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十三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即位后不久,就在郦山开始营建陵墓。统一天下后,又从全国征发来七十多万人参加修筑。直至秦始皇五十岁死葬时(公元前210年)还未峻工,秦二世时又接着进行了两年,前后费时近四十年,真可谓工程浩大。”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秦始皇陵原名“丽山”或“郦山”。据三国时人说:“坟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经折算,高合一百二十多米,底边周长两千一百六十七米有余。上面种草植树,确实很象是一座山。北魏时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 472--527年)说,因为始皇陵所在地区的地质多砂石,缺乏纯净的黄土,就从陵冢东北五里的吴家寨子附近的低洼地带把土运来。这座完全依靠人工堆起来的“丽山”,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史记》中,对陵的地宫及陈设也有记述。地宫极其深邃而坚固,它不但砌筑上“纹石”,堵绝了地下的泉流,而且还涂有“丹漆”,起到了防潮的作用。墓中建有宫殿及百官位次,放满珠玉珍宝,燃烧着用人鱼膏(据说是一种四脚鱼,似人形,生活在东海中)做的蜡烛,永久不灭。设有防备盗墓而自动发射的弩机暗箭。灌注水银,如同江河大海围绕,机械转动,川流不息。上面象形日月天体,下面象形山川地理等等。实际上是一个被搬入地下的人间世界缩影。还据史载,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下令始皇宫内的宫女,凡没有子女者,都要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凡参加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们出来,就封闭墓门,活埋在陵墓里。 古代为了对死去的帝王举行祭祀,往往在墓旁建造寝庙。在庙内放置死者的衣冠、牌位,又围绕陵墓建筑城垣,以备守护,这就是所谓的“园寝”。这种设园建寝的制度也是从秦开始的。秦始皇陵的特别之处是它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陵陵园东侧1500米处。目前已发现三座,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并出土仿真人真马大小的陶制兵马俑8000件。陶俑神情生动,形象准确,轩昂;陶马造型逼真,刻划精致自然。兵马俑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布局排列如同军阵,气势凛然。兵马俑陪葬坑均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穴式坑道建筑,像是一组模拟军事队列、旨在拱卫地下皇城的“御林军”。从各坑的形制结构及其兵马俑装备情况判断,一号坑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步兵、骑兵和车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则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了两组形体较大的彩绘铜质车马,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铜铸马车。它与兵马俑交相辉映,为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研究秦代历史、铜冶铸技术和古代车制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文化遗产价值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世界第八个奇迹  外国元首、学者参观秦俑博物馆后认为,秦俑坑的发现,不仅在我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以说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公认它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1974年,中国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发掘出土,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本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秦兵马俑,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考古发现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见,它对于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纪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它既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 古代泥塑艺术的宝库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沉睡地下的秦始皇陵之谜为何无法揭开? “挖掘有时就意味着破坏,”正在西安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切尔·佩塞特说,“秦始皇的地下王宫太大了,挖掘后,人们没有办法保护它。” “如果这个地下宫殿是土质结构--就像秦始皇的地下军队兵马俑一样,那么挖掘出来几个月后它就会彻底毁掉。现在全球仍没有可靠的技术来保护兵马俑这样的土质结构,任何挖掘都不能是为好玩或好奇。”佩塞特说。 国家文物局一贯不提倡主动发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除非是遭遇到一定自然灾害、盗墓或者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考古学家才被允许对这类地点进行保护性发掘。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说:“这些文物在墓里埋了千余年了,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如果这些文物被挖掘出来,接触到阳光、氧气或者其它气体,就会很快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有些文物来讲是无法控制的。如在中国南方地区曾出土过一些象牙制品,这些象牙制品出土时洁白光滑,不到两个小时却变成了暗色粉末状。” “让秦始皇和他的地下宫殿继续沉睡地下,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最安全的保护文物方式。”米切尔·佩塞特说。 汉武帝  西汉王朝简介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 秦朝末年,项羽、刘邦拥立楚怀王与秦朝抗争。经过几年的征战,刘项军夺取天下,项羽废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土地于王侯数十人,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南郑。但刘邦并不甘心居于项羽之下,在谋士张良、萧何,大将军韩信等人的帮助下,于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登临帝位,国号汉,定都长安,是为汉高帝。 高祖在位七年间,为了削弱异姓王侯的势力,先后剥夺韩信、英布、彭越等大将的兵权与封号,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强大的汉朝盛世奠定基础。前159年,高祖薨,传位惠帝刘盈,但此时政权实际已掌握在汉高皇后吕雉的手中。 吕后前后共掌权十六年,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统治者之一。前183年,刘恒即位,是为文帝,他与景帝(文帝之子,前156—前143年在位)刘启都继续执行高祖所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减轻人民赋税,使汉帝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大增强,史家称这一阶段为“文景之治”。前141年,景帝卒,其子武帝刘彻即位。刘彻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之一,之后的昭帝、宣帝(前73—前48 年在位)两代三十八年的“与民休息”的政策的执行,使西汉王朝的国力增强,但与此同时地方势力也随之增强,严重的影响了汉帝国的统治,自元帝(前48—前32年在位)起,至成帝(前32—前8年在位)、哀帝(前6—公元1年在位)、平帝(1—6年在位)在位年间,皇帝对政权的统治力量已大不如前。 及至刘婴即位,朝权已尽落于外戚王莽之手。公元八年,王莽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新,至此西汉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武帝出生 公元前156年的七月初七有些不同寻常。人们在忙碌完一晚的祝祷活动后,都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在长安城汉宫中的猗兰殿里,却仍是灯火通明,宫女们往来穿梭,忙忙碌碌,脸上都有一种期盼的神情。不多时,从猗兰殿里传出婴儿出世的第一声啼哭。“王夫人生了一位皇子。”这好消息由内侍们飞也似的通报到这个新生儿的父亲——汉帝国的主宰汉景帝那里。而这个新生儿就是西汉皇帝汉武帝。汉武帝,是汉朝的第五个皇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 即位为帝 封建王朝太子的废立将导致统治集团权利的重新分配,各种矛盾可能在此时突然爆发,所以是君主政体最薄弱、最危险的环节。景帝从登基那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身后的储位问题,他一共生了16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嫡出。原来,景帝的正妻薄皇后,是祖母薄太后的娘家孙女,在他做太子时由祖母指定包办的。薄皇后始终未生一男半女,于是便引起了对储位激烈的明争暗斗。 明争储位的是他的胞弟、母亲窦太后最疼爱的儿子梁王刘武。景帝皇后薄氏无子,加上刘武有贤王之名、广袤的封土和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的赫赫战功,窦太后意欲在景帝驾崩之后,由梁王入继大统。 汉景帝自己也有过失。前元三年(前154)初,即七国之乱爆发前夕,梁王入朝,当时景帝尚未立太子。一日,景帝朝宴梁王,酒醉后说:“朕千秋之后当传位于梁王。”梁王自是心中窃喜。詹事窦婴说:“汉法之约,传子嫡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祖约乎?”景帝酒醒后惊悟失言,此议搁置起来。 七国之乱平定后,立嗣矛盾更加突出。窦太后再度暗示景帝传位于梁王,景帝命袁盎等去劝诫太后,袁盎对窦太后说:“从前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引发了五世之乱。小不忍,害大义,必生事端。所以《春秋》认为传子才是正确的。”窦太后自知理亏,从此不再提及此事,遣梁王归国。 争储位暗斗的主角是汉武帝的母亲王夫人(后封为皇后)。王夫人名娡,槐里(今陕西兴平县境)人,父王仲,生母为臧儿。兄弟王俗、田蚡、田胜,妹王姰,曾嫁人生女金俗。由其母将她与其妹王姰送进刘启的太子宫。 王夫人入宫后给刘启生下4个孩子,一龙三凤,前3个均是女孩,分别被封为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而龙胎,就是后来威名远播的汉武帝刘彻,生于景帝即位不久的前元年(前156)七月初七。 刘彻初名彘,天生聪颖过人,慧悟洞彻,进退自如。据《汉孝武故事》载:“至三岁,景帝抱于膝上,抚念之……试问儿:‘乐为天子否?’对曰:‘由天不由儿。愿每日居宫垣,在陛下前戏弄。’”小刘彘信口而应的回答,使刘启不得不对这个儿子另眼看待。刘彘有惊人的记忆力,求知欲特别强,尤爱读书,中古代圣贤帝王伟人事迹,过目不忘。景帝深感诧异。刘彘“讼伏羲以来群圣,所录阴阳诊候龙图龟册数万言,无一字遗落。至七岁,圣彻过人”,景帝遂改刘彘名“彻”。“彻”字表示充满智慧,达到圣德的要求。于是刘启就萌生了易太子的念头。 景帝四年(前153),立宠妃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封刘彘为胶东王。不久刘彘取栗太子而代之的契机出现了,原因是馆陶长公主刘嫖插进来了。 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窦太后的爱女,长公主想把其女阿娇嫁给太子刘荣,没想到竟遭到了栗妃的一口拒绝,刘嫖因此与她结下怨恨,心存报复之念。 与栗姬不同,王夫人机敏圆滑,当馆陶长公主刘嫖想将比刘彘大四岁的女儿许配给他时,王夫人见长公主地位崇高,在窦太后跟前说一不二,当下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 于是6岁的刘彘与10岁的陈阿娇订了婚,时在景帝前六年(前151)。同年九月,皇后薄氏因无嗣被废,从此,馆陶长公主屡屡向景帝称赞刘彻如何聪明,如何达理,使景帝更加喜爱这个孩子。同时,长公主经常向景帝进谗,诬陷栗姬。景帝便在前七年(前150)十一月,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半年后,王夫人被立为皇后,7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 后来,中元二年(前148年),临江王刘荣不慎犯法,被从江陵(今属湖北)征诣京城。中尉郅都令人严加看管、审讯。刘荣极其愤懑、悲伤,写完向父亲的谢罪辞后,自杀身亡。 刘彻被立为太子,梁孝王刘武不肯就此罢手。他广延四方豪杰之士,多做兵器弩弓等,储存金银“且百巨万”,又派人刺杀袁盎等十余名大臣。阴谋败露后,梁王大为恐慌,买通韩安国走长公主的后门,疏通窦太后,稍得宽释,但景帝对他已疏远多了。梁王刘武连沮丧带惊恐,不久就身染恶疾而亡。景帝将梁地一分为五,在不知不觉中就削弱了刘武诸子的势力。 景帝另立太子后,对权倾朝野的条侯周亚夫最不放心,又寻机处置了他。景帝后元年(前143),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周亚夫削职下狱。一代名将,5天不吃东西,最终呕血冤死。逼死周亚夫与冤杀晁错一样,都说明景帝“寡恩忍杀”,惯于过河拆桥。 汉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景帝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临终前对太子刘彻说:“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但要知人、知己,还要知机、知止。景帝似乎已经感觉到儿子有许多异于自己的品质,把天下交给他是放心的,路还是让他自己走吧,多嘱咐也无益。不久,景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葬于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这就是汉武帝。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汉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政治方面 ①改革官制。