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考点梳理】 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和第二国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美苏“冷战”的影响;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5.(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6.(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甘地;凯末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二轮知识归纳】 考点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 A.新人教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而且在议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时,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信奉“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但是,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查理二世乘机复辟。复辟期间,查理二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不满。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议会权力的确立: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此后,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国王很早就有在宫中召集一些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开这种会议.因此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由少数大臣参加的一种会议。当时,英国议会下院的议员在权利斗争中形成两派,获得多数席位的一派成为多数党,实际控制了政权。后来,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正常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B.人民版——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爆发了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进行了两次内战。1649年1月30日,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后,新贵族克伦威尔凭其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复辟后的斯图亚特王朝是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革命成果的工具)。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在英国恢复了天主教,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直接威胁。1688年,应议会之邀,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队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复辟王朝统治结束。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就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旧贵族的妥协。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开辟了道路。 限制王权的法案:“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需要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做到“六不”:不废法律;不得征税;不组军队;不干言论;不拘臣民;不停议会。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即《嗣位法》)(Act of Settlement),对王权做了进一步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议会颁布这些法令的目的在于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结果是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言立宪制的法律基础。(理解“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小密室的演变、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担任枢密大臣。“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词便逐渐指称内阁。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汉诺威王朝时期,乔治一世以外国人的身份入主英国,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成了惯例。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内阁要对议会负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到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英国上议院(即贵族院,由英王任命,权力较小)是第一院;下议院(即平民院,由选民选举,权力较大)是第二院;内阁(多数党组阁,后来权力最大)是第三院。议会的“黄金时代”(权力鼎盛时代)从“光荣革命”(17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议会拥了至高无上的权力,除立法、财政大权外,还行使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这体现了夺取政权时期资产阶级的权力需求。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占大多数。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由内阁制定具体实行细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内阁还逐渐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如首相狄士累利擅自购买苏伊士运河股票)。伴随着政党组织日益完善,首相和内阁作为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这种趋向是指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垄断资产阶级行政权力的膨胀)。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权利扩大):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英国的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在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等方面有很大缺陷(衰败地区“水上投票”/新兴工业城市无权派代表)。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参与国家政权。对于选民和被选举人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剥夺了工人群众甚至是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他们进行了不懈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方案规定:降低选举财产限制;调整议会代表名额。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这次改革使英国议会制度更加民主化,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C.岳麓版——英国的制度创新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中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不断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13世纪初,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英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进入17世纪,英国王权与议会发生尖锐的冲突。资产阶级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一部分乡绅)日益强大,在议会中捍卫自己的权利。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标榜“君权神授”,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他们独断专行,经常停开议会。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威廉接受由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正式登基。《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加强。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19世纪初,英国国王还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任首相和内阁大臣。但是,到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不再是候选人之间的个人竞争,而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二)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制 A.新人教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战斗,1781年,美国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军队。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是,年轻的国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的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当时,各州之间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而且,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1787年宪法的颁布: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第二年,这部宪法正式生效。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不足,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美国国会也是不同党派角逐的政治舞台。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1860年,成立不久的共和党开始执政。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两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执政期间的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B.人民版——美国1787年宪法 年轻美国的窘境(邦联体制的危机):1781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制定的《邦联条例》生效,邦联体制在美国确立。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由13个州结成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协调机关,几乎没有实权。邦联体制面临严重危机,即贸易问题、债务问题和安全问题这三大问题。国际贸易,面对各国商品大量涌进美国市场,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国内贸易,各州的关税壁垒以及纸币的滥发,也使国内的商品流通极其不畅。长达八年的独立战争(1775—1783)使美国欠下了大量的债务,各州每年向邦联政府上缴款项只能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无力偿还巨额债务。英国、西班牙威胁边境安全,国内劳动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无权维持常备军的邦联政府对此束手无策。美国迫切需要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1787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新宪法——联邦宪法。1787年美国字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中央政府的权力(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总统和国会对立法有否决和反否决权;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由各州直接选举产生;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拥有最高司法权)。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黑人奴隶制度,还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含有违背民主、平等、自由原则的因素。美国联邦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的“制约与平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它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巩固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成为欧洲近代反封建斗争的旗职。 从“邦联”到“联邦”:1788年6月21日,联邦宪法正式生效。1789年1月,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第二任亚当斯,第三任杰斐逊)。1789年3月,美国选出了第一届国会。联邦制政府采取措施,集中了立法、司法、金融、税收、外交等方面的权力,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美国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的统治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联邦制政府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两党制的雏形: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就有民主派和保守派之分,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建国后不久,美国出现了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两大政党(联邦党代表正在成长中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民主共和党代表西部小农和东部工人的利益)。联邦党在1816年解体;19世纪30年代,民主共和党分裂为民主党和自由党。19世纪50年代,民主党逐渐成为南部奴隶制种植园主的政党;于1854年成立的共和党(新党派)主张限制并最终消灭奴隶制度(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两党制度正式确立。虽然两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在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岳麓版——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联邦宪法的制定: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结成松散的邦联,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结束。面对新形势下的问题,邦联政府显得软弱无力。邦联政府没有征税权,难以解决战争遗留下的巨额公债;各州拥有关税权,既不能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给英国的商品倾销以可乘之机,又互设关卡,阻碍州际贸易;在外交事务上因不易协调13州的利益,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需要变革政治体制,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1787年5—9月,由华盛顿主持的制宪会议在费城秘密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大多数受过大学教育,熟悉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核心人物是36岁的弗吉尼亚代表麦迪逊(1751—1836),他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代表们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并于1789年正式颁布。 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全文包括序言和七条正文。其后又多次提出对宪法的修正案共计27条,因此今天的美国宪法还包括这些修正案在内。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如立法、征税、管理州际和国际贸易、发行货币、统领全国军队、对外宣战和缔约等。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但是,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宪法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分割。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候选人,再由选举人选举总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至今行之有效,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州”取代邦联,成为基本的地方机构。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但是,州权主义在美国根深蒂固。联邦成立以后,州权主义观念仍旧很活跃。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内战一开始,林肯总统就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并且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就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此后,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两党制: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任满后再次当选,连任一届。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有各自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美国的政治选举非常频繁:总统选举、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这些选举都受两党操纵。 (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法国共和制 A.新人教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8世纪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以封建贵族和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十分强大,他们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也日趋激烈。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但是,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间,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1870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国再次建立共和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又展开了激烈斗争。在国民议会中,反对共和制的议员占多数。1875年初,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B.人民版——民主政治的扩展(一) 震荡中的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局频繁变动,先后经历法兰西第一共国(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年)、七月王朝(1830-1848年)、第二共和国(1948-1852年)、第二帝国(1852-1870年)、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和第五共和国(1958年至今)。巴黎公社失败后,外有德军入侵,内有人民武装和党派纷争。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国民议会中,保皇派占多数席位;保皇派分为三个派系,但都想复辟帝制。保皇派和共和派是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关于在法国实行何种政体的主张不同。1871年,保皇派梯也尔就任总统,他既想恢复帝制,又不敢贸然废除共和制,建立了一个“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假共和)。保皇派不满他的软弱,共和派抨击他的保守,1873年梯也尔被迫辞职。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总统,直接着手恢复帝制,由于人民反对及内部分歧,复辟计划难以得逞。 “一票共和”(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新调整的国民议会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直到1875年1月,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按照这部宪法的规定,总统有极大的权力(任期七年,元首统帅,任命官员,缔约大赦,众院同意任命内阁,参院同意解散众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院间接选举产生,可否决从院法律,内阁对参院负责);这部宪法还确定了法国国歌、国庆日、政体和总统候选资格等(《马赛曲》;7月14日;“共和国形式”永不动摇;皇族成员不得当总统)。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进步;它也存在着明显的妥协性:如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过大。 C.岳麓版——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一) 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法国君主制下原有的三级会议长期停开。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宣称“朕即国家”。法国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在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法国于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革命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热情,革命形势日益激化。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此后,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第一、第二共和国期间,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政局难以稳定。