段;⑤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最关键;⑥关于发展:硬道理。 (7)中共十四大(1992年)。①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②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8)病逝:1997年2月19日 (9)中共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轮规律总结】 1.列强侵华的不同阶段及特点 (1)第一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俄等国。列强侵华的主要表现是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满足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这个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有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控制航运等。英国是这一时期侵华的最主要的国家。 (2)第二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日、俄在华势力发展迅速。 (3)第三阶段从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1912~1924年)。这是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激烈的时期。列强以各种手段破坏中国革命,帮助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再用“分而治之”政策,扶植各派军阀。美国成为在中国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日本利用一战之机,暂时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地位。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打破了这种局面,中国重新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第四阶段从大革命到抗日战争胜利(1924~1945年)。国民革命的发展触动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他们加紧干涉中国革命,阻挠北伐战争,又支持蒋介石叛变革命。30年代,日本侵华步步加紧,迫使国民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直接侵占中国领土,又一次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美国在迅速扩大在华势力的同时,对日本侵华先是纵容,继而遏制,美日矛盾激化 。 (5)第五阶段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1945~1949年)。抗战胜利后,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对华基本政策,继续以蒋介石为其代理人,进而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商品大量涌人,逐渐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 2.制约国共关系的因素 (1)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3.对国共关系发展过程的规律性认识 (1)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缓和”的曲折发展历程。 (2)规律性认识:“分则两伤”,“合则两利”。 (3)基本经验:积极推进目前已出现的和解新气氛,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人自己的问题,“求大同,存小异”,“一国两制”,完成统一。 4.对中国近现代外交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1)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由闭关锁国——被动开放——独立自主、和平共处、自力更生——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的转变。 (2)中近现代外交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弱国无外交,必须发展强大,才能在外交上取得丰硕成果;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3)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的外交方针与政策,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权性质紧密联系的。 (4)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使我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新局面。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5.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①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②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共产党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③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阶段也就不可能到来。④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区别:①抗战路线不同。正面战场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②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正面战场依靠的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敌后战场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③战场范围不同。正面战场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划分战区阻击敌人;敌后战场在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④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正面战场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敌后战场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⑤战略地位不同: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6.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5)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7.综合分析各阶级政治力量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地位和作用 (1)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①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②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就不能取得胜利,这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明证。③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④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这种局限性体现在: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小生产者,而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自私性和狭隘性;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军事上:战略上存在很大失误,还受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等等。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为武器,以西方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思想为理想,结合本国的实际,提出三民主义,指导了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②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由于本身的弱点,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不可能依靠和发动工农群众,不会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3)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①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她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②无产阶级是大机器工业的生产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重任。③无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是组织性纪律性最强、最有远大前途和革命性最彻底的阶级。④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的政治路线和所走过的道路,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了中国全民族的利益,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是人民的选择,并且公认的中国人民和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 8.“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前者)与民族区域自治区(后者)的异同 (1)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不同点:①设立区域:前者在港澳台设立;后者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②自治程度: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有一定的自治权。③社会制度:前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后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④所针对的问题:前者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后者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 9.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宏大视野下看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古代中国经历了长达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近代以来,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民主政治的口号和旗帜,人类社会由专制主义制度向民主政治迈进。中外仁人志士曾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发展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同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都和本国国情密切相关,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不例外。从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民主制度与国情相适应等角度可以针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进行命题。 10.新中国各阶段外交政策的特点、原因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①特点:“一边倒”。②原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①特点:“一大片”,与广大亚非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②原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 (3)20 世纪70年代。①特点:“一条线、一大片”,重点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②原因:美苏争霸,美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4)20世纪80年代起。①特点:全方位、“无敌国”外交。②原因: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二轮学科探究】 1.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教训及启示 (1)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中、英两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等综合国力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②直接原因:战争中军事指挥不当,策略上左右摇摆。 (2)教训: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 (3)启示:保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先进性;坚持对外开放,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中国从一个封建主权国家转变成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地国家,同时也使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转向一个半开放的近代国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使中国的早期工业化得以开展,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在思想上产生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开中国近代思想的先河,同时以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提出“以法治国”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政治民主化的思想也出现。这些都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双方面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起跑线。 3.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1)主观方面:①从领导因素来看,当时掌握中国最高统治权的慈禧太后置民族与国家的安危于不顾,全力准备其六十寿典。掌握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其指导思想是避战求和。②从民众因素来看,虽有人民的奋力抵抗,但清政府没有发动民众抵抗侵略战争。③从战略战术来看,清军“先守定局,再图进取”贻误了战机,北洋舰队放弃黄海制海权。④最根本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与落后。 (2)客观方面:①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国力强盛,发动侵略战争蓄谋已久。②从国际因素来看,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列强支持日本侵华。 4.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和远东地区产生的影响 (1)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甲午中日战争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②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③洋务运动破产。④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不能挽 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⑤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 群体的觉醒,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政治上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其二,在经济上出现了办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 (2)对远东地区的影响:①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国际地位上升,一跃成为远东地区的重要国家。②日本的扩张遭到法、德、俄等国的抵制,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日趋激烈。 5.近代前期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反侵略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方面的原因:清政府统治腐败;战前不做认真的准备;战争中妥协退让,避战自保;打击、压制抗战派;一些将领贪生怕死。这些都证明腐朽的清王朝不能担当起领导反侵略的重任。 (2)经济、军事方面的原因:中国近代以来,一直落后于世界潮流。同侵华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发展、军事装备处于劣势。 (3)发动民众方面的原因:清政府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处于与人民对立的地位,不可能也认识不到人民的反侵略力量,因而不可能发动人民全面参加反侵略战争。 (4)资本主义国家方面的原因: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在侵华问题上的关系以勾结为主,中国人民面临列强的共同侵略;20世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可以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如抗日战争中就利用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1)相同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都带有反封建的意义,但都没有真正实施。 (2)不同点:《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定都天京后,天国走向全盛之时;《资政新篇》出台于天京变乱后,天国由盛转衰之时。《天朝田亩制度》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政新篇》主张保护私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用资本主义代替平均主义,比《天朝田亩制度》进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要求,《资政新篇》则相反。 7.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实行“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队伍迅速壮大。 (3)思想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他们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学说。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出现了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4)组织基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而后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相继建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5)军事准备: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8.关于辛亥革命结局的三种观点及其理由 (1)认为辛亥革命结局失败。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而且,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清朝皇室继续保留。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失败了。 (2)认为辛亥革命结局胜利。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了。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因此,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3)认为辛亥革命既有它胜利的地方,又有它失败的地方。理由是:辛亥革命从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等方面看,它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等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9.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及原因 (1)走向成熟的表现:①探索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照搬苏联的模式,走的是城市中心道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②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指导地位。③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瓦窑堡会议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从而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特别是在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措施,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胜利后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并在之后的政治协商会议上争取了和平民主;三大战役后将革命进行到底;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确立了与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2)走向成熟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②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③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领导人日益成熟,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10.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得到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的同时,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中国抗战是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1931年日本侵略东北,形成了二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1935年日本扩大侵略;1937年全面侵华。在相对孤立的环境下,中国成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场。 (2)粉碎了英法美的“远东慕尼黑阴谋”,中国的抗战事实使其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3)中国决定性地打败了日本法西斯,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本的主力,使其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直至最后投降。 (4)中国抗战配合了欧洲战场,日军主力被中国牵制,使日本进攻苏联的“北进战略”破产,使苏联得以集中精力投入欧洲战场。 (5)中国抗战配合了亚太战场,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日本“南进战略”的太平洋战争被推迟,并且因力量不足致使“亚太闪击战”的成果十分脆弱。中国远征军的两次出击,配合了南亚抗日和英美盟军作战。 (6)事实上阻止了德日法西斯会师中东的战略配合,成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先欧后亚”策略胜利的根本保障,为二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7)成为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以弱胜强”的光辉榜样。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前者)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者)的比较 (1)相同点:①内容上,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基本制度;②作用上,都为新中国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宪法保障。 (2)不同点:①背景:前者在新中国即将成立时;后者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时。②制定主体:前者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后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③内容:前者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后者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④性质:前者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⑤作用:前者对新中国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后者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12.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理解 (1)从背景看,二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突出特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而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为了巩固新政权,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所以说,新中国提出“一边倒”的政策,是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明智选择。 (2)从内容看,它与独立自主的提法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3)从结果看,“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制定很有必要。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初期在外交领域最突出的成就。它对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起了重要的作用。 