在中央由皇帝的亲信尚书令、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在宫廷中参与决策,形成内朝,削弱丞相的权力。原来的中枢机构成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皇权得到加强。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②大量选拔人才,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汉武帝时,人才济济,有“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猿臂善射、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使其数年不敢犯界的“飞将军”李广,有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坚持将冶铁、煮盐和铸铁收归官营,充实国家经济实力的桑弘羊,有历经艰辛,吞毡饮雪,持节不屈,出使匈奴十九年的苏武。他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如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曾为狱吏的公孙弘,因尊儒的需要,拜为丞相;买妻耻樵的朱买臣,由严助推荐,任中大夫,出任会稽太守(其故事在京剧《马前泼水》刻画得较为生动)等等。③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④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在军事方面 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出兵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汉高祖白登之战后,与匈奴和亲。文景时期此举依旧,并予馈赠。但是,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每次入塞,都要抢走人畜,毁坏庄稼,西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汉景帝时,由于经济接近了极盛时期,军事抵抗力逐渐加强了,匈奴只能“小人盗边”。双方力量的对比开始发生变化。汉武帝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从公元前133年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公元前119年对匈奴一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役后,匈奴主力向西北迁徙,汉军夺取了朔方以西至今甘肃张掖、居延间的大量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并移民屯田进行开发。至此,北方边境地所受匈奴的威胁基本解除。 在经济方面 整顿财政,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又采取桑弘羊建议,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等等。这些措施,加强中央财政大权,抑制了商人势力,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思想文化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着皇权的加强,经济实力的增强,疆域的扩展,思想上也有必要加强统一。汉武帝不同于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等强制性的手段,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学说,即位后首先进行的一件大事,就是召集全国文士,亲自出题考试,并且亲自阅卷,选取董仲舒、公孙弘为首列,并拜公孙弘为相。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须学习儒经才能得到使用和升迁,儒家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而且以其“大一统”的思想核心,成为一直维系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精神。汉武帝还创建了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尊儒的同时,他还崇尚法制。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给其他学派(如法家)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容忍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明统治术。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边疆少数民族 对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并使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在今朝鲜北部),置为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家庭 陈废后 即陈阿娇。陈阿娇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的女儿。这位阿娇,史书上称为“陈皇后”,后来被汉武帝冷落,在后宫幽哀地独居。 “金屋藏娇”这一成语,就与她有关。这个故事最早见于《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后来,因为汉武帝阿娇故事,“金屋”成为富贵和情爱的象征。   其实,对于后宫女子来说,“金屋”所深藏的,往往是情感的悲剧。“内庭”人们迷信的“金屋宠”,有多少可以实现?又有多少可以长久? 李白《妾薄命》写道:“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重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对于阿娇的命运,有生动的描述。同时也揭示了富贵和情感的复杂关系,蕴涵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据说阿娇住到长门宫之后,愁闷悲思,听说司马相如文章作得好,于是送上黄金百斤,请他写一篇解愁之辞。相如为她作《长门赋》,汉武帝读了心生伤感,于是又得亲幸。但是君王情感的变化,已经覆水难收。   从“金屋”到“长门”,一个女人以帝王专爱为惟一寄托的情感旅程,真的是太短暂了。 卫皇后 字子夫,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寿府中的歌女,服侍曹寿的夫人、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本称阳信长公主,是王太后长女,因嫁与平阳侯曹寿为妻,故亦称平阳公主。后嫁与大将军卫青为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阿娇无子,所以平阳公主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觉得都不满意。在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起舞助兴,汉武帝便看中了子夫。这样,平阳公主送子夫入了宫。 入宫一年多来,子夫却不能得到汉武帝的宠幸,正好汉武帝释放一批宫女,子夫才又见到他,并哭泣着请求放她出宫。汉武帝怜惜她,便把她留下来,同时,又把她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召入宫中为侍中。到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子夫生了一男,遂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卫后所生之男刘据被立为太子。由于他是汉武帝长子,汉武帝特别宠爱他。除了专门派人辅导他学习《觳梁春秋》、《公羊春秋》外,还为他建了一座苑囿,称为博望苑,让他学习接待宾客。皇太子的确立,自然更加巩固了皇后的地位,因此,卫皇后的荣宠也达到了极点,随之而来的,便是卫氏一门的封爵封侯。 然而,宫廷生活充满了尔虞我诈的斗争。况且,作为宫廷妇人,随着容颜的衰老,卫皇后尊宠程度也在逐渐下降。她在汉武帝面前的宠幸地位被李夫人和钩弋夫人所代替。 在她立为皇后的第38年,也就是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因遭巫蛊事变,不能自明而自杀。所谓巫蛊事变,即汉武帝末年,年老多疑,适有周围一些心怀奸恶之人,乘机制造事端,挑拨他与太子、大臣之间的关系。当时,一些胡人的巫婆作俑,诅咒他死亡。此事被汉武帝发觉,在朝廷内外大加搜索,受牵连的人很多。专门主持处理此事的是素与太子不和的江充,他得到汉武帝的命令,便有意在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居住的地方掘地搜索,挖出一具桐木人,即把巫蛊之事加在了太子头上。太子刘据惟恐不得自明,就请教他的师傅,他师傅让他先杀掉江充。同时,刘据也征得母后同意,遂矫诏起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然而,他起兵后,因长安城中盛传太子与卫皇后起兵造反而失去人心,汉武帝派丞相刘屈牦讨伐,太子兵败后逃到湖县后自缢而死。卫皇后因不能自明也自尽身亡。后代史学界对戾太子刘据都持同情态度,否认他与卫皇后与巫蛊之祸有关。武帝晚年也深有悔意。 卫子夫由歌女、夫人而成皇后,除了她的容颜美色之外,还因为她有太子刘据做为她的支柱。太子自缢,亦使她的政治生命结束。事实证明,她尽管希望太子早日登基,但并没有存心诅咒汉武帝早死。在她为皇后的38年中,是比较安分守己的。所以汉武帝死后,她的名誉还是得到了恢复。 另外,应该指出的是,子夫的入宫,使她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为西汉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赢得了主动地位。从客观上讲,卫氏一门对汉朝的巩固是做出过贡献的,因此,子夫的影响也是不能抹杀的。卫子夫所生子女有戾太子刘据、卫长公主(当利公主)、阳石公主、诸邑公主。 李夫人 生卒不详,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人,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尤其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却不幸沦落风尘。她的哥哥李延年,能作曲,能填词也能编舞,是一个天生的艺术人才。她的弟弟李广利则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 汉武帝刘彻自幼喜欢音乐与歌舞,当时李氏的兄长李延年是汉宫内廷音律侍奉。对音乐颇有研究,而且善歌舞,他所作之曲,听者常为之感动。一日,李延年为汉武帝唱新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使人难再得。” 汉武帝却问道:“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吗?” 平阳公主接刘彻的话说:“延年的妹妹貌美超人!”武帝连忙召李氏进宫,被李氏深深吸引,就这样李氏开始了她的宫廷生活,立刻受到了宠爱。 汉武帝自得李夫人以后,爱若至宝,一年以后生下一子,被封为昌邑王。李夫人身体羸弱,更因为产后失调,因而病重,萎顿病榻,日渐憔悴。但武帝依然惦记着她,亲自去李氏的寝宫探视,深知色衰就意味着失宠的李夫人却颇有心计,自始至终要留给汉武帝一个美好的印象,因此拒绝汉武帝来探病。见武帝来便将全身蒙被中,不让武帝看她。她死后,汉武帝伤心欲绝,以皇后之礼营葬,并亲自督饬画工绘制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在甘泉宫里,旦夕徘徊瞻顾,低徊嗟叹;对昌邑王钟爱有加,将李延年推引为协律都尉,对李广利更是纵容关爱兼而有之,封为贰师将军海内侯。 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按武帝的旨意,上奏昭帝,追尊李夫人为“孝武皇后” 赵婕妤(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前88年),西汉武垣县(今河北省河间县)人。汉武帝东巡过武垣,被选入宫。因貌美聪敏,善于歌舞受宠,为其修“钩弋宫”号“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擅长纂拳藏阎游戏,又称“拳夫人”。后晋封为赵捷妤。始三年(前94年),钩弋夫人生子,取名弗陵,号钩弋子,武帝视为掌上明珠。常对人夸耀:“弗陵类我”。遂萌废立太子之意。??征和二年(前91年),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杀,卫皇后也被赐死。武帝带钩弋夫人移居甘泉官,召画工画周公负成王图,向群臣表明了要立弗陵为太子的意图,又担心因“主少母壮”重蹈吕后复辙;便以“屡忤圣意”为由,把钩弋夫人囚禁于云阳宫。后元元年(前88年) 钩弋夫人忧困而死,葬于甘泉南。近臣都为拳夫人之死而伤感,武帝也深感内疚,在甘泉宫前建“通灵台”以表怀念。翌年二月,武帝重病,召见众臣宣布立弗陵为太子,拜霍光等人为顾命之臣辅佐少主。不久,汉武帝死,八岁的弗陵即位,即汉昭帝。追封钩弋夫人为皇太后,修云陵(甘泉南,后称女陵)重葬,拨三千户居护陵墓。 武帝辞世 汉武帝晚年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由于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爆发了农民起义。汉武帝曾在轮台颁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 公元前88年,汉武帝叫画公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子幼母壮,为了防止太子的年轻母亲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狠下心借口处死了她。 公元前87年, 汉武帝驾崩,葬于茂陵,庙号是世宗。 评价汉武帝 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 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 有感于汉武帝在振兴中国方面所成就的巨大业绩和那时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斗争,特录今人所作《赞汉武帝》古诗一首,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并供评价汉武帝时参考: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 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 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 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瓠子歌。 