1814年后的三个王朝都实行某种程度的代议制,但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导致一次次的革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0年,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废除第二帝国,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开始。但是,在巴黎公社被镇压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建立共和还是实行帝制展开了激烈斗争。由于各派之间分歧太大,国民议会甚至无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宪法,只能逐条讨论和表决。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1875年宪法的主要规定: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按照宪法,第三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在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法国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1875年宪法实行后,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居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农民的皇权思想也逐渐消退。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第三共和国存在了70年,直到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继续实行共和制。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四)《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A.新人教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还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普鲁士是德意志的一个重要邦国,专制色彩浓厚,经济、军事实力强大。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宪法还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但是,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B.人民版——民主政治的扩展(二) 脆弱的德国民主: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不仅击败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也使容克贵族阶级占巨大优势,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在巴黎宣告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1871年4月,帝国宪法通过,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立国的基本原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22 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以及帝国政府和各邦的权限(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银行、税收、立法等权限,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体,规定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内外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作用很小(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但普鲁士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这部宪法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欧美确立: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的方式,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确立。它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并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但资产阶级代议制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柱;随着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C.岳麓版——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自14世纪以来,德意志就陷入封建割据状态。法国大革命对德意志产生极大的震撼。德意志爱国人士发出要求统一的呼声。德意志一些邦国也推行了立宪改革。到19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普鲁士颁布宪法,设立国会,鼓励工商业发展,但依然保持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从1864年到1870年,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宣告成立,4月,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有权提出法案并行使预算审查权;但帝国国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帝国国会具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也提供了现代政党的讲坛,但是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帝国的专横统治也引起社会不满,并最终把德国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考点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新人教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也日益暴露。在资本家日益富裕的同时,工人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工人的政治权利非常有限。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为了找到社会发展的良策,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他们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们不仅要求改善生活待遇,还积极争取政治权利。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共产党宣言》还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它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人民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伟大的友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集中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最大的弊端或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使贫富分化拉大)。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它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同时也说明了无产阶级对科学革命理论的迫切需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以英国的欧文和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如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独立理论运动”的魏特林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理论来源。马、恩一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工人运动的参与和指导。 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意义):1848年2月,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也是国际工人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岳麓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 探寻公正的理想国: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工人没有享受到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财富,等待他们的是饥饿、失业和死亡。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他们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圣西门主张新社会实行实业制度,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傅立叶和欧文都主张建立合作组织。圣西门、傅立叶指望国王或者富人来投资建设他们设计的社会组织,这些希望都落空了。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在耗尽全部资财后瓦解。但他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共产党宣言》: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他们就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那一年,他们分别是30岁和28岁。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与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德国流亡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协商,把该组织改造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为该组织撰写了宣言,即《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初发表。宣言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在促成财富、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夺,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不仅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事情。但是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和第二国际 A.新人教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巴黎公社 1870年,普鲁士与法国爆发战争。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围困巴黎的敌军,采取了屈膝投降政策,同德国草签了割地赔款的条约。与此同时,临时政府秘密调集军队,准备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国民自卫军。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城内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被人发现。巴黎警钟长鸣,一场革命爆发了。国民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当晚就占领了城内的战略要地,临时政府狼狈逃往巴黎郊外的凡尔赛。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公社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但是,巴黎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了疯狂进攻。5月下旬,敌人攻入巴黎城区。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B.人民版——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一国际):19世纪中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涨以及走向国际联合的趋势加强(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国际工人运动再掀高潮,各国工人的联系加强。理解:世界市场已形成,资产阶级同甘苦,无产阶级共命运)。多国工人的国际会晤与工人斗争的国际配合经常化(1862年伦敦世界工业博览会期间,英法德三国工人商谈提出建立国际工人组织,这次会晤成为推动建立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直接因素;1863年波兰反对沙俄压迫的起义得到英法工人的声援,这场运动直接促成了1864年国际工人大会的召开)。马、恩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同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1864年,伦敦圣马丁教堂,国际工人大会召开。大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选出了它的领导机构——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称总委员会);英国工联领导人奥哲尔和克里默分别当选主席和总书记;马克思被选入总委员会,担任德国通讯书记。《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者,是第一国际的灵魂。第一国际通过外部斗争反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进行内部斗争反非马思潮和派别。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团体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法国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时偶然爆发革命。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地赔款,使民族矛盾激化;资产阶级窃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权,对外投降卖国,对内要解除工人开武装;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蒙马特尔高地。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巴黎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十个委员会;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有关选举和年薪的规定,最能体现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正当巴黎无产阶级欢庆胜利之际,逃到凡尔赛的梯也尔军队开始反扑。1871年5月21日,在奸细的策应下,凡尔赛军队攻入巴黎市区,巴黎公社保卫战即历史上著名的“五月流血周”开始了。1871年5月28日,巴黎全部被凡尔赛军队占领,巴黎公社革命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一场早产的、偶然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发展时期,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法国自己的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第二国际的斗争: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影响最大的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而举行的全国大罢工);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在马、恩的指导下,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起来;马克思逝世,国际工人运动受到巨大损失,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开始泛滥。1889年7月14日,巴黎,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第二国际成立。大会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经济和政治斗争等问题;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节”的决议。第二国际组织比较松散(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第二国际内部,(右派)修正主义(代表是德国的伯恩斯坦)和(左派)马克思主义(代表如俄国的列宁、德国的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斗争激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C.岳麓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法国首都巴黎。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武装起来,保卫共和国首都。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巴黎市内国民自卫军的阵地,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工人群众发动了起义,临时政府总理梯也尔逃往凡尔赛。很快,由市民选举产生的自治政府巴黎公社接管了政权。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公社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公社还通过了其他方面的改革法令,如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等。它们大多没有来得及实施,但是其原则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心消灭巴黎公社,为此不惜血染巴黎。公社战士英勇抵抗,终究寡不敌众,5月28日,最后一座街垒失守。巴黎公社政权仅仅存在了60多天,但是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A.新人教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貌似强大的沙皇俄国充分暴露出它的弱点。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随着战场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不仅下层群众想改变现状,就连资产阶级也想推翻沙皇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争取更大空间。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1917年3月,一场革命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爆发在俄历二月,被称为“二月革命”。在这次革命中,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长期流亡国外的俄国革命领袖列宁,于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他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出击遭到惨败。消息传到彼得格勒,50万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首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1月6日晚,起义开始。列宁来到起义司令部,亲自领导起义。到11月7日(即俄历十月二十五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声,这是进攻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冬宫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伟大的开端: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这次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为了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这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后来,苏维埃政权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制定这一法令的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这次大会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或监督权利的实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B.人民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沙皇俄国落后性(沙皇俄国是实力较弱但军事封建性很强的帝国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性(沙皇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无产阶级成熟性(俄国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成熟,使革命具备主观条件);形势变化促进性(二月革命后俄国形势的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爆发)。 帝国大厦的坍塌(二月革命及形势变化):沙俄专制统治使阶级矛盾激化;俄国参加一战,前线接连失利使国家局势更恶化;布尔什维克党的宣传和发动。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起义,革命在首都取胜后席卷全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罗曼诺夫封建王朝覆灭。二月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沙皇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后)革命形势的发展: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四月提纲》提出过渡(列宁提出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临时政府前线失败(巩固统治、转移人民视线的目的未达到;反而恶化局势);七月事件结束并存(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制定武装起义方针(由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经济危机推动起义(经济危机加剧了人民对临时政府的愤恨,也使政局更加动荡不安;工人的罢工运动和农民的夺地斗争不断发生,革命风暴酝酿成熟)。 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及其历史意义):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了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公开领导武装起义的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易错为“革命军事委员会”)。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11月7日上午,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逃走,军事革命委员会发表《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拉开总攻序幕,最后堡垒冬客被攻占,起义获得胜利。