1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1)对中国: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便利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对世界: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4.现代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与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 (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成果:“一法三制”,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代表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一院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而为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公认的;中共和民主党派彼此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二轮高考真题】(三年内高考真题分类精选、解析) (一)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与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及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中日甲午战争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 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1900年,清政府中央向列强宣战,南方的地方实力派却与列强勾结,这在本质上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项错在“有效遏制”;地方实力派也未成为列强代理人,排除C;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列强的勾结是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不能说明“分庭抗礼”,排除D。 2.(2011年北京卷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答案】:B 【解析】:题中,“野蛮”行为不野蛮(正义),“文明”行为不文明(不正义),正是对八国联军对中国侵略掠夺这一本质的揭露。 3.(2011年安徽省文综16)图五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答案】:B 【解析】:图5反映的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抗日,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战略物资支援,其它选项与中国远征军的作用无关。 4.(2011年浙江省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答案】:C 【解析】:题中材料的关键句“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 5.(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B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答案】:B 【解析】:注题本题关键词“滇西”、“边陲”,综合判断这是抗战时期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 6.(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35)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A 【解析】:从中日双方的相反记载可以看出,这是由于立场不同导致的对同一历史事实的不同解释。 7.(2010年北京卷文综17)“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结抗战,应该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此题应该是指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役,所以正确选项是D。 8.(2010年海南卷历史1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恩格斯的评价表明这次战争的受益者包括英国、法国和俄国,而俄国受益最大。据此可判断这次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9.(2009广东文科基础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10.(2009年福建文综1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 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 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 【答案】:A 【解析】:红军长征结束后,建立陕甘宁根据地,八路军开赴华北需要东渡黄河。 11.(2009年广东历史9)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政府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答案】:C 【解析】:先排除D项,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内容。A、B两项不符合实际。最恰当的是由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12.(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7)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答案】: (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影响: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 【解析】: (1)具体对华政策的转变是表面现象,实质上还是要加强侵略和控制中国;列强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既有列强自身的因素(在瓜分中国问题上由斗争到勾结),更有中国人民抗争的因素(义和团运动)。 (2)可以从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和列强间在华关系等方面简析影响。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解放战争)。 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从反孔到尊孔,手段不同,目的一致(宣传农民起义、维护太平天国政权)。应对“战局逆转”主要是重建领导核心、进行后期防御战,排除B;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本身就具有反封建性,传统士绅抵制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C;西方势力对太平天国支持与否,关键要看太平天国能否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排除D。 2.(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证券的合法地位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3.(2011年广东省文综16)图5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日记中的关键词“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变乱”、“竞袭洋夷之皮毛”等,这些词语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虽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不足以表明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以及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D;同时材料真实反映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故排除C。 4.(2011年重庆市文综20)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答案】:D 【解析】:1946年7月,全面内战刚爆发(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粉碎国民党军队发动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5.(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15)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于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从题中老农对“革命党”和“中华民国”的无知与恐惧可以直接表明C项。 6.(2010年山东卷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答案】:A 【解析】:只有A项适合图片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也“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评价。 7.(2010年重庆卷文综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 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领导权 D. 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答案】:A 【解析】:“八七会议”纠正的错误,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中共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项。 8.(2009天津文综历史5)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答案】:C 【解析】:青岛问题即山东问题,力争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性质,曹汝霖和章宗祥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反对他们两人体现了反封建。而A、B、D信息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9.(2009海南历史17)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表1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不难看出,当时的中国国民党在人员组成上吸收了学生和工农力量,成为各革命阶级的革命联盟。 10.(2009年江苏历史9)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包括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以及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表述错误。 11.(2010年江苏卷历史22)(9分)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 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一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2分)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3分) 【答案】: (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人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政治影响的理解。可以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方面加以解答。 (2)可以从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及社会生活习俗的辫、服、足等方面风俗的变化回答。 (3)可以从革命性质(政治角度)、思想传播(思想角度)、习俗变化(风俗角度)简述其影响。 (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2011年浙江省文综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D 【解析】:从题中材料可知这是1949年9月北平政协会议之前的情况,多样的服装说明了会议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特点,选D;A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不选;B、C两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 2.(2010年北京卷文综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答案】:A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3.(2010年江苏卷历史12)1 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A、D两项是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排除;“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毛泽东在1956年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才提出的,因此C也排除。 4.(2010年海南卷历史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时间“1987年”。是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5.(2009年广东历史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 ”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答案】:B 【解析】: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共同纲领》,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的。 