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而汉武帝的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 茂陵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帝建元二年(公元141年)武帝刘彻在此建寿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汉相传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当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而且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277000多人。 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 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破楼兰、姑师后,乌孙知汉室强大,遣使贡献,要求与汉室联姻,武帝就以江都王建的女儿细君公主嫁给乌孙昆莫(昆莫,是王号)。。《汉书·西域传》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细君容貌美丽,气质高贵,乌孙国王喜出望外,猎骄靡封她为右夫人,随从工匠为她建造了宫室。汉朝每隔一年派使者探视。细君公主是丝绸之路上第一个远嫁西域的公主。 匈奴闻知,想拉拢昆莫,也送去了一位匈奴公主。于是昆莫以匈奴公主为左夫人。细君公主嫁到乌孙,语言不通,四顾无亲,且昆莫已年老,不胜悲愁伤感。且长在深闺、锦衣玉食的细君比不上匈奴公主适应塞外的生活。匈奴公主挽弓射雕,驰骋草原。细君公主则度日如年,只能将满腔愁绪化成一首悲歌,歌道: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归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昆莫死后,传位给孙子岑陬(官号)军须靡,按照当地习俗,岑陬军须靡要和公主结婚。公主不肯,上书武帝,武帝答覆说:「在其国从其俗,我欲与乌孙共灭匈奴。」细君只得再嫁岑陬。一年后,细君为岑陬生下一女名少夫后,因为产后失调,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便忧伤而死。细君公主在乌孙只生活了5年便去世了。 细君公主去世后,汉朝又把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了乌孙王军须靡。这就是被称为“乌孙国母”的解忧公主,史书中也称“乌孙公主”。军须靡死后,他的堂兄弟翁归靡即位,号“肥王”,按乌孙习俗,“复尚楚主解忧”。解忧公主为人乐观,性格开朗,很快就适应了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她在乌孙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协助乌孙王处理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深受乌孙人民的爱戴。 ??????? 公元前74年,匈奴联合车师向乌孙发动了进攻,并扬言只有乌孙交出汉朝公主,断绝和汉朝来往,方肯罢休。乌孙王翁归靡和解忧公主上书汉朝,请求发兵求援。“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不巧这时汉昭帝去世,故汉朝未能及时出兵。翁归靡与解忧公主再次联名上书汉朝呼救,表示“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千骑,尽力击匈奴。”此时宣帝即位,于公元前72年发兵15万骑,兵分5路攻打匈奴,并派校尉常惠持节去乌孙,与乌孙王一起率5万余精兵从西方进攻。在汉军和乌孙的联合夹击下,匈奴大败,使乌孙彻底解除了来自匈奴的威胁。 乌孙王翁归靡为了发展与汉朝的和亲关系,决定立他和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为嗣。公元前64年,翁归靡上书,为元贵靡求亲。汉宣帝答应了他的请求,选解忧公主的侄女相夫为公主,让相夫居上林苑中学习乌孙语言。乌孙派遣了300余人的迎亲使团,前往长安迎娶公主。常惠一行护送相夫到敦煌,听到翁归靡去世,乌孙立军须靡的匈奴夫人所生子泥靡为昆莫的消息,汉宣帝于是招还相夫,婚事作罢。 ?????? 泥靡号“狂王”,复尚解忧公主。泥靡与公主不和,又暴恶失众,使乌孙遭受苦难。为了使乌孙重新兴旺,解忧公主与汉使卫司马魏和意、副候任昌谋诛狂王,结果狂王受伤,骑马逃走。其子细沈瘦率兵围魏和意、任昌及解忧公主于乌孙首府赤谷城数月,西域都护郑吉发诸国兵解救,才算解围。 ????????解忧与翁归靡生三男二女,与泥靡生一男鸱靡。后来她的长子元贵靡做了乌孙王,次子万年为莎车王,三子大乐做了乌孙大将,四子鸱靡9岁即夭折;长女弟史嫁给龟兹(在今库车)王绛宾做夫人,小女素光为乌孙若呼翕候的妻子。 ??????? 由于解忧公主多年来操劳国事,积劳成疾,再加年迈,待“元贵靡、鸱靡皆病死,公主上书言年老思土,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悯而迎之。”公元前51年,年交古稀的解忧公主于是携带3个孙子女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汉宣帝“赐公主以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过了两年,这位在乌孙度过了50余年的乌孙国母逝世了。 解忧公主从18岁左右到乌孙,直到70岁回长安,在乌孙生活了50多年时间。这一时间正是西汉政府统一西域的时期,解忧公主费尽心血维护汉朝和西域各国,尤其是和乌孙的友好往来和联盟。这对实现西域各族与汉族的联合,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对丝绸之路的畅通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她的历史作用并不亚于后来的王昭君和唐代的文成公主。可惜她的名气在后来的历史著作、文学作品中,并没有像王昭君、文成公主那样蜚声四扬,在广大群众中更是鲜为人知。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通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容许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贵族世家 唐太宗于开皇十八年(599年)在出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李氏家族是关陇贵族集团之一,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这是最高武官。后来因辅佐北周代替西魏有功,被封为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为唐国公。祖父李昞也任北周的柱国大将军、袭爵唐国公。父亲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袭唐国公爵。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 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 弓马少年 童年时的李世民,是个聪睿的孩子。他爱读书,喜好历史、文学和书法,练的一手好字。唐太宗以行书写碑,为后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等。死后更以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兰亭集序》为陪葬品。因是军事贵族子弟,又必须接受军事知识的教育,从小就演习弓马,驰骋猎场。他身强力壮,所用的箭,比一般人用的大一倍,而且武艺精湛,在百步之外,能够“射洞门阖”。他所接受的军事锻炼是比较严格而全面的,除操练兵器外,还要诵读兵书。常读的有曹操注的《孙子兵法》,少年时就能用孙子之言和父亲谈论兵策。 李世民出生后随父历经陇州、歧州、荥阳、楼烦等地,十四岁时来到京师长安,一直住到十六岁。在这段不安定的生活中,饱览了各地的河谷山川、军事要塞,又接触了各地的民情风俗,了解了许多社会现实情况。这使他的成长区别于一般的贵族少年: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善于思索,头脑冷静、处事果断,具有远见卓识、足智多谋的才华。他的勇敢机智的军事才能是在大业十一年(615年)雁门战役和镇压甄翟儿起义军这两次战事中开始显露的。 如果说李世民的成长,在少年时代主要受家族的影响,那么在进入青年时期,即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他十六岁以后,则主要取决于社会的大环境了。 晋阳起兵 大业七年(611年),山东农民王薄率众反抗隋朝的暴政,大业九年,山东、河北农民纷纷起兵反隋,全国出现了反隋斗争的第一次高潮。到大业十三年(617年),全国形成三支较大的农民武装,成为摧毁隋王朝的基本力量。在农民起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下,隋统治阶级集团内部发生了公开的分裂,一些野心家如罗艺、徐圆朗、梁师都、刘武周、薛举、李轨等在各地相继竖起反隋旗帜,全国呈现出四分五裂的状态,隋王朝已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这一严峻的现实,给尚留在隋统治集团营垒内的李渊父子深深的触动。何去何从,关系到李氏家族的兴衰存亡。他们静观时变,小心翼翼的选择着自己的前途。李世民就是在这种激剧的社会变动中,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跨入了文筹武功的青年旅途。 在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侵扰,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并且因名望高兵力强而遭到隋炀帝的猜忌,乃于大业十三年(617)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 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义宁二年(618)李世民徙封赵国公。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扫平天下 此后,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起,秦王李世民亲自指挥了三场大战役:一、破李轨,平定陇西割据势力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王朝来自西北方面的威胁;二、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王朝的大后方;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军事集团,取得了唐代统一战争决定性的胜利。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武德四年冬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高祖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玄武之变 此后,李世民与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间互相倾轧,分为两派。宰相裴寂、谋士王圭、魏征、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李建成、李元吉为一派,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随李世民为一派。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将领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而后来高祖让位,他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终李世民一生,都担心日后史家如何评论“玄武门之变”,于是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起居注》和《实录》,打破历代皇帝不可阅读的先例。虽史书记载李世民要求“削去浮,直书其事”,但已引来种种推想并举证,认为李世民曾修改两书。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出现原因有: 政治方面:一是吸取隋亡的教训,经常与大臣议论历代兴亡,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二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他用人不避仇怨,不拘门第、民族,兼收并用,量才授职。因此,贞观一朝,人才济济。贤相有房玄龄、杜如诲等,名将有李靖、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太宗虚怀纳谏,朝臣进谏成风,著名谏臣有魏征等,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三是革新制度。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比如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等。 经济方面:一是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二是实行和完善均田制、租庸调制。三是戒奢从俭。 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民族关系方面:先派兵平定,再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各民族迅速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贞观四年(630),唐太宗遣李靖平定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对东突厥部众,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对入朝的突厥首领,给以官职,对颉利可汗,也归还家属,赐以良田美宅。这种做法,对北方民族产生巨大影响,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九年,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高昌氏,于其地置西州,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十五年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亲于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亚、欧、非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由于以上各方面原因,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频繁,文化繁荣昌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 ?但唐太宗到了晚年,逐渐志骄意满,自信偏执,对大臣猜忌之心渐重,不再像以前那样虚心纳谏了。官员与他日益离心离德,腐败滋生。特别是亲征高句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贞观之治”落下了帷幕。 