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危机惨痛的教训,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由此作为命题的立意点考查。 罗斯福新政中有关民生问题的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作用将会成为命题的切入点。 3、从罗斯福新政和30年代危机爆发,认识正确处理生产、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的重要性,作为命题的考点,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4、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缓和社会矛盾、坚持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将继续作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5、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西方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中西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相互借鉴,互相学习,这将会成为高考的命题趋势。 【专题讲解】 一、 1929--10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知识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在20年代经济增长虚假繁荣,以及政府推行分期付款,形成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消费增长引起股票市场的狂涨,直接引发这次经济危机。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导火线是1929年10月29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狂跌。 【特别提醒】 ①繁荣和危机往往同时存在,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联系当今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控制房价、加强土地调控、控制信贷投放过度等措施,目的在于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②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③把握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注意区分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原因;过分投机股票市场是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知识归纳】  三、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 【知识归纳】发展概况、原因 1、发展概况: 美国 : ①二战结束美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时期。 ②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③7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滞涨”局面。 ④80年代经济开始复苏并出现低速的持续增长。 ⑤90年代经济繁荣。 ⑥从2001年起,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西欧: ①20世纪50年代初,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联邦德国: ①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 ②20世纪60年代初,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2、原因: 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加强与美国的联系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②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③发展告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逐步建立国家福利制度 。 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政府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残余势力,社会较稳定; 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 ③政府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 ④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⑤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提供大量援助。 【特别提醒】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探讨西欧、联邦德国经济发展原因,总结出共同原因。 从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给我们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必须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改革,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兴国之路。 四、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知识归纳】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德国、日本走向法西斯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特别提醒】经济危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正所谓“赛翁失马,安知祸福!” 五、罗斯福新政的重大影响 【知识归纳】深远影响: 首先,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程度,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其次,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再次,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尤其是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另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从实质上看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误区警示】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消除危机,作用只能是延缓危机周期和降低危机破坏程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的发展: 福利国家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二战后普遍实行,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显露,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缩小了福利规模。作用:使穷人受惠,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推动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当代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4、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它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局限性:新经济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1)表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低失业、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持续增长。 (2)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问题:新经济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特别提醒】资本主义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细心体会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但是,资本主义的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高考真题精解精析】 (2011年全国卷文综18)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011年北京市文综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145%,地租 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项“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②项工业革命也开始于18世纪;题中材料反映的16—17世纪英国物价涨幅远远超过工资及地租涨幅,正是英国从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中攫取大量金银后钱贱物贵的结果。 (2011年山东省文综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直到20世纪初(题中1913年),由于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差别,美国人均GDP应超过英国,应是曲线①;西、荷应低于英国,是曲线③、④;剩下只能是英国的曲线②。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答案】: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C得0分。 【解析】:选D准确地揭示了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公司鲸吞全球石油暴利,并用助学美化自己、欺骗世人的本质;选A对这幅漫画本质的揭示不够完整;选B突出了这幅漫画的主体,但主题(主旨)表述错误;选C对这幅漫画的主体和主题的表述都错误。  【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生产集中,A、B项因果关系错;本题不涉及轻重工业比例,排除D项;只能选C项,其中“电力工业”是新兴工业。 (2011年上海市文综7)西亚某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6000~5100年前那里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人工灌溉工程等文明成就,该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 {出自: A.