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情分析】 1.高考命题考查本专题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趋势、演变原因及其影响,同时联系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考查学生横向综合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从考查的能力要求层面看,不仅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学科初步能力,而且也很重视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深层次能力。 3.从考查的主干知识层面看,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苏关系、中欧关系、联合国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调整,都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高频高点。这不仅要联系到历史上的大国崛起等相关学科知识,还要联系到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在考查新中国的对外关系过程中,往往还要联系中国古代、中国近代的对外关系状况,从而体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4.近年来,高考逐步侧重于对中苏(俄)关系、中非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以及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的考查。如: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6题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关系演变,福建文综卷第18题、广东文综卷第18题、上海历史卷第30题、浙江文综卷第21题均考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关系和对政策,全国文综卷Ⅰ第17题考查了20世纪60年代与西欧国家的关系,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34题考查了建国以来中苏关系的曲折发展;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等。可以预 【知识交汇】 一、新中国的外交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国际国内背景:两极格局形成,西方对新中国的敌视与封锁。 (2)外交方针和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1953年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③认识: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 (4)外交成就:①建国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政策。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③1955年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 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 (1)国际、国内背景: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变,包括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的削弱;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外交政策的调整: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改善同西方大国的关系 ? (3)重大外交成就: 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这是国际社会对新中国普遍认同的开始,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它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②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邓小平访美。打破了由于美国战后长期孤立中国、造成中国外交的僵局,此后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③中日建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建交。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以来的敌对状态,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缓和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为中日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1)国际、国内背景:美苏争霸态势转入均衡,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不断壮大,尤其是苏东剧变后,两极格局向世界多极化转变,和平力量增长。我国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加深。 (2)外交政策的调整: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奉行不结盟政策;重视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积极开展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3)外交活动: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③着重发展睦邻友好合作。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认识: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扩大并深化了多边外交关系,为中国在新世纪拓宽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赢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国际信誉,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外交的比较 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理解为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第二阶段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第一阶段,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等于说,也为第二阶段奠定了这样的提前和基础。对新中国的外交史亦应做相应的分期、定位和理解。这两个时期的中国外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第一阶段的外交路线和政策,总的来说,是为当时国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关于处理国家关系的政策与实践,它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这方面的政策是一贯的,比较稳定。二是以国际共运为主要内容的外交战略。外交战略,前后变化较大,从“一边倒”,到“中间地带”,再到反对两霸、“三个世界”、“一条线”等,但总的特点是通过反殖、反帝、反霸、反侵略来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独立。这两部分实践上是相互结合的,合起来考虑,毛泽东周恩来更多地强调用争取世界反霸统一战线的外交斗争方式、用声援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和发达国家内部人民革命的方式、甚至用出兵、军援等军事斗争方式,去实现和平与安全的目标。 这一时期的外交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是世界分为东西方两大对立阵营。其次,世界处于“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成为世界潮流。最后,中国先是长期受到西方封锁和美国威胁,台湾被侵占,后又受到苏联霸权的威胁。因此,毛泽东周恩来采取那样一种外交路线和政策是不奇怪的,也是必然的。 进入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尽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是和平力量也在增长,发展任务则被突出地提上了世界议程,成为已获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迫切愿望。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改革开放引起的,至少是由它推动的。中国外交相应地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为和平发展服务的轨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组成部分。 和平外交是新中国一贯坚持的原则,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决定的。不能认为新时期才有和平外交,而以前是革命外交。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革命外交也是和平外交。但是新时期的和平外交又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和平发展上。和平发展的含义非常广泛。它首先意味着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和睦的周边环境,只有争取到这样的环境中国才能实现发展。它又意味着中国用和平的非对抗的方式排除发展障碍,而中国的发展,包括经济力量的增长,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软实力的增强,则为中国添加了越来越多的前所未有的和平手段(政治对话,国际法程序,经贸谈判与合作,文化交流等)来解决争端,化解危机和维护主权。它还意味着中国通过溶入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与经济体系而获得发展,既遵循其规则,也推动这个体系向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转变,即向十七报告所说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转变。最后,它意味着在世界人民面前,中国的发展表现为和平力量的发展,表现为双赢、共享、互利和普惠机会的加大。新时期的外交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它围绕的主线无疑是和平发展。 2.联系。 这实际上是两个阶段之间的承袭问题。国史外交史研究应当关注这个问题。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留下的外交遗产是巨大的,至今还缺乏梳理。我初步考虑,除十七大报告提到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立自主的不畏强权、永不称霸的和平外交政策。过去这样,现在依然如此。二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不仅是中国一贯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三是中国的世界政治大国地位。这个地位是第一领导人确立的,它独立于美苏之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中国如果没有这种地位,像印度那样,改革开放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迅速改变世界潮流。四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个席位为中国在新时期运用最高国际安全程序,服务于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提供了不可取代的重要先机。五是中国在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威望和影响。六是某些外交战略。这里仅举一例。改革开放初期的外交战略仍然是毛泽东制定的“一条线”。中国利用这一战略,先是在对美国与西方关系方面实现了开放与合作,后来又迫使苏联改变政策,放弃扩张,与我实现关系正常化。1989年,当西方国家制裁中国时,中国却在自己的周边消除了主要威胁,与各国建立起了睦邻友好关系。 【思想方法】 1.从纵向方面看,要从宏观上概括出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四个阶段,从背景、政策、成就、特征等层面把握新中国的外交关系及其成就。 2.从横向方面看,要运用比较法比较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异同、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的两次封闭和两次开放的异同,要比较不同阶段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苏(俄)关系、中欧关系、中非关系的原因和影响方面的异同。 3.要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发展时,可以记忆为敌视→缓和→建交→正常中曲折发展;在记忆建国以来中苏(俄)关系发展时,可以记忆为兄弟之谊→关系恶化→重新建交→战略伙伴。 4.要运用《政治常识》中的有关知识,把握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要规律: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其对外活动的主要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国家间分歧,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