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课程标准】: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期付款膨胀) ③政府政策:自由放任政策。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3)影响:①造成严重的经济破坏; ②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③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 四项措施:①整顿银行与金融业;②调整农业政策;③复兴工业——核心内容;④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2)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作用:①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②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③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人民资本主义”; (3)经营者革命; (4)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 (5)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6)美国出现“新经济”的新趋势。 4、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形势:①国内外面临严峻考验; ②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 ③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 (2)转变的必要性: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②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反映出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5、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主要表现:经济上——①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②干部职务终身制; ③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政治上——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经验教训: 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6、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要的。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坚持从国情出发。这些实践和探索都是既有成功,又会有失误。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演变,包括两种类型。 一类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罗斯福新政从实践上、凯恩斯主义从理论上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二战后国家干预进一步发展。 另一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十月革命后,苏联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虽数次改革,但收效不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其特征是:苏联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后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确立。 2、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其表现有: ①实践上出现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理论上诞生凯恩斯主义,成为二战后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许多新变化: ①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②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③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出现福利国家。 4、由于斯大林模式存在超越生产力的弊端,苏联多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但积重难返,没有根本触动原有体制,苏联最终走向解体,显示了改革的曲折性和艰巨性。 本单元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主要讲述了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的历史。 1、苏俄(苏联)首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几代领导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首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不断根据本国国情对经济政策作适时调整,摈弃了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平稳过渡。 (2)斯大林统治时期,摈弃了列宁时期一些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体制的逐渐僵化,对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3)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基本框架,改革没有取得大的成效;由于斯大林体制的长期影响,苏联经济出现积重难返的局面,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其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改革给苏联党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将改革引入歧途,最终造成了苏联的分崩离析。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了以垄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模式,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调整这种经济模式。 (1)为了克服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具有开创性意义,为二战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树立了典范。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复习提纲】: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⑴背景:①苏联成立; ②列强干涉,妄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③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⑵内容: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有国家集中分配。 ④产品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⑶评价:①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但许多措施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⒉新经济政策 ⑴背景:①经济困难;②政治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益不满,频繁发生暴动。 ⑵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 ⑶内容: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 ⑷评价:①理论意义:列宁找到了一条使小农占优势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 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现实意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联盟和苏维 埃政权得到巩固。 ⒊斯大林体制 ⑴形成过程: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⑵主要特征: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⑶评价: ①积极影响: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②消极影响: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③对其他国家: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一模式,但斯大林经济体制逐渐僵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根源。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⒈经济危机 ⑴原因:①根本原因——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②主要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③直接原因——表面繁荣(柯立芝繁荣);工农业收入增长缓慢,财富畸形分配;股票投机过度(导火线)。 ⑵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黑色星期四”) ⑶危害:①导致美国经济大萧条; ②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③引发了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摇摇欲坠; ④法西斯专政得到发展。 ⒉罗斯福新政 ⑴目的:①尽快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走出来; ②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⑵措施:①整顿财政金融——主要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 ②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它一些立法,力图复兴工业。 ③调整农业生产——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④实施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举办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⑶评价:①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②缓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使美国走向法西斯道路; ③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但是罗斯福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⒊凯恩斯主义 ⑴背景:经济危机使自由放任政策失效 ⑵主张:政府应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⑶评价: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不能够根除经济危机。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⒈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⑴背景和原因:①二战的影响;②罗斯福新政的鼓动;③大危机的惨痛教训;④接受凯恩斯主义。 ⑵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⒉人民资本主义 ⑴背景: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⑵含义:企业普通职工与资本家一样拥有控股(股票分散化) ⑶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⒊经营者革命 ⑴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生产过程日益复杂 ⑵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⑶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⒋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⑴社会福利资金的构成:个人缴纳、企业交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 ⑵代表国家:英国、意大利 ⑶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⑷评价:①积极方面——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②消极方面——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⒈赫鲁晓夫改革 ⑴背景: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⑵措施:农业方面,(四个要点)。工业方面(三个方面)。其中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和承认企业、个人的物质利益是重点。 ⒉勃列日涅夫改革 ⑴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⑵农业上,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⑶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⒊戈尔巴乔夫改革 ⑴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⑵经济改革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经济继续滑坡。 ⑶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后,国内局势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考点概述】: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妄图扼杀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 ③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④面对极为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 ①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食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 ②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 (1)进步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性: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实施: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1)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2)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 (1)理论意义: 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实践意义: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三)斯大林体制: 1、形成过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表现):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影响: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消极影响: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①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其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重点突破】: 1、新经济政策? (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 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20世纪初苏俄(苏联)四次经济政策的调整? 调整过程: ①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 ②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1921~192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从1927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 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1)在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内容上: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3)在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施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知识网络】: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背景:①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革命; ②内战爆发,苏俄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形势 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战时共产 ②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中小企业实行监督; 主义政策 ③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评价: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不是向过渡到 纯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正确道路 社 背景:①战争使苏维埃经济破坏严重; 会 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主 ③国家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义 新经济政策 实施:1921年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 经 农业: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济 内容 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体 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制 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的 作用:使俄国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建 立 确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确立 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 表现: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斯大林时 ④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期的经济 积极作用: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评价: (1940年工业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消极作用: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 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影响农民积极性; ④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课后习题答案】: 阅读与思考: 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主要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后来苏联模式的僵化指斯大林体制的模式化和固定化。斯大林体制的根本问题是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解析与探究: 布哈林罪名不能成立。因为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农业化都出现了失误,并且这些失误如果按布哈林方法是能够避免的。如果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使许多产品无人问津,大量积压。