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情分析】 1.高考考查本模块主要集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上,尤其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反思战争、追求和平是高考试题命题的主题价值所在。 3.高考命题与时政热点联系密切,如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的作用、伊拉克局势等。 【知识交汇】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 1919年初,以英、美、法、意、日等国为首的战胜在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和会,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和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等战败国的和约,这些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这构成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西方欧洲、中东、北非等地区新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以美国为首的九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企图解决美日在亚太和中国争夺中的矛盾、美日英三国在海军军备竞赛中的矛盾。结果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这构成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方远东、太平洋地区新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体系以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实力为基础,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西方世界新的统治秩序,并通过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来维系这一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体系留下了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由于体系是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和宰割战败国基础上的,包含着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因此处于极不稳固状态,必将走向崩溃和瓦解。 1920~1922年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获得胜利,1923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的《洛桑和约》,以凡尔赛体系之一的《色佛尔条约》为突破口第一次打开了体系的大门。一战后,德国借口无力偿还赔款,要求延期支付;英美接受了法国的请求,但法国联合比利时于1923年出兵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鲁尔;但法国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赔款,相反却支付了大量大军事占领费,酿成鲁尔危机;于是赔款问题的主动权由法国手中转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国手中;1924年,美国出台德国赔款计划即“道威斯计划”;计划实施后,美元充斥欧洲市场,德国从美国取得贷款,经济复苏;然后偿还英法的赔款,英法将德国大赔款偿还战争时所欠的美国的债务。于是,美国的金元不仅恢复了欧洲的经济,而且操纵了欧洲的经济市场;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为德国政治上重新走进大国行列并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奠定了基础。1925年,英法意等七国在瑞士洛伽诺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欧洲安全问题,最终签订了《洛迦诺公约》;公约使德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较大调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法西斯专政得以建立;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1935年,德国大力扩展陆军,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河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迈出了扩张的第一步;1938年9月吞并捷克的苏台德地区,1939年3月完全吞并捷克,使德国在军事上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崩溃。 1931年9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首次打破了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约束;1935年的“华北事变”,是日本继续朝着破坏华盛顿体系迈进的重大步骤;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和广田弘毅上台,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7月的“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表明日本已经突破了体系规定的列强应该在中国遵循的原则;1941年12月7日,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标志着“华盛顿体系”最终瓦解。 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④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不同点: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个大国的意志。②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④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国的崛起而破裂;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深化理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前后的两个国际战略体系。前者维持了20多年的世界和平,后者则维持了40多年。两者都是战争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比较中更深刻地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下是史学界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的一些成果。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创立过程的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后仓促建立的,是战胜国急于处置战败国、分享胜利果实的结果。“凡尔赛体系的确立实际上是从战后的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开始的,甚至其主体部分——《凡尔赛和约》与《国际联盟盟约》连同《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都是在巴黎委员会这一次会议上完成的。所以,实际创建凡尔赛体系的时间只有一年半——1919年1月至1920年8月。”这么短的时间签订了如此多的媾和条约,其“速度之快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条约制订者们根本无法就条约的具体内容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研究,甚至当德国人已经应召来到凡尔赛时,“条约仍然很不完备,德国人仍然在等待”。