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程标准】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1、政治: ①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4、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5、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 (三)内容 基本内容 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前期 提倡科学与科学, 反对愚昧与专制。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⑴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⑵鲁 迅: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①胡 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②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③鲁迅写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概况:李大钊:①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②歌颂十 月 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③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评价: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2、意义:⑴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⑵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⑶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局限:(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 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 ⑵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开始传入:见上表 2、系统介绍: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3、传播途径:A、撰写文章;B、成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社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C、向工人宣传 马克思主义 ,出版工人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 4、影响:①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②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③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综述: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让人们埋头读经,不问政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从鸦片战争开始,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 ★☆探究: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前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⑴原因: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 ⑵认识:①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②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⑶对待: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探究:19世纪晚期到五四运动(1919)前后,哪些阶级先后提出了哪些救国方案?结果怎样? 派 别 主 张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派 变法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革命派 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阶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激进派 提倡民主、科学,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探究: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第一阶段——器 物 阶 段(抵抗派和洋务派) 1、时 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变革; 3、代 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 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5、特 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 第二阶段——制 度 阶 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1、时 间: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 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 3、代 表: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政体方案)、孙中山(民主共和方案); 4、指导思想: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 5、特 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机,但没有对封建文化彻底批判。进入“制度”阶段 第三阶段——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1、时 间:新文化运动时期; 2、主要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代 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指导思想:前期是民主和科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5、特 点:前期彻底否定封建传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进入思想的核心阶段。 但前期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 ★☆探究: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