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使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受国内外政治形势和领导人意志影响,非经济的方法对计划的实施起了消极作用,高度指令化和过分集中妨碍各地区、各企业的积极性。商品货币关系处于受限制、受排斥状态。工农间、城乡间缺少各种流通渠道。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改造小农经济缺乏经验,工作这注重农民利益不够,不少领导人追求集体化速度,公然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农庄,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生产量进一步下降;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致使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应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这些都违背了布哈林的意愿。布哈林的罪名是其反对派把经济理论探讨同阶级斗争相联后强加给他的,是党内斗争的结果。 自我测评: 1、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根本不同,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可以从农业、工业、流通和分配制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①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②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参见课文,从成果和弊端两方面总结。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大危机:(见前面提纲)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他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2、主要内容:(见前面提纲) 3、意义: (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中下层民众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三)凯恩斯主义: 1、主要内容: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评价:(1)积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这一经济理论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 【知识网络】: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原因: 具体原因:①股票投机过渡; ②供需矛盾; ③生产过剩——直接原因; 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卷交易所股市崩溃 大 经济危机 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被极大破坏 萧 特点:①范围广;②持续时间长;③破坏性强; 条 对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 与 影响:经济破坏严重,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 罗 斯 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的不到解决 福 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 新 ①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政 罗斯福新政 措施: ②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和“蓝鹰运动” ③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以提高价格 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振——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特点:政府大规模的干预经济 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影响:美国走出危机的阴影,二战后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课后习题答案】: 阅读与思考: 凯恩斯倡导消费爱国,是为了发展生产,摆脱危机。罗斯福新政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高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是为了缓解危机。 解析与探究: 1、胡佛认为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罗斯福认为政府必须给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且作为一种社会义务。 2、整顿财政金融:①调整工业生产、农业生产; ②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③减少失业; ④保持经济制度的平衡; ⑤消除童工; ⑥保证工人工资工时。 自我测评: 1、第一,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销售矛盾扩大。 第二,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矛盾日益尖锐。 第三,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 这三个原因,层层递进,紧密相连。上述三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外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各国的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导火线是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的暴跌。 2、罗斯福在新政中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法案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包括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限制、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并选举代表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这一些政策是对工人有利的。 但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它不具有社会主义的色彩。 3、危害: ①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了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上万家银行倒闭,几百万小农破产,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了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多。 ②空前严重的危机旷日持久,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到处都是示威游行的人群,焦虑不安与灰心绝望情绪弥漫着整个西方社会,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机会: ①调整工业生产。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 ②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救济动作,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度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③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2)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 (2)国家干预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其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3、作用: (1)进步性:用国家的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障了生产的社会性。 (2)局限性: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企业经营的变革: 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所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3)认识: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是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 (1)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 1、社会福利资金的构成:社会福利资金由个人交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英国、丹麦等国社会福利较高。 2、特点:(1)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2)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3)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评价:(1)实质:在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积极影响: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3)消极影响:发达国家社会福利政策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知识网络】: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背景: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 措施: 制定经济计划——具有指导性,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和引导 国家对经济 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等 的大力干预 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评价: 弊端: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 背景:股票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人民资本主义 含义:股票分散化——普通职工拥有股票 战 “人民资本主义” 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后 和“经营者革命” 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日益复杂 资 经营者革命 含义: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本 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主 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 义 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经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济 福利改革 实质: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的 ①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 调 评价: 扩大了社会消费 整 ②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时间:20世纪50—60年代 战后至70年代 黄金时代 表现:经济高速度增长 的资本主义经济 原因: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和改革 时间:1973年后 “滞胀” 表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应对措施: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③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课后习题答案】: 解析与探究: 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股票分散化的趋势,造成了资本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种现象被许多人看作是“人民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股票制的发展只是资本控制方式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也没有发生资本权利的真正转移。股票分散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调整,并不会导致垄断资本家对经济绝对控制权的丧失,因而也就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性质。 自我测评: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企业经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2、(与第一题部分重合,结合课文,说明当代的新变化即可。)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制约了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2、内容: (1)农业方面:①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②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③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方面: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结果与影响:(1)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 4、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2)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赫鲁晓夫本人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试图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主要内容: (1)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农业领域:采取扩大农场和农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 3、结果:(1)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改革趋于停滞; (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4、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框框,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2)勃列日涅夫后期,指导思想趋于保守; (3)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1)1982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2)他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着手进行改革。 2、主要内容: (1)经济领域: 开始阶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其“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国家名义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标,而代之以各种严格的间接控制,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现。 (2)政治领域:后期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3、结果:(1)经济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2)政治改革致使国内局势严重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失败原因:(1)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2)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重点突破】: 1、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评价? 从背景上看,都是因为斯大林体制;从内容上说,都有农业、工业,不过前者以农业为主,后者以工业为主;从结果上看,都未能突破斯大林体制。 2、苏联解体的原因? 第一,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 第二,内部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背离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宗旨。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并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方向。 第三,外部原因。“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经济上的实力。 【知识网络】: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后果;斯大林逝世; 农业:允许农庄庄员拥有一定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开恳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买给农庄 赫鲁晓 内容: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夫改革 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①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但没有改变原有经济体制 评价: ②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赫氏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苏 联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和勃氏的上台 的 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重点重工业 经 勃列日涅 内容: 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 济 夫改革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改 ①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弊端,取得一定成效; 革 评价: ②勃氏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③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拖跨了苏联经济; 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内容:提出“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重点在重工业 戈尔巴乔夫的 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用经济方法管理 经济改革 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评价: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 【课后习题答案】: 解析与探究: 赫鲁晓夫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力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自我测评: (1)相同点: ①指导思想:都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②具体内容:都在农业、工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 ③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2)不同点: ①内容,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在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是从所有制的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入手。 ②结果,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取得一定的成效;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在未见成效的情况下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③失败原因,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虽然指导思想是从根本上变革经济体制,但因具体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活动建议: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苏联的控制,因而改革时受到苏联的影响较少。