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落实课标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历史背景: ①社会因素:帝国主义者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找新的出路。②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要求。③思想文化:一方面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与尊孔复古逆流;另一方面西方思想进一步传入促使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提高——既要政治革命,更须思想革命 2、兴起: ①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③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和进化论 ④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⑤主要阵地:《新青年》。 宣传的核心思想:民主、科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核心内容) ①民主(“德先生”):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 ②科学(“赛先生”):指科学精神和科技知识,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 ③目的:①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使中国富强起来。 ④评价: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有些偏激。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①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③反对儒家传统道德的原因:第一是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第二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④实质:对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⑤影响: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①原因: 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 ②标志:在《新青年》上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③内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立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④代表: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激烈,代表作《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 ⑤影响: 第一,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 第二,出现了最早的一大批白话文新文学作家和作品; 第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力量,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4、文化平民化 ①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社会教育和平民教育蓬勃发展(教育的内容是民主、科学、新道德。传播的形式是白话文,这实际上是新文化运动向社会群众普及的过程。) ②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白话文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③曲艺界的文化平民化:京剧的市民化趋势不断加强 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1、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2、打击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3、促进了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