改立太子 唐太宗最初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又爱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产生了夺嗣之惧,企图发动政变刺杀李泰,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唐太宗为防止身后发生兄弟仇杀的悲剧,贬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以后的唐高宗。因李治性格软弱,缺少才干,故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英年早逝 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医治最终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李世民于649年7月病死于长安含风殿,终年50岁。葬于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 葬于昭陵 位于咸阳城西北40公里处礼泉县烟霞乡九山上。唐太宗李世民(597~649)墓。昭陵,依山建筑,开创了我国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公里,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众多陪葬墓衬托了陵园的宏伟气势,加之各墓之前又多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石碑之属,更能点缀陵园繁华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唐太宗时君臣之间‘义深舟楫”的关系。有“荣辱与共,生死不忘”之意。唐太宗能与功臣“相依为命”,既不滥杀功臣,且妥善安置,使能保持晚节,死后还能安葬在一起,这种做法在帝王中实属罕见。 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座西向东,也不是南北朝时期“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设计的。长安由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宫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宫城之南,为百官衙署(即政治机构),外廓城从东南北三方拱卫着皇城和宫城,是居民区。昭陵的陵寝居于陵园的最北部,相当于长安的宫城,可比拟皇宫内宫。在地下是玄宫,在地面上围绕山顶堆成建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门。据史书记载,昭陵玄宫建筑在山腰南麓,穿凿而成。初建时驾设栈道,栈道长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而栈道并未拆除,就在栈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宫人居住,象对待活人一样对待皇后,待太宗葬毕,方拆除栈道,使陵与外界隔绝。玄宫深75丈,石门五道,中间为正寝,是停放棺椁的地方,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 用三干块大石砌成,每块石头有二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据《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华丽的宫殿,苍松翠柏, 巨槐长扬。 在主峰地宫山之北面,是内城的北门玄武门,附近有昭陵特有的建筑群。在司马门内列置了十四国君长的石刻像:突厥的颉利、 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尔、李思摩、吐蕃松赞干布,高昌、焉耆、于阗诸王,薛延陀、吐谷浑的首领,新罗王金德真,林邑王范头黎,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等。这些石像刻立于高宗初年,反映了贞观时期国内各民族大团结、唐对西域的开拓以及与邻邦关系的盛况。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坏,今可见者有七个题名像座,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前人曾说这些石像,“高逾常形,皆深眼大鼻,弓刀杂佩,壮哉,异观矣!” 在祭坛东西两庑房内置有6匹石刻骏马浮雕像,驰名中外,曾有诗云:“秦王铁骑取天下,六骏功高画亦优。”这是李世民自己选定的题材。他在隋亡以后,为结束割据的局面,巩固唐王朝新建的政权,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他骑过的六匹马立下赫赫战功。这六具石雕骏马是在平面上起图样,雕刻人马形状的半面及细部,并使高肉突起,称之浮雕,也叫“高肉雕”。 六骏的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马呙”、“白蹄乌”。现存西安市博物馆,其中“飒露紫”、“拳毛马呙”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昭陵六骏刻于贞观十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为青石浮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我国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 妻妾子女 【长孙皇后】(601-636),原名长孙无垢,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她十三岁嫁世民为妻,对内,她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同时极力化解世民兄弟之间的仇恨;对外,不失为世民的得意谋士。在玄武门事变前后,她也竭力消除各方对秦王的误解,亲切慰勉世民麾下的将领。 在李世民登基以后,她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长孙皇后生性节俭,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如此胸襟可见一斑,只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就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可谓空前绝后。在处理政事方面,她也帮助太宗作了不少贡献,也让太宗不枉杀一个忠臣。?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都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但她却很郑重地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太宗不听,还是对她说得滔滔不绝,但她始终却沉默不语。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为布衣之交,又在唐朝建立前后和玄武门之变中立有大功,因此,太宗把他视为知己,打算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皇后听说后,就对太宗说:「妾既被立为皇后,尊贵已极,我实在不想让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朝的吕后、霍光之家,可为前车之鉴。所以,我请您千万不要把兄长任为宰相。」在长孙皇后的再三阻挡下,唐太宗只给长孙无忌加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虚衔。 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被唐太宗视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时,唐太宗赏赐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儿长公主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余。为此,魏征当面向唐太宗提出异议。下朝后,唐太宗把魏征的不同意见,转告皇后,长孙氏当即便深有感触地说:「我以前听说陛下对魏征很器重,但并不了解其中缘故。今天我听了他的谏言之后,才真正明白他是一位十分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请陛下深思这个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运了。 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避暑时,身染疾病,且愈来愈重,服用了很多药物,但病情却并未缓解。这时,在身边服侍的太子李承干就向母亲提请用赦免囚徙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却遭到皇后的坚决拒绝。她说:「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规。如果可以随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会有损于国家的政体,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愿意的。我岂能以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太子听罢,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只是把他母亲的话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又转告给了太宗。太宗听后,感动得涕泪交流,泣不成声。 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弥留之际,与唐太宗最后诀别:“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尊号“文心顺圣皇后”。如此睿智之后,后世不见。 【徐贤妃】名徐惠(627—650),唐太宗妃。湖州(今浙江湖州)人。早慧,生五月能言,四岁能读《诗经》、《论语》,八岁会作诗文。才思敏捷,辞致清丽。唐太宗闻其名,召为才人。入宫后,博览群书,遍涉经史,才学益进。拜婕妤,进充容。上书论时政,见解精到,深为太宗赏识。死后赠封贤妃。《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其《长门怨》、《赋得北方有佳人》可与当时男作家的作品媲美。    拟小山篇 徐惠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长门怨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秋风函谷应诏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赋得北方有佳人 徐惠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徐惠矜持、多才、温情、幽默,给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可谓相知相敬、相亲相爱。太宗过世后,徐惠哀戚成疾,卧病不起。医官看过以后,开方熬药,徐惠予以拒绝,不想病愈。太宗过世第二年,徐惠因思恋太宗过甚而从容去世,终年24岁,陪葬太宗昭陵石室。 【杨妃】隋炀帝之女。生卒年不详,武德初年进入秦王府。吴王李恪、蜀王李愔之母。《新唐书》说李恪“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杨氏(李元吉之妻)】 【武才人】即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 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后又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在高宗去世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唐太宗有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等14人,女合浦公主(即高阳公主)、安康公主等22人。 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到,凌烟阁一事就是例子。不过也不能说那只是个政治手段,当时李世民也已是个老人,老人总爱怀念往事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啊,相信他把他那些老部下绘入凌烟阁,其中的真情也不会少。这二十四人中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诲、魏征、李靖、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高士廉等。 《隋唐演义》中英雄们的真实面目 1、秦琼:字叔宝。演义:《隋唐演义》中的主人公,仗义疏财的山东好汉,先为瓦岗寨大元帅,后投奔李唐,成为李世民手下的数一数二的大将。 历史原型:初随隋将来护儿、张须陀镇压起义军,以勇悍闻名。张须陀被瓦岗寨击杀,秦琼转投隋将裴仁基,后随裴仁基降瓦岗寨。及瓦岗寨李密兵败,秦琼又为王世充将,但他不齿王世充为人,公然反叛投唐,从此成为李世民的部将。秦琼先后随同李世民征讨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屡立大功,逐渐成为秦王最为器重的部将,被封为翼国公(死后改封胡国公)。玄武门之变,秦琼参与诛杀建成、元吉,但此后多病,盖因征战时老伤所致。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死,陪葬昭陵,其画像绘于凌烟阁。 2、程咬金:字知节 演义:《隋唐演艺》中又一位主人公,外号“混世魔王”,人如其名,干的混事数不胜数,曾为瓦岗寨大魔国国王,后投降李唐,凭小聪明和运气也立了不少大功。一生运气极好,活到一百多岁,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六朝,可以说是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将。 历史原型:自幼就以勇武闻名乡里,尤其善于马上使枪,后投李密,统率李密最精锐的近卫军。李密兵败,程咬金成为王世充部将。但程不愿为王世充部下,遂说动秦琼等多员勇将一起叛逃,投入秦王李世民帐下。程咬金在李世民对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的战争立下不少战功,被封为宿国公(后改封卢国公)。后遭到太子一党陷害,遂劝秦王先下手为强。玄武门之变后,历任高官。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统率大军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但因屠杀降军,丧失人心,最终无功而返,因此被免官。但不久又被唐廷起用,此时咬金年事已高,遂向朝廷告老还乡。麟德二年(665年)病死(活得确实比较长),陪葬昭陵。 3、李元霸 演义:隋唐第一条好汉,手持两把大锤,纵横天下,但因违反师训,先后杀死了使用镏金镗的伍天锡、宇文成都,遭到天谴,被雷电劈死。 历史原型:名李玄霸,李渊第三子,早死,无后,后追封为卫王。 4、罗艺 演义:原北齐将领,秦琼的姑父,后被杨林招降,被封为‘北平王’,以‘罗家枪’闻名天下,最后被窦建德部将苏定方射死。 历史原型:又名李艺,出身将门,善射,勇于攻战,为隋虎贲郎将,守北平,屡破四方贼寇。适逢天下大乱,罗艺趁乱起事,占据北平,自称幽州总管。宇文化及、窦建德、高开道等反王先后谴使劝降,罗艺都不准,独降于李唐(有眼光)。被唐皇封为燕王,赐姓李。在征讨刘黑闼的战斗中,罗艺立功不小,但他自恃功高,狂傲无礼,曾一度被免职。