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反对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方向。 【难点解读】: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原因: ①直接: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武装叛乱,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国土和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②根本: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内容: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③流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 ④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3、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的办法 4、评价: ①积极:该政策是在战争逼迫的特殊条件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②消极:第一,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农民暴动和阶级矛盾尖锐,苏维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第二,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探索是失败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1、目的: ①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常年战争导致经济破败,农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频繁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 ②从苏俄国情出发重新探索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途径。 2、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①经济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经济; ②所有制和分配: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部分地恢复和利用资本主义。 4、评价:①直接结果: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25年苏俄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工农联盟得到巩固,苏维埃政权得以稳固; ②结论认识: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具体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 1、原因:①外部帝国主义包围威胁,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苏联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可供借鉴; ③俄国社会政治传统; ④斯大林个人因素。 2、确立:1924年—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 3、表现:①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管理手段:排斥市场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评价:①积极方面:集中全国力量,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工业化道路;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方面: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体制逐渐僵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失调;节约消费为工业积累资金导致人民生活不高、农民付出太多;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地方企业缺乏活力。 5、历史启示:①从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 ②调整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③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 ④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具体原因:贫富分化严重,群众贫困购买力低,而企业却盲目扩大生产,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导致股市崩溃。 2、标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3、特点:来势凶猛;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4、影响: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 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①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 ②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获胜。 2、内容:① 整顿财政金融; ② 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 ③ 调整农业生产; ④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 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 4、影响及评价:①直接影响: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③历史影响: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被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三、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革命: 1、产生的背景: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2、基本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3、评价:①积极作用: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②局限性: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政府的变化): 1、原因:①根本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 ②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凯恩斯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③工人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创新。 2、三个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实行混合市场经济。 ②制定经济计划,运用经济杠杆调控:侧重规划和指导,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③国家福利制度:a资金来源是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 b特点是制度化和法制化; c种类繁多; d覆盖面广; e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3、评价:①积极:国有化和计划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福利化使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消费; ②消极:国家干预也有一定限度,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弊端。福利制度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私有企业经营的调整(企业的变化): 1、股票的社会化与分散化: ①条件: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主体; ②表现: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③认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企业吸收资金;反映资本社会化趋势;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管理的专业化: ①原因:二战后企业经济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生产过程日益复杂,经营与管理要求专业化; ②本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③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社会出现“新中间阶层”。 三、本课小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概念:是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形成原因:①根本是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性;②战争和经济危机的需要。 3、发展: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出现; ②经济大危机时美国罗斯福新政时充分发展; ③二战后普遍发展起来。 4、内容:①所有制方面建立国有企业; ②经济关系方面制定经济计划,政府运用采购、开支、税收等经济杠杆调控,加大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③分配方面由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5、作用:虽然没有也不可能铲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缓解了产销矛盾,减轻了经济危机,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①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严重落后; ②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内容: ①农业: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扩大农场和农庄的生产自主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积极性);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提高粮食产量); ②工业: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扩大自主权);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调整产品分配提高积极性)。 3、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②具体原因:急功近利,目标超越实际;赫鲁晓夫个人独断专行,随意反复,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评价: ①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扭转了苏联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甚至排挤农业的做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度使苏联农业有了显著好转。在工业方面,1953—1963年苏联工业获得快速增长。 ②改革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及成效: 内容:①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②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效果:①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②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 2、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改革仍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优先发展重工业,只是修补性的改革; ②具体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经济陷入停滞。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1985 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苏共中央总书记。 2、内容: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①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②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3、结果: ①缺乏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 ②戈尔巴乔夫随之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逐渐背离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导致国内局势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历史启示:①破除旧体制的束缚需要大胆改革; ②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循序渐进,尽量避免大起大落; ③改革要协调配套,要及时进行理论总结; ④经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⑤改革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⑥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⑦苏联解体只代表苏联模式的失败,不代表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要点归纳】: 1、关于新经济政策? 1、背景:(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遇到挫折,俄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俄共(布)寻找新的出路,摆脱困境。 (2)国内战争的胜利结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2、特点: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评价:(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本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 (2)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苏俄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实力,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4)这一政策受到了俄国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5)遗憾的是这一政策由于列宁逝世等因素而中断了,以后的政策一步步将国家带入了解体的深渊。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什么特殊性? 主要体现在:(1)适应战时需要。这是以“一切为了前线”为口号的非常措施。 (2)具备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归国有、配给制等措施。 3、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内容,如何正确评价它的历史作用? (1)背景:①新生的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政治上,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苏俄,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国内战争爆发。 经济上,原料缺乏,人民忍饥挨饿。 ②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 (2)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①农业: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 ②工业:普遍实行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劳动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 (4)评价:①战时工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主观上存在着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愿望。 4、简述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内容,如何正确评价它的历史作用? (1)背景:①国内战争结束后,亟须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③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目的: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商业:由实物配给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评价: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5、“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它的历史作用?其在实践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1)主要表现:政治上:① 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 ② 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③ 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 ④ 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 经济上:①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 优先发展重工业; ⑤ 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历史作用: 积极: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适应于战争和革命的战备模式,在当时的环境中曾有效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僵化的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① 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 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⑤ 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 (3)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 6、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因素:苏联当时是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2)政治因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急需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再加上帝国主义包围下的险恶的国际环境给高度集中的体制提供了产生的条件。 (3)思想文化因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 (4)个人因素: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内斗争的错误判断以及过于自信的性格,也推动了这一体制的产生。 7、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及评价? 1、意义:(1)从改革的背景来讲,在斯大林执政后期,苏联社会已经出现了停滞僵化的局面,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改革是大势所趋。从这一点来看,赫鲁晓夫的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2)赫鲁晓夫首先解决政治上最尖锐的个人迷信和经济上最严峻的农业问题,是符合苏联社会发展需要的。 (3)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框,把苏联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赫鲁晓夫的改革对于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2、评价:(1)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农业入手,具有相当的现实性,符合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政治经济矛盾的迫切需求。 (2)改革使苏联人民摆脱了斯大林某些教条的束缚,改革对于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 (3)但从根本上来说,他的改革是失败的,仍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的束缚。 8、概述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1)背景: 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 (2)内容:①农业: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②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①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②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③苏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④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9、勃列日涅夫改革陷入停滞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从根本上看,苏联经济体制僵化,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从总体上看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原有体制弊端的修补。 其次,对改革的认识失误,改革意识薄弱。 再次,勃列日涅夫思想保守,墨守传统,不利于改革的进行。 最后,对外政策和经济战略阻碍经济改革的深入。苏联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对外采取“进攻性战略”,倾全力于军备竞赛而忽视了经济建设。 10、概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1)背景:继赫鲁晓夫之后,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内容:①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②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 (3)评价:①推行新经济体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②但勃列日涅夫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框架,这就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端; ③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④在改革的同时,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影响了经济改革的速度; ⑤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11、概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后果? (1)背景: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领导人。他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着手进行改革。 (2)内容:①开始阶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③改革陷入困境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3)后果:①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 ②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后,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12、当时苏联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吗?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形成的苏联模式,历经半个世纪,已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因此苏联社会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从根本上打破该模式,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 但当时的苏联已陷入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漩涡,仓促提出“加速战略”,同时把重点仍放在重工业上,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国情,因此这种急躁冒进的战略不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反而激化了危机,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13、20世纪初苏俄(联)四次经济政策的调整? (1)调整经过:①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 ②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1921年起,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从1927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 (2)原因:①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③由于战争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消极影响,苏俄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苏维埃政权面临经济和政治危机。 ④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避免落后挨打。 (3)启示:①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平衡发展。 ③要控制好发展的速度。 14、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①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循,制度建立后,还需要在改革中自我完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要求有创新意识,要树立坚持改革,追求社会进步的信念。 ②要认识国情、尊重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③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求有开拓进取、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④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特别注意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积极因素,这就要求有开放的思想意识。 ⑤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向更高的阶段过渡,而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和文化前提。 ⑥我们要借鉴苏联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5、建设社会主义的几种思路? 1、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设想直接过渡至社会主义。 2、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王义。 3、1936年,斯大林时期主要利用行政手段建立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苏联形成。 4、1956年,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6、从经济建设、理论建设、思想建设方面对比分析苏中社会主义建设一败一成的原因? 1、苏联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迟缓,几度滑坡,引起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怀疑。中国自“文革”结束以后,经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人民生活向小康水平过渡,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2、苏联经济建设长期脱离实际,坚持教条主义,对原有理论没能真正突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借鉴资本主义长处,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苏联不能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没有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有效的反渗透。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1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②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 a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于生产能力。 b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加剧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股市投机行为使得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掩盖了矛盾。 ③直接原因:股价暴跌。 (2)特点:①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持续时间长(1929-1933)。 ③破坏性严重。 (3)影响:①加深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政府信誉扫地,法西斯兴风作浪)。 ②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因市场争夺更激烈)。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进一步加紧掠夺所致)。 18、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与教训? (1)影响:①引起了各国的社会危机:各国的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游行罢工不断;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 ②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 a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②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b引起世界格局变化:德国、日本法西斯上台,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 (2)教训: ①造成此次危机原因之一是各国的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这就说明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和干预经济。 ②造成此次危机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的原因之一是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商品倾销战,因此,危机程度加深,形势恶化。这就说明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国际间合作,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19、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了那么多产品,可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这时美国的社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 资本家为追求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20、1929年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很快波及全世界? (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形成,使一国发生的经济领域的变化迅速波及全世界。 21、如何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1)成功的原因: ①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资产阶级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②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 ③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④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强大思潮,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2)实质: ①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 ②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3)影响: ①它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②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③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2、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推行的?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背景: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2)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②实行工业复兴法。 ③调整农业生产。 ④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2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起了什么作用? (1)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2)作用: ①使美国渡过了当时的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同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保障体系。 ②最重要的是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③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4、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体制的比较? (1)不相同之处: ①都是在社会出现危机的背景下实行的。 ②都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预经济。 ③都暂时解决了危机,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 (2)不同之处: ①从实施目的看:斯大林体制是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部分调整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活力。 ②从实施效果看:斯大林体制存在很多弊端,给苏联造成了社会危机,后经历届政府改革仍然无法改变。罗斯福新政所体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为二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并得到力强。 ③从实质来看,斯大林体制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而罗斯福新政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调整。 25、新政新在哪里? (1)新的理论和政策:采用凯恩斯主义即政府要干预经济事务,把经济发展纳入到有序的轨道中,努力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政策:抛弃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大规模国家干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26、胡佛为什么要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这一政策为什么不能摆脱经济危机? (1)胡佛受西方传统经济思想“自由放任”的影响,长期以来,美国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他认为美国制度完美无暇,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 (2)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否定国家干预经济,只靠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经济活动,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盲到性甚至破坏性。因此胡佛政策无法挽救经济危机,反而会使危机加剧。 (3)经济危机具体来说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而造成的,政府应该干预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同时还应该尽可能的扩大市场。 27、如何认识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的关系? 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的,两者都与经济危机的爆发有密切的联系。 前者是对前期经济理论的反省与调整,而后者则从实践上采取了新的国家政策。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可靠依据,后者则印证了前者的合理性。 28、自由放任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 1、政府责任的区别: (1)自由放任主义:①政府不能干涉企业的生产、销售和企业的利润分配。 ②政府惟一的作用是当好“守夜人”艰防止暴力、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 ③经济理论的信条:“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2)凯恩斯主义:政府应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表现为: ①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应采取办法以刺激消费和投资。 ②当需求大于商品供给时,政府应采取相反的措施,减少政府支出,减发纸币,提高利率,以限制投资和消费。 ③在社会政策方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多向富人征税,救济穷人,使之用于消费,从而扩大购买力,刺激生产和投资,增加就业。 总之“看不见的手”主张政府不能干涉社会经济生活,让“看不见的手”自我调节和发挥作用。“看得见的手”就是指政府的措施,主张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发挥作用,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地位:(1)主张“看不见的手”的自由放任主义在19世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学中居主流地位,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曾起到较大作用。 (2)主张“看得见的手”的凯恩斯主义二战后取代了自由放任主义,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学中居主流地位使资本主义社会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 29、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原因? ①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过程的重大转变。垄断加剧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干预和调节。 ②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提供的经验。大萧条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固有矛盾。