6.(2009天津文综历史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C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过渡状态的结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 7.(2009年上海历史2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答案】:D 【解析】:皇家警察是英国由英国女皇授予的。名称的改变体现了香港刚刚回归,原来的部分香港皇家警察变成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警察。 8.(2010年四川卷文综37题第(3)、(4)小题)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 (3)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4分)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3分) (4)温家宝总理说,政府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用史实加以论证。(3分) 【答案】: (3)(10分)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3分)。作用:更有助于体现人民意愿;更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4分)。轨迹: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上仍在向前推进(3分)。 (4)(3分)看法(1分)。用史实论证(2分)。 【解析】: (3)从材料四中所述“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从等额变差额、从8:1变1:1等信息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从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彻底性等角度思考这些变化的作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发展特点简述轨迹。 (4)看法应该是赞成这一主张或指出中国政府正是这样做的。从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等角度用史实简要论证,言之有理即可。 (四)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 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日内瓦会议(1954年)后毛泽东的“走出去”是指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A不正确;中国还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B错误;克林顿执政时期中美关系才被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C不正确。 2.(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答案】:C 【解析】:题中周恩来这段话是对“求同存异”原则的阐释,对应万隆会议。 3.(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A 【解析】: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减弱了那些对中国的怀疑或敌对情绪”,对应方针即“求同存异”。 4.(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答案】:B 【解析】:表面上看,1960年左右,美苏关系恶化,实际上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各国间关系变化,使中国主动调整对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 5.(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l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答案】:D 【解析】:中苏两国不再签订同盟互助条约,这是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结果。ABC与之无必然因果关系。 6.(2009年江苏历史11)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和维和行动无关。维和行动大致分为两大类:部署观察团和派驻维和部队,故③错误。 7.(2009年江苏历史12)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时间不符合,中国入世在2001年;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不一定就得出中美贸易必然要增长,况且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 8.(2011年福建省文综38—(4))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要意义。(12分) 【答案】: (4)具体体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解析】: (4)依据课本回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概括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从新旧外交的区别、中国的地位及国际格局等角度回答“三要方针”的意义。 9.(2009年北京文综40题第(2)小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15)。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  (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 【答案】: (2)选答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选答2(1972年):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选答3(1992年):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解析】: (2)解题关键是选择不同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初、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及取得的外交成就展开回答,以所学知识为主。 (五)(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2010—2011两年无戊戌变法直接相关高考题)。 1.(2009年山东文综33题)(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扣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 【答案】: (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势力强大。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解析】: (1)第一问难度为中,通过比较发现中日改革最主要的区别在政治方面,也可以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除旧布新”理解材料话的含义。但答案部分我觉得应该表述为“必须较彻底地改变旧的政治制度”似乎更科学。第二问难度为易,考查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该题的设问在烟台市二练中已有类似表述),根本原因应从内因的方面加以考虑,即自身的软弱性。但该题的设问上似乎不很严谨,如果改我“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原因是什么?”才能使学生答出所谓的标准答案。 (2)第二题难度为易,考查了基本知识中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 2.(2009年福建文综41题A题)(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 【答案】: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解析】: (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评价该主张要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六)(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4B)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的最适合于他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 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利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造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分) 【答案】: (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发展和完善: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 【解析】: (1)从材料一的关键句“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工业……发展”等进行归纳。 (2)结合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所有制变化、计划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来对应(1)问的基本特征。 (3)从材料三的关键句“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手段”归纳说明。 (4)简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2.(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44)(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 ——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材料二 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竭力排挤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 ——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7分) (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8分)  【二轮模拟训练】 一.(必修部分——中国近代维权斗争和民主革命)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 A.动摇了封建统治   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C.造成了社会动荡 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 3.右图是一幅题为《重点攻势》的漫画,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B.使我军逐步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 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在蒋毛会谈结束之际,双方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协定,宣布了主要原则……蒋介石要求他们(中共军队)应统一在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之下,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材料中“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B.当时中共力量还很弱小 C.鉴于国内人民争取和平的舆论 D.中共认同国共两党合作方式 5.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的产生是因为抗日战争 A.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6.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永久性伤痛有 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  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   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8.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 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 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 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 D. 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 9. 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 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 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 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0.“共和”、“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根据对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1905-1913年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A. 