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宣告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土地法令》(土地国有,使用权归农民),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战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C.岳麓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推进工业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改革很不彻底。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尖锐,主要有: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加剧了矛盾。同时,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阿芙乐尔”的炮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1500万壮丁被强征入伍,饥饿席卷全国,沙皇统治日趋虚弱,资产阶级也左右不了局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沙皇专制制度上。在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厮杀得难解难分。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结束了。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列宁回国后发表的《四月提纲》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因为武器在人民手中,列宁认为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但是,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使国内局势不断恶化。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确认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在近期举行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列宁亲自领导下,从11月6日晚开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到1918年春,各地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十月革命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钢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首先在于它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其次在于它走的是一条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发展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这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再次就是俄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考点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美苏“冷战”的影响 A.新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 从盟友到对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继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后,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美苏“冷战”: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同时,美、英等西方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但遭到拒绝。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同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1955年,苏联和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美苏双力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被一分为二。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后来,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向中朝边界推进。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把“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美国很快发现正在建设中的古巴导弹基地,便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是,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B.人民版——美苏争锋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科学技术水平居领先地位,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是美苏冷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也是美国冷战政策的政治措施;1947年,马歇尔计划提出,这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经济措施,也是美苏冷战对峙的扩大,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用经济手段实现政治目的)。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55年,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945年德国投降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49年,德国西部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或西德);德国东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或东德)。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大韩民国(韩国);朝鲜半岛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1950年—1953年,美国参与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1962年,围绕苏联在古巴建立中程导弹发射基地问题,经过美苏谈判,苏联最终妥协,说明当时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二战后,由于法国殖民和美国干涉,越南在1945—1975年间南北分裂;1961—1973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这是二战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互相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C.岳麓版——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士的同盟关系瓦解,关系逐渐恶化。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的全球战略。美国把苏联看作其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美苏双方都把最终战胜对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目标,美国积极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公开宣称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是“杜鲁门主义”又一次大规模运用。苏联和东欧国家于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和美国针锋相对。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 北约和华约: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国策动西方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约组织。为了对抗北约,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签署了《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威胁之下。但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冷战”中的“热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组织“联合国军”介入战争,并派舰队进犯台湾海峡,侵犯中国主权。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二战后,法国殖民主义者于1945年9月重返越南,占领越南南部;越南北方人民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击,1954年迫使殖民者撤出。美国乘虚而入,发动了越南战争。越南战争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上赶上了美国。 (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A.新人教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律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井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扩军备战升级,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这又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日奉还提出“贸易立国一出口第一”的口号.这些都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屉,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大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表示,不结盟国家决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92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B.人民版——新兴力量的崛起 “欧洲人的欧洲”: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1951年,法、德、意、比、荷、卢六国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又称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也称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又称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共体的主要目标(经济一体化):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带动政治一体化: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用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欧共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防备合作加快了步伐。欧共体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西欧的长期稳定,提高了西欧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迅速兴起的日本:二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础,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美国。泡沫经济时代及之后日本经济长期持续低迷;日本从“加工贸易立国”转变为“科学技术立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居世界第一位;日本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呼声日益强烈;日本政府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试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东方巨龙的腾飞: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从1957年到1976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建国后的“左”倾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极大损失。1978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粮棉产量世界首位;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经济体。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中国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崛起):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不与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主张: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C.岳麓版——世界多极化趋势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只得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强烈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美国和苏联相比,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967年,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对欧洲的政策。 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则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从单独占领转而扶植日本,不但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美国占领期间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为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条件。日本政府重视教育和科技,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采取了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经过恢复和调整,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1956—1972年间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经济的多极化,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型独立的国家。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使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强烈要求改变这种状况。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销毁核武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A.新人教版——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改革上。因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东欧各国的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同年,民主德国大量公民外逃,政局出现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和平与动荡并存:“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991年,南斯拉夫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第二年,由原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等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这次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厂严重威胁。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别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导致世贸双塔大楼倒塌,三千多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此后,世界各国部加强了反恐斗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事极化进程。“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除了欧盟以外,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奸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经过十多年的对话、谈判和斗争,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至今为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B.人民版——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别了,雅尔塔”(雅尔塔体系的崩溃,两极格局的瓦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等先后上台),苏联国内政治体制僵化,经济机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违背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改革走进了死胡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后果: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政治上是被苏联实际控制的东欧国家剧变;经济上是经互会解体;军事上是华约解散);苏联解体的进程加快。促使苏联解体进程加快的主要事件就是“八一九事件”。事件的起因: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导致苏联民族矛盾激化和民族分离运动加剧;直接原因(导火线)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要把紧密团结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事件的实质:苏联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了挽救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当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未签字)。苏联解体,使二战后存在了46年的两极格局崩溃,世界从此告别了雅尔塔体系;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鼎足之势话西方(两极格局瓦解后美欧日的情况):美国企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希望在一定时期内结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完全依赖美国和北约的状况。日本加强日美同盟关系,注重与亚洲邻国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军事力量膨胀,开展联合国外交(1991年已经成为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努力成为常任理事国)。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国家分裂的危险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叶利钦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发挥在欧洲事务中的大国作用,但反对北约东扩;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保持在独联体中的地位和影响;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扩大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普京大幅度改组政府,加强中央权力,果断应对车臣问题(民族分裂);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了政治局面,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了低谷;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风云际会看东方:发展中国家用团结的力量来对抗霸权主义的压力;种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在雅加达召开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中国连续七次挫败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提案;东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高出一倍。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中国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竭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的恶化做了贡献。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C.岳麓版——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20世纪80年代,苏联历经数次改革未见成效,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政局动荡进一步加剧。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受阻后转向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使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变化。苏联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一些加盟共和国先后脱离苏联。1991年发生的“8·19事件”加速了苏联的崩溃。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最高苏维埃最后一次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苏联完全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从1989年起,东欧大多数国家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在短时间内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东欧新政权纷纷向西方靠拢,使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1990年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合并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德国实现了统一。