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 ③二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从根本上说,生产力发展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根本动力。 30、国家干预经济带来的弊端有哪些? (1)国有企业生产亏损日益严重,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加重了政府财政补贴的负担。造成国营企业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内部管理机制运行不畅和多数企业属于“夕阳工业”。 (2)政府直接采购等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国家财政开支过度膨胀,财政赤字增长速度过快,国家债务负担沉重,使国家的干预和调节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危机。 (3)计划政策系统和福利政策体系日益落后,远远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 31、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借鉴?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家必须对经济进行必要干预和调节,充分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等手段来解决单靠市场无力解决的问题,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32、二战结束以后至现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怎样正确认识这些新变化? (1)变化:①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 ②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③“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④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⑥知识经济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2)认识:①这些新变化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②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③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 ④这些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 33、关于“福利国家”? (1)含义: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2)形成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3)形成过程:①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5)实质: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34、如何认识“人民资本主义”? (1)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股权分散化的趋势,二战结束后逐渐加强,造成了资本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种现象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2)股份制的发展只是资本控制方式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也没有发生资本权力的真正转移。 (3)股份分散化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一些必要调整,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性质。 35、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从 20世纪 30年代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和调整,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 这些改良和调整之所以得以进行,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吸收和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等因素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战后高速发展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体制,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斯福新政使它得到初步发展,广泛发展是在二战后。 主要形式是: ①国家直接掌握资本,建立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 ②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 ③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对私人资本企业进行管理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比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它在当时具有一定积极性。 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以及它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和,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轻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经典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2分)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2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向社会主义推进,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2分) 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发展商品生产。 (5)结合材料回答,从苏联经济政策的转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利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列宁在实践中实行了哪些政策?(4分) 列宁的话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现实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不断地的探索。(2分) 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4分) 特点:①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充满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④社会主义一党专政。(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有什么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两则材料有何联系?(2分) 特点: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1分) 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1分) 3、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俄和苏联的经济政策曾经出现了哪几次重大转变?(4分)这此转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2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戈尔巴乔夫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每点1分,4分) 启示:①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②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曲折性的特点; ③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分) 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何在?(2分)各方面的主要措施?(5分)怎样认识评价罗斯福新政?(3分) (1)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美国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打击,造成严重困难;而且引起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急于寻找出路,充满自信和坚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寄予厚望,临危受命。(2分) (2)主要措施:①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使私人的现款又存入银行,重新流通。 ②整顿农业: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 ③整顿工业:这是中心措施。1933年,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④新建许多公共工程:包括筑路、架桥、植树、兴建水利工程等,以减少庞大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 ⑤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对公共财富的再分配,缓解了社会矛盾。(每点1分,答出5点,得5分) (3)认识评价:虽然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不失为一种摆脱危机的积极办法并取得了上述收效,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没有得到消除。(3分) 5、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点各有哪些?有人认为:“危机”一词包含“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请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为例说明1929—1933年的大危机在给资本主义发展造成巨大危害的同时,又创造了哪些的“机会”?(12分) (1)原因: 第一,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销售矛盾扩大。 第二,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矛盾日益尖锐。 第三,股票投机活动使矛盾最后激化。 上述三者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另外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还有各国国内政策失误,即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导火线是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的暴跌。(4分) (2)特点:危机具有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后果严重的特点。 (3)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很快波及到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持续时间长达四年,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多。(3分) (4)机会: ①调整工业生产。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 ②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动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并举办了许多的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③率先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并成功应对危机,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新的活力。(3分) 6、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几经曲折,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2分)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特点:破坏大、范围广、时间长(2分)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1分) (2)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遭到重创,但是联邦德国在50年代却迅速恢复了经济,并且持续高速发展,令人瞩目。它能够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②战后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残余势力,社会秩序稳定;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④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⑤注重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4分) (3)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指的是什么?(2分)进入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1分)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2分) 经济全球化趋势。(1分) 7、(25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选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4分) 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6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6分) 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4分) 国家立法。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抢先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8、 试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分析它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 主要内容见书(略) 特点: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影响: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9、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繁荣,美国尤为突出。人们一片欢呼,认为资本主义进入了千年繁荣时期。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突然崩溃,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由此爆发,人们的千年梦被击碎。 (1)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摆脱危机的办法。美国是如何摆脱危机的?(3分) 罗斯福新政(3分) (2)?美国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措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措施最早开始于哪个领域?该措施的实质是什么?(9分)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3分)开始于金融领域(3分) 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3)该措施对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影响?(12分) 积极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经济;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9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请回答: (1)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根据上文概括指出它的主要目的。(6分) 罗斯福新政。特点:政府干预经济。目的: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①使美国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行; 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保持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12、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请回答: (1)罗斯福挽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2分) 措施:整顿银行;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行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分) 本质特征: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2)在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情况下,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4分)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从两位伟人的改革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2分) ①任何国家要向前发展,必须依据国情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有生命力。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③面对社会危机,应当制定出可以使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 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⑤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社会文明演进的根本推动力。(2分。) 13、(15分)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6分) 俄:新经济政策; 美:罗斯福新政; 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6分) (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结果如何?(6分) 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发展,政权得到巩固。 美:摆脱了经济危机,缓解了阶级矛盾,保留了民主制度,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发展。开除了国家敢于经济的新时代。 中: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实现小康。