伊拉克 B.伊朗 C.埃及 D.印度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以前相对封闭、独立的几大文明区域,从题中表述,明确判断这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即A项所在地区。 (2011年上海市文综12)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解析】: (1)除材料一已经涉及到的政治结构(政治前提)之外,还要联系课本知识,指出英国工业的资金、劳动力、市场、技术等必备条件。 (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13—(1))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9) 工业年代 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英国 1.9 9.5 19.9 18.5  美国 —— 2.4 7. 2 23.6  中国 32.8 29.8 19.7 6.2  印度 24.5 17.6[ 8.6 0.7  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来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问题:(27分)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 (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分)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分)  ?20世纪初英荧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 答案3:分别描述各国产品的份额变化情况。(1分) ?英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国的份额不断下降 其他答案。(0分) (3) 答案1: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 ?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 答案2:从材料中找到一个变化。(2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 其他答案。(O分) (4)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听图表归纳两次工业革命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不同影响。 (2)依据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准确描述材料二表格所反映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产量份额的变化。 (3)简要概括材料三,主要从产品和规模两个方面简述其变化。 (4)主要要求:叙述流畅、要点突出、联系广泛、论述充分。 二.二战前后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一)选择题 (2011年安徽省文综20)图7改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答案】:D 【解析】:从图7的柱状图中,可看出1929—1938年美国在世界制造业所占的绝对优势地位,直选D。 (2011年福建省文综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B 【解析】:从图8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A项符合实际;从图7“还拥有世界上最悲惨的贫民窟”可以反映出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C项符合实际;从图6“美国所患的病的根源,就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本身”可体现出了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项符合实际;在经济的危机的冲击下,物价下跌,百姓因购买力有限,无力购买商品,而通货膨胀严重的具体表现是物价上涨,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符合,B项可选。 (2011年福建省文综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共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权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  势地位,排除D项;70年代初,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故选B项。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油危机的影响。此时美苏争锋中美国处于劣势,但并不是美国无法保持与苏联竞争的势头,A项错误;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与美国“滞胀”的出现无关,B项可排除;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是医治“滞胀”的思路,而不是导致“滞胀”的原因,D项可排除。 (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10)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 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答案】:B 【解析】: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做武器,同以色列及其后台进行斗争,导致世界性石油短缺,所以才出现了马拉汽车的滑稽场景。 【2010高考】 (10年上海历史卷)27. 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答案C (10年上海历史卷)24.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解析:B。此题考察第7分册第36课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内容。自由放任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首先可以排除。社会福利正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这张干预没有减轻负担,反而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 (10年安徽卷)21.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  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解析:A 材料所给1914年的国家平均关税率,英国最低,美国,俄国高,此时第一经济大国是美国,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放弃和争夺世界市场矛盾的加剧。英国关税率最低,体现了英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10年天津卷)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答案:A [解析]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考试内容:罗斯福新政。分析:联系罗斯福新政中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的内容,即可解答此题。 (10年江苏卷)17.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解析:生产过剩,物价就会下跌,“购买并屠宰大量牲畜”是为了解决生产过剩,稳定物价。故正确答案为C。 1.(2009年重庆文综,22)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大幅度提高关税,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B、C、D三项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不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A 2.(2009年四川文综,22)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 (2009年广东历史,23)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4.(2009年上海文综,12)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解析】在70多前应是20世纪30年代。那么,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是罗斯福新政。 【答案】D 5.(2009年江苏历史,1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高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以金融危机为大背景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能够拉动生产资料的投资,新工程的开工建设能提供就业岗位,工人就业后能够有能力进行消费,故①②③都正确,④和题干无关。 【答案】B 6.(2009年广东历史,3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 占GDP比重(%) 1995—2005年GDP年均 增长速度(%)  美国 14.7 3.3  英国 21.8 2.8  挪威 23.9 2.8  德国 24.3 1.4  芬兰 24.8 3.5  法国 28.5 2.1  瑞典 29.5 2.7  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 22.0 2.6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据相当。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问题: (1) 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 “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2分) (2) 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4分) (3) 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论证皆可)(6分) 反对的理由,例如:①福利制度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成本;②劳动积极性下降,不利于经济发燕尾服。 支持的理由,例如,①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②二战后福利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 【2012高考押题】 1.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2. 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 )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纪念林肯作出的伟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3.