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东欧剧变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崩溃。 缓和与动荡并存: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解,世界从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活动不断威胁着世界和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998年纳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境内的科索沃地区因民族矛盾爆发战争。1999年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这是北约成立以来首次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自己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为了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考点四:(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1)政治上,农奴制使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2)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3)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斗争与新思潮。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接原因)。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1)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2)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 1861年3月3日(俄国2月19日),亚历山大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3)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4)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 (5)地方自治选举产生: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后两点内容不要求掌握) 5.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成功原因 (1)外部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进行改革。 (2)内部原因——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积极影响:这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专制统治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各地地主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只反映自己的最高利益。 (二)日本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的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政治上,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经济上,幕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充分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下级武士萌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幕府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的内部矛盾,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3)条件: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2.明治维新的目的 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3.明治维新的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2)经济方面: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3)文化方面: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4)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 4.明治维新的结果 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5.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 (1)内部条件: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2)外部条件: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6.明治维新的影响 (1)积极影响: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国际地位方面,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渐成为强国。 (2)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7.明治维新的性质与评价 (1)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有认为是“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强调明治维新的政治前提——倒幕运动的成功) (2)积极性: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局限性: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经济上,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政治上,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文化上,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国际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考点五:(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历史背景 (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2.战争进程 (1)1914年:西线发生马恩河战役,东线俄军打败奥军。 (2)1915~1916年:西线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海上发生日德兰海战。 (3)1917~1918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1917年俄国退出大战;1918年德国签订停战协定。 3.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2)军事: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3)国内阶级矛盾: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也是加速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4)日本、美国参战,使协约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4.一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表现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美、日开始崛起,建立国际联盟。 (3)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加速了新技术的发展;促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构成:①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色佛尔条约》。②华盛顿体系:《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及《九国公约》。 (2)实质: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3)内在矛盾: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这一体系的不稳定性。 2.《非战公约》 (1)主要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2)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②是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3)局限性:列强借助“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3.国际联盟 (1)成立:1920年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和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①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②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影响。 (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4)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未能联合成一个整体。 2.进程 (1)战争爆发和初期阶段:德军空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法国沦陷;不列颠之战。 (2)扩大:德军突袭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3)转折: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之战;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4)胜利: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 3.影响 (1)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进程;落后就要挨打;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4.历史意义 (1)引起了国际格局的变化,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2)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范围,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 (3)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冷战局面的形成 (1)原因:①战时同盟解体,雅尔塔体系形成。②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 (2)主要表现:①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②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组建华约组织。 (3)特点:二战后美苏间进行了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2.七八十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启示 (1)缓和是可行战略。(2)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 (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7月美军侵入朝鲜,1950年10月彭德怀率军入朝作战,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2.越南战争:肯尼迪在南越推行“特种战争”,对越南武装干涉。扩大:1965年美国采取“南打北炸”,“特种战争”变成局部战争;转折点:“新春攻势”,表明越南军民掌握了主动权;结束:尼克松实行“战争越南化”,1973年美越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1975年春,南越政权瓦解。越南实现了统一。 3.中东战争:经过巴勒斯坦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六日战争”、十月战争等,交战双方认识到这些矛盾不可能以战争解决,20世纪70年代起,埃及率先走上了同以色列和解之路,1978年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20世纪80年代阿以各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但困难重重。 4.印巴战争:二战后通过蒙巴顿方案,印巴分立,造成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冲突;印巴发生三次战争。 5.两伊战争:1980年至1988年两伊进行了八年战争,不仅造成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也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6.海湾战争: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组织了由英、法等国共同组成的多国部队,实施“沙漠风暴”计划,向伊拉克发动进攻,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结束。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标志着高科技局部战争登上了世界军事舞台,也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联合国与国联 (1)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都反映了战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其宗旨都宣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不同点:①国联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而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②联合国比国联更具有普遍性,不仅成员国多于国联,而且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③国联强调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④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方面毫无建树;联合国在这方面则发挥了重大作用。 2.战后世界人民反战运动高涨 (1)原因:①经历了两次大战的浩劫,世界人民渴望和平。②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③美苏冷战的威胁,造成世界不安宁。④局部战争的存在,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2)特点:①广泛性:知名人士、青年学生等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②民主性:以集会、游行示威等和平抗议活动为主,基本上是合法斗争。③组织性:召开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和世界和平理事会。④普遍性:涉及世界各国以及众多的国际组织。⑤深入性:既提出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原则性宣言,又创办维护和平的专门组织。 (3)意义: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揭穿了战争谎言,推动了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依据 (1)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全球化,世界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 (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3)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时代潮流。 (4)维持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共同愿望。 4.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1)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2)和平力量不断增强。 5.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离不开和平环境。 (2)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建立经济联系,形成利益共享;缩小各国差距,实行平等合作。 考点六:(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仅采用新人教版) (一)克伦威尔 1.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英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予以基本肯定,共和国建立后期予以基本否定。 2.内战前,克伦威尔参与起草《大抗议书》,抨击暴政,要求废除封建特权。内战中率领铁骑军取得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的胜利,摧垮王军主力。内战后,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掌握国家政权。 3.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镇压王党叛乱,建立护国政体,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商业战争。 (二)华盛顿 1.领导美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1774年参加费城第一届大陆会议期间,以坚决抗争的立场赢得了普遍的尊重和信任;就任大陆军总司令后,把大陆军组织建设成为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并最终依靠这支军队打败了英军,迫使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2.将美国建成为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1787年华盛顿担任费城制宪会议主席。会议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联邦制的确立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 3.内政外交方面的开拓性:华盛顿任职8年总统期间,建立了第一个合众国银行,统一了货币;成立了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了《权利法案》使宪法趋于完善;反对地方主义和政治派系斗争;重视教育;确立中立的外交原则等。这些政治、外交原则一直影响了美国几代人。 4.捍卫民主、不迷恋个人权力的人格风范:华盛顿确立了美国的总统制共和政体,尤其是其主张只任两届总统、主动放弃权力的做法,在以后美国政治生活中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其高尚的人格风范使其成为美国人民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5.华盛顿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美国人为此尊称华盛顿为“国父”。 (三)拿破仑 1.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2.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拿破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打败反法联盟军的入侵,收复土伦,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平息暴乱后,成为共和国的救星。为捍卫大革命的成果和称霸欧洲而四处征讨。 3.1804年称帝,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国《民法典》,后改名《拿破仑法典》,开创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巩固了大革命成果。 (四)甘地 1.一生反对殖民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早年在南非组织领导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 2.1915年回到印度后,甘地提出了以真理与非暴力学说为核心的甘地主义,并领导了印度历史上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最终于1947年赢得了独立,甘地也因其在印度独立斗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而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五)凯末尔 1.领导土耳其人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并担任总统。 2.共和国成立后,凯末尔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废除了代表封建君权的苏丹制,废除了代表封建神权的哈里发制,从而摧毁了土耳其封建政权的主要支柱;实行政教分离;颁布宪法和制定其他各项法律;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废除陈规陋习;提高妇女地位。凯末尔的改革使土耳其由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3.主持制定了土耳其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以及民法、刑法和商法。 (六)马克思 1.主要理论贡献: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创立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主要革命实践活动: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同盟拟定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民主革命纲领;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七)恩格斯 1.与马克思合作创立和丰富马克思主义:1848年2月,与马克思一起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1845年,在深入研究英国工人运动基础上,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 2.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逝世后,整理、补充、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完成了马克思未竟事业;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对于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中的一些新现象,恩格斯也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3.恩格斯十分重视和关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革命实践活动:1846年初,与马克思一起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宣传科学社会主义;1847年与马克思一起改造正义者同盟,领导了第一国际,并亲自参加了1848年革命;马克思逝世后,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他用通信或面谈等方式启迪和帮助各国新成长起来的革命领袖;在他的指导和推动下,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八)列宁 1.