(6分) (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3分) 【分课练习】:练习1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4、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者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5、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B) A、由苏维埃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 ? B、在一定范围内恢复了资本主义 C、经济建设依靠广大工农劳动群众?? ? D、在经济建设中以计划经济为主 6、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7、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D) 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体制时期 8、下列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正确的有(D) ①从本质上讲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这种体制有严重缺点和弊端 ③后来这种体制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这种体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A)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计划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10、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下列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 ①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忽视消费品生产 ④长期僵硬的执行计划指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 A、真的,新经济政策 B、假的,余粮收集制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制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D)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A)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B、使美元升值 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 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 3、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A)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4、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C) 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被激化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 5、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A)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6、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D)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7、面对突如其来的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了反危机措施。不正确的是(B) A、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 B、利用计划经济调整经济 C、采用自由放任政策 D、自称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 8、“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B)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保证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9、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D)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10、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共同点是(A) A、国家干预经济 B、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C、完全推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11、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 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 B、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停止发展 C、生产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有(D) ①实行国有化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扩大政府开支 ④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 ⑤政府直接采购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其中最能体现罗斯福新政特点的是(B) A、自由放任 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C、计划经济 D、重商主义 3、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资金的构成包括(A) ①个人缴纳 ②企业缴纳期限 ③国家补贴 ④社会保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人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B、缓解了社会矛盾 C、提高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消费 5、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 B、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C、建立福利制度、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 D、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在于(A) A、必须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B、政府必须尽量减少对企业自身发展规划的干预 C、国家必须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减少恶性竞争 D、必须按国际标准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D) A、完全避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B、形成“人民资本主义”,企业股票向普通职工转移,资本家丧失了对企业的控制权 C、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生活,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随着经济“滞胀”的到来,各国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削减社会福利 8、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实质是(C) A、实行国有化 B、变革经济体制 C、调整生产关系 D、制定经济计划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表现有(D) ①大型国有企业的建立 ②企业所有权出现分散化趋势 ③企业经营从企业所有者向专门管理人员转移 ④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A、①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制定经济计划始于(D) A、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C、罗斯福新政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B)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局面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发展 2、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B)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3、鼓励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的领导人是(C) A、斯大林 B、勃列日涅夫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4、勃列日涅夫工业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 A、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B、下放企业管理权 C、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权 D、扩大农场自主权 5、提出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来提高经营效益的是(C)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列夫 D、戈尔巴乔夫 6、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论断(B) A、是对苏联社会发展水平的正确认识 B、过高估计了苏联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 C、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 D、使苏联军事力量和综合国立大增 7、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C) A、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8、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开始于(A)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国防事业 D、外交领域 9、下列改革措施,属于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是(B) A、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B、从根本上变革经济体制 C、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D、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10、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A)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11、从苏联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B) ①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 ②因为积重难返,苏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③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④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课练习】:练习2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选择题: 1、1920年,苏俄某农民在火车站出售一批粮食,根据政策、政府的态度是(B) A、表彰鼓励 B、没收上缴 C、限定场所 D、听之任之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C) A、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D、目的是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在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B) A、主要厂矿企业仍由国家经营 B、征收固定粮食税,剩余部分农民自由支配 C、废除实物配给制 D、实行工资级别制 4、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A) A、计划体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B、苏联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C、斯大林体制是最先进的经济体制 D、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 5、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特点是(A) A、用剥夺农民的办法来积累资金 B、优先发展轻工业以改善人民生活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D、发展重工业以巩固国防力量 6、苏俄由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是(C)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农民坚决反对 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转变 C、苏俄当时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际 D、苏俄当时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 7、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表明(C)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 C、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 8、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哪些原因造成的?(C)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积极性不高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缺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整 9、非选择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 请回答: (1)苏联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的? 牺牲农业,忽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 (2)苏联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的落后,农轻、重比例失调; ②片面强调产值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下; ③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太多,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3)苏联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 ①必须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②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尊重经济规律。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直接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的矛盾是(D)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C.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2、罗期福新政主要“新”在(D) A.推行“以工代赈” B.改良资本主义制度 C.企业实行国有化 D.国家干预经济 3、罗斯福推选新政的根本目的是(B) 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为美国夺取世界霜权和势力范围 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4、下列关于罗其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主要解决的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B.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探索一条宏观调控经济的道路 C.以国有化为主要手段 D.它使美国找到了一条既缓解危机又能保住资本主义制度的方法 5、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B) A.垄断资本家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了 6、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10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C) 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B.应该更多地采用高科技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 D.法西斯上台,达利称霸世界的目的 7、苏俄实行新经济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A)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形势 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B)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 纽约交易所 因股票交易破产被迫廉价出售汽车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当时面临的状况。 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从此美国的经济开始全面滑坡。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美国社会也开始急剧动荡,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而当时的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把维护资本主义作为实施新政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改变胡佛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 (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没有。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解析点拨】: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实质及影响。 (1)问根据课本知识就可作答。 (2)问需要明确“旧民主秩序”指的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最终达到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目的。 (3)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作答。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数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 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自由也就必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五: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实行资本主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国家补贴遵守缩减任务的农户,限定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产产品。 目的在于使消费趋于平衡,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结合材料二,理解新政的实质。 新政的实质在于以政府的力量全面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列宁的初衷是以上层建筑的力量来改造经济基础及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和生产问题,忽视了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本身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经济困难、农民不满、富农叛乱等现实表明必须实行新的政策以解决矛盾。 (4)材料一与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它们之间有何相同点? 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5)根据材料五,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的?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是积极的,符合实际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干预方式甚至采取一些貌似过激的措施遏制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也是值得称道的。这说明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加快社会发展需要改革。 【解析点拨】:本题是关于历史学科内部结合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对传统的经济体制的调整。可结合新经济政策和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结果等方面分析。