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但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⑵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⑶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⑷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⑸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⑹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课标解读: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至此形成。 “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帮助,但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斯大林模式”的缺点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使人们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各种矛盾逐步积累、激化,导致斯大林逝世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并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崩溃和解体。 “斯大林模式”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照搬斯大林模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造成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失败。我国在建国初期搞社会主义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许多做法,结果走了很长一段弯路。 斯大林模式的危害:⒈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生产效益低下,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全盘农业集体化给苏联农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苏联长期面临粮食和农产品短缺的严峻局面;⒉民主受到破坏;⒊思想上专制、个人迷信盛行。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学习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认识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和经验,从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生产积极性等方面归纳其教训。 重点: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难点:对斯大林模式基本特点及其成因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苏联工业化的历程,认识苏联工业化之路的特点及利弊。 了解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探讨其得失。 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简要予以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个人阅读兴趣,从爱伦堡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及纪德的《访苏归来》等纪实作品中选择一部加以阅读,通过具体的细节去品味历史,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苏联人民在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认识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的严重影响,破除权威迷信,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科学,解放思想,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教学流程】 投影: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风情的季节。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风雪席卷着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这一天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哀。 来自西伯利亚的狂风怒吼着,如同随风飞舞的雪花,每个吊唁者的脸上都充满了失落和彷徨,苏维埃的明天怎么办?谁来带领大家完成这段未竟的旅途?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斯大林。 投影: 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 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斯大林是如何“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35第一目“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的第一段,结合P.135“资料卡片”和视频,思考:苏联为什么要实现工业化?? 播放:《大国崛起·风云新途》片段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 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而同样庞大的亚洲近邻——中国的境遇,也更加坚定了这个钢铁般的领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意志。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答: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那么,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苏联如何实现工业化呢? 投影: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的道路?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答: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点:发展轻工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可以为重工业积累资金。 请思考: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义国家有何不同?主要理由是什么? 答:首先发展重工业。理由: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为了保卫国家,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投影: 材料二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 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请思考:苏联的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 答: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 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 投影: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让它见鬼去)。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 ——斯大林:《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如何,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资料来了解。 播放:《大国崛起·风云新途》片段 1929年5月,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讨论的内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剧院里灯火辉煌,主席台上挂着大幅的苏联地图。报告人每提到一项建设工程,在地图上相应的地点就会亮起一盏小灯。等到报告结束时,苏联地图上已经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灯光,一千多个迷人的亮点闪烁着。 就在苏联人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这一年,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危机爆发了。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的疯狂下跌开始,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特立独行的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拖拉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因为,它解放的是最广大的农业生产力。 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十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 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看了这段视频,你对苏联的工业化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答:速度快。 在国家主导下,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在整个一五、二五期间,苏联的发展速度平均是13%。这是什么概念?大家知道今天的中国发展迅速,有一个速度概念叫“保八”,也就是保8%,就可以带来这样大的发展。而苏联当时比我们还高了五个百分点!大家就知道苏联是怎样的发展速度了。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苏联还进行了农业集体化。 投影: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否真的像宣传画上描绘的那样好呢?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37最后一段和“资料卡片”,想一想: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存在着哪些弊端? 答:⒈强制加入,违背自愿原则;⒉牺牲农业发展工业;⒊挫伤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在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的都是国家强制性手段,都是靠国家政令推动的。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苏联确立了新的体制,后人将其称为“斯大林模式”。请同学们在本课中找出斯大林模式的定义和形成标志。 答:…… (板书) 斯大林模式 一、定义: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P.135“课前提示”第一段) 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 三、经济上表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38~139“斯大林模式”一目,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答:…… (板书) 斯大林模式 一、定义: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 三、经济上表现: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投影: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这就是计划经济。 斯大林模式不单包括经济上的表现。下面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投影: 苏联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大办公室里面,斯大林伟岸的身影出现了,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踱步,一会儿抽着烟斗,一会儿对着地图停下来思考,然后发布命令,由秘书记录下来,变成整个国家的意志去执行。 答:政治上高度集权,缺乏民主与法制。 投影: 从1929年以后,斯大林再也没有下过基层。所有的决策都是在克里姆林宫或者是郊区的别墅里面做出来的,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他在和领导人的宴会上杯盏交错中做出来的。 了解了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同学们能否归纳出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高度集中。 (板书) 斯大林模式 一、定义: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 三、经济上表现: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四、特点:高度集中 五、评价 历史上对斯大林模式褒贬不一,应该怎样比较客观地评价斯大林模式呢? 投影: 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⒈是否符合国情; ⒉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⒋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材料,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投影: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阅读课本P.136表格,请思考: 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苏联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答:变得强大了。 ⒉苏联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答:国家动用一切力量推进工业化,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苏联变成了工业强国。 