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史实:P62 (1)服饰: ①近代男装:长袍马褂(传统)、西装(传入,民国后流行)、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综合中西服装优点) ②近代女装:旗袍的改良,由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 ③现代服装:建国初,与政治生活联系,中山装和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普遍 文革时期,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总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餐饮: ①中国四大传统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 ②19世纪四十年代起,西方饮食文化传入。西餐馆各通商口岸陆续传入 ③西餐中的一些常用蔬菜、调味品、西式糖果、糕点、饮料进入百姓饭桌,受到国人欢迎。 (3)居室建筑: ①传统民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 ②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③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住宅 ④中西合璧式建筑出现,如毗连式房屋 ⑤西式家具陈设受到人们欢迎 2. 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P65 (1)婚礼:①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2)丧礼: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开始简化,(一些城市)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建立殡仪馆与公墓 ②新中国成立后,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3)其他:①民国成立后,开始剪辫易服、破令放足等 ②会面礼: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等 3. 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西方文明的冲击; (2)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机器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3)政治社会变革的推动;(尤其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推动) (4)科技革命的影响; (5)思想观念的变化。等 4.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P68 (1)城市代步工具:人力车(洋车)→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和家用汽车 (2)交通运输业: ①轮船:洋务运动推动1865年自行设计;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②铁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 收回铁路利权运动 2006年青藏铁路贯通 ③城市:1906年天津 有轨电车 1924年上海 公共汽车 1969年北京 地铁 2003年上海 磁悬浮列车 ④民航:起始:20世纪20年代初 30年代中期: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航空网 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省份实现飞机运营 (4)发展特征: ①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②技术:引进→自制自研 ③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④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⑤进程:先慢后快 ⑥种类:海陆空,传统和现代化各种交通工具并行 5.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进步:P69 (1)近代邮政:(近代之前:驿站、民信局) 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通信范围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邮政 (2)近代电信: ①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后线路遍及18省 ②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 ③1932年: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3)电话:①1882年:传入中国 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③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 ④2003年第三季度末: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 6. 认识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促进了人员商品与信息的传递 (2)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加强 (3)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4)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5)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6)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 7.我国近现代报刊的逐渐普及:P72 (1)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报刊(如:《昭文新报》) (3)维新变法运动中: 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形成国人办报高潮,代表《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4)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出现了专门分工 8. 我国近现代影视的逐渐普及:P73 (附:广播,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1)电影:经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历程 ①1896年:在上海第一次电影放映 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③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快速发展,产生许多知名导演和影星,出现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 (如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国际获奖的影片《渔光曲》等) ④新中国成立后: 创作中过于强调政治宣传作用,题材单调 ⑤改革开放后:《小花》等相继问世,走向辉煌新时代,许多影片获国际国内大奖 (2)电视:①1958年:第一节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②1978年: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此后省级地方电视台纷纷成立 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卫星、有线网络传输新格局形成 ④2008年:中星九号卫星发射,解决边远农村收视难。 9. 互联网在我国的逐渐普及 (1)过程:①1993年: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②2008年:网民人数居世界第一,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农村增速快 附:特点:(主要依据人教版教材整理) ①起步最晚,发展最快,日益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②集合报纸广播电视的优点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费用低廉 ③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快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作用:①政府职能部门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更便捷服务 ②构筑新型家庭经济生活,可以通过网络从事多种经济活动,催生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新模式 ③电子邮件等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④消极作用:存在着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情况等负面影响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