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点: 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结束半殖半封社会性质,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意义: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是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职能结束。 5.1954年9月后,由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的任务宣告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仍然存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目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依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文件,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 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意义:对少数民族而言,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对国家而言,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7.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当前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意义:它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8.文化大革命: 原因: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党内“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毛泽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导火线: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全面发动的标志: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文革的指挥机构: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一月风暴(一月革命):1967年,上海;揭开了全面夺权的序幕。后果: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之中。 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的破坏:政治体制的倒退——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人大和政协基本停止活动 文革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9.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背景: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在徘徊中前进(徘徊的原因?由于未在思想上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老一辈革命家纷纷提出要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内容: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改革开放决策;拨乱反正。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中国就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表现:提出初步的构想——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治国安邦总章程:全国人大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写入宪法: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11.一国两制 含义:一是指同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指两种政治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形成背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形成过程: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      20世纪80年初,邓小平提出构想并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成功运用: 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分别是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