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a b)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 ①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b)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2)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 b)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是新中国的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b c)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②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④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a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a b)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b b)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a b) (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确立: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a b) (1)香港:中英会谈(1983年)—— 联合声明(1984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联合声明(1987年年)——胜利回归(1999年2月20日) (3)意义: ①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