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则截然不同,它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还在战争进行之时的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就在纽芬兰附近海域上的一次会晤中拟定了《大西洋宪章》,从而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此后,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议和讨论,到1951年9月旧金山会议达成了战后对战败国的最后一个和约,雅尔塔体系才最终建立。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从《大西洋宪章》到《旧金山和约》,历时整整10年。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战略格局的不同 传统的世界格局是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由欧洲列强主宰国际事务。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仍然是一个以欧洲大国为中心的格局。美、日的崛起和扩张实质上是欧洲格局的扩大和延伸。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近代史上以欧洲为世界格局核心的地位一去不复返。随着美苏崛起,两极力量为国际结构中心,大西洋时代逐渐过渡到太平洋时代。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性质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帝国主义经济基础上,由资本主义国家扮演主角。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列强强权政治、秘密外交的产物,具有十足的反动性质。雅尔塔体系虽带有大国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等旧的痕迹,但在该体系中包含美苏不同的社会制度,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国际和平秩序方面,贯彻了民主与和平的原则。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处置的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失败的。《凡尔赛和约》签订时,战胜国标榜其目的是为了和平,是为了不再发生战争。事实上,它们更多的是为了复仇。法国为了报普法战争之仇,使尽浑身解数打击德国,力图使这个国家最大限度地遭到削弱。它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坚持国联是一个遏制德国的体制。《华盛顿和约》也限制了日本人的野心,使之极为不满。这些条约是为了保证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必然会引起利益受损国的不满。“为复仇而确立的凡尔赛和平体系又准备了一个新的复仇主义温床”。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相同点:第一,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的结果。第二,战争的结果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不同点: 第一,大战前人类对战争的认识程度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对别国进行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权利,反战的声音非常微弱,战争爆发后,所有参战国的民众都卷入了对战争的支持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出现了和平民主运动,反战呼声较高,主要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惨遭战祸的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也希望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再次发生战争动荡。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尽管长期被少数大国操纵,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以维持和平、反对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还是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呼声。 第二,大战爆发的目的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双方进行的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与之相反,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进行的是以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第三,大战爆发的背景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两大侵略集团不断制造战争危机;双方争夺巴尔干地区的焦点成为战争的火药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一战”的战胜国所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具有极大的掠夺性,成为产生新的战争的温床;它所定下的敌视苏联的基调阻碍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日本在华盛顿会议后受到压抑,加上它军事封建性的急剧膨胀,它也走上法西斯道路,德日法西斯和英法美都与社会主义苏联有矛盾;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德日意打着反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号,取得了英法美对它们的侵略扩张的纵容和让步,做好了全面战争的准备。而法西斯德日意三国与英法美之间也存在尖锐的矛盾,它们首先向英法美开战,导致了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四,大战爆发的形式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交战双方已经做好战争的充分准备,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短短一个月,各国相继宣战,很快进入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后才爆发全面战争。 第五,大战的责任和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战争双方共同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挑起的,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参战的目的有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一面,但这些国家不是战争的挑起者。绥靖政策是应该批判,但英、法、美等与德、日、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民主与法西斯的矛盾,它们没有法律上的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的不同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第六,大战的影响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尤其对人类心灵产生消极的影响,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打击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地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第七,大战后对战败国的处理方式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利用战场上的优势,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再次挑起战争,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四、国际联系与联合国的比较 1.相同点:(1)在背景上,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2)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3)在宗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4)在成立之初都被大国所操纵。 