对!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表现为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国家有能力集中一切力量发展工业。正是在这一体制下,苏联变强了。 (板书) 斯大林模式 一、定义: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 三、经济上表现: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四、特点:高度集中 五、评价 ⒈积极 ⑴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强国 投影: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⒈移民国家向苏联移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答: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还对什么感兴趣? 答: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感兴趣。 ⒊西方国家为什么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感兴趣呢? 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经济危机。 当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西方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引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长期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导致了生产和销售的脱节。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人的思考,他们看到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力量,所以到苏联取经。同学们都知道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实际上包含着“计划”的因素,可见,计划经济也是有积极性的,并不能完全否定。资本主义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计划”开始被资本主义世界采用。 (板书) 斯大林模式 一、定义: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 三、经济上表现: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四、特点:高度集中 五、评价 ⒈积极 ⑴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强国 ⑵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借鉴 投影: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 希特勒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的仪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德军不仅被全线扼止,而且开始遭遇反攻。 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 ……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苏联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板书) 斯大林模式 一、定义: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 三、经济上表现: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四、特点:高度集中 五、评价 ⒈积极 ⑴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强国 ⑵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借鉴 ⑶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供物质保障 投影: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对他们(不发达世界中前殖民地民族)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还引起了哪些国家的兴趣? 答:刚独立的不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为什么对斯大林模式感兴趣? 答: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成为强国。 (板书) 斯大林模式 一、定义: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 三、经济上表现: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四、特点:高度集中 五、评价 ⒈积极 ⑴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强国 ⑵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借鉴 ⑶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供物质保障 ⑷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投影: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就连一贯反共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不得不肯定斯大林的功绩。 投影: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时间 粮食人均产量(公斤) 肉类人均产量(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这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投影: 光芒背后 阅读课本P.137“资料卡片”,请思考:这样做带来什么后果? 答: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还有一段材料,请同学们阅读、思考: 投影: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看了这段材料,同学们又有什么认识? 答:国家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粮食,高价卖出;国家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投影: 苏联笑话: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这个笑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斯大林时期农民的生活状况。我看到同学们听到这个笑话都笑了,在笑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去认真思考斯大林模式。 (板书) 斯大林模式 一、定义: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二、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 三、经济上表现: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四、特点:高度集中 五、评价 ⒈积极 ⑴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强国 ⑵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借鉴 ⑶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供物质保障 ⑷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⒉消极 ⑴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⑵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⑶制约经济发展 事实证明,斯大林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在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但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是不可能展开的;而且这一内容也不是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做了简化处理。关于苏联工业化,主要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分析苏联工业化的背景,经过则利用《大国崛起》视频使学生有直观的体验;农业集体化主要让学生了解存在的弊端。课堂中概括讲述,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初步认识苏联经济建设的特点,理解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参考了李树全老师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岳麓版必修Ⅱ第14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11期)和郭富斌老师的《〈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实录》(岳麓版必修Ⅱ第14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0期)。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136页“学习思考” 答: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等。 课本第138页“学习思考” 答:总体特点是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经济方面:国家对经济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主要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政治方面: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政不分,党包揽一切,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和干部任职的终身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民主和法制缺乏制度保障。思想文化方面: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严厉控制思想舆论,采取粗暴的行政手段干预科学文化艺术,否定学术思想自由和艺术的多样性。 课本第140页“自我测评”1 答:以上三位同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做出了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评价又不够全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场政治经济改造运动,它闯出了农村社会改造的新道路,支持了工业化计划的实现,成为斯大林模式的重要组成内容。但同时,农业集体化又是对农民小私有权的剥夺,农业集体化、农民缴纳“贡税”,成为20世纪苏联完成原始积累的独特方式。 课本第140页“自我测评”2 答: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经济方面形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经济成分单一化;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党领导甚至包办一切,干部对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首先,这一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国力的迅速增强,为有效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次,正当20世纪30年代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双重打击时,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苏联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斯大林模式的缺点和弊端非常明显:它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样样管,统统包,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也不适应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导致斯大林个人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集体领导原则被抛弃,民主法治被践踏,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后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课本第124页“材料阅读与思考”1 答: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苏联的经济发展情况是煤钢产量与欧美国家相比落后不少,机器制造业水平更低。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煤、钢、石油、生铁等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汽车和拖拉机等机器制造业增长明显。 课本第124页“材料阅读与思考”2 答:从上表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较快,棉织业等轻工业发展较慢,几乎停滞不前,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衡。 课本第124页“材料阅读与思考”3 答:初步方案更切合苏联实际;联共(布)十六大上追加的指标没有完成;这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中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的情况和凭主观意志的冒进行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