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列宁主义。 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行新经济政策。 4.列宁晚年还在理论上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作了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二轮规律总结】 1.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相似点及各自政体特点 (1)确立的相似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都是在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王朝战争,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或者完成了统一的背景下逐步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过程充满矛盾和斗争,如法国经历漫长的共和派与保守派的斗争,政体几经反复。都是立足于本国国情,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是通过颁布法律性文件而确立的。 (2)各自政体的特点:①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元首是国王,国王无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首相是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②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③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出的,对选民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但其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美国体制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④法国是议会总统制,总统是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联席会议选出,要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统的权力很大,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2.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些简要规律 (1)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与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和世界主要潮流密切相关。 (2)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正好映证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发展到挫折、由挫折到奋起的发展历程。 (4)对马克思主义诞及巴黎公社革命的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虽然被扼杀,但它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5)对十月革命的认识: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用“一二三”记忆法加深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 (1)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2)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4.中国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比较 (1)形式相似: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制从形式上都体现了分权的原则,三省六部制下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美国三权分立制下的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相互制约。 (2)本质不同:两者最大的不同是美国以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府是“主权在民”(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而中国三省六部制是“主权在君”(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5.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不同点:①国家元首及其产生方式不同:法国,总统,选举产生;德国,皇帝,皇位世袭。②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法国相互制约;德国行政权控制了立法权。 (2)相同点: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 (2)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国和德国)、共和制(美国和法国)。 (3)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7.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历史特征与历史表现 (1)《共产党宣言》:历史特征——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历史表现——《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历史特征——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历史表现——巴黎工人起义,建立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3)十月革命:历史特征——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到现实,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历史表现——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十月革命。 8.法国巴黎公社(前者)和俄国十月革命(后者)对比 (1)不同点:①革命领导者:前者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后者在以列宁为首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②革命同盟军:前者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后者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同盟军——农民。③革命结果:前者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后者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相同点:①性革命质: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②革命方式:都用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③革命背景: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④革命影响:都是重大而深远的无产阶级革命。 9.从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与竞争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是多样的,是交相辉映的。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时存在于当前的世界中,两种制度、两种文明在共存共处,在相互交流和借鉴。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坚持包容理解,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当然,我们在学习其长处的同时,要警惕资本主义各种反动和腐朽的东西侵蚀我们的头脑。从两种制度和文明共处与竞争的视角考查,也是有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出题切入点。 10.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表现 (1)两极格局的形成:历史特征——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冷战”,大国强权政治。历史表现——雅尔塔体系确立、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历史特征——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历史表现——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历史特征——多极化趋势加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历史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1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及美苏“冷战”这三个概念的关系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3)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12.“冷战”对世界各国多元共生的和谐关系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前,国际关系格局中“冷战”对抗占主导地位,危机和冲突甚至地区性的战争时有发生,且异常激烈;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关系格局中合作占主导地位。这期间虽有“冷战”的插曲,但缓和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合作主线的作用下,东西方“冷战”渐渐偃旗息鼓,并以缓和与渐进的方式宣告终结。总之,“冷战”影响了世界半个世纪,对各国多元共生的和谐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13.简要理解什么是“不结盟”?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 14.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趋势的冲击,但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总体的、基本的特征。 【二轮学科探究】 1.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及意义 (1)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的妥协,是英国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长期斗争的结果。用政变方式推翻复辟王朝,避免了社会动荡,是符合英国国情的明智之举。 (2)意义:①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相互融合的结果。 (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3)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4)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3.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遵循的三大原则(主要确立了两大制度,即联邦制度和总统制民主共和体制) (1)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2)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3)联邦制原则——一个最高行政长官(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4.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  5.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原因 (1)国际因素:法国大革命引起国内封建势力的疯狂反抗和全欧洲封建君主的恐惧与仇恨,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法国大革命,使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延续了几十年。 (2)国内因素:①政治因素: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②经济因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派别,各派的利益不完全相同,这导致革命力量分散。③思想因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时,法国尚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人们的思想还不能脱离传统,共和派的做法没能深入人心。 6.《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 (1)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民政自治权。 (2)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3)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军权、外交权及对议会的控制权。 (4)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议会没有实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总之,《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两大制度,即联邦制度和较为保守的君主立宪制度,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色彩。 7.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比较 (1)相同点: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2)不同点: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国家元首的权力 “统而不治”的虚君 掌握国家的实权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政府的产生 议会产生 总统任命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并对议会负责 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议会(参众两院)是制约与平衡关系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8.资产阶级的代议制的含义、特点及其作用 (1)含义:资产阶级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2)特点:①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②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③现代国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更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 (3)作用: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的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有效地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活动,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③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另一种说法:①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成果,确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完成了近代西方由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和各国实现近代工业化扫清了道路。③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在不同程度上实践和丰富了启蒙思想,促进了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 9.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目标 推翻沙皇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领导者 工人、士兵 布尔什维克党  组织性 自发,没有纲领 有组织有准备,以《四月提纲》为纲领  结果 两种政权并存 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0.全面认识巴黎公社革命 (1)革命爆发的偶然性: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起义的偶然性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当时的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是在危急形势下仓促建立的,所以当时并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失败是必然的。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给资本主义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恩格斯曾高度称赞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认为这是“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正确办法”。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巴黎公社的公开性原则,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反腐倡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4)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但是它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将一再表现出来。 11.美苏冷战对峙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特点和影响 (1)形成的主要原因:①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冲垮,雅尔塔体系形成,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②美苏形成了实力的均势,分别成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③二战后,美苏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④美苏“冷战”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2)特点:①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②美苏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③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3)影响:①消极影响: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②积极影响:美苏实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动武,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12.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1)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3)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13.西欧走向联合的可能性条件 (1)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差异,经济联系也比较紧密。(2)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3)西欧各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4)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5)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 14.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格局。 (2)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也正是综合国力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所以对多极化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15.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①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②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③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④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2)影响:①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②它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对付共同的威胁——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进行新的对话,并加强合作,从而使大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缓和。③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④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16.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1)二战结束后,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表现为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对中国封锁孤立。 (2)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调整战略,逐渐走向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 (3)美日关系经历了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走向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 【二轮高考真题】(三年内高考真题分类精选、解析) (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1.(2011年安徽省文综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恶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答案】:B 【解析】:图6中“我们自由派绝不锯掉我们垂着的树枝”,是指德国的帝国议会无能力也无条件限制政府、限制元首的政治行为。A项是普鲁士“铁血政策”的反映,C项反映宗教改革,D项是英国代议制。 2.