2.虽然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联系和继承性,但是联合国决非国联的简单继续和翻版,它对国联的经验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前推进和加以发展。联合国与国联主要有以下不同点。 其一,成立的背景不同。两者虽然都是在世界大战后诞生,组建者的目的都是力图通过大规模的国际性组织来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但国联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建立的,盟约初稿仅在11天之内突击完成,相继被列入对德、奥、保、匈多国和约内,并分别成为其中的第一部分。这种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必使国联的政治基础异常脆弱。几个核心大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各自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不能通过协商采取共同行动。而联合国则是在二战反法西斯的烽火中诞生,联合国宪章经过了长期酝酿和反复磋商。宪章提出的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充分反映了惨遭两次大战涂炭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 其二,参加者各异。垄断、操纵凡尔赛和会的英、美、法、意、日五个大国都是帝国主义列强,虽然国联从最初的42个原始会员国发展到后来的63个,但是从地域和政治格局来看,均未摆脱“欧洲中心”。在20和30年代,美、苏已成为世界上两个潜在的最强大国家,然而美国并未加入国联,苏联也仅在1934年国联走下坡路时期才成为会员国,旋即于1939年被开除。国联实权为英法所操纵,英法把国联当作自己战利品的保卫者。正因为国联缺乏一个世界范围的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广泛性与普遍性,所以不能代表各国广大爱好和平人民的利益。联合国的筹建者中,除有反法西斯的西方大国外,还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东方大国中国和印度。联合国成立之初的51个创始会员国,遍布世界六大洲,代表着世界80%以上的人口,到1995 年已多达185 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已近120个,占会员国总数的2/3。这使得联合国成员的结构和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会员国主要是亚、非、拉新独立国家,他们的团结意识不断增强,在维和、人权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在联合国内外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71年10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以来,我国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以及联合国所属各机构中,都尽力为世界的和平、安全与发展,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权益而不懈斗争。尤其令人瞩目的是,联合国秘书长的人选发生了重大变化。联合国从成立至今,共有六任秘书长,其中三位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三位来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最近两届秘书长是秘鲁的德奎利亚尔和埃及的加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联合国之所以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它正在开始逐步摆脱由少数西方大国控制的局面,代表了占世界人口4/5的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利益, 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呼声。 其三,运行机制有别。国联盟约的宗旨不仅极为简略,而且含混不清。虽然序言和正文多处写上了维持和平与安全及解决争端等条款,但是内容空洞,无执行的切实保障。这主要表现在:(一)缺乏稳定性。加入国联,仅有大会同意即可。盟约规定会员国可自行退出,造成国联进出随便,犹如松散的俱乐部,先后共有18国退出或被除名,使国联难有作为。(二)缺乏明确性。大会和行政院权限划分不清,互相掣肘,难于工作。(三)缺乏权威性。国联在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通过原则,使会员国普遍拥有否决权,因此失去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四)缺乏约束力。国联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因而不能通过军事手段来强制实施决议,迫使违反盟约的成员国就范,而只有通过经济制裁来施加必要的压力,遗憾的是这种制裁并不彻底。联合国纠正和防止了国联运行中的上述弱点,不仅规定了较为明确的宗旨与原则,而且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宪章载有会员国的区分与新会员国入会条件、停止会员国权利和开除会员国问题等条款。会员国分为创始会员国和会员国。接纳新会员国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安理会的“推荐”和大会的“决议”。会员国屡次违反宪章所载原则者,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建议,将其从联合国组织中除名。但宪章中没有关于被除名的会员国重新加入联合国及禁止或准许会员国退出联合国的条款。这些无疑从组织结构上增加了联合国成员的稳定性。另外,联合国对六个主要机构采取了明确的“权力划分”的原则,使其权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分工而不分家。为保证联合国行动机敏迅速和高度权威性,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这就使得联合国具有国联从未有过的活力与权威性。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其四,对待战争的态度两样。国联盟约虽列有实现集体安全的多项条款,但并没有宣布战争为非法,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不允许会员国进行战争。这便在客观上给侵略者发动战争提供了有机可乘的口实。此外,盟约对侵略未下明确定义,没有禁止侵略国家加入国联的规定,也没有对侵略国家规定实行强制制裁。联合国宪章不但废弃了战争的权利,而且废弃了诉诸武力的权利,它把制裁侵略的机制规定得较为完整周密,同时拥有维和实力。 其五,对经社问题与人权问题重视程度不一。国际组织从只过问和平与安全问题发展到兼顾经济和社会等问题始于国联,这的确是国际组织史上的一大创新。国联盟约规定了如:确保公平、人道之劳动条件,监督关于贩卖妇女、儿童、贩卖鸦片及危害药品等多种协定的履行,维持交通运输及过境之自由,在国际范围内预防及扑灭多种疾病,以及统管已成立的有关国际事务机关等,然而国联对经社问题规定的范围窄且仅限于管理和监督。无奈其自身不稳定,最后名存实亡,因此这方面的许多努力往往有始无终。联合国对经社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因为实现和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经济与社会更快地发展。经社问题在宪章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第一章第一条确定了经社系统的宗旨和原则,九至十三章明确载入联合国应促进较高生活水平、全民就业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的条文。宪章对经社问题从服务到福利一一作出的原则规定,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有甚者,为了有效地贯彻上述规定,宪章还精心设计了以经社理事会为中心的190多个运行机构, 有效分工,各司其职。迄今为止,联合国总共制定过四个发展十年战略,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早在1963年,联合国就成立了社会发展研究所,着重研究如何改善全世界穷人的状况,以便让更多的穷人参与社会发展问题。在社会发展问题中,联合国尤其重视妇女、青年、老年、儿童和残疾人问题,特别注意维护他们的切身权益。 在人权和自决权问题上,国联盟约只是在第23条和25条中涉及到人权和人道主义的保护问题,实际活动尚未全面展开。