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2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宗法制与今天“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内在联系。 2.中国古代政治机构改革对当今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借鉴意义。 3.加强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 4.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5.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比较认识中外政治文明的特点。 6.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知识归纳】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的实质及其利弊: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周王室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影响:①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3)两者的关系: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误区警示】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而非中央官制,与后面学的郡县制、行省制同属于地方制度;结合教材上“周公辅佐成王图”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君主是周武王和周成王,而具体实施分封的人是周武王和周公旦。 【例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名师点睛】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表现出来的,分封制也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伯禽是周公的长子,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所以D项错。另外,判断大宗和小宗的依据是“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同时,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在某诸侯国内部,诸侯国的始祖是大宗。由此判断可知,A、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 【答案】C 【方法技巧】考查历史概念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在备考中,要注意相关概念的内涵和概念之间的比较,例如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比较,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中西内阁制的比较等。比较中要注意,比较相同点从大处着手,比较不同点从小处着眼。 【变式训练】 1.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而周朝又继承了商代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不同点是( )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度 C.压迫奴隶和平民 D.实行井田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行王位世袭制和压迫奴隶和平民是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共同点,所以排除A、C两项;井田制是经济制度,排除D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2.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2)确立的标志:秦始皇统一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和影响:①使秦朝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②促进了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秦始皇颁布了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秦半两钱)、车轨、文字(小篆);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大规模移民等。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④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实行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导致了它短命而亡。 【误区警示】注意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内部矛盾及其本质是为了巩固其统治。注意区别中央集权制度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不可二者混为一谈。 【例1】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中央政权机构,其直接意图是( )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B.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自恣 【名师点睛】注意题干关键词“直接意图”。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带有根本意义,不合题意,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不符合中央政权机构的特定范围。防止大臣专权自恣是直接意图。 【答案】C 【方法技巧】做选择题时,应注意读懂题干,因为题干是对本题最好的提示,如本题中的“直接意图”。 【例2】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有利于促进华夏文明的发展. 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的认识。解题时抓住关键语句“进步作用不包括”,从而选择A项,因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暴政会激化阶级矛盾。 【答案】A 【方法技巧】分析政治制度作用应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作用是一个中性词语,即可以有积极作用,也可能存在消极作用,所以应辨证地分析。其次不同时期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去分析。 【变式训练】 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所以③的内容是正确的。另外,郡县制有利于克服春秋战国时诸侯割据的状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以④的表述是正确的。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其暴政。故选择B。 【答案】B 2.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解析】皇帝制度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故C、D两项是该制度的影响,不合题意;另嬴政定皇帝称号时不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治者,还想将他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A不合题意。 【答案】B 知识点3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归纳】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所谓“早期”,是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前的夏、商、西周政治时期,即先秦时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指夏、商、西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代,实行的奴隶制政治制度,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我国政治制度史的第一阶段。其特点为: ①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的血缘关系为核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的政治制度体系。 ②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并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③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这两种制度对中国历史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随着诸侯与周王、卿大夫与诸侯等力量对比的变化,旧的统治秩序就难以维持,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受到破坏。 ④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当时的统治关系是由宗法关系来决定的,贵族宗法统治的宗统和贵族政治统治的君统是合一的。周族统治者利用氏族宗法关系组织扩大成国家统治机构,实行逐级的宗法分封,形成了贵族的等级制和对土地的世袭占有制。周礼是西周时期制定的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它是为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而制定的,是维护和巩固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的工具。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齐之以礼”即是指周礼。 【误区警示】要正确判断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首先要明确夏商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即王位世袭制及其主要特点,以及夏商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不能与其他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相混淆。 【例1】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B.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C.形成了层层分封的制度 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名师点睛】A项“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即是指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这符合夏商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B项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符合史实;C项层层分封的制度即分封制是在西周时实行的;D项是夏朝时确立的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因此,C项是不正确的。 【答案】C 【方法技巧】做选择题时,应注意紧扣题干,如上题中“夏商”时期,然后可用排除法将C项选出。 【变式训练】 1.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财产大量流失 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 C.保证王权平稳过渡 D.避免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 【解析】宗法制形成过程中有效地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还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明确规定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王权的稳定。 【答案】C 2.