(2011年全国卷文综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洲权观念 【答案】:C 【解析】:按题中材料,这一建筑规划主要强调了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和最高法院(司法权)这三权的分立与制衡。 3.(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答案】:C 【解析】:题中材料重点强调商业资业雄厚的商业资产阶级(商人们)凭借经济实力获取政治地位,故排除A、B两项,选C;D项“产业革命”从1765年才在英国揭开序幕,可排除D项。 4.(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司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用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从题中材料得知,受国王控制的、由贵族构成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选B。 5.(2010年广东卷文综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6.(2010年山东卷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答案】:A 【解析】:注意题中关键语句:“贵族”、“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说明应该结束旧的统治秩序,重新开启一种新的统治模式;即结束王权对英国的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英国;故正确答案为A。 7.(2010年海南卷历史19)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答案】:A 【解析】:B项明显错误,排除。法国不是两党制国家,排除C项。按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赋予总统,国会掌握立法权,排除D项。 8.(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答案】:B 【解析】:1787年宪法建立的是一个联邦国家,克服之前邦联的弊端。选B项。 9.(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书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答案】:D 【解析】:帝国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由此排除A选项,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由此排除B选项,C选项错在直接民主,因为代议制均为间接民主。 10.(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3—(2)、(3)、(4))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 11.(2010年浙江卷文综39)(26分)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利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请回答: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9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10分) 【答案】: (1)著作:《论法的精神》(2分)。主要内容: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或答“三权制约与平衡”)(5分)。 (2)三权在实践中被限制: 立法权: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3分)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3分)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3分) (3)评价“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分)。但是,有时出会出现三权扯皮(推诿),甚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4分)。 【解析】: (1)通过设问中的“三权分立”可联想到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其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思想观点主要从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等分析。对三权分立一定要答出其核心,即是三权的制衡。 (2)依据美国的权力机构及各自的职能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明确答出三权之间是如何相互制衡的。 (3)对于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要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角度分析,一分为二,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实践 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2.(2011年北京卷文综23)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 ②《资本论》 ③《四月提纲》 ④《人民宪章》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答案】:D 【解析】:④项是英国宪章运动的纲领,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①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②项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稍后;③项是1917年列宁提出的俄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纲领。 3.(2010年福建卷文综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从背景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选D。 4.(2010年重庆卷文综21)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100周年。第二国际左派领袖蔡特金为设立该节作出了杰出贡献。与其同一派别的人物是 A.伯恩斯坦 B.季米特洛夫 C.考茨基 D.罗莎?卢森堡 【答案】:D 【解析】:第二国际左派的杰出女领导人罗沙?卢森堡。 5.(2009年浙江文综21)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若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6.(2009年福建文综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旅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D 【解析】:材料显然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故容易判断“广义派”、“政府”分别指布尔什维克党、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011年福建省文综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答案】:C 【解析】:扣住材料关键词时间“20世纪50年代”即可解决问题。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发表,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开始实施,“特种战争”1961年发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形成于1955年,同时说明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选C项。 2.(2011年山东省文综16)1964年4越,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A 【解析】:77国集团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B;C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问题,排除C;二战后一直没有爆发世界性大战,才能说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排除D。 3.(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7)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暖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答案】:B 【解析】:结合图片中1973年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才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A、C、D三项表述错误。 4.(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0)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答案】:A 【解析】: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正好说明A项;B项错在“所有大国”;C项错在“消除了”;D项不符事实。 5.(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1)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答案】:C 图1 【解析】:从图1可以看出,二战后美国援助的欧洲国家和接受美国援助的欧洲国家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东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也没有,这主要体现了意识形态(或缩小为“社会制度”)的斗争。 6.(2010年福建卷文综22)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相对比较容易选出B。A是欧盟建立;C是西欧、日本崛起;D项“世界政治一体化”表述有误。 7.(2010年福建卷文综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答案】:C 【解析】:从题中材料可知,这是戈尔巴乔夫走错方向的政治改革使苏联国内局势动荡。 8.(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21)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答案】:A 【解析】:选择A项,因为《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缔约国家不能单独和法西斯国家签约。 9.(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3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答案】:C 【解析】:A选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可以排除;B选项是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与题干不符;“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是朝鲜战争以后的事情,由此排除D选项。 10.(2009年安徽文综20)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答案】:D 【解析】:题中“它们”主要是指战后初期在国际上形成的分别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由此可知,“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是互相对峙。 11.(2009年广东历史25)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D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答案】:D 【解析】:先排除C项,因为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的说法不符合实际。其次,俄罗斯的经济不断好转,A项可排除;由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可知世界的经济力量是多级的,可排除B项。 12.(2009广东理科基础58)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D A.恐怖主义和种族歧视 B.犯罪猖獗和毒品泛滥 C.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答案】:D 【解析】:识记课本中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四)(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1.(2011年山东卷文综33)(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6分)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三处描述中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必要性: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原因: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农了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解析】: (1)从发展、现实、横向对比等角度说明农奴制的落后性,即废除它的必要性。 (2)阶级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就会不同。这三处不同的描述分别是从农奴制改革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角度出发而进行描述的。 2.(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4A)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置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 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物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足已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3)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 3.(2010年江苏卷历史25题选作题A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 【答案】: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克里米亚战争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目的——对外争霸,对内维护统治;结果:战败;影响:激化矛盾,导致国际地位下降。 (2)此题考查的是对俄国浓浓制改革的评价。第一问: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第二问:可以从经济、生产关系等方面考虑;第三问可以从措施内容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五)(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 (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8分) 【答案】: (1)主要原因:界线①: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界线②:苏德分别侵入波兰,波兰亡国;苏德分占波兰。 (2)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大国决定欧洲边界变更。评: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解析】: (1)结合二战爆发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协定的内容和二战初期苏、德两国分占波兰的史实回答。 (2)结合二战的结果及雅尔塔体系的内容进行表述,从二战后波兰边界重新划定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简评。 2.(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44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武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8分)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7分) 【答案】: (1)(8分)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任答两点,4分)。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任答两点,4分)。 (2)(7分)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任答两点,4分)。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3分)。 【解析】: (1)根据二战结束后日本在政治上的实际情况指明背景,依据国际组织、国际惯例、实际控制权说明理由。 (2)结合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说明原因、进行评价。 3.(2010年山东卷文综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图16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答案】: (1)主要事件是:朝鲜战争。原因: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从美国1950~1980年军费开支变化图可以看出,在A阶段时间是在1950~1953年之间,这属于朝鲜战争时期。B阶段是出于7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由于美国陷入经济滞涨时期,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军费开支下降。 (2)结合教材知识和图示提供的时间不难知道,A阶段中美关系呈现出的特点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美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里,中美处于对抗状态;B阶段中美关系走向缓和,逐步走向正常化。 4.(2009海南历史31)20世界的战争与和平(8分) 材料一 表3伊拉克战争大事记 时间 事件  2003年1月22日 欧盟轮值主席西米蒂斯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2003年3月20日 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发动全面战争  2003年5月1日 主要战事结束  2003年12月13日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被抓获  2004年6月28日 美国占领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  2004年10月6日 美国首席武器核查员迪费尔称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5年10月15日 伊拉克新宪法通过全民公决  2007年2月21日 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英国将从伊拉克撤军  2009年2月27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未来18个月之内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美军  ——据《世界知识年鉴》等 材料二 世界已经失衡。如果有人曾经怀疑美国的压倒性军事实力,伊拉克战争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美国人常常错误理解自身实力的性质,并且错误地由此推断未来……仅仅讨论各国之间的军事不平衡将是误导的。事实表明,即使在这样的表面结构之下,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的“9?11事件“宛若划破夏夜星空的一道闪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变化的世界。 ——摘自约瑟夫?奈《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美国实力与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不同之处。(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界最后十年发生的标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三个历史事件。(3分) 【答案】: (1)不同:海湾战争因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而起,伊拉克战争是美、英等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而发动的;美国等进行海湾战争得到了联合国授权,伊拉克战争未得到联合国授权。(5分) (2)事件:如苏联解体、欧洲联盟成立、科索沃战争。(3分) 【解析】: (1)从战争起因和是否有安理会授权角度比较两场战争的不同。 (2)只要找出20世纪最后十年(1990—1999年)这一时段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即可。 (六)(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甘地;凯末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1.(2011年福建卷文综41C)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7分) 2.(2009年江苏历史25题B部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搪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3分)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3分) 【答案】: (1)变化:从合作到不合作。因素: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2)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两句可归纳变化;从英国的殖民罪恶和甘地的认识角度看变化的因素。 (2)主要从西方文明(工业文明)对印度的掠夺与破坏角度答题。 (3)“非暴力”既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制约。关键之处是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历史人物。 【二轮模拟训练】 一.(必修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 北京时间2010年5月12日,43岁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竞选中最终获胜。随后,女王邀请卡梅伦担任她的第12任首相,组建新一届政府,卡梅伦欣然同意。于是,他获得女王象征性的任命,成为下一任首相。对此说法不准确的是 A.女王依然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女王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C.首相的权力来源于国王授予 D.英国首相通过选举方式产生 2.2010年6月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称总统“令人不安、胆小懦弱”,结果被奥巴马解职……你认为总统的做法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违背宪法,奥巴马反对无效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 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A.议会    B.法院 C.内阁    D.