联合国不仅努力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积极促进人类的发展,注意尊重和保护人权。宪章中规定有关人权的条款和联合国制定的有关人权问题的宣言及公约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实属空前。在近70个有关人权的宣言和公约中,以《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最为著名,它们共同构成了联合国人权原则的基本框架。其中1948年12月联大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首次系统地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此外,联大决议还把民族自决权确定为一项基本人权。宪章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权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其宗旨之一就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宪章专门列入了“关于非自治领土之宣言”、“国际托管制度”和“托管理事会”第三章条款,以促进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发展。 其六,联合国充满生机与活力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国际环境。新科技革命使世界大国之间的争夺,从传统的运用军事手段瓜分世界转向运用高新技术来占领市场。联合国之所以能起到维持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正是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力与影响力。新科技革命为联合国从事的各种进步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与先进的技术手段,联合国也不失时机地抓住了由于科技革命所带来并引起人类日益关切的大量问题,予以关注并加以解决,从而使自身在不断充实和调整中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国际会议比较 召开时间 国际会议 与会国 主要内容  1941.9—10 苏、美、英莫斯科会谈 苏美英 《三国协定》  1942.1 华盛顿26国会议 美英苏中等26国 《联合国家宣言》  1943.11 开罗会议 美英中 《开罗宣言》  1943.11 德黑兰会议 苏美英 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944.8—10 敦巴顿会议 美英苏——美英中 《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建议案》  1945.2 雅尔塔会议 苏美英 最后决战和联合国问题  1945.4—6 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 美英苏中等51国 《联合国宪章》  1945.7—8 波茨坦会议 苏美英 对日作战问题和《波茨坦公告》   六、二战期间的国际会议和中国 国际会议 中国的作用 中国的地位  华盛顿二十六国会议 1942.1.1 美英苏中四国代表首先签字,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作为战时四强之一首次出现在国际文件上。这一签字顺序证明了中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了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开罗会议 二战开始以来中美英首脑第一次会晤 ;发表《开罗宣言》,宣告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是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开罗会议是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在远东的第一次积极合作,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开罗宣言》是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用法律形式确认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一种尊重。  敦巴顿会议 参与会议的第二阶段,提出“中国建议”,得到一致认可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筹建工作,成为旧金山会议的四大发起国之一。  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 国、共双方均派代表参加,中国作为四大发起国成为轮流担任大会主席的成员国之一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联合国核心机构)常任理事国之一,与苏联、美国拥有同样的地位和权利,再一次肯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波茨坦会议 美英中苏共同签订《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日本签署投降书的国际性政治仪式上,中国代表的地位仅次于盟军最高司令和美国代表,这是中国坚持抗战所赢得的应有地位和荣誉。  ? 七、二战期间,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是哪些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如何理解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1.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就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场一直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是抗击法西斯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 2.中国人民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亚洲、进而称霸世界的狂妄计划,同时有利地支援了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北进”的企图,同时又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南进”的势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同盟国家人民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中国战场的重要地位迫使美英等大国放弃“远东慕尼黑阴谋”,改变对华政策,开始主动支援中国的抗战。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战态度的转变,为以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确立大国地位创造了条件。 4.中国军民在抗战中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占日军在二次大战中总伤亡人数的70%,对最后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毛泽东曾这样论述:“中国抗战不但是为了自救,且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尽了它的伟大责任。”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国家独立、领土完整,也维护了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并最终赢得了在国际社会的大国地位。 5.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国地位,不仅体现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更体现在对战后事务的安排上。在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主要发起人,同时也在充当东方国家代言人的角色。虽然在此期间,中国的大国地位遭到怀疑和非议,而且美苏之间的政治交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但不可否认,中国能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和美苏平起平坐的地位和权利,对于中国在未来国际事务中维护自身利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四次重大国际会议 1.