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②因亲疏而形成宗法等级 ③其核心内容是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 ④它与分封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宗法制及其与分封制的关系。有一定难度,可根据基础知识进行排除。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①②是正确的。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排除③。宗法制是分封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和保障,二者互为表里,由此排除④。 【答案】B 知识点4 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归纳】 (1)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承秦制”。②汉武帝用布衣为相;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为尚书令,形成“中朝”;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称“外朝”。③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形成决策的中枢机构。④魏晋南北朝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⑤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⑥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⑦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初郡国二制并行。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州,作为监察区,并设刺史。②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形成洲县两级制。④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⑤宋朝地方行政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3)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 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盛行时代 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 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于元朝  和中央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 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部产生了积极作用   (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②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了全国的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③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④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⑤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⑥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⑦自始至终:充斥着皇帝与丞相,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误区警示】准确识记汉到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切勿混淆。 【例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名师点睛】题干中的题眼是“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由此可以判断,材料是抨击秦朝的郡县制。在此基础上,联系汉初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可以判断是郡县、封国并行制度。 【答案】A 【方法技巧】注重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联系课本以寻求答案。 【例2】唐朝中央政府的运转机制是( )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唐朝中央政府三个部门的职能、分工。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命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按照“草拟、颁发”→“审议”→“执行”的顺序。 【答案】B 【方法技巧】准确识记唐朝三省各自的职能是解这道题的关键。 【例3】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 ) A.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B.分割宰相权力 C.削弱地方权力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解析】汉代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元代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A、D两项在时间上不合题意;削弱地方权力不属于中央机构改革的范围,C项也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方法技巧】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要突出时间要素的记忆和对各种制度特点、作用的理解。 【变式训练】 1.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B.隋唐时期门下省下设六部 C.唐太宗时政事堂的设立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宋代三省六部制有名无实 【解析】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卞省是审议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六部。 【答案】B 2.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 ) 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具体表现为①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②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③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④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⑤妨碍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3)明朝设立的内阁有何作用?内阁制与宰相制度有何异同?明朝内阁与近代西方国家内阁有何本质不同? ①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比较:内阁阁臣和宰相都是辅佐皇帝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但其性质和地位各不相同。A.宰相制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对皇权有制约作用。B.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它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阁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相反是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上的地位。 ③明朝内阁与近代西方国家内阁的本质区别: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确保民主政治的实施。 【误区警示】学生在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时,应从其消极方面进行侧重分析,并且要注重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不同及其与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之间的不同。 【例1】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名师点睛】鉴于元朝丞相专权乱政的现实,明太祖为加强专制皇权而废除中书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自己对全国各级权力的控制。 【答案】D 【方法技巧】此题旨在考查明太祖集权措施的实质是加强专制皇权。 【例2】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 ③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历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要了解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贯穿的两种现象:一是中央与地方有关统一和分裂之争,二是在中央君权与相权的争夺。 【答案】A 【方法技巧】在熟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出专制主义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在具体措施上表现出来的不同之处。 【变式训练】 1.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④是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的重要原因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君主专制加强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还有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是消极影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同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风气,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 【答案】D 2.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答案】(1)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院,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 (2)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3)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经典例题精析】 【2011高考】 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3.(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①大都-北京   ②汴梁-开封   ③临安-苏州   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地名对照,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用排除法,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③即可。 4.(2011年福建省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失 【答案】:D 【解析】:“德礼为政教之本”,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罚的本体,排除A。“刑罚为政教之用”,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B。“相须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C。故选D项。 5.