后因突厥屡屡南犯,罗艺又被重新启用,镇守泾州。太宗继位,罗艺因是太子建成一党,恐遭迫害,遂发动叛乱,占据幽州,但不久为部将所杀。 5、罗成 演义:隋唐第七条好汉,罗艺之子,秦琼的表弟。英俊貌美,武艺高强,自视甚高。曾夺得天下第一武状元,后投唐,为唐军第一勇将,立下赫赫战功,曾一人独擒八大反王。此后遭到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陷害,中苏定方之计,被乱箭射死。 历史原型:罗艺有子,但史书并未记载其事迹。罗成的原型可能是罗士信。 6、柴绍 演义:李渊的女婿,演义中是一个白面书生的形象。 历史原型:柴绍祖、父俱为高官,其幼年即以矫健勇猛闻于关中,李渊因此以女妻之。李渊起兵,柴绍为马军总管。下临汾,平绛郡,败隋将宋老生、桑显和,屡立战功,一直到唐军攻下长安。之后柴绍又随秦王平定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诸反王,被封为霍国公。吐谷浑、党项来犯,柴绍统军大败之。贞观二年,又破梁师都于夏州。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死。 7、尉迟敬德 演义:隋唐演义后期的主人公,原刘武周部将,后降唐,成为李世民手下与秦琼齐名的勇将,多次救秦王于危难之中,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最后为救薛仁贵撞死在朝门。 历史原型:原为刘武周手下骁将,善避枪夺枪,武周败亡后,降唐,参与了征王世充之役,曾枪挑敌勇将单雄信。后又随军征讨刘黑闼、徐元朗,救秦王于重围之中,立下大功。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扮演了重要角色。先是力劝秦王先下手为强,后于玄武门射杀齐王元吉,立下头功,事后李世民将齐王府邸赏于敬德。太宗继位后,封敬德为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同掌朝政。但敬德自以为功高,经常侮辱群臣,最终被外放。后太宗征高丽,敬德随军出征。敬德晚年迷信方术,曾闭门不出达16年之久。高宗显庆三年(658年),敬德年74而亡,陪葬昭陵。敬德有一子名尉迟宝琳,这与演义中相符。 8、江夏王李道宗 演义:《薛家将》中的反面人物,多次陷害薛仁贵,最终恶有恶报。 历史原型:李道宗论辈份是李渊的叔父,但年纪却与李世民相仿。17岁即经战阵,向李世民献计大破刘武周军,之后在与窦建德、王世充的战争中也屡立奇功。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李道宗任灵州总管,屡败梁师都叛军与突厥军,扩地千里。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与李靖共破东突厥,擒颉利可汗。之后又与李靖大败吐谷浑,立有大功。但在贞观十二年(638年),李道宗因贪污罪被罢官。一年后,道宗重被朝廷启用。征高丽之役,与李绩同为唐军先锋,立下很多战功,曾向太宗献计奇袭高丽后方,可惜未被采纳。贞观21年(647年),李道宗告老退休。高宗永徽四年,素与李道宗不合的长孙无忌、褚遂良利用房遗爱叛乱之事陷害李道宗,致使他被流放象州,死于路上。后长孙无忌、褚遂良倒台,道宗被平反。李道宗晚年颇好学,敬慕贤士,不以地势欺人,在宗室之中与李孝恭齐名,最为当世所重。 9、徐茂公 演义:瓦岗寨的军师,诸葛亮一类的半仙级人物。 历史原型:原名徐世绩,字茂公,后赐姓李,高宗朝为避太宗讳改‘世绩’为‘绩’,遂以李绩之名闻名于世。李绩在隋末的乱世中曾称霸一方,后投瓦岗寨李密。向李密献计攻克黎阳粮仓,开仓放粮,使瓦岗寨十日内增兵二十万。及李密被王世充所败,李绩拒有瓦岗旧地,不久降唐,被封为舒国公(后改封英国公)。李密叛唐被杀,李绩为其发丧。窦建德攻黎阳,李绩一度被迫投降,但不久反正,投于秦王旗下。之后在唐对窦建德、王世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唐军中地位仅次于秦王。后又平定徐圆朗叛乱,擒斩徐圆朗。武德七年(624年),李绩与李孝恭征讨南方反王辅公袥,大败其部将陈正通、冯惠亮,追斩辅公袥。次年又于并州败突厥军。 太宗继位,李绩与李靖计划奇袭东突厥,李绩作为李靖的后援,截断了颉利可汗的退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贞观十五年(641年),又大败薛延陀部。李绩曾患急病,太宗亲自剪须为其做药引。太宗征高丽,李绩随军出征,立有战功。贞观二十年(646年),再破薛延陀。太宗临死时,恐李绩作乱,故意贬其出京加以试探,李绩毫不停留,立即离京,高宗继位后,又对其委以重任。李绩善于察言观色,适时投入武则天一边,得以维持其在朝中的地位。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李绩统唐军征高丽,开始其人生中最后一战。最终唐军大获全胜,终于平定高丽。次年病死(也是一个寿星),配享高宗庙庭,并在其坟前筑起象征阴山、铁山的土丘,以纪念他征讨突厥、薛延陀的功绩。李绩的孙子徐敬业后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被杀,徐家被剥夺赐姓,李绩坟被刨,其在世时所作的努力全部白费。 10、苏定方 演义:原窦建德部将,文武全才,曾设计杀死罗艺、罗成父子,从此与罗家结下不解之仇,后降唐,但最终为罗家后人所杀。 历史原型:原为窦建德、刘黑闼部将,骁勇善战,及窦、刘败亡,定方归乡里。贞观初年,苏定方被唐廷重新启用,随同李靖奇袭东突厥颉利可汗。高宗初年,苏定方随程咬金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屡献良策,但不为咬金采纳,唐军终无功而反。次年,朝廷以苏定方为统帅,再征贺鲁。唐军大破西突厥,生擒阿史那贺鲁,定方被封为邢国公。后西域三国反,定方又率军平定。高宗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以六十九岁高龄统军征百济,连败百济、日本军,擒百济王及其太子。定方前后胜三国(东突厥、西突厥、百济),皆生擒其主,为唐长胜将军。乾封二年(667年)病死,寿七十六。 11、靠山王杨林 演义:隋炀帝的叔叔,隋唐第八条好汉,总管隋朝兵权,为人正直无私,虽然很赏识秦琼等英雄,但对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挽回天下大势,最后被罗成用回马枪刺死。 历史原型:原名杨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受封卫王。自幼被杨坚之妻独孤氏收养,因此倍受文帝宠爱。曾三次率隋军北伐,大败突厥沙钵略可汗,威震塞北。杨爽仪容俊美,举止有度,名声甚好。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杨爽病,文帝派巫师为其驱鬼,不料鬼没赶走,巫师倒被吓死,当夜杨爽病死,年二十五。 12、杨义臣 演义:杨林的弟弟,曾摆下一个八面金锁阵,后被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士泰四猛八大锤所破,他自己自杀身亡。 历史原型:本姓尉迟,因父亲与突厥力战阵亡,赐姓杨,养于宫中。年长后,善骑射,有将才,曾数次大破突厥军。炀帝继位,汉王杨谅叛乱,杨义臣以少胜多,败叛将乔钟葵。后炀帝三次征高丽,义臣均随军出征,多立战功,曾一日七捷。适逢天下大乱,杨义臣四处征战,先后平定向海公、高士达等反王。但其赫赫威名为炀帝所忌惮,被招回朝中,不久病死。 13、裴元庆 演义:隋唐第三条好汉,其姐嫁于程咬金。手使两把大锤,勇猛异常,四明山一战,十八路反王无数兵将,只有他能接李元霸三锤。后中隋将新文礼之计,于山谷中被烧死。 历史原型:名裴行俨,隋将裴仁基之子,骁勇善战。裴仁基讨伐瓦岗寨,虽累有胜利,但屡遭监军陷害。于是裴仁基父子杀隋监军,率众归瓦岗寨。后李密与王世充决战,裴仁基献计分兵偷袭洛阳,但不被李密所纳。后李密战败,裴氏父子被王世充所俘。王世充以侄女嫁于裴行俨,待其父子甚厚。裴行俨每有征战,所向披靡,号‘万人敌’,王世充惮其威名,颇加防范。裴仁基知其意,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密谋行刺王世充。事泄,裴氏父子俱被王世充所杀。 14、单雄信 演义:山东二贤庄庄主,先为瓦岗寨大将,后归顺王世充,为其驸马。因兄长被李渊误杀,誓死不降唐,最终被唐军处死。 历史原型:瓦岗寨前寨主翟让的好友,善马上用枪,瓦岗寨军中号为‘飞将‘。后翟让被李密所杀,单雄信以大局为重,归顺了李密。后李密兵败,单雄信降王世充,为其大将。秦王兵进东都,双方大战,秦王曾一度被洛阳军所围,单雄信举枪刺秦王,幸得唐将尉迟恭所救。及王世充覆灭,虽然李绩等瓦岗寨旧将为其求情,但单雄信仍被处斩。 15、王伯当 演义:外号‘勇三郎’,瓦岗寨的神箭手,曾一箭射死隋唐第九条好汉魏文通。对李密忠心耿耿,一直陪伴其左右,最后和李密一起被唐军射死于断密涧。 历史原型:李密的学生,随李密一起投奔瓦岗寨,为李密心腹。李密与王世充在偃师决战,命王伯当守后方基地金墉城。不久李密兵败,王伯当亦弃金墉城,与李密相会。李密决定降唐,害怕王伯当离他而去,王伯当表示愿意誓死相随。李密降唐后,因不被李渊重用,决定造反。王伯当苦劝不成,于是决定与李密共存亡。李密袭取桃林县后,欲投部将张善相,途中被唐将盛彦师伏击,李密、王伯当俱死。 16、薛仁贵 演义:‘薛家将’的第一任主人公,是太宗朝后期的主要军事统帅,留下‘白衣破高丽’、‘三箭定天山’等传奇故事。最后在征西凉之时,中敌将杨凡之计被围,被其子薛丁山误射而死。 历史原型:出身穷苦农民,太宗征高丽时从军。在辽东战场上屡立奇功,曾身着白盔白甲横扫敌阵,引起太宗注意,将其调入禁卫军。高宗继位后,宫中曾发洪水,幸得薛仁贵所救。后又多次出征高丽,多有斩获。薛仁贵武艺高强,曾一箭射穿五层甲。铁勒叛乱,仁贵率军平叛,对方派骁骑数十前来挑战,仁贵连发三箭,射死三人,吓得其余人全部投降,薛仁贵将其全部活埋。不久即平定叛乱,此即为‘三箭定天山’。高宗乾封元年(666年),与李绩等同征高丽,连败高丽军于新城、扶余,经两年奋战,终于平定高丽。薛仁贵在胜利后被派镇守平壤,指挥高丽境内的常驻唐军。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率唐军十万征讨吐蕃,但由于副将郭待封私自行事,仁贵部被吐蕃军四十万所围,唐军大败,战后薛仁贵被撤职。不久高丽叛乱,薛仁贵再次被启用,但不久后又因罪被流放。直到开耀元年(681年),六十八岁的薛仁贵才因大赦回朝,率军抗击突厥。突厥听说领军的是薛仁贵,吓得四散而逃,唐军大获全胜。永淳二年(683年)病死,年七十。 17、薛丁山 演义:薛仁贵之子,娶樊梨花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后被武则天杀害。 历史原型:原名薛讷,薛仁贵之子。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拒绝当朝酷吏来俊臣的不义之举。后突厥犯边,武则天因薛讷为将门之后,将他调往幽州前线。薛讷久驻边关,立有战功。玄宗曾于新丰操练唐军,独薛讷和解琬部进退有序。突厥、契丹、奚联合寇边,薛讷力主出击,得到玄宗许可,但因其余诸将逡巡不前,唐军大败,薛讷被撤职。不久吐蕃军十万犯境,薛讷被重新启用,担任陇右节度使。他连败吐蕃于武阶驿、长城堡,斩获无数。之后薛讷一直镇守青凉,年七十二而亡。 18、宇文成都 演义:隋唐第二条好汉,虽为奸臣宇文化及之子,但行事光明磊落,从不耍奸诈计量,算得上一条好汉。但其家世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最后在与宿敌李元霸的决战中被杀。 历史原型:宇文化及有二子,名承基、承趾,但与其父一样无用。窦建德击败宇文化及军后,宇文父子一起被杀。 19、罗士信 演义:隋唐演义中‘三猛‘之首,力大无穷,是唯一能与李元霸匹敌的人。秦琼的干弟弟,为人头脑简单,浑浑噩噩,但极重情意。 历史原型:隋末,贼寇王薄等犯山东,隋将张须陀率军击之,罗士信时年十四岁,投军,为须陀所轻。罗士信遂披重甲上马操练,这才得以从军。在随后的战斗中,罗士信一马当先,所向披靡,贼军大败。之后罗士信每杀一敌,必割其鼻,以环穿之,代替首级。张须陀被罗士信的武勇折服,将自己的马奖给了他。之后张须陀、罗士信互相合作,连战连捷。后张须陀中李密之计,兵败战死,罗士信归顺瓦岗寨。在与王世充的战斗中重伤被俘,被王世充收为部下。王世充初待士信极厚,但后来稍有减少,罗士信不满,于是率部转投李唐,被任命为绛州总管,封郯国公,率军对抗王世充。罗士信不仅作战勇猛,而且赏罚分明,治军极严,在谋略方面也并不是一窍不通,曾设计智取洛阳的外围据点千金堡。洛阳平定后,罗士信为当初提拔自己的老上级裴仁基发丧,葬于邙山以北,并说:‘我死后,愿葬于裴将军之旁。‘后随秦王攻刘黑闼,得一城,先是唐将王君廓守,刘黑闼军猛攻,王君廓不敌,罗士信自请入城代替王君廓。入城后,敌军攻打更急,四面围困,断绝了唐援军。最终城破,罗士信被俘,刘黑闼欲说降罗士信,士信不从,遂被杀,年二十八。秦王闻罗士信死,很是伤感,重金购得其尸,葬于裴仁基墓之侧。 20、史大奈 演义:原为北平王罗艺的部将,曾在北平摆擂,引起秦琼打擂。后投奔瓦岗寨,武艺平平,有几分蛮力,在《隋唐演义》中是不太重要的小人物。 历史原型:本突厥人,随处罗可汗入朝,为隋将。李渊起兵太原后,史大奈率部归顺。在与隋将桑显和的战斗中,史大奈率骑兵袭击敌军背部,对战斗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之后在唐军攻取长安的过程中也立功不少,被赐姓史。之后随同秦王征讨薛举、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太宗继位后,他成为禁卫军将领,受封窦国公。后病死。 21、王君廓 演义:瓦岗寨的先锋官,长着一把大胡子,手使大关刀,外号‘赛关公’。 历史原型:出身贫寒,善盗,为祸乡里。隋末天下大乱,王君廓趁机聚众占山为王。他先是设计打败了隋河东丞丁荣,之后隋将宋老生来攻,王君廓不敌,于是利用诈降逃脱。李渊起兵后,招降王君廓,君廓不应,反投李密。但李密待其不厚,于是王君廓又转投李唐。他随同李世民攻洛阳,曾以十三人破敌军万人,并截断洛阳军粮道(估计王君廓是在王世充后方搞游击战),立功不小,被封为彭国公。据说他在与窦建德军的战斗中发愤大呼,鼻耳皆流血,其勇猛可见一斑。后王君廓镇守幽州,防御突厥。庐江王李瑗谋反,派部下王先接管其军。王君廓不慌不忙设计杀死王先,生擒李瑗,平定了叛乱。王君廓不守法度,屡被长史玄道以法绳督,于是心生疑虑。不久他被招回朝中,王君廓恐惧不安,于路上杀死驿站官员,逃亡突厥,但中途被乡民所杀。李世民念其旧功,不予追究,引起朝官不满,最终贬王君廓为庶人。 22、薛刚 演义:《薛刚反唐》的主人公,薛丁山的第三子。率领各路人马反抗武则天,最终恢复李唐王朝。 历史原型:名薛嵩,薛仁贵之孙。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后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不是座右铭的来历呀)。唐代宗永泰八年(773年)病死。 评论:历史上的‘薛刚’才算真正反过‘唐’。 康熙 康熙(1654年——1722年),谥号圣祖仁皇帝,姓爱新觉罗,名玄烨,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曾租父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祖父是清太宗皇太极,祖母是清孝庄太皇太后,父亲是清世祖顺治,生母佟妃,儿子是雍正,孙子是乾隆。在清前期的六个皇帝里,康熙是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关键地位。 即位亲政 智除螯拜 康熙是顺治的第三子。自小得到了祖母孝庄皇太后的精心教导。在教育儿子方面,至少在顺治婚姻问题上,康熙的祖母孝庄并不是一个成功者。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年幼的皇孙身上,要求玄烨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帝王规范。玄烨出痘痊愈后,孝庄就让他“入书房读书”,还让皇孙随从“站班当差”,同大臣一起参加各种跪拜礼仪。他八岁登基,孝庄常给他讲“得众则得国”的道理。一次,祖母当着王公大臣的面问康熙的志向,他不假思索,按照祖母平日的教诲回答说:“惟愿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这一回答着实令在场的官员称赞不已。