总统 5.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利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政府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6.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7.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8.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9.有人说,某一政府就像一个靠各地方“施舍”过活的“乞丐”,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这个“怪物”是指 A. 中国晚清政府 B. 美国邦联政府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 D.德国联邦政府 10.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 自由原则 B. 制衡原则 C. 民主原则 D. 平等原则 11. 北京时间2010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2010年国情咨文演讲时指出:我们的宪法规定,美国总统须定时向国会报告国家情况。下列有关美国参众两院与总统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对国会负责 B. 国会掌握国家立法权但受总统制约 C. 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约并直接生效 D. 总统任命的政府官员须经国会同意 12. 右图所示的漫画形象地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是 A. 分立对峙,交替执政 B. 本质相同,亲密无间 C. 中央集权,地方无权 D.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13. 近代以来,欧美各国或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通过王朝战争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首相不经选举产生,由议会少数党领袖担任 B. 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机构的制约 C. 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 D. 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 14.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 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 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15. 按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其中对于帝国议会表述正确的是 A. 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B. 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C. 其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对帝国皇帝负责 D. 帝国内阁的产生须经帝国议会同意 16. 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表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是 项目 美国总统 法国总统  产生方式 选民间接选出 ①  任期 四年 ②  职权  ③ 行政权、创议法律权  与议会关系  ④ 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A. 普选方式、四年、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B. 国民议会间接选出、七年、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 C. 国民议会间接选出、四年、立法与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D. 普选方式、七年、立法与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 17.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何人不得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 反对君主立宪制政体 B. 否定等级制度 C. 维护共和政体 D. 维护私有财产 18. 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A. 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 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 经宰相批准后立即生效 D. 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获得通过 19.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 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 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C. 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 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 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共同点不包括 A. 都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基础 B. 都有利于本国近代化的发展 C. 确立的途径都相同 D. 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二.(必修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21. 英国《独立报》在2010年5月发表文章指出,马克思150年前就预言到了这轮金融危机,马克思成了人们重新热议的人物。……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 A.发表《共产党宣言》160周年 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 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 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 22.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 D.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23.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报宣称:“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它衷心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是 A.巴黎工人建立的城市自治政权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 C.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 D.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24.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 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 25.“‘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上述这些举措实施于 A. 巴黎公社时期 B. 俄国二月革命时期 C.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6. 2011年是十月革命爆发九十四周年,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 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 B. 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十分落后 C. 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革命相结合 D. 俄国资本主义力量较为弱小 27. 《全球通史》中有下列一段文字:“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使这种机构倒塌的是(  ) A. 《四月提纲》 B. 二月革命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十月革命 28. 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这次“政变”的直接目的是 A.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9.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结果是 A.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实现工业化 D. 建立苏维埃政权 30. 《世界通史》载:“(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理它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 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②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③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  ④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军队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31.右图是中国画家黄远林的一幅反映战后美国对欧活动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有人说:“美国的活动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确立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冠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美苏“冷战” B.和平与动荡并存 C.“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多极化趋势加强 33.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 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 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34.漫画《求援》讲的是2009年9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说,请求各国一起承担责任解决全球性问题。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美国已经明显力不从心 B.全球性问题都是美国造成的,必须由美国来承担 C.表明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D.联合国可以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5.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36.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级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美国实力的衰弱 D.一起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 37.美国政论家、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先生认为:“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如果要反驳这一观点,你的依据有 ①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形势逐步好转,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 ②欧洲的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不断取得新进展 ③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历史地位一去不复返 ④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 A.①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38.“9·11”事件后,美国布什政府将“9·11”恐怖袭击归结为是伊斯兰激进分子对美国代表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仇恨;继阿富汗战争后,美国绕过联合国又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企图将伊拉克改造成“民主样板”向中东其他国家推广。这说明 A.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B.“美式民主”可以有效化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仇美情绪 C.霸权主义仍然是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威胁 D.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39.张旭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 A. 亚非拉国家的联盟 B. 第三世界的崛起 C.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 两极格局的瓦解 40.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 巴黎公社失败时 B. 世贸组织成立时 C. 欧元问世时 D. 两极格局结束时 三.(必修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41. 下列三则材料是某中学在“近代中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出的结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英国组 材料: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结论: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材料二 美国组 材料: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全球通史》)结论:美国的革命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 材料三 中国组 材料: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结论:辛亥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 请回答: (1)上表中有两个组的结论与材料是不相符的。你认为哪个组的材料不全面?(1分)应补充哪些史实?(4分)哪个组的结论不正确?(1分)应如何修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上述三个国家在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方面所作的主要贡献。(12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7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4分)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哪两种类型?(4分) (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发挥了哪些相同积极作用?(4分) (3)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谈谈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4分)两种政治体制对其本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四.(必修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私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材料三 《永远的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6分) (2)《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4分)从材料一看,艾瑞克·霍布斯邦对《共产党宣言》所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3)施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2008年经济危机的办法吗?(2分)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这幅漫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4分)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2分)为什么?(6分) (3)材料三中的漫画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请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4分) 五.(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2小题30分)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打败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6分) (3)这一事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结合这一事件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判断和理解。(6分)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发布了带有临时约法性质的《五条誓文》,内容是:“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五条誓文》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 请回答: (1)列出明治维新中“破历来之陋习”和“求知识于世界”的具体措施。(12分) (2)指出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3分) 六.(选修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2小题30分) 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德……非和平方式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迅速崛起必然遇到现存霸权国家和整个国际体系的压制,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对抗,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尽管二次大战以后,德……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再崛起,但是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处于暂时的和平时期,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让各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联邦德国,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它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被称为“奇迹”的巨大成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方式是什么?(2分)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有哪些?(4分)给德国带来什么后果?(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崛起的方式是什么?(2分)原因有哪些?(5分) 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引自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 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更具有威胁性。 ——朝鲜战争美国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的话 请回答: (1)“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1分) (2)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2分)为什么?(4分) (3)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何影响?(8分) 七.(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2小题30分) 4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请回答: (1)孙中山与凯末尔同是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试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3分)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方式和结果的不同。(6分) (3)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三位“国父”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2分) (4)作为青年学生,三位“国父”的人生经历对你的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4分) 5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二 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三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又是怎样认识的?(1分)依据材料说明理由。(2分) (2)材料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4分)他主张怎样夺权?(2分)实际上怎样夺权?(2分)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 (3)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 【二轮模拟训练】答案要点及简析 一.(必修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C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43岁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竞选中最终获胜”可以判断D项说法正确。从材料中“女王象征性的任命”可以判断A、B项正确。C项不符合英国史实,首相的权力来源于议会,并非国王。 2.D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大能力,考查美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总统的权限和职责。总统是军队总司令,有权任命与辞退军方高级将领。 