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考 纲] 科技成就。 [课 标]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成就 (2)影响: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2.印刷术[来源:学|科|网Z|X|X|K] (1)成就 (2)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3.火药 (1)成就 (2)影响: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 4.指南针 (1)成就 (2)影响: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思维升华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大不相同,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此,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天文、数学、农学、医学成就 1.天文学成就 (1)《_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张衡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 000多年。 (3)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4)郭守敬创制的______比欧洲早300多年。 2.算经与圆周率 (1)春秋时出现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出现筹算计算法。 (2)东汉时期的《________》,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 3.三大农书 (1)南北朝时的《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3)明代徐光启的《________》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4.医药学 (1)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是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__________》。 (2)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四诊疗法;东汉的华佗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还发明了五禽戏。 (3)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__________》。 易混易错 中国古代科技素称发达,但并不是一直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仍属于传统科技,而且以总结为主,发展停滞;此时西方近代科技兴起,而且以创新为主,后来居上。     古代科技发明 主题1 古代中国在科技史上的地位 史论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 史料一 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中国在公元3世纪与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本史料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 史料二 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本史料反映出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史料三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一书中曾写道: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从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这一评价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曾是何等的辉煌。 主题2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主题3 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命运的不同 [来源:学科网] 史料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这段史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和鲁迅对同样的科技成就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的认识。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鲁迅揭露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样的科技成就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主题4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4)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发。 (5)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古代天文学、数学与农学 主题1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2)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合法性。 (3)统治者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主题2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 (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2)以算筹为主要计算工具。 (3)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计算。 主题3 《齐民要术》、《农书》和《农政全书》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体现农本思想,重视生产技术改进在农业中的地位;②都是以往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2)不同点:①《齐民要术》侧重于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②《农书》强调生产工具的改革;③《农政全书》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并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1.在内容上,有很强的实用性,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学科体系。 2.在研究方法上,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多是直接记载生产经验或直观描述自然现象。 3.在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缺乏促进科技发展的动力。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产生较大 区别的原因 类别 中国[来源:学+科+网Z+X+X+K] 西方  经 济 上 自然经济依然占主要地位。自然经济分散、封闭的特征,使科技发展缺少应有的动力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发展的巨大动力  政 治[来源:Z*xx*k.Com] 上 封建制度开始衰落,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许多国家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  外 交 上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包括科技的交流 殖民扩张,开拓市场。市场的扩大,带动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思 想 上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盛行,知识分子思想受到禁锢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解放。面向现实,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例1 (2011· 江苏高考)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为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答案 D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是把握材料实际上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最早是北宋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之前有唐朝发明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例2 (2010·全国Ⅱ高考)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答案 C 审题突破 本题考查雕版印刷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运用能力。儒者从“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到“士庶之家皆有之”,主要原因是印刷术的发展。 例3 (2010·安徽高考)(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特点:实用性、继承性等。 (2)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审题突破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概括特点,可以结合材料中四大学科以及三大技术的具体内容来分析隐含的特点。如农、医、天、算、陶瓷等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从农业在古代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政府对待农业的态度和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 现实热点的历史命题价值 1.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卫星的成功对接,中国拥有自己的载人太空实验站已不是空想。人类飞向太空从发射动力的角度回顾历史,绕不开 [来源:Z,xx,k.Com] (  ) A.指南针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 C.火药的发明 D.印刷术的发明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主干知识——古代中国科技发展 2.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 科技进步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3.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所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 古代重要农学知识 4.下列哪一人物在其著作中破除“唯风土论”思想,指出“风”指气候条件,“土”指土壤等地理条件;还指出棉、豆、油菜等旱作技术的改进意见,特别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棉田耕作管理技术,提出了“精拣核(选种)、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稞肥壅”的十四字诀;推广甘薯种植,总结栽培经验的是 (  )    A.徐光启  B.郭守敬 C.祖冲之 D.贾思勰 题点 古代医学成就 5.解放后,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建立了一座名人纪念馆。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 》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其中“《 》”内应填充 (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  )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2.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欧洲人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是在 (  ) A.8世纪中期 B.11世纪中期 C.14世纪中期 D.15世纪中期 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4.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5.被马克思誉为“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的一项技术发明是 (  ) A.造纸术 B.火药 C.罗盘针 D.印刷术 6.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的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  )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 C.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因素 7.下列科学家与科技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僧一行——唐朝天文学家,测量子午线 B.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发明“简仪” C.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 D.祖冲之——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8.下图算法出现于 (  )  A.元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明朝 D.清朝 9.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 (  )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B.应抓紧农时耕作 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D.主张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10.古代有位科学家,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重视调查,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这位科学家是 (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11.近年我国安徽、广东、湖北等多个省区出现手足口病疫情。中医药工作者选用藿香、艾叶等中药配制成中药香囊,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中医药工作者研究古代中医学必读的书籍不包括 (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12.张强同学向图书馆借阅《黄帝内经》《齐民要术》《九章算术》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主题的是 (  ) A.中国古代的风俗 B.山东农业的发展 C.古代科技与生活 D.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据统计,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是50%。 (1)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2)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8分) 材料三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史学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西科学技术产生差异的原因。(10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三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什么?并分析原因。(8分) (2)材料二所说的“进取的阻力”指的是什么?(4分) (3)结合明清有关历史,论证材料三中费正清的观点。(8分) 答案 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 一、1.(1)②西汉 ③蔡伦 2.(1)①金刚经 ②毕昇 ③欧洲 3.(1)③阿拉伯人 4.(1)①司南 ②航海 ③13 二、1.(1)甘石星经 (4)简仪 2.(2)九章算术 3.(1)齐民要术 (3)农政全书 4.(1)黄帝内经 (3)本草纲目 命题探究 1.C 2.C 3.A 4.A 5.C  课时规范训练 1.A 2.D 3.D 4.A 5.D  6.C 7.D 8.A 9.B 10.D  11.D 12.C  13.(1)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 (2)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3)原因:①社会制度上,中国是专制制度,而西方先进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促进其科技发展;②对外政策上,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文化交流,而西方相对开放,广泛吸纳世界优秀成果;③经济方式上,中国受固有的农耕经济的阻碍,而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开发新能源与科技创新的动力;④研究方法上,中国重人文总结,轻自然探究,而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比较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⑤研究风格上,中国比较注重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而西方比较重视严密论证和演绎推理。 14.(1)特征:双重性: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束缚了中华民族的继续发展。原因: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一套封建统治思想和完备的封建制度。 (3)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近代世界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由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时,中国的传统文明成为中国变革的阻力。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zxxk.com) 版权所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