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提出英美苏要协同作战;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1945年7月召开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2.开罗会议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根本转变的形势下,1943年11月22 到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蒋介石、罗斯福、邱吉尔及其随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主要内容: 一、强调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扩张领土之意。 二、三国的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取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三、把日本从它用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驱逐出去。 四、三国鉴于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内使朝鲜自由独立。 五、三国将坚持长期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3.德黑兰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J.V.斯大林、F.D.罗斯福、W.L.S.丘吉尔讨论盟国战略以及战后和平问题的第一次会晤。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此次会议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有利于盟国方面的重大转折、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着重讨论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问题。斯大林十分关心开辟西欧战场的“霸王”行动,要求立即确定其开始日期;丘吉尔先是坚持其进军巴尔干的计 划,继而又提出从巴尔干和西欧两路攻入欧洲的新方案,极力回避发起“霸王”行动的确切日期;罗斯福则居中调和,但倾向斯大林的意见,并表示不想推迟“霸王”行动。经过反复协商,三方终于就对德作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秘密作战计划《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规定“霸王”行动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起;届时,苏军将在东线发动攻势,以阻止德军由东线调往西线。12月1日会议结束时,三国首脑发表《德黑兰宣言》,指出三国已经议定关于消灭德军的计划,并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一致的协议;号召所有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伊朗的宣言》。苏、美、英承认伊朗在对德战争中所做贡献,同意给予经济援助,并赞成伊朗维持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三国首脑还就波兰边界、战后处理德国的原则、 建立国际组织等问题交换了意 见,并讨论了盟国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半年后参加对日作战。 德黑兰会议及其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4.雅尔塔会议 1945年初,战争形势更加明朗,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为朗不远,这时苏美英各大国都面临着一个战争胜利果实的分配问题。德国法西斯却妄图与美英单独媾和,挑拨苏联与美英的关系,因而使苏联与美英之间的矛盾和互不信任日益明显。为了取得谅解,协调关系,研究与解决面临的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因此,被称为克里米亚会议,或雅尔塔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它的规模很大,仅英美两国代表团的成员及工作人员就将近七百人。 会议经过八天的激烈争论与讨价还价,有的问题达成了协议,有的问题尚未达成最后协议。会议结果,签署了“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的议定书”、和“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 5.波茨坦会议 西席林霍夫宫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韦尔河畔的波茨坦市,因《波茨坦协定》在此签署而闻名遐迩。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3次会晤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 波茨坦会议是战时三国政府首脑三大会议中时间最长的一次,历时两周有余。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如何处置德国问题迫在眉睫,同时为了减少太平洋战场上的牺牲,美国希望苏联尽快参加对日本战争。就在杜鲁门到达波茨坦开会的第二天,接到了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的电报,获悉了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在杜鲁门看来,有了这东西垫底, 苏联出不出兵都无所谓了。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他装作不在意地把这个消息捅给了斯大林,说美国已拥有一种破坏力特别巨大的新武器。但是,斯大林并“没有表示异乎寻常的兴趣”。 会议通过了两个主要文件,一是《柏林会议公报》;一是《柏林会议议定书》。两个文件都经三国首脑签署。当时只发表了包括十四项内容的公报。议定书则有二十一项,内容比公报多。此外,会议过程中还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彼茨坦公告》。 经过争论与协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协议。 第一,设立苏、美、英、中、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关于缔结对德国等战败国和约的准备工作以及讨论了对意、罗、保、匈、芬等国的政策及其加入联合国组织的问题。 第二,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解除德国全部武装,铲除可用作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一切武器、军火及战争工具均由盟国处置或予以销毁;摧毁纳粹党及其附属机构,逮捕和审判纳粹战犯,禁止德国军国主义及纳粹主义复活,使德国沿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 第三,关于规定德国的赔偿责任。最后商定赔偿应由每个占领国从自己的占领区征收,苏联还从西方占领区取得所拆迁的德国工业设备的25%,其中10%是无偿获得,15%用粮、煤交换。 第四,关于波兰的疆界问题。会议承认了新成立的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规定德国原来的东部领土,以及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及原但泽自由区,均由波兰政府管辖。 会议期间还发表了由中、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促今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并重申《开罗宣言》必须实施。 这次会议是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继续。由于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战时同盟基础逐渐消失,盟国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苏、美、英就战后世界政治安排展开激烈争论。尽管如此,当时对日作战尚在进行,盟国仍需继续合作,波茨坦会议的历史作用就在于它及时地调整了三大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对大战结束时出现的一系列迫切问题,例如边界问题、对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处置问题等,基本上达成了协议,为建立战后世界的新秩序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使日本分化盟国的迷梦化为泡影,维持了同盟国之间的关系。