顺治在临终前接受他的外国老师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 玄烨当上少年天子后,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个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助小皇帝执政。四个大臣中,鳌拜立过战功,手握兵权,根本不将小皇帝放在眼里,更不愿意与其他三个辅政大臣商量,什么事情都独断专行。甚至到康熙帝年满十四岁亲自执政以后,他还把持朝政,在朝堂上诬陷辅政大臣苏克萨哈,逼迫康熙帝违心地将苏克萨哈处死。贪赃枉法,自行其事。众人都敢怒不敢言。 ???? 康熙虽然年幼,但他从小就才华出众,他觉得鳌拜处处与自己作对,是个心腹大患,必须想办法除掉他。他把一些满洲贵族的子弟召来宫中练习武艺,作为自己的亲信侍卫。遇有鳌拜奏事,仍然玩耍以迷惑他。 ???? 鳌拜大权独揽,谨防有实力的大臣接近康熙,并不断派人观察康熙的一举一动,不让康熙羽翼丰满,要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这样自己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看见康熙和一些孩子在玩摔跤的游戏,并不觉得对自己有何威胁,反而认为康熙胸无大志,只知道玩耍,便放弃了警惕。 ???? 一次鳌拜称病,好久不来朝拜皇帝,康熙便亲自来到鳌拜府中探听虚实。他径直来到鳌拜的卧室,发现鳌拜在席子底下藏有利刃,知道鳌拜心怀叵测。但他很沉得住气,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安抚说:“满洲勇士,身不离刀,乃是本色。”鳌拜听了,觉得康熙是个小糊涂虫,便完全放松了警惕,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 ???? 康熙回宫后,就把那帮孩子找来,说:“大清朝已处于危急关头,你们听我的,还是听鳌拜的?”,那些孩子早就不满鳌拜欺上压下的行为,个个义愤填膺地说道:“我们听从皇上的!”。 一天,康熙召鳌拜进宫来,说有要事相商,鳌拜不知是计,便大摇大摆地来见皇帝。康熙便命那些孩子玩摔跤游戏给鳌拜看。孩子们玩着玩着,一个个跌打翻滚地到了鳌拜身前,这个抢腿,那个揿手,一个抓住头,一个揽住腰,顿时将鳌拜掀翻在地。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力大无穷,他猛一挣扎,那些孩子便都被他绊翻在地。但这些孩子都忠于康熙,尽管敌不过鳌拜,仍死命纠缠住他不放。正在这紧急关头,康熙拿出藏在袖中的匕首,一刀刺进鳌拜的胸中,孩子们一拥而上,将鳌拜擒住。康熙当即宣告:鳌拜谋反,令监禁听审。 ???? 十六岁的康熙巧妙地除掉了压在自己头上的辅政大臣鳌拜和他的党羽,自己亲政。 重大贡献 康熙自幼好学不倦、意志坚毅、少年老成,胆略超人。康熙对自己讲究终身学习,对朝政讲勤慎,对臣民讲仁爱,对子女讲教育,对西学讲吸纳,较好的处理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从而开创了康乾盛世。 1. 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清除鳌拜后,就该解决吴三桂的问题了。当时,骄横跋扈的藩王,不止吴三桂一个。广东有平南王尚可喜,福建有靖南王耿仲明、耿精忠。他们都是早期投降清廷的原明朝官员。因为跟随清军入关消灭农民军、明朝军队、反清义军卖力,立了“大功”,受到清朝的奖赏,拥有许多特权,因而非常骄横,不肯服从清朝的指挥,妨碍清廷政令的统一,成为清王朝潜伏着的特大祸害。这三个藩王,被称为“三藩”。 康熙帝深感三藩危害的严重性,他将“三藩”与治理黄河、办理漕运作为三件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写成字条,悬挂在宫殿的柱子上,天天念叨。他一直在苦苦思索,找个什么办法,削弱并消灭“三藩”。 “三藩”也深知清廷对他们的不信任,迟早会对付他们,但一时还吃不准会采取什么措施,严厉到什么程度。他们心怀鬼胎,要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平南王尚可喜老了,就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告老还乡,但要求将王爵传给儿子,继续带兵镇守广东。康熙帝也想借此机会试探“三藩”对撤藩的承受程度,就顺水推舟,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但要撤销靖南王府,王爵不能继承。理由是广东安定,不必再设藩王镇守。 这个答复,深深震撼三家藩王。吴三桂一面加紧准备造反,一面邀靖南王耿精忠一道再上奏章,请求康熙帝同时将“三藩”都撤掉。接到奏章,康熙帝冷笑说:“他们竟想威胁我!”就交给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大臣们意见不统一,有主张撤的,有主张不撤的。最后康熙帝决定,这些藩王掌握兵权太久,拖得越久,越不容易解决,索性一次解决,三藩都撤,将全部人员、兵马迁到关外去。 吴三桂本意是希望康熙帝会作出些挽留的姿态,他们就顺水推舟留下来。谁知康熙帝会这样决断,他又惊又恨,决定起兵造反。公元1673年农历十一月,吴三桂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讨伐清廷的檄文,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并写信与平南王、靖南王及各地老部下,还有台湾的郑经,要他们共同起兵造反。吴三桂宣布恢复明朝的发饰、服装,革除满洲的习俗,要替明朝报仇雪恨。但是,他引清兵入关、绞死永历帝的斑斑劣迹如在眼前,人们怎能相信他“兴明讨虏”的宣传?他的造反,完全是个人野心所致。 不过,对清王朝高压政策长久感到愤怒的人们,还是找到了一次抒发胸中闷气的机会,所以,头几年内,许多地方都起兵响应,大半个中国都沸腾起来,清廷的统治岌岌可危。吴三桂的兵马打到了湖南、江西。 康熙帝临危不惧,停止执行耿精忠、尚可喜两藩的撤藩命令,将他们从造反行列中暂时分化出来,孤立吴三桂;同时迅速调兵遣将,阻挡吴三桂的进攻。 由于吴三桂在军事上犯了错误,他的军事攻势持续了几年就停止了。双方在西北、西南、中南、华南相持了八年。公元1678年,吴三桂七十八岁,等不及了,在湖南衡阳匆匆忙忙地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周。可是到这年秋天,他就病死了。此后,形势大变,清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到公元1681年,清军攻下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自杀,“三藩”的叛乱终于彻底平定。 2. 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清朝平定了三藩之乱后,除台湾以外的全国大陆基本统一,台湾继续孤悬海外,不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和统一。因此,统一台湾势在必行。 康熙二十年(1681),郑经暴死,郑氏集团内部发生长幼争立的内讧。郑经部将冯锡范等杀即位的长子,立年仅十二岁的次子郑克爽即位,袭延平王,仍奉南明为正统。此后,台湾政治日趋腐败,内部分崩离析。加之,随着全国大陆的统一,“反清复明”的口号已经失去其号召力,大陆士兵纷纷思归,郑氏集团内部人心惶惶,继续割据的局面已经很难维持。 但清廷内部在是否武力统一台湾问题上颇有分歧。朝廷一部分大臣认为,天下初定,“凡事不宜开端,当以清静为主”,主张缓征台湾或放弃武力征讨。一部分朝廷大臣还对康熙帝重用郑氏集团降将施琅不满,认为如果派施琅出征,“去必叛”。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等力主乘机攻取台湾。康熙帝在经过一段犹豫之后,最后下决心攻取台湾,以“底定海疆”,实现其一统海内的宏图。 康熙二十年(1681)六月,他发布诏令,令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万正色等,与将军喇哈达、侍郎吴努春“同心合志,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作为攻台主帅,“委以独任专征”大权,到福建统领军队进取台湾。施琅降清后 (1662)曾一度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四年(1665)五月,又曾率福建水师自福州的铜山(今东山)渡海攻台,因遇风折回,所以,他对台湾海峡一带海上形势、地理环境、天文风候十分熟悉,这就为清军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 施琅到福建后,迅速组织起一支由原郑氏降兵及福建新练水师为主的水军,这支军队既熟悉海情,又有多年海上作战经验,同时又配备有精良大炮的高大坚固、行驶迅捷的战船,只待选择战机,准备渡海作战。台湾海峡尽管宽只二三百里,但风险浪恶,气候变化无常,渡海作战仍有不少困难。施琅充分估计到各方面的困难,并从困难条件出发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案。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战船300余艘,水师2万余人,仍自铜山出洋,第2天上午,战船即陆续到达澎湖海外。十六日曾发生小规模海战,双方各有损伤。二十二日清军分三路出击,与郑军决战,施琅亲率主力担任中路主攻。清军利用“风利舟快,瞬息飞驶,居上风上流之势,压攻挤击”,一鼓作气,经过七八个小时激战,大败郑军。刘国轩率所剩几只小舟逃回台湾。澎湖为台湾门户,一旦失守,台湾即失去了屏障。施琅派员到台湾劝降,联络刘国轩。刘国轩见大势已去,于是派兵监视郑氏统治集团,郑克爽、冯锡范只得上表求降,八月清军胜利进驻台湾。由于郑氏集团政治腐败,所以清廷统一台湾得到台湾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清军至台湾时“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台湾人民是迫切希望国家统一的。 康熙帝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官管辖。并派兵8000人驻防,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澎湖亦派副将一员统兵2000人驻防。这样,台湾重新统一于清王朝中央政府。 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这不仅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对台湾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后来事实证明,台湾经济、文化的进一步振兴,正是在台湾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极管辖之后。 【统一台湾的经验教训】 清政府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凝聚了上自康熙皇帝,下至满汉军政大臣们的群体智慧和不懈努力。经过历史的检验,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都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迪。 一、和平解决途径的政治策略    寻求政治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力争通过谈判方式实现统一,是清政府统一台湾的基本策略之一。从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逝世,郑经继位,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清政府就和平统一的问题,与台湾郑氏集团先后进行了10次和谈,前9 次都失败了,因为郑氏集团在历次和谈中提出的首要条件是“依朝鲜例,称臣纳贡”,也是其和谈的基本立场。朝鲜是中国的邻邦,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处于国防的考虑,朝鲜要求中国政府给予保护,并向中国政府纳贡,成为中国的藩属国。郑氏集团坚持“依朝鲜例”,就是要清政府承认台湾为中国藩属国的地位,其目的在于将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这当然是清政府所不能答应的。康熙皇帝针对郑氏的分裂立场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P272)表明了坚决反对台湾独立的鲜明态度,也代表了清政府和谈的基本立场。最后一次清政府使用了武力手段,大兵压境,以战逼和,才使和谈取得成功。 1.台湾郑氏集团坚持分裂立场的原因 ①海商集团特有的独立性是其分裂的思想根源和历史根源   台海郑氏集团代表的是海上商业集团的利益。一方面,海商集团为谋取商业利益,积极要求向海外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封建中央政府的种种压迫和限制,在长期、复杂的斗争中,形成了一种本能的独立性。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海上贸易的发展而形成了一种海上商业资本。自明代开始实行的海禁政策使海上商业资本只能在中央政府的禁令的压制下艰难地发展,海商集团就是在禁令的高压下派生出来的海商武装走私集团。官方禁令的压制使其对官府带有与生俱来的对抗心理。到郑经这一代,由于占据了远离大陆的台湾这样一个有利于发展海外贸易的稳固根据地,其民族意识便日渐淡薄,独立意识反日益滋长,因而不思统一,反求分裂。郑经曾说,台湾“东连日本,南蹴吕宋,人民辐辏,商贾流通。王侯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这段话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郑经的分裂心理。 ②台湾经济的发展和逐步自立为其分裂的企图提供了经济基础    郑氏集团占据台湾后,把沿海数以万记的人民移入台湾从事垦殖,在台湾推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又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制度,与此同时,郑氏集团又与英国、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越南、写落暹罗、吕宋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从中获取大量军需物资和巨额利润。这样就使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逐步减少,逐步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郑氏集团不肯与大陆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郑经在给其舅董班的信中更明确表示,台湾“幅员数千里,粮食数十年,四夷效顺,百货流通,生聚教训,足以自强。又何幕于藩封?何羡于中土(大陆)哉?”(《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P69 )。可见经济上的独立强化了郑氏的分裂意识。 ③台湾海峡的阻隔和郑氏集团海上力量的优势使其在军事上有恃无恐   台湾海峡这一天然的军事屏障,使郑氏集团产生了一种安全感。郑氏的水师久经战阵,熟悉海疆情况,有丰富的海战经验。这支部队经过郑氏三代的苦心经营,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一度成为中国东南海域无与匹敌的海上力量,即使荷兰舰队都对其畏惧三分。在长年和平对峙的时期里,清军对台湾没有采取任何积极主动的军事行动,这样就使郑氏集团更有恃无恐。 ④清军某些前方将领在和谈中的让步促使郑氏的分裂野心不断膨胀    如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月的和谈中,康亲王杰书为及早结束久拖不决的战事,向郑经许诺,如果郑军撤出沿海岛屿,退守台湾,就答应郑氏把台湾变为中国藩属国的要求,并与台湾“通商贸易,永无嫌猜”(《台湾外志》卷二十)。康熙十七年(1678年)再次和谈,清军将领赖塔在给郑经的信中竟说,如果郑经肯退守台湾,则“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远占据台湾,“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可也。”(魏源《圣武记》卷八)。   清军前线将领的这些话,不但没有换来和平的局面,反而纵容了郑氏的分裂行为,使其分裂野心更加膨胀。 2.清政府和谈政治策略的得失   ⑴清政府在统一台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将以和谈方式统一作为对台基本策略,最后终于实现了对台湾本岛的和平统一。   ⑵其和谈策略缺乏足以对郑氏集团形成致使威胁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做后盾。清政府与郑氏集团之间的矛盾,是尖锐对立的对抗性矛盾。面对这样的对手,要实现统一,武力行动应置于主导地位。但清政府不但没有及早地、迅速地建立起一支占据优势地位、能够威胁郑氏集团生存的水师部队,反而一度在军事上采取消极保守的防御方针,裁撤水师、焚烧战船、收缩防线,搁置武力。歼灭了郑氏水师主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才迫使郑氏集团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使和谈取得了圆满结果。   ⑶以郑军广大官兵为主要对象的招降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先后有二十万郑军官兵和文职人员向清政府投诚,分化了郑氏集团的内部关系,瓦解了其社会基础,削弱了其军事实力,并促使台湾的军心民心发生倾向清政府,倾向统一的变化,为最后的统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禁海迁界的经济封锁策略 1.清政府对台湾郑氏集团的经济封锁措施   清政府的经济封锁措施包括实施海禁和迁界移民,目的在于断绝郑氏集团粮饷和军用物资的供给,坐困郑氏集团,令其不战而降。所谓“禁海”,就是严禁一切船只出海贸易、捕鱼。清政府的禁海令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用大陆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这既包括中国与外国间的国际贸易,也包括大陆各港口间的国内贸易。清政府采取禁海措施的目的是通过断绝海上贸易往来,阻塞大路货物的出海渠道,使郑氏集团失去大陆货源和军品供应。“迁界移民”是“禁海”的扩大和补充,是更加彻底地切断海内外经济联系的封锁措施。其做法是,将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6 省沿海及各岛屿的居民内迁30——50里,在沿海一带形成一个无人区。清政府的目的就是利用这样一个隔离带来彻底隔断台湾郑氏集团与大陆的经济联系,使其既不能与大陆进行贸易活动,获取大陆的商品和军用物资,又无法向沿海居民征收粮饷,从而在经济上完全陷入困境。 2.清政府经济封锁策略的得失 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台湾郑氏集团的经济困难   一方面由于海上运输能力的限制,粮饷供应不能满足郑军需求,造成大批郑军降清或逃亡;另一方面这对台湾的经济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耗,为最后统一台湾创造了条件。 ②单纯的陆上封锁策略使清政府的经济封锁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清政府认为郑氏集团以海岛为巢穴,在波涛中谋生计,其粮饷军需完全要仰仗大陆,只要在沿海实施坚壁清野,切断大陆物资的出海渠道,郑氏集团这些“岛上穷寇”就会“如婴儿断乳,立可饿毙矣”(王时胜《漫游记略》)。   但清政府的经济封锁策略与其军事防御方针一样,是消极保守的,单纯立足于陆地,忽视了在海上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没有构成对台湾的海陆联合封锁。因而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更何况其陆上封锁也并不彻底,连康熙皇帝也承认,经济封锁实施多年,“其私自贸易者何尝断绝?”大陆物资出海渠道事实上一直就没有彻底切断。 ③禁海迁界也使清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首先,禁海迁界沉重打击了沿海经济,③阻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清政府禁海迁界政策给予东南沿海地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品生产以沉重打击,窒息了我国曾一度比较发达的海外贸易,对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从而也严重阻隔了这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濒海地区有良田万顷,土地肥沃,生产技术先进,已日益形成集约化生产。但迁界令一下,沿海30——50里地带转眼变为废墟,据史料记载,仅福建、广东两省废弃的田园耕地就达五百七十五万九千六百余亩。   我国海上贸易在明代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由于利润丰厚,明末沿海地区出现了“穷洋竟同闹市”的兴旺局面。清政府实行海禁特别是迁界政策后,不仅私人海上贸易被阻塞,就连福建官府直接控制的市舶贸易也一度完全停顿;不仅对外贸易中断20年之久(康熙元年到康熙二十年),而且国内各港口间的贸易也陷入了一片萧条,昔日频繁出海的巨型商船,闲泊朽败于断港荒岸之间。海内外贸易的长期停滞,缩小了国内外的销售市场,直接影响到沿海各省农业手工业的生产,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伤及沿海的资本主义萌芽。同时海运业也遭到摧残,无数船主破产,船工失业,海运业中孕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亦因此而夭折。其次,禁海迁界使沿海百姓背井离乡,失去生计,严重损害了当地人民的利益。    沿海百姓世代居住其地,以种田、捕雨、经商为业。清政府实施禁海迁界,又无妥善安置措施,使百姓流离失业,如同生机勃勃的草木突然被拔离故土,忍受烈日的曝晒,因道路颠沛或无法谋生,冻饿而死者以十万记。还有数十万流民因生计所迫,渡海赴台,反壮大了郑氏集团的实力。一些边海居民甚至铤而走险。或冒死偷运大陆货物卖给郑氏集团,或相聚为“盗”,走上武装反抗清政府的道路。 第三,禁海迁界使清政府赋税收入减少,使内地百姓负担加重。   由于大片土地抛荒,捕雨晒盐业停顿,海上贸易中断,使清政府的财政税收也因此减少。据史料记载,实施海禁迁界后,仅田赋一项,福建省每年就减少税收计白银20余万两,广东则高达30余万两。如果考虑到盐税、鱼税、商税等方面的减额,再加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各省的数字,清政府每年在赋税方面的损失是相当大的。    顺治康熙年间,清政府由于连年用兵,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禁海迁界又造成巨额税收损失,对本已十分困难的财政状况无异于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采取了责令界内未迁居民摊赔的办法来弥补部分缺额,这样又加重了内地人民的经济负担。   从总的情况看,清政府对台湾郑氏集团的经济封锁失大于得,弊大于利,这是由于其在封锁策略和封锁措施两方面的失误造成的。在封锁策略上,清政府实行单纯的陆上封锁,没有采取任何海上封锁行动,以构成全面的海陆联合封锁,因而对以台湾岛为根据地,具有较强海上生存能力的郑氏集团所产生的封锁作用是有限的。从封锁措施来看,清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禁海迁界的措施,不考虑这些措施会给沿海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没有认真做好善后安置工作,以尽量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其短期后果是,清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在沿海百姓中失去民心;其深远影响是,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使我国封建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因剿于抚”、武力统一台湾的军事策略   清政府的经济封锁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和谈攻势频频失利,郑氏集团又乘“三藩之乱”侵扰大陆,对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威胁,这就促使清朝统治者逐步认识到,以纯粹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要实现统一,必须诉诸武力。康熙二十年(1681年)4 月,清福建总督姚启圣向朝廷报告了郑经在台死去,郑氏集团因争权夺势发生内乱的情况。康熙皇帝认为武力统一台湾的时机已经到来,于当年六月果断作出了进军台湾、澎湖的战略策略。 1、清政府武力统一台湾的历史条件   康熙二十年郑氏集团的内讧,为清政府统一台湾提供了契机。此时清王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强大,已具备了统一台湾的主要条件。这些条件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清王朝多年努力的结果。 ①清除螯拜集团,巩固中央集权   康熙皇帝即位时只有9岁,按顺治皇帝的遗命,由索尼、苏克萨哈、螯拜四位重臣辅助幼帝,佐理朝政。但后来螯拜用阴谋手段排斥异己、培植党羽, 逐渐形成独揽朝政的局面。螯拜及其党羽擅权乱政、抗旨妄为,企图凌驾于康熙皇帝之上,严重削弱了皇权,破坏了正常的封建统治秩序。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年仅 16 岁的康熙皇帝采取突然行动,迅速、彻底地清除了螯拜集团。此后,康熙皇帝实施恢复内三院为内阁等措施,以加强皇权。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下令设立“南书房”,其职责是秉承皇帝意志拟写谕旨、发布政令,这样就把中央权力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王公贵族手中夺回。   康熙皇帝在极短的时间里,一步步成功地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巩固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事业的。 ②采取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为统一台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明末清初以来,连年的战乱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清政府的财政也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而十分拮据,以至于入不敷出。为改变这一状况,康熙皇帝铲除螯拜集团后,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这些措施包括:实行“更名田”制度,还田于民,使许许多多无田佃农变成有地的自耕农;奖励垦荒,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兴修水利,修治黄河、淮河和大运河,使“水归故道,漕运无阻”,苏北一带长期被水淹没的大片土地变成了可耕的肥沃良田。   康熙皇帝推行的这一些列经济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了社会财富,缓解了清初以来清政府财政的紧张状况,为统一台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平定“三藩之乱”,大陆政治稳定,清政府可以集中全力解决台湾问题 2、建立起强大的水师部队,具备了统一台湾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   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恢了福建水师建制。  清福建水师在收复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显示出来的实力和作用,增强了清朝统治者实施海上军事行动和武力统一台湾的信心。清政府随时准备对台湾郑氏集团采取军事行动。此时,清政府已具备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 3.台湾郑氏集团发生内乱,实力削弱,为清政府统一台湾提供了良机   在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蒸蒸日上之际,台湾郑氏集团的处境却日趋恶化,已陷入难以自拔的衰败境地。政治上,其内部矛盾斗争逐步加剧。郑经自康熙十九年逃回台湾后,心灰意冷,终日沉湎酒色,不理政事,台湾的军政大事均由郑经的长子郑克臧处理。康熙二十年正月,郑经中风而死,在郑氏集团中势力很大的冯锡范和刘国轩联手发动政变,杀害了在台湾军民中有一定威望的郑克臧,拥立郑经次子年仅12岁的郑克爽继位,实际权利落入冯、刘二人手中。冯、刘二人由借机大开杀戒,迫害异己势力,使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更加激化,人心涣散,出现动乱局面。在经济上,台湾已连续三年发生自然水旱灾害,粮食歉收,米价飞涨。多年战争的消耗,也使台湾府库空虚,财政拮据。为筹集粮饷,扩充军队,抵御清军的进攻,郑氏集团加强了对台湾各族人民的压榨和勒索,岛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时有发生。在军事上,郑军在大陆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损失惨重,最后仅剩千余人逃回台湾。此时台湾、澎湖两地的郑军尚有5 万余人,大小战船200 艘左右,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不断有郑军官兵驾船投奔大陆,向清政府投诚。由此可见,郑氏集团的军事实力已远非昔日可比了。   从中国历史的走向来看,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但统一需要条件,不可强求,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统一就无法实现。条件、时机成熟了,如果举棋不定,犹豫彷徨,不及时采取行动,已获得的有利条件和良机也会丧失。清朝群臣经过多年努力,为统一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我方兴盛,敌方衰败,双方实力对比形成“以镒称铢”之势的最佳时机,康熙皇帝果断作出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历史性决策,把统一的条件变成统一的行动,这样就将统一台湾的进程大大向前推动一步。这时,指导行动的战略策略正确与否,就成为统一成败的决定因素。 