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我们应该做什么 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各个学科都按照两轮或三轮的计划来安排本学科的复习,作为一名高三历史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我们是否已经明确知道在这三轮复习中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其实,第一轮、第二轮以及第三轮复习,只是一个数量概念,在复习过程中,是采用两轮复习,还是采用三轮复习,应该依照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习惯而定,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要求。但不管采用哪种计划和方法,关键是我们是否已经明确知道: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历史教学的根本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学,即:“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指导着高考。高考是参照教学大纲,并按照一个更高的要求来检测教学效果的,高考更加注重对能力的要求,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单纯就“论证和探讨问题”这一项要求来说,还有更为具体、详细的要求:“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沦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我们平时的历史教学,应该是沿着教学大纲所定的路子,向着高考的方向前进。通过复习,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新课教学和考试大纲指导下的高考之间找出一条路来,这就是高中历史教学复习阶段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新课教学,是时间最充足、讲解得最详细的第一学习阶段,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既要重知识,又要重。新课教学局限于一章一节的顺序,从前向后讲,因为受所学知识的限制,知识的运用、联系不可能太深、太广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只能局限于本章半节,能力的培养必然受到限制。 进入复习阶段,按照一般的要求和常规的做法,第一轮复习是按照章节复习,侧重于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不再受章节的局限,按照专题进行分类复习,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第三轮复习抓重点、难点、热点,针对高考,进行适应训练。对高考历史怎样复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目标都是一个,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考试效果。从之前的新课教学,到高考之间的过渡,也就是复习,如何把通过新课学生的所得,顺利成功地过渡到能适应高考的要求,就是成功的复习。从新课的侧重基础知识,过渡到高考的侧重知识运用、能力的检测,这是历史复习所面临的具体问题。那么,高考历史的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和第三轮复习又应该分别担当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呢?对于历史学科来讲,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时之功,而一些固定的基础知识倒可以临阵磨枪,所以,对于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越早越好。针对这种情况,在这三轮复习之间就不应该再有特别明显分开的界线,它们应该是一致的,同一的,即使有区别,也应该是很小的区别。 一、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要抓,能力培养更是主要着眼点。 (一)抓基础知识不应该和新课一样,又重复一遍、再现一遍,如果那样的话,复习就失去意义了,要做到温故要知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记忆那繁多的问题、知识点,学会提炼要点,归纳知识结构提纲,并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记忆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比如:“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教材表述为:“首先,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次,隋唐尤其是唐朝的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氛围。第三,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和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的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第四,隋唐两代继承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这段文字很长,如果抓不住头绪、要领,记忆起来就很困难。现在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政策开明、兼容,民族交往密切,中外交流频繁,继承前代文化”,这不就变得简单多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简化为“类别”: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和民族、外交、继承(古今.中外)。这样一来,就把大篇幅的课文浓缩为简短的结构提纲,从而把复杂的变为简单的。“书越读越薄”就是如此。刚才是结构浓缩记忆,再说一种举一反三的记忆方法。在一些不同的历史事件之间,在一篇文章的各个段落要点之间,因为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果我们找到了这种联系,找到了能够把它们贯穿起来的线索,也就找到了由繁变简的方法,之后再举一反三,为我所用。比如:“中国近代史上三大论战(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的作用”,就可以概括为:“都批判了旧的思想,宣传了新的思想主张”两类作用,简单好记。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新文化运动”作为新旧文化之间的一场斗争,也应该具有这两类作用,即“批判(动摇)了旧的(封建)思想,宣传了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思想”。还有一种属于人为“制造规律”的记忆方法。有时候,有些知识之间确实没有内在联系,找不到贯穿其中的线索用可用,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试着“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人为地“制造”出一些记忆规律来,同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北宋年间的五大名窑分别是“官窑、钧窑、汝窑、定窑、哥窑”,这几个名字互不相干,很难记忆,但我们可以识记为“你(汝窑)哥哥(官窑)一定(定窑)是官(官窑)军(钧窑)”,不就简单多了吗。再比如: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建立的几块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及建立者,也很难记忆,我们可以这样:“左右江—左右平均,邓小平;闽浙赣—闽,方志敏;洪湖、湘鄂边—水中蛟龙,贺龙;鄂豫皖—因为位于最北边,所以应该是冲锋在前的徐向前”。还有像建国后的三年困难时期(59、60、61),可以识记为“60分左右”。抗日战争期间的二年困难时期(41、42),可以识记为“不及格”,因为:100-41、42=59、58。 (二)第一轮复习中的能力培养,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丝毫不能放松的,并应该作为一个重点去抓。在每一单元的复习中,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能力的要求。当遇到某一个知识点时,就可以联系到后面章节的相关知识(因为这是在复习),加以综合、整理,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并举一反三,运用于解决其他问题,这就是能力的提高。到了后面章节,更可以联系前面章节的相关问题,比较、对照、综合,既是重复,又是提高。比如:《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三单元“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教材概括了五点原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自己补充两点:“南方农业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勤劳动”。到了第四单元关于“隋唐时期江南进一步开发的原因”,也同样是因为这五点,到此,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后面第五单元“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也必然是这五点。到此,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五点原因是“中国古代江南发展原因”的一个万能答案,稍加取舍,放之各朝皆准。进一步的还可以联系、对照现实,启示当今:社会稳定,经济才可以发展,所以要爱护和平,维护社会稳定;经济要发展,需要先进技术,所以要重视教育,并把科学文化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才可以造福于民;要加强民族间、国际间的交流,才可以加快发展,所以要坚持开放;要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要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为本。制造、运用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举一反三,应用于具体问题,学习历史不是很容易吗? 随着对能力要求的提出,学生会感觉到基础知识的匮乏,而去加强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更会感觉到知识运用的微妙和乐趣,“温故而知新”就在此处。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提高各项能力。这正是高考复习我们想得到的,同时又为第二轮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因为有了第一轮复习的基础,就已经简单得多、容易得多了。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结构和运用,按照专题类别,进一步的强化,进一步的综合,这就是所谓的专题复习,比如,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专题复习”,就是把分布于各章节的“军功爵制、察举制、隋唐科举制、宋元科举制、明清科举制”整合到一块儿,从整体去把握它们。实际上这个工作在前面的第一轮复习中绝大多数都已经做了,现在只是稍加整合,进一步明确专题概念罢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一轮复习和是第二轮复习是统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同一的,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区别。 三、至于第三轮复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热点,应该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中、在平时就慢慢地渗透掌握,最后只是再加以整理、集中。完全指望最后的一两周时间临阵磨枪,效果很难特别理想,因为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主要依赖平时的渗透和积累。 在高考历史的三轮复习中,无论是哪一轮复习,都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时刻结合,处处统一。对基础知识的复习,由繁到简,利用规律和制造规律,举一反三;对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掘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知识与具体问题、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各种联系。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必须有机地结合,并突破三轮复习之间的界限,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这就是复习,这就是学习。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