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识:平型关大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台儿庄战役、相持阶段的到来、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理解国共合作下的正面与敌后相结合的全民抗战、与世界各国共同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也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证。 技能:阅读文献并以已知历史知识解读文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抗战进程中关键战役的陈述、再现与探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以时间、地点等 主要历史要素构建历史事件的认知方法。 通过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陈述、再现与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现代战争从国内、国际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认知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跨国合作 对于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体会到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敌后抗战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感受正面战场上国民党爱国将士的英勇与壮烈。 二、重点难点 重点:敌后战场开辟的进程和意义,正面战场几大会战 难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地位评价,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平型关大捷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击日军。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四次会战,共产党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在国民政府组织的太原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久,八路军相继开辟了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南方开辟了苏南等根据地,到1938年10月,根据地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公里,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 ? 二、徐州、武汉会战 1938年,日军从山东南下围攻军事重镇徐州。在台儿庄被国民党的军队歼灭了,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之后由于日军增派兵力,徐州最后失守,但延缓了日军对武汉的进攻。 6月国民党进行了武汉保卫战,失败,武汉被日军占领。但由于日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战线拉得过长,所以基本停止对中国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百团大战 1、背景;结合课本分析: 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攫取英、美等国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因而,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加紧企图摧毁华北各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 2、目的: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这一阴谋,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 ? 3、经过: 时间:1940年 地区:华北 指挥:彭德怀 目标: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规模:兵力共计100多个团,20多万人; 战线长达2000多公里。 战绩:破坏敌人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敌据点近3000个。 4、意义: a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b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之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 四、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到1945年。交战双方是,一方为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等国家,另一方为英、法、美、苏、中等反法西斯诸国。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国发表《26国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从此以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共同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贡献。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远征军决定入缅作战。 1.入缅作战的原因 1942年3月,日本为了进一步打击在东南亚的英军,并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集结四个师团的兵力,分三路进攻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求救于中国政府。 2.入缅作战时间(1942—1945年) 为确保滇缅公路和支援在缅英军,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于1942年2月入缅同日军作战。 3.入缅作战结果 在美英军队配合下,经过一番苦战,到1945年1月完成作战任务。歼灭日军四个师团的大部分兵力,牵制了日军缅甸方面的预备队,给英缅军以有力支援,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为收复缅北以及支援整个缅甸战场作出了贡献。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