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 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C. 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D. 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12. 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  ③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  ④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斗争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 A.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 必须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14. 政府印章是政治权利的一种象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浓缩了丰富的历史。右图印章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这主要是指 A. “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 “国共合作,筑就民族抗战坚固长城” D. “和平民主,打倒美蒋反动派” 15. 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史实,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维新变法运动  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⑥辛亥革命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16. 抗战相持阶段,八路军发动了一场重大的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据此,你认为此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7. 英国《泰晤士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社论说:“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该)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战役是指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18.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发生在下列哪一战役后  A. 淮海战役 B. 平津战役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19. 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右图)。据其行程路线判断,他参加了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0.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A. 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B.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二.(必修部分——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与对外关系)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2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 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 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22.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曾流行这样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该口号不能反映当时 A. 个人崇拜盛行 B. 强调阶级斗争 C. 社会秩序混乱 D. 执法公正严明 23. 以下图片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的有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 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做好农村民主理财,是保证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础性工作  ②此现象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③“五合章”能成功使用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负责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  ④“五合章”现象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近来两岸客运量节节攀升,实惠“小通”航线成为不少旅客首选,经由“小通”前往大陆客流量突破130万。当年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问题的历史根据是 A. 20世纪40年代的内战遗留问题 B. 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C. 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 D. 台独势力造成 26. 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错误的是 A. 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被迫开放 B. 特区是新中国主动开放的表现 C. 两者的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 两者性质不同 27. 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实质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国家统一的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遗留问题尾大不掉 B. 国内民主革命与民主改造的历史遗留问题 C. 国际反华势力推波助澜 D. 中央集权制度软弱无力 28.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D.“汪辜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29.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30.“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首词是为下列哪一项事件而作 A.开国大典 B.颁布第一部宪法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31.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 A. 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 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 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32. 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群有“封面人物特写”栏目,周恩来总理曾经六次登上该封面。下面是其中的四次。  图一:1951年  图二:1954年   图三:1971年  图四:1972年 注:图一:上面的小字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中华民国)的敌人。图二:上面的小字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周总理背后是一条令人恐怖的目露凶光的青龙。图三:1971年,左上角的文字是:“中国人来了”。图四:1972年,封面文字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右上角为周恩来总理。 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图一的时代背景是朝鲜战争  ②图二的时代背景是万隆会议  ③图三的时代背景是中国重返联合国  ④图四的时代背景是中美建交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33.右图所示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 A. 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 B. 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C. 大国结盟成为国际交往的发展趋势 D. 外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 34. 1978年12月15日下午4时,仅距中美两国正式宣布建交18小时,美国使节伍德科克又一次赶往人民大会堂,面见邓小平。邓小平再次郑重对这位美国使节指出:“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台湾的关系……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归回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邓小平的谈话明确地表达了 A. 中国外交的灵活性 B. 中国外交的反霸原则 C. 中国外交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原则 D. 中国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 35.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1 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图2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3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A. 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 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 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3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7.1975 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38.“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39.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 ④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1929年被前苏联强占、历经79年沧桑的黑瞎子岛于2008年回归祖国。这意味着继香港、澳门回归后,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回到祖国怀抱。这一重大事件表明 ①新时期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用和平的方式收回被别国强占的领土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大,黑瞎子岛的回归是中国外交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③这是中俄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双赢成果 ④中国在实力上超过了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三.(必修部分——中国近代维权斗争和民主革命)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41. 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至今绵延流长,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材料三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2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2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6分)。 (3)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材料三中的“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6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范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和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8分)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4分)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性质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辛亥革命 B C  五四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 D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道路的?(4分) (4) 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四.