(2011年广东省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答案】:D 【解析】: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故排除;B项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时间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官爵、门第没有必然联系,故选D项。 6.(2011年山东省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中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C 【解析】:重点理解“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实际上是通过读书考试,就有做官参政的希望或机会,“团结全中国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隋以来实行科举制的本质目的——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7.(2011年四川省文综13)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答案】:C 【解析】:题中材料主要强调西汉初君臣的出身,与西汉初的经济政策调整无关,排除A项;B项是汉武帝时期文化政策,不选;D项是秦朝在文化方面的统一措施之一,不选。 8.(2011年重庆市文综12)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恒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黄河中下游的诸候国,北御夷狄,南制楚蛮,最终成就霸业,故C正确。 9.(2011年重庆市文综15)《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以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①重开边境贸易 ②割让幽云十六州 ③约为兄弟之国 ④封元昊为夏国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夏关系和宋夏和议内容,①④正确。②是后晋政权石敬瑭割让给契丹。③是宋辽和议内容。 10.(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解析】:“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A、C、D表述错误。 1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D 【解析】:《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故A、B、C表述错误。 12.(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答案】:C 【解析】:众多邦国团结在商王周围,商王也就是邦国的盟主。 13.(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答案】:A 【解析】: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消极反思,造成了王国问题。 14.(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答案】:D 【解析】:准确掌握秦汉、南北朝、北宋时的主要少数民族。 15.(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从曹操时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可判断曹丕建魏国时魏国的统辖范围。 16.(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4)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答案】:A 【解析】:B项“首派驻藏大臣”是雍正帝;C项是康熙帝时期;D项“收复台湾”是康熙帝。 17.(2011年上海市文综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C 【解析】:此题很简单,图中所示的三省六部制主要盛行于隋唐时期,选C。 18.(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C 【解析】:在分封制废除以后,皇帝的子孙、兄弟受分封(血缘分封)的长期存在,只能是巩固皇权的一种体现。A项错在“长期稳定”;B项错在“基础”;D项错在“历代政权推崇”。 19.(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答案】:B 【解析】:识记“契丹”兴起和发展的地方是中国东北地区,元朝“辽阳行省”即是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20.(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答案】:D 【解析】:按明初以来的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掌管地方民政、财政,故选D项;A项是唐中后期掌管地方军民财政大权的官员;B、C两项是宋初以来分割宰相军权和财权的两个副相,不选。 二.非选择题 2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课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开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以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语言、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和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委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2)认真阅读归纳材料三中关于德与才的重要性、德与才的培养方式、德与才的考核方式这三方面的新认识,先述后评。评价时要联系传统人才观、联系时代变化和当时的现实需要。 22.(2011年全国卷文综39) (历史部分2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一 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 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8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12分) 【答案】: (1)作用: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 (4)影响: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 【解析】: (1)归纳材料一的要点,从地理屏障、人畜条件等方面简要概括。 (2)从民族地区的开发拓展、民族交流、民族融合这三个角度回答影响。 23.(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5) 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6分) 【答案】: (1)答案1:回答符合史实。f6分) 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⑤考试成绩 其他答案。(0分) (2)论据(4分) 答案l: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思、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 其他答案。(0分) 组织(2分) 答案l:叙述连贯成结构。(2分) 答案2;叙述较连贯。(1分) 其他答案:罗列论据.(0分) 【解析】: (1)准确真写相关选官制度名称及选官标准。 (2)评述选用史实准确、全面;利弊兼顾;答案组织连贯、简洁。 24.(2011年北京卷文综37—(1))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 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1)分析材料,说明“天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于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答案】: (1)“天之变局”指: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布衣。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解析】: (1)综合材料一所述,理解“世其官”和“布衣将相”的含义,从而指明“天之变局”。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和中央机构的新变化归纳国家政治体制的变化。 25.(2011年浙江省文综38—(1))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 【答案】: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主要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8分) 【解析】: 在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时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随着秦朝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26.(2011年四川卷文综37—(1)、(2)) 材料一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4分) 材料二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答案】: (1)用人思想: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4分) (2)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3分)主要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6分) 【解析】: (1)从材料一中关键词“各取所长”、“谠言直谏”、“唯才是与”等归纳唐太宗的用人思想。 (2)如实归纳材料二中表格呈现的寒门子弟当官比例先降后升的变化;从制度层面分析其主要原因(九品中正制的盛行与瓦解、科举制创立与发展)。 【2010高考】 1.(10年广东卷)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D。 2.(10年广东卷)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解析:宗法制把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人臣者忠于君主,为人子者孝顺长辈,忠孝观念根源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 答案:A 3.(10年新课标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 答案:A。 4.(10年新课标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 答案为C。 5.(10年上海历史卷)34.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答案:(1)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6分) 34.(2)8226;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答案2: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2分) 8226;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 6.(10年上海历史卷)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解析:此题考察第3分册第22课元朝的统一一课内容,是最基础知识的检测。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伊犁将军(清朝设立),管辖新疆天山南北的军务与民政。 答案:D。 7.(10年上海历史卷)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解析: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5课社会变革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答案:B 8.(10年浙江卷)19.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 答案:D 解析:考基本的记忆内容。1783,清廷册封哲布尊丹巴,颁给金册金印,掌握喀尔喀教务 9.(10年浙江卷)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解析: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10.(10年重庆卷)12.