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选择题: 1、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D)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推行国有化政策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发展,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D) A.这是凯因斯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运用 B.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C.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 D.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经济持续不断的高速发展 3、二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B) A.实行国有化 B.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 C.扩大政府开支 D.政府直接采购 4、“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A) A.股票分散化 B.国有经济的比重日益上升 C.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资本家丧失了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5、“经营者革命”出现的原因是(D) A.“人民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C.资本家已经无法控制企业的决定权 D.科技发展及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6、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过程中,美国“新中间阶层”不断扩大,其主要反映了美国(D) A.工人社会地位提高 B.劳资矛盾缓和 C.工人素质提高 D.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变化 7、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 A.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B.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美化政府形象 D.实行“人民资本主义”暂时缓和阶级矛盾 8、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滞胀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A) A.国家干预经济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C.资本主义的发展已进入了衰落时期 D.资本主义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二、非选择: 9.阅读材料: 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限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 材料二: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千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贷货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 ——摘自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材料三:当代学者在评论二战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经济关系时说:西欧国家社会生活中经济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存在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并且有爆炸性,这也就预先决定了政府千预本国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在西欧也和其他帝国主义中心一样,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必须进行国家干预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捍卫垄断资本的利益,与此同时它在解决资产阶级共同的阶级任务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本国范围内,国家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的方式是个别垄断组织所办不到的。国家影响垄断竞争的实践,并对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的劳动和资本的分配比例有意识地施加影响。 请回答: ——摘自舍纳那夫《今日西欧》 (1)根据材料一,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在帝国主义阶段前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 国家制定法律,保护私有财产和自由经营,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自由放任时期,政府不干预资本家事务,不承担经济职能。 (2)在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开始发生什么变化?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由国家不干预到主动干预经济,参与生产、流通、分配等经济过程,是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 原因:进入帝国史义阶段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垄项组织的建立.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的自由放任原则已不能适应日益严重的经济竞争和经济危机的局面。 (3)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充当什么角色?为什么要充当这种角色? 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参与再生产过程。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暴露出了其弊端,国家必须进行干预。 【解析点拨】:本题考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工厂制度下,政府不干涉企业的经营活动,盛行的经济理论是自由主义,政府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10、阅读下列材料: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请回答: ——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2)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 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1、关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内容涉及农业,工业等领域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D、改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的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D) A、缺乏一贯的方针和思路 B、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C、改革方针过于保守 D、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旧体制弊端 3、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C)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4、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时的领导人是(B)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5、关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改革内容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 B、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D、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了国内局势失控 6、勃列日涅夫时期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主要内容是(D) A、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C、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D、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7、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B、西方的和平演变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民族矛盾的激化 8、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A)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9、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同1953年相比,个人副业生产的肉增加33%,奶增加27%,蛋增加44%,羊毛增加91%。 ——摘自《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1953年至1964年,农庄数目从93300个减为38300个,平均每个农庄的农户从1950年的不到100户扩大到1965年的426户。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农庄转为农场,加上在垦荒区建立的农场,使得国营农场的总数从1953年的4857个,增加到1964年的10100个。……(农庄)还是集中劳动,按劳动日分配,吃大锅饭。——摘自《世界当代史》 材料五: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自《邓小平文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列宁到赫鲁晓夫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演变及其实践效果。 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列宁根据不同的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后者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的政权。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政治上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赫鲁晓夫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对旧体制进行一些改革。在农业上以高价收购代替义务交售制,但同时又强化国营农场实行集中劳动、平均分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几则材料有何联系? 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点拨:本题围绕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展开。苏联的探索经历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三个时期,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各有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苏联的影响也不同。邓小平在吸取了苏联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认识,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回答: (1)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是指哪三次改革? 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验政策;美国1933年实行的罗斯福新政;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 (2)这三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在历史上有什么共同作用? 特点:①俄国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部分恢复私有制和商品买卖的办法来发展生产。 ②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③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结局:①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被废除,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②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 ③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共同作用:三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 (☆★☆点拨:本题考查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类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对经济体制的重大调整。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1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出现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 (1)请分别指出这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 资本主义国家是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干预;社会主义国家是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2)概括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有哪些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 ①国家功能上,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社会主义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所有制上,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或社会主义所有制。 ③经济调节机制上,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计划;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④分配政策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单元练习】:练习1(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苏联社会主义的确立与经济建设经历了一段曲折。回答l—5题 1.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俄国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B) A.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D)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C)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经济封锁所致 4.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B)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5.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A)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回答6—8题  6.对上述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 ①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失败境地 ③他们的改革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7.从表中数据看,对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发展及改革评价正确的是(A) ①苏联实际GDP平均增长率为负增长,横向比较低于世界水平 ②纵向比较也是苏联经济史上的“低谷”之一,苏联陷入危机的边缘 ③导致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8.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B)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国家干预经济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回答9—6题 9.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以下评价正确的是(C)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因为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 B.没有看到消费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广大中下层民众的购买力 C.强调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鼓动消费以减轻供大于求的压力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10.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揭示,经济的调节必须“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两手”兼用。“看不见的手”指的是(A) A.市场调节 B.国家于预 C.市场与计划 D.私有与国有有机结合 11.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文中“新应用”指的是(A) A.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B.打着“利益均沾”的旗号加紧在国际市场进行掠夺 C.利用“金元外交”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加紧掠夺 D.美国政府仍然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2.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B)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13.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著名的田纳西水电站,美国政府修建此类工程的主要目的是(D) A.调整经济结构,鼓励能源出口 B.国家加强干预,防止盲目竞争 C.扩大生产规模,刺激生产发展 D.直接提高就业率,开拓经济发展空间 14.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D)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国际环境影响 D.灰心绝望情绪 15.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由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方式,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区别在于(B) A.是否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是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C.是否在经济运行中起作用 D.是否有国家所有制的企业 16.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B)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了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调整.回答17—20题 17.“人民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A)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吸收大量的资金投入再生产 ③适应了当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 ④实现了企业职工当家做主的愿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表现有(D) ①大型国有企业的建立 ②企业所有权出现分散化趋势 ③企业经营从企业所有者向专门管理人员转移 ④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二战后,英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A) ①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 ②扩大了社会消费 ③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④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0.