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当时美国流行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  )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4.右图表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 ①使失业剧增,社会动荡 ②迫使各国纷纷实行货币贬值  ③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 ④迅速波及到所有资本 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有 (  ) ①持续时间长 ②波及范围广 ③没有涉及农村 ④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7.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时,一位前英国政要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说的“安全网”是指 (  ) A.人民资本主义 B.培植新中间阶层 C.福利制度 D.促进知识经济壮大 8.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是指 (  ) A.经济发达,高枕无忧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军队强大,无惧外敌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 9.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科技的发展 10.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 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下列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③“新经济”是由美国一家杂志提出的 ④“新经济”就是第三产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1981年,美国拥有78座核动力反应堆,总功率为6 07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 886亿度电。按一般折算至少可代替1亿4 000万吨煤的发电量。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  ) A.美国是世界最先和平利用核能的国家 B.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国内煤炭资源严重不足 D.国家资本垄断了核动力的开发 13.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 C.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D.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4.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国内成立了法西斯协会、黑衣社、银衣社、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组织。面对着整个社会不满情绪和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盛,下列罗斯福政府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缓和社会不满情绪,打击法西斯苗头,维护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是 A.放弃金本位制 B.成立农业调整署C.加强社会福利救济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15.罗斯福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这说明 A.罗斯福新政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 B.发展中小企业比发展大企业更为重要 C.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美国的失业问题 D.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 16.“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 历史事件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邓小平南方讲话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7.7%,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类似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18.下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的照片,它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B.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C.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D.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29年,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 ——(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 《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二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路德维希·艾哈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典型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是什么关系?作者认为“无可辩驳”的是什么?他认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是什么? 20.股票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迎来了“黑色星期四”:“开盘的铃声响过,股票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易手,股价狂跌。交易所供游客参观、可以俯视交易大厅的走廊上挤满了人,有人在尖叫,有人在哭泣。”一份娱乐杂志发表了这样一个标题的新闻:“Wall Street Lays An Egg”——华尔街下了一个大蛋!意思是所有股民“两年半中市场辛辛苦苦积累的所有收益都化为乌有,付之东流。” 材料二 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邓小平的这一行动被认为寓意深刻。对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评价中国未来的行动将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们的认识规律将被改变。 材料三 近两年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出现恶化迹象,投资者担心信贷问题纷纷出售股票转而持有现金,导致美国股市出现剧烈波动,同时各国股市也由此遭受重创,巨幅下跌,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金融海啸席卷全球。2008年7月12日,美国股价跌至50年来最低;2008年8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相继披露所持次贷债券数额新闻发生,更证明了中国在危机中难以完全涉身事外;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各国政府为了挽救金融危机,纷纷下“重药”救市,2008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年内动用已获批准的7 000亿救市计划中的2 500亿美元直接收购九家大型金融机构的股权;欧洲各国总注资近2万亿美元救市;亚太各国也纷纷出台救市措施。2008年11月,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来刺激经济的发展。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自上世纪20年代末以来的最大金融危机仍未止息。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的根源是什么?试简述当时这一现象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美国政府为应对材料一的现象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二中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的深刻寓意是什么?怎样理解基辛格所说的“人们的认识规律将被改变”? (4)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你认为该如何防止金融危机的蔓延?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融寡头在资产阶级内部所起的领导作用,是依靠着垄断组织对全国经济的统治地位,是依靠着生产资料大量集中在他们手中,是依靠着国家在分摊公债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依赖银行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如果事先不同主要垄断组织的代表人物协商,就不能在自己经济政策上采取任何一项重大的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材料二 我们社会的私人资本家不大愿意投资于我们因国内外形势需要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物学过程的原理以及其他很多问题,需要大量的经费而且要冒风险,因此,这种经费是私人企业所不愿意承担的。 ——金斯伯格教授《科学革命是挑战和希望》 材料三 在1958~1968年这段时期……以新发现和新发明为基础的工业部门的平均增长率为85%。但是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在这段时期增长51.1%……这些数字表明,仅仅保持加工工业每年平均增长52%的比例,就需要有多少新部门,就需要这些部门有多么高的增长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 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 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 800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环球时报》(2006年) 材料二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1)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实行高福利?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福利制度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这种福利制度的看法。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