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在的经验教训。 落实课标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原因: ①直接: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武装叛乱,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国土和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②根本: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内容: 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③流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④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3、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的办法 4、评价: ①积极:该政策是在战争逼迫的特殊条件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②消极:第一,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农民暴动和阶级矛盾尖锐,苏维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第二,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探索是失败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1、目的:①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常年战争导致经济破败,农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频繁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②从苏俄国情出发重新探索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途径。 2、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②工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 ①经济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经济;②所有制和分配: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部分地恢复和利用资本主义。 4、评价: ①直接结果: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25年苏俄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工农联盟得到巩固,苏维埃政权得以稳固; ②结论认识: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具体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 1、原因:①外部帝国主义包围威胁,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苏联要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可供借鉴;③俄国社会政治传统;④斯大林个人因素。 2、确立:1924年—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 3、表现:①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②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管理手段:排斥市场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①积极方面:集中全国力量,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工业化道路;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方面: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体制逐渐僵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失调;节约消费为工业积累资金导致人民生活不高、农民付出太多;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地方企业缺乏活力。 4、历史启示: ①从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②调整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③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④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