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通过学生了解《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鉴证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 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 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7年 英法联军攻占广卅 1858年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 大沽之战 1860年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北京条约签订 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和"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图,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讲述"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上"一目时,建议教师: 1.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然后,结合课本中的一"表"一图,简要讲述俄国是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由于该内容在初中已经讲过,这里不要再过多展开。 2.要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活动,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历史背景中去观察,突出其"趁火打劫"的卑劣手段。 四、讲解"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一目,主要应讲清辛酉政变的性质和影响,讲清中外反动势方勾结的原因。 五、小结本课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讲课时可放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录像资料,增强直观性。 课后小结 1.结合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等内容的讲授,调出本课软件中马克思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论述,加深学生对西方侵略本性以及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战争本质的分析能力,在讲授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时,也可适当调出本课软件中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以加深学生对沙俄近代的贪婪侵害我国,吞并我国领土罪行的认识。 2.在讲授英法提出"修约"要求以及几个不平等条约时,可适当调出本课软件"文献资料"部分相应的原始文献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充实和补充教材内容,并提高学生阅读文献资料的能力。 3.结合本课有关内容的讲解,适当调出本课软件中的多媒体图片,使课堂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教学更具直观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兴趣,帮助其深刻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一、战争原因、借口及实质 二、战争经过及结果 ①英法联军攻占广州(1857年12月) ②英法联军攻陷天津(1858年),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③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860年),洗劫并焚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三、战争影响:进一步打开了中国门户,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在政治上,中国进一步丧失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各省,并由沿海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