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A)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1题16分,22题15分,23题15分,24题12分,共60分) 21.历史上,斯大林体制曾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也存在严重失误。 材料一:(斯大林前期)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了种种经济政策。 ——《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 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经济成长历程》(人教版) 材料三: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单位:倍)  材料四: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 (1)据材料一,斯大林前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令“全世界的关注”的成就?试简要概括其原因。 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国家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3分)原因(略)。 (2)据材料二,“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了种种经济政策”,试以罗斯福新政为例说明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3分) (3)材料三,反映苏联国民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什么问题?请指出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问题: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原因: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②二战的影响;③冷战与争霸的需要。(4分) (4)据以上一、二、三材料,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这种体制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4分) (5)材料四,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根据材料简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重点:农业方面。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2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足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股权分散化的趋势。二战结束后逐渐加强,这种现象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思想。(2分) 经济思想:自由竞争或自由放任。(1分) (2)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3分)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哪些主要方式完成了这种转变?(3分) 转变:由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1分) 主要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来调节社会生产。(3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及作用。(3分)同时期资本主义还出现了哪些新变化?(2分)请分别进行简要评价。(4分) 含义:股票呈现分散化趋势,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2分) 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吸收了大量资金,适应了资本社会化趋向。(1分) 新变化:“经营者革命”和福利国家的出现。(2分) “经营者革命”是指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权下降,而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1分)福利国家是指二战后以英国代表为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1分) 评价:①经营者革命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的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 ②福利国家反映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趋势,种类多覆盖面广,以立法和制度作保证,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生活和公民社会权利,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消费,但也造成了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出现财政赤字,人们工作积极性降低。(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4分) 指未能适时中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根源: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2分) (2)为了达到材料二的目的,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4分) 是新经济政策。(1分)结果:苏联经济恢复,工农联盟巩固,政治形势得以稳定。(3分) (3)材料三“有人”对《社会保障法》的高喊,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不正确。(1分)因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维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统治秩序。(2分) (4)材料二、三苏俄改革和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两者的成功说明了什么?(4分) 前者是征收粮食税,后者是实行工业复兴法。 说明: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4分) 2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请回答: (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6分) 1938—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1973—1999年略有下降。 1938—1973,年逐年上升趋势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有关,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1973—1999年的下降是因为1973年以后,英国等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开支也有所削减。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性质是什么?(6分) 最主要的部分是政府的补贴。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 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单元练习】:练习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下列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是(C)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 C.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D.取消自由贸易 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到它是否有利于(B) A.国民经济的的恢复和发展 B.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C.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D.确立新的经济体制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取消,主要是因为(C) A.英美等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B.引发了经济政治危机 C.超出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D.人民生活贫困 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C) A.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B.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C.国家享有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D.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5.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寻找到了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B 后期引起农民的不满和暴动 C.根本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6.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的“新”表现在(D) A.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愿望的实现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C) ①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8.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也称斯大林体制的时间是(B) A.20世纪20年代初期 B.20世纪30年代中期 C.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 D.20世纪30年代后期 9.20世纪2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的主要原因(B) A.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行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普遍推广应用 C.各国都采取了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 D.各国都注重与邻国的合作 10.20世纪2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是(D)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11.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C) A.股票投机过度 B 社会的消费水平赶不上生产水平 C.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矛盾 D.产品严重过剩 12.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B) A.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B.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C.金融市场不稳定 D.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 13.1929年的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C) A.市场萧条 B.产品过剩 C.金融危机 D.通货膨胀 14.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些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在经济萧条中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摆脱危机,这些政策包括(B) ①提高关税 ②限制消费,增强国家的经济能力 ③国家干预经济 ④实行货币贬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1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内容是(A) A.国家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B.整顿财政金融 C.调节农业生产 D. 实行社会救济 16.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B) A.整顿了财政金 B.调整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调节农业生产 D.调整工业生产 17.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 A.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实现工业和平,消除生产过剩 C.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D.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18.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评价不正确的是(D) A.新政的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B.开辟了一条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发展道路 C.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9.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 A.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B.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C.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争夺世界霸权 20.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人是(B) A.罗斯福 B.凯恩斯 C.欧文 D.圣西门 21.“看不见的手”中的“手”是指(C) A. 政府手段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B.非政府的慈善组织的处理手段 C.市场经济中潜在的规则和机制 D.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所采取的措施 22.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的时间是(B) A.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20世纪30年代末 D.罗斯福当选总统后 23.下列关于凯恩斯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B.20世纪40年代至今资本主义的主流经济理论 C.从根本上修改了19世纪以来的传统的经济理论 D.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有(C)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调节社会生产 ④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5.罗斯福新政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B) A.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B.推行国有化政策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D.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 26.“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A) A.股票分散化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国有经济比重上升 D.资本家丧失了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是(B) A.独资企业 B.股份制企业 C.国有企业 D.合伙企业 28.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资金的组成部分(C) ①社会募捐 ②个人缴纳 ③企业缴纳 ④国家补贴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发达国家的福利种类包括(D) ①医疗保险 ②失业保险 ③工伤保险 ④养老保险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经营者革命”的直接背景是(C) A.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 B.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后果 C.企业生产科技含金量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 D.企业所有者不适应经营第一线 31.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涨”现象,发达国家调整政策的表现是(A) ①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②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③强制关闭部分企业 ④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秘密报告的主要内容是(A) A.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号召开展批判斯大林的活动 C.做党的今后工作的部署 D.总结党的近期工作 33.以下不符合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是(A) A.降低农产品的收购计划指标 B.开展大规模的种玉米运动 C.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力 D.可以将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 34.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在军事上的表现是(D) A.推行霸权主义压制中国 B.联合第三世界孤立美国 C.美苏争霸,互有攻守 D.与美国军备竞赛日益加剧 35.苏共提出“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在(A) A.赫鲁晓夫时期 B.斯大林时期 C.勃列日涅夫时期 D.戈尔巴乔夫时期 二、材料分析题:(12分) 3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慌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没有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罗斯福就职总统时面对的是什么形势? 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当时所持的态度是什么? 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群众的不满;可以看出他对摆脱危机很有信心。 (2)罗斯福在演说中强调的纪律和“实现有效的领导”,表明他要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表明他要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 (3))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推行新政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态度?有什么作用? 态度:“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试图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来摆脱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促成生产复苏,缓和了阶级矛盾。 三、问答题:(18分) 3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大力干预经济的? (1)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意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公共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 (3)通过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