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表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变化) ⑴含义: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⑵理论:凯恩斯主义; ⑶特征:国家干预经济; ⑷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⑸历程:①产生:19末20初出现,垄断组织出现; ②发展: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③普及:二战后西方普遍实行,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④失灵:73年经济危机,出现“滞涨”现象; ⑤调整:里根和克林顿时期,形成“混合经济”; ⑹评价:①进步性: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局限性: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减弱。 二、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⑴目的:①直接目的: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②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⑵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⑶阶段:①早期:罗斯福新政; ②兴起:二战后; ③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73危机后受挫但仍发展; ④缩小规模:财政不堪重负,八十年代以后缩小; ⑷评价:①积极:A.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有利缓和社会矛盾; B.扩大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A.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B.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 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 ⑴含义: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并为其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部门。 ⑵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③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⑶表现:①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门; ②在国民经济中和就业人数中比重上升速度最快(三个最快) ⑷作用: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质变化 四、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 ⑴时间:20C90年代(克林顿时期) ⑵含义: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增长模式 ⑵原因: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②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 ⑶成就:美国经济长达十年的增长。 ⑷评价:①积极: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 ②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