3.B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而不是结束王权,A项不正确;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权力高于国王,B项正确;C项所述“制约与平衡”不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D项也不正确。 4.A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下,一般来说,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美国例外),国家元首或行政首脑由议会间接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当这些国家公职人员渎职时,议会有权将其撤职重新进行选举,故答案为A项。 5.B 本题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法官的做法符合宪法规定,与爱国无关,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法院具有最高司法权,故B项的说法正确。C项的说法错误。国会和法院之间属于互相制衡的关系,法院只能对违宪法律进行裁决,不能否定所有的国会立法,故D项错误。 6.C 据材料可知,国会无法控制立法权,且首相由国王任命,国王不受议会的控制,这符合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 7.A 解题抓住关键词“1873年”“不喜欢共和政体”,分析材料看出,1875年法国共和制确立前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D两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排除B项。 8.A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总统职权由宪法赋予受宪法制约,排除B项;美国共和政体在运行的过程中形成两党制,法国不是两大政党轮流组阁,排除C项;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总统,排除D项。 9. B 在题干所说的某政府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出现倒置现象,中央弱,地方强。符合题干要求的只有B项。 10. B 题中材料反映了总统和议会之间的制衡关系。 11. B 易错题。本题考查美国共和制。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A错误;总统与外国缔约须经过国会通过才能生效,C错误;总统可直接任命政府官员,D错误。 12. A 本题考查美国的两党制。图示(驴象之争)反映的是美国的政党制度——两党制。在两党制之下,共和党和民主党相互对立,轮流执政。 13. C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认识,解答题目时可用排除法。A、B、D三个选项表述各有明显的错误。A选项正确表述应为“英国首相是由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B选项正确表述为“美国的总统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D选项正确表述应为“德国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14. B 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背景。从材料中“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以及君主派的叫嚣,可知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不易。 15. A 本题考查德国议会制,考查知识的再现能力。德国的帝国议会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16. B 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结合所学可知B是正确的。 17. B 本题考查法国代议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的目的应该是限制王权,主张权力的平等,所以应该选择B项。 18. D 本题考查德国代议制的相关内容。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国家,帝国元首是皇帝,国家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19. C 本题考查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西方的“三权分立”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即相互牵制的双方还会被第三方所牵制。而题干中的中国儿童游戏只是单向的制约,不能相互牵制。 20. C 易错题。本题考查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英法美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途径,方式是自下而上,而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方式是自上而下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所以应该选择C项。 二.(必修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21.C 马克思最大的贡献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流的社会里人们去参观马克思博物馆,主要是因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 22.C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阶段,还不具备铲除资本主义的主客观条件。 23.A 从题干“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自治权”说明巴黎公社目的是建立城市自治政权,故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没有反映出来;C、D两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24.B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由“沙皇”可以排除A、D两项,由“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可判断这是二月革命中出现的标语。 25. C 从题干内容将土地分给农民,银行、工厂国有化,与德国谈判结束战争可以判断,上述措施实施于十月革命后。 26.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能够顺应形势,担负起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B、C、D三项体现不出“成熟条件”。 27. B 易错题。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8. D A、B两项是二月革命的结果,不符合十月革命。C、D两项都是目的,但只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才能退出战争,因此D项是十月革命的直接目的。 29. D 本题考查的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权建设成果,A和B是二月革命的成果,C项是斯大林领导经济建设的成果。 30. A 二月革命后,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而广大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与温饱,这是当时面临的新情况。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在二月革命前就是这种情况,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军队在当时还不具备该条件。 31.B 图片揭示的内容是二战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这一计划没有确立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这是由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故排除②。 32.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B、D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形势的特点,故错误;“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和对抗形式,图片中有越南、朝鲜战争,排除A;四幅图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或共产党政权)和资本主义的对抗。 33.B 本题考查冷战的实质。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全面冷战,实质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实质是想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而美国的“和平演变”是要颠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独霸世界。A、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 34.B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但这不全是美国造成的,B项结论不正确。 35.D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材料表明,中国、德国、印度等国家正在日益崛起,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A、B、C三项结论不符合史实。 36.A 本题考查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之所以会有三极论、五极论、六极论这样的分歧和争论,说明世界政治格局仍然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新的政治格局依然没有形成,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7.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布热津斯基认为苏联解体后,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单极化趋势,即“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因此③不正确,其他都证明了当今世界政治的趋势是多极化趋势。 38.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题干主要叙述美国不顾联合国和国际舆论而发动战争,并且推广美式“民主”,只能说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了世界和平。A、B、D三项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 39. B 中国没有参加亚非拉国家的联盟;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两极格局瓦解于90年代。 40. D 苏东剧变,特别是苏联解体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也是意识形态冲突的美苏冷战结束的标志。 三.(必修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41. 答案: (1)材料不全面:英国组。(1分)补充史实:《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9世纪议会改革。(任答两点,4分)结论不正确:中国组。(1分)修改:辛刻革命未能彻底改变中国的专制传统。(2分) (2)英国组: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避免了独裁统治。(4分) 美国组: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既维护了民主,又防止了专制独裁。(4分) 中国组: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分) 解析: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主要考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特点。 (1)要阅读材料,迁移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有关史实和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2)从三国政治民主化的特点、积极影响方面回答。 42. 答案: (1)文献:材料一出自1787年美国宪法;材料二出自1875年法国宪法;材料三出自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材料四出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类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4分) (2)相同积极作用:确立了国家的共和政体,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两点,4分) (3)不同点:英国王权受到限制,权力中心在议会;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议会权力有限。(4分)影响:英国议会至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浓厚,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为后来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祸根。(4分) 解析: 本题以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主题。 (1)“政治文献”“类型”据相关史实来回答; (2)“作用”先据材料确定文宪,再回答具体作用; (3)“不同点”注意比较项,然后比较;“影响”注意结合英国、德国国情来回答。 四.(必修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40分) 43. 答案: (1)特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生产资料全民公有制;实现公平、公正。(任答两点,4分)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民主政治发展;工人运动高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任答三点,6分) (2)原因:《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4分)依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2分) (3)判断:施泰因布吕克也许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但不可能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2分)说理:因为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炼和整合材料信息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要结合材料进行提炼、归纳。要结合《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历史背景回答。 (2)命题者有意把要求放得比较低,只要学生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由此进行概括之后就能够作答。 (3)虽然是一个主观色彩较浓的设问,但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实际上是一种有倾向的不确定性。 44. 答案: (1)意味: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他国的内政。(4分)影响: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2分) (2)判断:不是。(2分)原因:马歇尔声称“我们的任务是……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表明该计划实际上是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以“复兴欧洲”之名来控制西欧,从而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6分) (3)现象: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遭到俄、法、德三国的反对。(2分)原因:俄、法、德等国家综合实力壮大,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或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阅读材料并运用材料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1)、(2)根据设问要求,将材料信息和教材知识相结合组织答案; (3)关键是读懂漫画的寓意,明确这则材料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五.(选修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2小题30分) 45. 答案: (1)历史事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3分) (2)背景: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6分) (3)判断:此观点是正确的。(2分)理解:①通过改革,农民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获得一块份地。俄国的农奴制被废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②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关知识点。 (1)需要判断准确,俄国正是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变命运。 (2)实际考查农奴制改革的背景,需要根据教材有关知识点进行回答。工业革命已扩展到欧美许多国家,俄国也受到影响,但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着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3)考查了农奴制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局限,可以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 46. 答案: (1)“破历来之陋习”的措施:剪去武士头上的发结;解下武士的佩刀;提倡不同阶层的人通婚;采用西方礼仪等。(任答三点,6分)“求知识于世界”的措施:向欧美国家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按照欧美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6分) (2)地位: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崛起为东方强国。(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问题的能力,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1)理解“破历来之陋习”指废除旧制度,“求知识于世界”指向西方学习,再结合明治维新的相关措施回答即可; (2)从明治维新对国内、国际的影响上分析。 六.(选修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2小题30分) 47. 答案: (1)方式:以武力手段挑战世界秩序(或非和平方式)。(2分)原因:经济资源短缺;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任答两点,4分)后果:崛起进程被打断,拖入战争,战后受制裁,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言之有理即可,2分) (2)方式:和平方式。(2分)原因: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时期;战争教训;良好的工业基础;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教育的重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任答五点,5分) 解析: (1)从材料一的关键词即可明确其崛起方式,从经济、传统和国家地位等角度回答原因,从崛起方式出发回答后果。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国际环境及联邦德国的发展方式综合判断,从国际环境、经济基础、经济调控、科技教育等多角度回答原因。 48. 答案: (1)“这”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分) (2)判断:不对,其失败是必然的。(2分)原因:美国侵略朝鲜是非正义的行为,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谴责;中朝两国人民的浴血奋战,这才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4分) (3)对美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同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的企图彻底失败。(2分)对中国:捍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影响了中国对台湾的统一。(任答两点,4分)对朝鲜半岛: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2分) 解析: (1)据材料一的引文标题直接得出答案。 (2)主要从美方的战争性质及中朝人民反侵略力量这两个角度回答“为什么”。 (3)分别简述对美、中、朝三方的影响。 七.(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2小题30分) 49. 答案: (1)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资产阶级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任答三点,3分) (2)方式:孙中山采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暴力革命)的方式;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2分)结果: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甘地自行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完成既定目标。(4分) (3)类型:个人传记、相关专著、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任答两点,2分) (4)启迪:不计个人名利,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不贪恋权位等优秀品质。(任答两点,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各国革命的领导人物。要掌握他们领导本国革命的史实,能说出他们对于本国革命所做的贡献,真正从中理解作为伟大人物的博大胸怀、爱国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等优良的品质。 50. 答案: (1)认识:都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1分)理由:无产阶级斗争的条件有了变化——能“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2分) (2)特点:“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群众对临时政府抱有幻想。(任答两点,4分)主张:和平过渡。(2分)实际:武力夺权。(2分)关键因素:临时政府继续参战和对人民的镇压。(2分) (3)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能把它当做僵化的教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无产阶级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和当时情况及革命条件相结合,找到适合当时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答出其中任意一条即可,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1)要找出材料一、二的共同点,理由要从材料二中去分析。 (2)关键要认清材料中的观点和十月革命的实际。 (3)要认清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