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2考纲解读】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海高考试卷中曾经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过。2007年广东卷第10题考察了晚清上海的饮食和26题考察了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山东文综卷27题文明史观材料题和29题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材料题也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因而在复习时要引起重视。重点关注: ①复习时应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意义。 ②将交通工具的变化与两次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考查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和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和通讯工具、大众传播媒介三个方面整体把握社会生活的变迁和进步。 【重点知识梳理】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 【知识归纳】(1)变化表现:①衣的方面,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②食的方面,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③住的方面,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④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 (2)变化原因:①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也涌入我国;②一些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宣传文明、进步和民主,也积极主张吸收外国近代生活方式;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放在首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特别提醒】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二、 中国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知识归纳】(1)原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①积极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特别提醒】(1)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①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②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③政府的大力提倡;④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2)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三、 报纸、电影、网络在传播信息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知识归纳】①在广播电视出现前,报纸一直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媒介,使人们了解国内国际大事最快捷的渠道。报纸除了报道新闻的功能外,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②电影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时效性并不强,但制作比较精良,画面比较清晰,能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电影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其特殊效果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③互联网集报纸、广播和电视三者的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户可以从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其他媒介能办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而且费用低廉。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加主动、更加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特别提醒】目前,发展报刊业需要注意问题: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更应注重其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恶意炒作的出现。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1 、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变化 时间 历史背景 变化表现  第一次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  第二次 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 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为,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城市生活保障,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  第四次 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他、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考点2、中国近现代人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变迁的不同变化及其原因 ①近代: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变迁只是在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发生变化,而广大的农村几乎没有进入近代生活,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 原因:受外国侵略的影响,西方列强最早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并且东南地区受西方思想,特别是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大,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经济比较落后等。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日益改善,但到改革开放前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后,在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因: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特别是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原因有:生产力低下、人口多、极“左”思潮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有: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如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农村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结果;广大人民的积极劳动;当然也与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 考点3 、中国近代城市和农村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差异大的原因 ①政治上,中国主权虽然遭到破坏,但对中国农村的直接影响并不大;②经济上,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但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没有立即对内陆的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③文化上,中国原有的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民愚味落后的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 考点4、从服饰、饮食和住房方面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并简要概括变化的特点。 变化:①先是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了西装。继而是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更促使青年学子剪辫易服。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逐渐多了起来。 ②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但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也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在沿海大城市里,由于西方侨民增多,西式住宅不断增加。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只有少量的“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 特点:开始西方化,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变化区域不平衡,东南沿海和城市发生重大变化,而广大农村变化不大。 考点5、影响中国近代通讯工具发展的因素 影响我国近代通讯工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外国侵略的需要;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③中国是封建的落后国家,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落后,经济基础薄弱;④政府的政策影响;⑤清政府同列强的交涉中,以及在维护电报权利斗争中对电报的重要作用开始有所认识,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给军政、商务带来了方便,有效地制止了外国资本主义企图垄断中国电报事业的侵夺利权的活动。 考点6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 (1)交通:①鸦片战争后,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1881年,清政府筹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第一条铁路。②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城、兰新等铁路,开通了西南、西北的交通线。90年代,贯通南北的京九铁路全线通车,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青藏铁路通车,使西藏和内地联系在一起。④火车机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历程。铁路营运居世界第四位。⑤公路交通方面,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一些偏远闭塞的地区也被公路联系起来。⑥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通讯: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②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民间百姓使用的很少。③1875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架设电报线开通第一部电话。④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⑤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⑥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考点7、我们为什么把地球称作“地球村”? 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地信息的交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私家车的拥有量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迅速增长,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我们生活的地球却显得越来越小了。所以把地球称作“地球村”。 考点8 、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⑴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⑵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⑶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点9、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积极影响: ①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其不但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命名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②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③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④思维方式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2)互联网的缺陷:①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②利用网络进行犯罪;③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3)启示: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10、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① 报刊:最主要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活动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 ② 影视: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③ 互联网:通过全球范围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传递,全方位的彻底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 、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如果将每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人在终端,网上可以听广播、看电影、办公务、治疾病、炒股票、购商品、施救助、玩游戏等等。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高考真题精析】 二.