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为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 ②出使大宛、大月之氏 ③任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④大败被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②是张骞,④窦固、窦宪先后大败北匈奴,其政权瓦解。 11.(10年安徽卷)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答案:C 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D,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12.(10年北京卷)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回答第12、13题。 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督地方。所以州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应该是在汉朝,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 答案:C 13.(10年福建卷)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显然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BC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换了概念,它不属于监察范畴。【启示】新课程一标多本,但历史基本概念是不变的。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到位,也是今后高考必然会考到的。 14.(10年山东卷)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C 解析:这是宋代分割相权采取的措施,为了集中皇权,分割相权,宋代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行相生的问题。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本题的关键词是“禅让”。而“禅让”是指古代帝王让位给有才能的人,如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根据五行相生: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火德”后应为“土德”。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补充】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专胜散, 故木胜土;实胜虚, 故土胜水。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17.(10年全国卷1)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两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答案:A 解析:土生金,木克土。通过禅让,魏与西晋应属于相生关系,故选A 18.(10年江苏卷)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解析: “土番”即吐蕃,也就是西藏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答案:A。 19.(10年江苏卷)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 答案:C。 20.(10年江苏卷)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解析: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B。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热门依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夏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对王位世袭制的考查多侧重于原因条件、基本内容和意义等角度;而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考查则侧重于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影响和相互关系等方面。 命题角度一 分封制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涵。土地是主要生产资料,周王“授土”给亲族、姻亲、功臣建立封国。分封土地会将当地的人们一起归于贵族管理。 【答案】C 命题角度二 宗法制 2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弥补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解析】家谱主要是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历史,是根据西周宗法制发展演变而来的。根据题干所问,将家谱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来源,那么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考点二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热门依据】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因此成为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秦朝疆域、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和影响等,都是高考重点。 命题角度一 秦朝疆域 1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始于( ) ?A.西周 B.秦汉 C.西晋? D.隋唐 【解析】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岭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答案】B 命题角度二 巩固统一的措施 2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字体( ) 【解析】秦朝统一六国后,将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官方书体。其中A就是篆体。 【答案】A 命题角度三 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解析】考生仅读“齐”“鲁”“楚”,易误选A、B;据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地方行政制度,可排除是中央官制的D项。据“以行政区划为籍贯”可知为郡县制。 【答案】C 考点三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热门依据】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从高考命题来看,中外朝制度、推恩令、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等都是高考常考的历史概念,要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分析理解,分析其形成原因、特点和影响,并总结不同阶段的政治特征,从中掌握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演变的规律及总体趋势。 命题角度一 汉代至明清的政治制度 1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 ②西汉设置刺史? ?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始皇确立到辛亥革命结束,历代王朝沿用了2000多年。这一制度内部隐含有两对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二是皇权与相权。那么,历代君主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手段、制度措施来削弱相权呢?考生只要回忆课本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了。 【答案】D 2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的是( )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秦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较易回答。朝御史大夫负责兼理国家监察事务;通判是北宋的地方官员,负责监督知州;御史台为元朝最高监察机关;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央机构,只负责传达皇帝旨意,不具有监察职能,排除④。故选A。 【答案】A 命题角度二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演变的规律及总体趋势 1、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解析】此题考查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表现及特点。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 【答案】A 2、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发展的过程,查考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①是北宋,②是明朝,③是清朝,④是唐朝。 【答案】D 命题角度三 其他材料题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引自《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 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 引自包拯奏报 材料三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8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1: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00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000人,官员之比已高达1:911。 ————引自《江淮论坛》1982年2期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180字左右,超过200字要扣分。 【解析】解答材料解析题有两个重要步骤,一是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筛选有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本题分两个层次:一是阅读材料获取材料的直接信息;二是根据信息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本题从能力考查方面看属于递进式题型。三则材料从官僚机构、官员超额、官民比例三个方面引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过程中的政治腐败想象,然后分析这些现象的根源及影响。 【答案】历史现象:滥设等官僚机构;官员的委任严重超额;官民之比发展畸形。根本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影响:①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②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③导致吏治的腐败④官场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影响办事效率。 【2012高考押题】 一、选择题 1.清明时节,细雨纷飞;羌山静默,哀思连连。清明期间,北川老县城向北川籍群众开放,让人们祭奠在“5·12”地震中逝去的亲人。与这种“清明祭奠”情节密切相关的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王位世袭制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清明时节人们祭奠逝去亲人的图景,反映的是人们之间那种浓浓的亲缘关系,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相关。 答案:B 2.古有“天子驾六”的说法。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 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材料提供的是涉及西周的礼乐制度中各个等级驾乘的规定,从中体现了西周宗法制之下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政治等级秩序。