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五四运动 ②中国共产党“一大” ③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④国民革命 ⑤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⑥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⑦三大战役的胜利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⑧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 a a a a b b a b ? b b b b c c a c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明白中共二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3)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4)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5)掌握中共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 (6)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胜一败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2)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 (2)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教学目的]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教学过程]  二、知识网络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开端 中共建立: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和任务 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发展 新民主主义 土地革命:正确的革命道路,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革命 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的重大胜利 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 新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导入新课: 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1849年,著名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用生命实践了他的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无独有偶,1919年,在巴黎和会中国的主权遭到践踏的时候,中国的青年学生起来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起来了,中国的商人起来了,中国的工人阶级起来了,他们同样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不怕流血,不怕坐牢,与北洋政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1、五四运动的背景: 可以利用一些史料进行分析,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并认识到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背景: 国内背景包括三点:一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二是随着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壮大。三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国际背景也有三点,一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二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指明了解放道路;三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是这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2、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运动的先锋-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6月5日后,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运动的中心-上海 3、结果 经过全国人民的斗争,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 是一次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 7、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诞生的条件、中共一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诞生的意义。 1、诞生的条件: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并回忆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来回答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组织基础。 经济基础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2、中共一大的召开:关于中共一大的召开,学生掌握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之后,应该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的由来,并且简要介绍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后来发生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员的质量,以此来维护它的先进性、革命性。 概况:时间: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地点:上海,后来又转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共有13个代表参加了会议。 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共二大的召开 时间:中共二大(1922年7月);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最高纲领:就是中共一大上提出的党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4、诞生的意义: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出国共合作的条件、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共合作的基础、国共合作实现的意义(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展开)即可 1)、国共合作的条件和实现:条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a、概况:1924年初,广州 b、内容: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即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 c、影响: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归纳出目的、对象、胜利进军等主要内容即可。可以适当补充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史实和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在革命阵营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等史实。 概况:1926年7出师北伐,进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功。 3、国民革命的失败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需要提醒学生掌握失败的标志和失败的原因。 1)、概况: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政变,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国民革命给中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 4)、失败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 4、历史功绩 (1)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南昌起义 1)、背景:大革命失败,革命人士被屠杀,革命转入低潮,共产党人处于不利地位。 2)、时间、地点:1927年8月1,南昌 3)、影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汉口 2)、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秋收起义时间、人物:1927年秋,毛泽东 2)、秋收起义影响: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4、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土地革命 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2)、意义: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得土地,生活有了改善。为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大力发展生产。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1)、性质:是代表工人、农民的民主政权,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 政权,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中央政府、主席、宪法。(毛职位下降,主席,走下坡路。正确路线――错误路线) 2)、意义:在实践上为尝试建设全国政权积累了经验,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 6、“围剿”与反“围剿” 1)、概况:从1930-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被粉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中共犯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错误 7、红军长征 1)、时间:1934.10―1935.10(中央红军);1936.10(三大主力会师) 2)、遵义会议:内容-结束了…、肯定了…,确立了…。意义-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 1)、胜利原因: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2)、历史地位:中华民族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人民解放战争 这里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并没有获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局面?让学生了解蒋介石的独裁和内战的方针。这里面要强调一下毛泽东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对于整个战争的进程,可以将它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1)、战争三阶段:战略防御(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战略反攻(1947年6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底至1949初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 2)、夺取最后胜利: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向全国进军。 3)、新中国的成立:筹备(1949年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历史意义:从国内、国际和思想三个方面来概括:其中国内意义强调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国际意义强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思想意义强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标志:新中国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五、总结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 无产阶级的政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革命 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 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 红军长征 (1921年——1949年)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小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复兴而努力。 附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在革命对象、主力军、思想指导、领导核心、革命目标等几个方面的区别 阶段 革命对象 革命主力 指导思想 革命领导  五四运动和中共的诞生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无产阶级初步显示力量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领导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中国各革命阶级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 国共第一次合作  土地革命战争 国民党发动派 主要依靠农民革命 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 共产党独立领导  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全民族的一切革命力量  国共第二次合作  解放战争 国民党发动派 主要依靠人民群众  共产党独立领导   [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较多,体系复杂,讲述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我主要是分阶段来讲述,突出重点。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通过多媒体情景教学法,来再现历史,然后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上下来,觉得学生把握上还有差距。新的课程,学生也需要适应。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