4、清政府武力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 ①“因剿寓抚”以剿促抚的战略方针   “因剿寓抚”这一战略方针是清朝杰出将领施琅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给朝廷的上疏中提出来的。其核心是以战逼和,以军事手段促成台湾问题的政治解决,尽量避免在台湾本岛引发战争。“因剿寓抚”的重点在于“剿”,军事进攻占主导地位,同时又努力寻找政治解决的可能性。二者的关系是先剿后抚、以剿促抚,也就是采取武力行动,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台湾郑氏集团接受和谈条件,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 ②选择得力将领,赋予专征大权   “闻颦鼓而思良将”。康熙皇帝下定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决心之后,就开始考虑清军水师主将的人选问题。康熙二十年(1681年)八月作出决定,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担当率领清军进攻台湾的重任。   从施琅的自身条件来看,他的确是攻台清军主将的合适人选。首先,施琅生长在海边,自幼随父从事海上贸易活动,精通航海,对海疆的气候、地理等方面的情况了若指掌。从军后,转战东南沿海,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其次,施琅通晓兵法、战阵,并一贯主张以武力统一台湾,所以多年来精心谋划对台用兵方略,提出“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及一整套实施方案,不但周密完备,而且是切实可行的。第三,施琅是从郑氏军营中反叛出来的,他熟悉台湾郑氏集团内情,他的智勇韬略也一向为郑军官兵所畏惧。他在郑氏集团中的故旧很多,为他争取内应和情报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第四,施琅不但是武力统一的坚决拥护者,而且对统一充满信心。他指出,清政府对郑氏集团有三个必胜条件,一是“新平三藩”,政治稳定;二是凭借“天下之财赋”,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三是“以我之众百倍于彼”,军事实力占压倒优势。这是很有见地的。    康熙皇帝不但起用施琅,而且授予他全权指挥攻占行动的“专征”大权,给予充分信任,保证了攻台清军指挥系统的协调一致。康熙对自己不善海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说,我对陆上用兵可以做到筹划周密,但我不了解海上情况,不能盲目的遥控指挥。因而他一方面统筹全局,保证福建前线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在作战指挥问题上十分尊重前方将领的意见,从不强行干涉其行动。 ③施琅出色的指挥作战艺术   施琅的指挥艺术首先表现在他能够根据台湾海峡的气候特点,选择了正确的渡海时机和进攻路线。季风气候是台湾海峡最明显的气候特点。每年的冬季季风,风向偏北,风力强劲,海上风急浪高;夏季季风则风向偏南,风力较小,海面也较平缓,但夏季又是破坏力极强的台风的多发期。对于攻台的清军舰队来说,气候风向利用得当, 则可以海风为动力,为取胜创造有利条件;利用不当,判断失误,就可能遭到海风的袭击,重蹈康熙三、四年攻台失利的覆辙。因此,根据海峡季风气候规律来选择正确的渡海时机和进攻路线,对于清军攻台行动的成败至关重要。   施琅凭借多年海疆活动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海峡季风规律的掌握,决定把渡海时机选在夏季的六月。施琅认为,冬季北风刚硬强劲,不利于船队的航行和停泊。澎湖之战,未必能一战而胜,一旦舰船被海风吹散,就很难迅速集结,发起二次进攻。夏季的西南季风则比较柔和,海上风轻浪平,清军船队可编队航行,官兵免除晕眩之苦,也有利于船队集中停泊,实施下一步作战行动。同时,由于夏季多台风,按常规此季节不宜渡海,所以敌人防备定然松懈。此时,发动攻击,可使敌猝不及防,取得兵法所说的“出不意,攻无备”的奇效。为避开台风袭击,施琅选定夏至前后20余日为最佳渡海和作战时机,他凭着多年的航海经验判断,这段时间中风浪最平和,台风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在进攻路线的选择上,施琅根据风向和敌方防御情况的情报,决定清军船队从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启航,乘六月的西南季风向东穿越台湾海峡,首先夺取地处澎湖主岛以南、郑军防守薄弱的八罩岛。这样就可获得船队的锚泊地和进攻的出发地,占据上风上流的有利位置向澎湖发起攻击。攻下澎湖后,扼敌咽喉,然后兵锋直指台湾,可顺利实施“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实战证明,施琅对渡海时机和进攻路线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施琅的出色指挥艺术还表现在其战场指挥和战术运用方面。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六日,清军舰队向澎湖郑军发动第一次进攻,初战失利。施琅很快吸取教训,对下一步作战行动进行了周密筹划和部署。经过9小时激战,清军取得全面胜利,共毙伤郑军官兵一万二千人,俘获五千余人。击毁、缴获郑军战船150 余艘。郑军主将刘国轩乘小船从北面的吼门逃亡台湾。此役清军阵亡329 人,负伤1800余人。   澎湖海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一次罕见的海岛攻防战役。从交战双方的对比看,清军在数量和质量上略占优势,郑军则是依托坚固防御阵地,以逸待劳,双方可谓各有所长,实力相当。结果是清军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全歼郑军主力,攻占澎湖全境三十六岛的辉煌战绩,这与清军主将施琅正确的作战指挥是分不开的。 5.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实现对台湾本岛的和平统一   澎湖海战结束后,清军对台湾郑氏集团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这时,施琅为贯彻“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一面休整部队,补充弹药给养,作好进攻台湾的准备;一面采取措施,推动台湾问题向政治解决的方向发展。他在澎湖禁止杀戮,张榜安民;优待战俘,放其归台;向台湾军民发布《安抚输诚示》,宣扬清政府宽大投诚者的政策;又派原刘国轩的副将曾蜚赴台做刘国轩的工作,让刘劝说郑克爽等人向清政府投诚。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曾被郑氏集团杀害,但他能摒弃家仇,以国事为重。施琅对刘国轩、冯锡范的部下郑重表示:“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报私怨乎?”这对消除台湾军民的“恐施”、“恐清”心理起了很大作用,表现出施琅不仅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武将, 而且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施琅的做法,符合康熙皇帝对台湾“抚之为善”的战略思想,康熙皇帝深表赞许,并及时向台湾郑氏集团颁布了赦罪诏书,严肃指出:郑氏集团割据台湾,人民包受其苦,这种局面应尽早结束。郑克爽等人若能真心归顺,不但以往罪过全部赦免,而且将得到清政府的优待。   在内外压力的逼迫下,以郑克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从此,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 反击侵略,签定条约(沙皇俄国 尼布楚) 4. 亲征朔漠,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和善蒙古 5. 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积极鼓励垦荒,废止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河、淮河、运河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决定“永不加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并最终演变成“摊丁入亩”制度。并大蠲赋税。最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与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奠定了所谓“康乾盛世”的基础。 6. 移天缩地,兴修园林 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 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到最高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 7. 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康熙帝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优遇。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帝亲自主持编纂的图书有60多种,2万卷,其中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 康熙在位61年,享年69岁。这61年来,康熙对中国历史,世界文明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康熙也存在保守和落後的方面。他在统一台湾後开放了海禁,但是由于担心米谷出境而明令禁止南洋贸易。他崇尚儒学,尤其是朱熹理学。此外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还发生过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事件。   传位之谜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4个儿子、7个女儿活到成年。 康熙十三年,康熙帝立皇後所生的一岁的皇次子胤礽为太子,但数十年后由于太子本身的素质问题及其在朝中结党而废太子。废太子後众皇子觊觎皇位,矛盾更加尖锐,故太子废而复立,但康熙仍无法容忍其结党,三年後再废太子。最终在康熙六十一年临终时传位于皇四子胤禛。传位给胤禛的理由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康熙是希望精明干练的胤禛能大力改革康熙末年的宽纵积弊,也有人认为康熙是因为钟爱胤禛之四子弘历(未来的干隆帝)而传位于他,还有传说是顾命大臣隆科多和胤禛矫篡遗诏。无论如何,此一传位争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奇案之一。 【康熙皇帝个人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玄烨 ?民族:满族 ?生日:清顺治11年(公元1654年)3月18日,出生于紫禁城。 ?卒年:清康熙61年(公元1722年) ,享年69岁。 ?年号:康熙 ?庙号:圣祖(清圣祖) ?父亲:顺治皇帝福临 ?生母:佟佳氏(汉族,玄烨为满汉混血儿) ?嫡母:博尔济吉特氏(顺治之第二任皇后) ?职位:大清帝国第三任皇帝(8岁上任,执政61年) ?初婚:第一次结婚11岁(新娘11岁,大新郎三个月)。 ?配偶:后妃55人 (皇后3人、贵妃2人、妃11人、嫔5人、贵人11人、常在14人、答应9人)   ?子女:55人(皇子35人,公主20人) ?继承人: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皇太子允礽第二度被废后,选拔胤禛继位)   ?口头禅:「万姓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 ?座右铭:「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谨,即贻百年之患。」 ?生平嗜好:读书、写字 ?学识专长:史学、文学、数学、天文、地理、医学、兵学、制造等。  ?特殊专长:数学(着有《御纂三角形图》、《勾股算法》等数学专书)。 ?艺术专长:书法、射击。 ?个人著作:《御制诗文集》 ?校订批注:《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纲目大全》。 ?主编书籍:《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古文渊鉴》、《全唐诗》等多种。 ?读书心得:「朕七八岁所读之经书,至今五、六十年,犹不遗忘。」 ?治国精神:「朕一无所顾惜,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治国方略:「治天下者,以宽为本。」 ?最崇拜:祖母孝庄太后(曾经乞求上天,请减损自己的寿命,给太皇太后添寿) ?最得意:平三藩、收台湾、定西北。国强民富、天下太平。 ?最果断:15岁时密设陷阱,命小太监与八旗少年在南书房擒拿权臣鳌拜。 ?最认真:自16岁起,每天准时在乾清门听政,六十年如一日。 ?最放浪:年少时学保姆抽烟(后来在孝庄太后的提醒下很快就戒掉了) ?最不幸:二岁多,迁出宫外「避痘」,被天花折磨,命在旦夕。他68岁时回忆说:「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是一生最抱憾之事。 ?最悲情:三岁多,父亲顺治皇帝福临,与婶婶董鄂氏(福临的弟弟襄亲王之妻) 发生不伦之恋。 ?最痛心:皇太子允礽叛逆,二度废立,最后将之囚禁。 ?最感叹:皇帝难做,认真做皇帝会让人累死。(康熙皇帝晚年鬓发全白,是少见的白头皇帝,因而有此感叹) 【康熙皇帝的四种脸谱】 康熙皇帝同时具备四种性格特质,三千年来的所有帝王都难以望其项背: 一、孝子皇帝: 康熙是第一孝顺皇帝。数十次奉太皇太后出游,都要亲自扶持在太皇太后的乘舆边,步行一二里路,自己才上座轿;如遇道路泥泞、险阻,康熙必下轿步行,扶持在侧;太后生病时,亲喂汤药、熬夜守护,寸步不离。太皇太后病逝,康熙绝食数日,滴水不进。 康熙因从小受到冷落,不被顺治皇帝视为继承人,八岁时,太皇太后慧眼独具,以康熙继位。康熙不只对太皇太后竭尽孝道,对皇太后亦如此。 二、博士皇帝: 从小嗜书如命,读通四书五经,学问不亚于博学鸿儒;对西洋现代科学极为向往,精心钻研,博通数学、化学、天文、地理、兵器、医学等领域,是「知识领先」的皇帝。 三、慈悲皇帝:  执政61年,宽刑减税,治绩最盛;康熙五十年,因国库太充裕,一度欲将全国全年度的所有赋税完全蠲免;六次下江南,巡视黄河治河工程、巡视江南,做了很多善政。 四、强势皇帝:   康熙皇帝文治武功一样强,在文化上,绘制全国地图《康熙皇舆全览图》;编制《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重量级文化产品;在政治上,铲除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底定西北、划定中俄边界,全国领土是明朝时期的三倍。 后 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司马迁《史记》、郝学成编著的《名人大传·秦始皇传》、陈志贵先生所编《唐帝列传·唐太宗》、郝东平编著的《名人大传·康熙》等著作,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纰漏、失误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