(必修部分——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与对外关系)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二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他还表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中新社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与你们说话!”所谓将统治者关进笼子,当然包括民众有权对官员进行大胆的质疑与强有力的监督。 请回答: (1)在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制定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6分) (2)温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2分)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的?(6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4)综上分析中美两国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什么?(2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三 注:图01——胡锦涛发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说;图02——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郑重承诺;图03——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图04——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会议。 请回答: (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外交方针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3分) (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6分)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五.(选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45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下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材料四  图一《孔子改制考》封面 图二北京强学会旧址 图三《时务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5分) (3)结合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3分)并举例说明(3分)。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2分) 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 ——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革命之时“中国之情势”如何?(4分) (2)在当时“中国之情势”下,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改造中国”的?(6分) (3)20世纪20年代通过“学习世界上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促使其转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摘自毛泽东1956年的一次重要讲话 材料二 1983年9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或者说邓小平排除了毛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讲话的题目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该讲话发表的背景。(4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基本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为了实现这个基本方针,毛泽东认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应该是什么?(1分) (3)材料二中毛泽东留下的“阴影”是因哪些重大失误造成的?(2分) (4)依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2分)材料三中提出“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请分别举一例说明。(4分) 【二轮模拟训练】答案要点及简析 一.(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A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影响的理解。《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符合“香港兴”“上海兴”的要求,故答案为A项。 2.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作用和影响的理解。太平天国先后提出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故D项符合题意。 3.B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共领导解放战争过程的理解。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直刺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使我军从内线打到外线,逐步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故B项符合题意。 4.A 【解析】 本题考查《双十协定》等相关内容。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主张和平建国,建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B、C、D三项说法与之无关,答案为A项。 5.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抗日战争意义的理解。结合题干材料“新中国的雏形”等信息,可知,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6.A 香港和上海是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被割占或者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快,发展迅速而很快超越其他地方。 7.A 从“多国合谋”、“又失锦绣河山”判断为第二次鸦片战争,①③是其影响,②是甲午战争的影响,不符合“多国合谋”,④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不符合“又失锦绣河山”。 8. B 材料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9. C 太平天国对于近代化的意义在于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封建清政府,从而为近代化扫清道路。 10. D 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故应排除,而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故不属于该时期的原因,也要排除。 11. D 结合中美两国当时的国情看: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同时工业革命还没有拓展到美国,中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是他们都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12. A 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是知识分子,并没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而五四爱国运动中,有社会各阶层的参加,有②的排除;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但从所给的材料中,看不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有④的排除。 13. B A项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之后得出的教训;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以攻打大城市为目标,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秋收起义失败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C项是由于秋收起义过程中出现背叛局面,因而在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项明显不符。 14. B 从印章内容可以看出是成立于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此相联系的为土地革命。 15. D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五四”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辛亥革命发生于1912年,故①④⑥均可排除。 16. D 蒋介石的贺电是在抗战相持阶段,发生在此阶段的八路军发动的重大战役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17. A 从材料“抗日战争爆发后”“十周之英勇抵抗” “此乃前所未闻者”等信息分析出,此战役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后不久,抵抗时间长达10周,此战役最早结束,根据教材所学可判断出此战役即是1937年8月~11月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9月~11月;徐州会战时间为1938年1月~5月;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18. C 本题考查对图片信息的观察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M点大致对应的年份,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年份是在1949年1月之前。A、B两大战役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可排除;D项渡江战役打响于1949年4月,可排除;而C项辽沈战役打响最早,1948年9-11月,为正确选项。 19. C 根据材料的提示语:时间在1948年秋,地点主要在山东、江苏省,可判断此战役是淮海战役。 20. B 本题从诗中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会议重新确立了领导核心、错误路线得到纠正、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转折,符合这些条件的应该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 二.(必修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21. D 《共同纲领》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容,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故选D。 22. D 题干反映的是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A、B、C三项都符合“文革”时期的史实。 23. B 刘少奇追悼会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排除①;第五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于1978年3月,而“新时期”是指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时期,排除②。 24. B 用排除法。“五合章”现象不仅不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相反恰恰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所以④错误。 25. B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提出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6. C 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受列强控制的所谓的“国中之国”,是为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 27. B 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西藏问题是建国后民主改造的历史遗留问题。1959年中央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达赖出走。 28. C 1992年“汪辜会谈”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29.A 从题干“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说明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于“大杂居、小聚居”的历史因素决定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的对象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②错误;④项错在“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30.C 由“紫荆花长伴五星旗”可以判断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分析得出是香港回归,故选C项。 31.A 抓住题目中的时间线索,分析不同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 32. C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图片背后的“目露凶光的青龙”与会议不符,②可排除;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④错误。 