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程标准】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 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商周):井字形,国有制,奴隶集体劳动  封建社会 以私有制为主体 多种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大部分土地    农民土地所有制 小农土地私有制 少量土地    国有土地制 屯田制、均田制等 部分土地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⑴确立:西周时期 ⑵内容:井字形,国有制,奴隶集体劳动 ⑶瓦解:①原因:A.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荒地开垦,私田增加。 B.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 ②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BC594年,规定公私田按亩收税赋。 2、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现  春秋 井田制开始崩溃,私有制开始产生。 “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加速井田制瓦解 鲁国:BC594年初税亩,规定公私田按亩收税赋  战国 各国变法:以法律形式,最终确立土地私有制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历朝抑制兼并(均田制、鱼鳞图册等) ⑴目的: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⑵内容:均 田 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鱼鳞图册——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⑶作用: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的影响:: A、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B、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二、“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商农争劳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 2、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3、演变: 时期 表 现  战国 商鞅变法①措施:A. 农本商末;B. 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 ②影响: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西汉 ①原因:西汉初,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②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 ③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促进西汉国力的强盛。  明清 ①内容:A.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B.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②影响: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但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4、评价:⑴积极作用:①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②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⑵消极作用:①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②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③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三、“海禁”和“闭关锁国”: 1、“海禁”政策 原 因 内 容 实质  明代 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闭关 锁国  清初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2、“闭关锁国”政策: ⑴原因: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②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④主观原因: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对外贸易。 ⑵内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只开广州一处通商,“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⑶后果: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⑷启示: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