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在美国爆发的原因:P112等 ①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②过度的贫富悬殊(导致大多数美国人因贫困无力购买所需商品) ③资本家盲目生产,无序竞争(分期付款的购买和销售方式刺激资本家扩大生产) ④狂热的股票投机(股票价格超出生产利润许多倍,造成经济繁荣假象) ⑤美国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不能阻止进而加剧了上述经济运行中的风险) 迅速成为世界性危机的原因: 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的波动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2)特点: ①来势特别猛 ②范围特别广(波及所有经济部门;蔓延到殖民地和附属国) ③时间特别长(1933年进入持续萧条阶段) ④破坏力特别大 ⑤影响特别深(改变了世界格局,也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极大调整。后面详述) (3)影响:P111 ①经济:极大破坏了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②政治: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阶级和社会矛盾:工农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兴风作乱; 国际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的矛盾(如关税战、货币战)和 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倾销商品、增加捐税等转嫁危机的做法的刺激) ③改变国家格局:促使德日法西斯国家兴起和疯狂扩张,世界走向战争 ④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由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经济体制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银行工厂农场大量破产倒闭、生产倒退、失业人数贫困人数猛增、罢工等运动高涨、社会混乱。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2)时任总统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失效,甚至加剧了危机。p112 措施:①起初,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 ②后来: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企业等提供贷款; 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政府救济。等 (3)1932年总统选举,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成功,断然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附:罗斯福的新政准备措施:人才、权力(国会授权)、人心(通过炉边谈话向人民解释新政,赢得人民支持)三方面详见教材116页 3.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P116-117 (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①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 ②增发钞票解决货币短缺 ③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2)恢复工农业生产: ①通过《农业调整法》,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②通过《工业复兴法》,建立公平竞争和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对守法经营的企业颁发蓝鹰徽章; 给工人集体谈判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即以工代赈)。 (4)保护劳工权利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4.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从内容上看,国家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 (3)从目的看,开始以克服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但其根本目的则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4)从其直接影响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5)从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来看,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6)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7)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5.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虽违背自由放任的思想却顺应了时代的要求。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表明,美国经济已经发展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即需要国家从整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革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以上答案出自人教版必修二) 6.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 主要手段:①实行企业国有化(把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等收归国有,兴办原子能宇航等新科技革命中出现的产业) (以英法为代表) ②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法、日为代表)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等 (2)福利国家的发展(二战后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3)企业经营方面: ①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主体,股票分散化,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②企业所有者推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4)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5)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经济滞涨,发达国家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包括减税、国企私有化、消减社会福利开支等)。 (6)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新经济”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7.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演变:P120 (1)二战后至60年代末,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形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主要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生产和消费; 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以井底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2)二战后70年代:陷入滞涨困境。为此,里根依据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①削减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抑制通货膨胀。 效果:1982年以后经济回升持续增长、但赤字、国债剧增。 (3)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采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等,即消灭了赤字问题,又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8.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政策及变化:P124 英国:混合市场经济;法国:计划指导性经济模式;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