这对巩固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迫使日本早日投降起了积极作用。 九、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比较 1.相同点:两者都发生在亚洲,都在中国的周边,都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最终结果都以美国失败告终。 2.不同点: (1)两场战争的国际背景不同。朝鲜战争的背景是冷战初期,超级大国将其在欧洲的对峙向全球扩张,此时美国整体力量处于巅峰时代,对自身充满自信,在某些人眼中,世界大战并不特别可怕。而苏联,由于国力正在恢复,东欧统治尚不稳固,对美苏冲突是有顾虑的,斯大林曾经试图与西方媾和,但不被美国接受。 越南战争的背景是冷战中期,超级大国的势力范围大体确定,美国的目的不是全面战争,而是巩固封锁线。苏联国力处于上升期,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也较强,在全球转入攻势。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国力发展较慢,对外交往集中于第三世界。 (2)两场战争的作战方式不同。朝鲜战争是大规模常规战争,庞大的正规军实施一系列战役行动,由于战场狭窄,无法展开更多部队,双方普遍采取轮换作战的方式,作战的强度可以与二战相比。故此消耗极为惊人,军费负担沉重推动双方走向谈判。 越南战争的规模略小,时间更长,一系列中小战役与游击战结合,美军在战役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无法战胜武装的民众,输掉了游击战。由于越南人进行的是民族解放斗争(朝鲜战争不具备这么强烈的民族色彩),任何因素都不能使他们停止战斗,这是越南人获胜的根本原因。 (3)两场战争的影响不同。 朝鲜战争,中国收益最大,不仅提升了国家声望,也得到了苏联的全面援助,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有人说不利于解放台湾,但是中国当时的海空力量尚不足以保证此类作战的胜利。社会主义阵营展示了团结的一面,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柱得到确认。美国则确认自身在西方和自由世界的领导地位。 越南战争,越南收益最大,统一了国家,提升了声望,得到了苏联的持久援助。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声望上升。中国证明自己作为东亚大国的作用,为中美接近创造了条件。美国名誉扫地,唯一的收获是拉拢中国。 十、四次中东战争的比较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时间 1948年 1956年 1967年 1973年  战争进程特点 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 埃及抗击英、法、以 以色列突袭阿拉伯国家 埃及、叙利亚进攻以色列  结果 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5 埃及实现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以色列占领整个巴勒斯坦、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一些地区 埃及和叙利亚收复土地面积不大   十一、二战后世界反战运动的发展 (一)40、50年代的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一个高潮 1.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一个高潮大事件:①第1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49,巴黎和布拉格——呼吁和平合作;要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中国派代表徐悲鸿参加了1949年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②第2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0,华沙——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和平共处”原则。③《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1955年——指出核战争的危险;倡导和平解决争端。 2.世界和平运动第一个高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①原因:二战劫难的影响;核武器阴影的笼罩;美苏“冷战”加剧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②影响:推动了50年代的和平运动;推动科学家投身运动。 (二)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主题: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二次高潮,中心在美国。 1.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二次高潮大事件: ①由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抵制征兵,反对侵略战争开始。②多种多样的反战形式——游行示威、拒缴战争税,召开宣讲会,极端自焚等。③特点——阶层多,时间长,规模大。 2.世界和平运动第二次高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①原因: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 ②影响:与当时的黑人民权等运动相结合,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运动波及到欧亚大洋洲等地。 (三)80年代世界和平运动的高涨——主题: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三次高潮,由欧洲兴起并迅速波及整个世界 1.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三次高潮大事件: ①“1983年的炎热秋天”:欧洲上千万人的反核和平运动。 ②运动核心内容——反对美苏的核军备竞赛、要求裁军,强调欧洲建立“无核区”。 2.世界和平运动第三次高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①原因:北约准备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以对抗苏联。 ②影响:运动波及到世界各地;推动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确立“国际和平年”;(补充人教)联合国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四)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1.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①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②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③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2.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 ①对制止战争、对限制军备竞赛、对裁军起了积极作用;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 ③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0世纪下半期,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归纳: 二战劫难使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核武器阴影的笼罩,严重威胁人类文明;美苏“冷战”加剧,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及军备竞赛的升级,造成世界不安宁;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的存在,威胁世界和平;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如罗素和爱因斯坦;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增强。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