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一)选择题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2011年山东省基本能力24)从古诗词中可以窥见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娱乐活动,与下列诗句依次对应的活动是 1弄假如真无比空,吹嘘全在一丝风 2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3双枝需组履平地,楚黄州人擅此技 4梨花风气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A.放风筝 赛龙舟 踩高跷 踏青 B.荡秋千 游泳 赛跑 踏青 C.荡秋千 游泳 踩高跷 登高 D.放风筝赛龙舟 赛跑 登高 (2011年重庆市文综14)周滇《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这里所描写的女装形式流行于 A.汉朝 B.南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开放的社会风尚。唐代女性服装有的胡服胡帽,有的袒胸窄袖,最让人惊叹的是大胆开放的风格。 1.(2009年广东理基,63)“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解析】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节日。 【答案】C 2.(2009年广东历史,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解析】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C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 【答案】C 3.(2009年江苏历史,22)(1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 【解析】本题主要从近代历史上社会生活中婚姻观念的变化来考查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的价值体现。试题设计较好,既有⑴、⑵问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也有第⑶问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很好体现了高考考试目标的要求。 【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4.(2009年上海历史,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解析】 “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不分男女、等级的特点,是对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背离材料,D项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A 5.(2009年四川文综,39)(60分)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4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4分)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材料三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年 14.1 2.7  1880年 14.5 5.5  1890年 12.0 10.2  1900年 10.0 16.2  1910年 8.4 26.2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3分)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3分) 【解析】(1)结合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后面的两问,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2)依据材料来概括康藏公路的积极作用即可。(3)本题是表格数据型材料解析题,注意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变化,从中找出规律。结合所知识来回答原因。 【答案】(1)(8分)影响: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4分)。 历史价值:有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亦可相应给分)。有利条件:历史悠久:保存完好(2分)。 (2)(6分)作用: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2分);沟通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2分);开发资源,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2分)。 (3)(6分)帆船吨位数量逐步减少,汽船吨位数量逐步增加,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3分)。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航运业的发展(3分) 【2012高考押题】 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可以得出结论。 答案:B 2.康有为“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康有为的这一号召(  ) A.推动了近代“断发易服”的序幕 B.已经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C.推动政府全面颁布了剪辫易服的法令 D.推动中国人几年内更换为近代男子发型 解析: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他的号召更多起到的是引导、启蒙的作用,B、C、D三项发生于辛亥革命前后及民国初期。 答案:A 3.下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购货证和购粮证,票证的流行说明我国当时(  )  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 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 ③购销矛盾非常突出 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此题实质考查的是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背景和体现的经济模式,所以应该选择A项。 答案:A 4.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  ) 时期 所送的嫁妆  20世纪80年代 ] 被褥、“红包被”、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21世纪初 被褥、“红包被”、高档组合家具、名牌手表、笔记本电脑、汽车  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D.嫁妆保留了传统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送嫁妆”说明仍保留我国传统的婚礼风俗,故A项不符题意。 答案:A 5.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郑观应首先认为中国的世博会如果要开,地点会在上海。理由是“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意思就是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地理位置重要。 答案:B 6.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流工具改进的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不分男女、等级的特点,是对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两项背离材料,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7.“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 A.电报的传入 B.电灯的传入 C.电话的传入 D.英语的传入 解析:根据“向线传语”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通信工具,故可排除B、D;根据材料可知,这种工具“与电报无异”,故非电报,可排除A,答案为C。 答案:C 8.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他们先后在中国创办了近170种中外文报刊,约占同时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这些报刊(  ) ①是传播宗教思想、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 ②客观上起了传播西方近代文明的积极作用 ③促进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 ④对国人自办近代报刊起了刺激和示范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传教士在中国办报刊,虽有传播宗教思想、进行文化侵略方面的考虑,但客观上在促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西方近代文明的传播,也对我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答案:D 9.在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 A.报纸 B.电影 C.组织工人运动 D.发动民众起义 解析: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改革的方式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等,C、D两项与维新派无关,B项1905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与19世纪90年代兴起的维新派时间上不吻合。本题选A项,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 答案:A 10.辛亥革命时期,国内外革命报刊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迅速发展,其文字宣传与舆论鼓动,比革命党的军事影响更普遍。下列属于当时“革命报刊”的是 (  )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革命报刊”,从中可知要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而《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属于革命报刊。 答案:C 11.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  ) ①报刊杂志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注意题干要求的是第一时间获取消息,所以不能选电影和报刊杂志。 答案:B 12.对于词语“沙发、椅子、纯净水、博客、黑客、闪客”的出现,下列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 A.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D.是对传统词语的异化 解析:通过审题,沙发是西方传入中国的。椅子是传统的,最后三个词语都是网络用语,说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答案:C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 ——许金城《民国野史》 材料2:辛亥年间,不是只有清室的遗老遗少,或者张勋那样愿意向旧王朝顶礼膜拜的人才继续留辫的。好多人将发辫盘在头顶,或藏在帽子里,还有人干脆一如既往地将辫子自自然然地垂于脑后。清末政坛的风云人物张謇,倒是把辫子剪了,可是他却郑重地将剪下来的辫子珍藏起来。 材料3: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掩人耳目,却被商团窥出了破绽,逼令该巡士将制帽除去,于是真相毕露,看众大哗,说你们劝人除去胡尾,自己反倒来掩饰欺人,实属可恶!说罢将该巡士的油发大辫揪住,要带他剪去。经该巡士再三恳求,请宽假一天,准予次日自行剪除,众始散去。 ——《上海研究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清末(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在风俗习惯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8分) (2)上述材料反映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5分)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5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要细心留意材料中所透露出来的时间、人物、事件等信息,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归纳。 答案:(1)在风俗习惯方面:断发。原因:西方民主思想传播的影响,带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的断发法令措施的推行。 (2)在移风易俗方面,中国人受西方影响,开始断发,但受封建思想毒害、影响特别深,彻底根除陋习是相当难的。结论:要想彻底地移风易俗,必须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同时政府的决策要果断、彻底。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文学作品,小说通过对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时代欧美国家妇女地位的提高。 材料2: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材料3: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规定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请回答: (1)结合19世纪以来欧洲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8分) (2)材料2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8分) (3)对比材料2,指出材料3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4分) 解析:第(1)问可以转换为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来作答。横向联系必修一、二、三的知识,可知,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胜利,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逐步实现工业化,经济大发展,思想上,观念上才能大解放,这是经济基础。思想上:主要是启蒙运动民主平等人权思想的广泛传播。第(2)问仔细阅读材料明确材料反映的是民国时期,女子可以从事的职业越来越多,或者说在各种各样的职业中逐步出现了妇女的身影,男女同工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结合民国建立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新现象来分析。如:政治上,应与政府政策有关;经济上,近代工业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才能更开朗;思想文化上,则主要应是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影响。第(3)问材料的第一句已经明示了这段材料的主题是妇女参政问题,后面的三句话则是妇女参政的主要表现,这说明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了,并且是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作出规定的。 答案:(1)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逐步确立(资产阶级改革、革命的推动亦可);经济工业化;思想启蒙运动的推动、民主平等人权思想的传播。 (2)现象:妇女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原因:政治上,政府提倡妇女解放; 经济上近代经济发展; 思想上,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展,妇女思想进一步解放。 (3)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