33. B 世界多极化格局至今只是趋势而非确立;建交不等于结盟;恢复联合国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都发生在70年代,此时中国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并不稳定。而恢复联合国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正反映了中国的影响力扩大,是多极中重要的一极。 34. C 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中“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归回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可以得出结论。 35. C 中国政府都曾经和美苏关系紧张,故A项错误;B项夸大,美国和苏联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都曾经调整过对中国的政策,而不能说明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图1毛泽东会见斯大林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故D项错误;三幅图反映了中国50年代、70年代、80年代针对不同国家的外交政策,故C项符合题意。 36.A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求同存异”方针)。从材料信息“1955年”“……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可以判定是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同,促进会议的圆满结束。所以选A项。 37.C 抓住“1975年”时间,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早已重返联合国,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也早已打破,A、B两项排除;题干是从政治角度来分析的,而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意不符;中国认为西欧联合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反映了中国政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8.C 据题干中“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分析,说明了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作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39.B 解题关键抓住时间信息和把握阶段性成就。“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是不结盟,应是80年代,与题意相符;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此,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与题意相符;在新时期,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如上海合作组织,时间与题干一致;独立自主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外交基本政策,并不是1979年以来的政策大调整,与题意不相符。 40.A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由黑瞎子岛的回归可以联系两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变化,①②③正确;④中国的实力增强并非必然导致黑瞎子岛的回归。 三.(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41. 答案: (1)说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分)深远影响: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统治,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2分) (2)判断:不同意。(2分)理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6分) (3)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1)注意结合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表现和影响回答。 (2)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特点可分析出中国民主制度受美国影响的史实。 (3)较简单,只要回答出新中国的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即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2. 答案: (1)主题: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4分)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分) (2)A.太平天国 B.孙中山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斗争(4分) (3)道路: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4分) (4)启示: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人民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任答两点4分) 解析: (1)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判断其主要任务,即主题。 (2)根本表格中的有效信息(人物或事件)作答。 (3)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所走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即井冈山道路。 (4)从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及原因谈启示。 四.(必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43. 答案: (1)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 (2)特征: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健全基层民主。(任答两点2分)根本目的:维护人民的利益。(2分) (3)实现对统治者的驯服:通过1787年宪法,实现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6分)作用: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民主政治或经济发展角度回答即可给2分) (4)趋向:政治民主化;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民主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本题对学生识记、应用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1)考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政治制度。 (2)需要对温总理的报告进行分析、概括,获取有效信息,然后作答,防止脱离材料随意答题现象。 (3)要根据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和影响的掌握进行答题,要求较高。 (4)具有一定开放性,可以根据理解作出适合的回答,注意多个角度。 44. 答案: (1)时代特征:冷战;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2分)外交方针:一边倒。(2分) (2)转变:由仇视到友善。(2分)主要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国际地位提高。(3分) (3)表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3分) (4)外交特点: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担负起大国责任(风范);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结伴不结盟)(任答三点,6分)。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二战后冷战下的国际形势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两个不同时期中美关系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原因。 (3)实际上是归纳70年代外国对中国关系改善的表现。 (4)第一小问根据图片信息分别归纳,第二小问,联系近现代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可以总结出规律:弱国无外交,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外交地位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 五.(选修部分)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60分) 45. 答案: (1)特点: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2分)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1分)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4分) (3)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上书;办学堂等方式。(任答三种,3分)举例说明:著书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组织学会如维新派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如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中外纪闻》等;上书如康有为给光绪帝的多次上书;办学堂好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任举三类不同事例,3分)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2分) 解析: (1)注意理解材料一的含义,思考当时的改革怎样既不惊人、又可避祸。 (2)相同点要突出两人共同反对什么、主张什么;不同点要注重变法宣传方式和内容上的侧重点。 (3)从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及所学知识中,先提炼概括其宣传方式,再举事例并简述影响。 46. 答案: (1)中国的情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争夺加剧;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壮大;民主革命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任答四点,4分) (2)改造过程:成立同盟会,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和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分) (3)转变: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分)原因:①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②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③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3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以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的讲话为切入点,考查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背景、实践及结果。 (1)需进一步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作出回答。 (2)转化为三民主义的实践即可。 (3)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47. 答案: (1)题目:《论十大关系》。(1分)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的情况下;为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发表的。(4分) (2)主要内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1分)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分) (3)重大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发动文化大革命。(任答两点,2分) (4)关系: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2分)举例说明:“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如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实行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如邓小平继续推行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等。(4分) 解析: 本题以毛泽东和邓小平各自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进行的实践和探索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基础历史知识和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认识。 本题涉及到《论十大关系》、探索中的失误、拨乱反正等基础知识,只要内容熟悉比较容易作答。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