而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这一种权力的传承方式和核心原则,排除②。 答案:B 3.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从材料中“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可知材料重在说明宗法制实施的目的是维护政权统治。 答案:D 4.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  ) ①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②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③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④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牌匾反映的是宗法制的影响,从匾中信息看,不能体现的是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排除④,答案为A。 答案:A 5.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 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国史纲(上古篇)》”、“武王、周公”可知是西周,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封建”即“封邦建国”。 答案:C 6.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解析: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力,故B、C、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答案:A 7.我国的行政区划中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简称,如江西简称赣,上海简称沪等。下列省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山西 B.河北 C.四川 D.福建 解析:西周主要分封的诸侯国有鲁、齐、燕、宋、卫、晋等,山西简称晋,河北简称冀,由此排除B。西周的统治范围尚不及南方的四川和福建,由此排除C和D。 答案:A 8.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被废除 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 解析:材料中涉及到皇帝制度、分封制、郡县制,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故选C。需要说明的是,材料中的“封建国家”指的是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封建”在古代的含义就是封邦建国,即分封。 答案:C 11.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三公九卿制的评价,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分析论证历史结论的能力。秦朝时期军国大事先由大臣朝议再由皇帝裁决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这一做法与君权的弱化无关,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 答案:B 1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秦汉时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只有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这从本质上意味着(  ) A.分封制使得国家结构松散 B.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 C.皇帝制度保障了国家的统一 D.军功爵制削弱了贵族势力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先秦时期诸侯国并存,中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政府;秦以后郡县制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是“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没体现,均可排除。 答案:B 13、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①行省制 ②州郡县制 ③郡县制 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掌握情况。本题属于基本史实的再现,难度不大。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推行行省制;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郡县制;秦朝完成全国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唐肃宗时期的地方区划为道州县制。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14、唐宋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解析】唐朝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负责政令的审核;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执行。三省六部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故选B。 【答案】B 15、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 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清朝 【解析】此题考查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派文官做知州,削弱地方行政权。故选C。 【答案】C 16、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汉初承秦制。 【答案】A 17、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这些中央机构的变革主要是解决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权力分配,在此过程中,丞相制度消亡,皇帝大权独揽。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A 18、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 D.内阁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范围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简单题目。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的力量。图中是一个祠堂,是宗族力量的象征,因为祭祖有利于加强宗族的力量。 【答案】B 19、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在今天陕西省境内 B.都在关中地区 C.都在今天河南省境内 D.都在今黄河流域 【解析】夏初建都城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商初都亳(今河南郑州),商朝中期迁至殷(今河南安阳),从此稳定下来;西周都镐(今陕西西安),东周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阳)。这些都城都在今天黄河流域,答案为D。 【答案】D 20、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解析】此题考查商朝另一名称的由来。从商、周王朝的历史知识中可知,商朝曾定都于殷,故又称为殷朝,其人民自然称为殷民。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2: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3: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引用材料加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2,指出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4分) (3)根据材料3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6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逐句归纳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根据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关系进行分析概括;第(3)问注意结合西周政治制度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1)包括三类人,同姓王室贵族,如弟周公旦,召公奭、弟叔鲜、弟叔度;功臣,如尚父;先代贵族之后,如神农之后、黄帝之后、帝尧之后、帝舜之后、大禹之后。 (2)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实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亲疏关系实行分封, 形成以王族为主体的政治制度。 (3)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到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了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左传》 材料2: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3: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2,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8分) (2)结合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优势,分析材料3中秦朝国家形态的稳定性优于西周时期的原因。(8分) (3)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8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由先秦分封制度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其影响为主题,考查了学生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及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立足材料1、2,多角度归纳概括;第(2)问要结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政治稳定性的影响回答;第(3)问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答案:(1)特点:分封的邦国众多;周天子与诸侯王关系近乎平等;贵族之间以盟约维系和平;周朝统治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2)原因:皇帝制度的创建,确立了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家大权集于一身,一改周天子名不符实的旧弊。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任免和机构运行,均由皇帝直接控制。严刑酷法和思想控制的推行,也有助于秦朝社会的稳定。 (3)积极方面: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影响深远。它不仅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 消极方面:君主集权专制体制扼杀了政治民主,使人民长期承受繁重的赋税徭役和严厉的思想控制。秦朝的短命而亡与这一政治制度的弊端有一定的联系。 2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计、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 ? ?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 ?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