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教学目标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宗法制与今天“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祭祖与修谱等现象的联系。 3.结合秦的统一认识现代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及其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六王毕,四海一” 秦疆域统一 皇权至高无上 秦汉政治 秦的官僚机构(中央) 秦制度统一 “大一统” 海内为郡县(地方) 挟书律 秦思想统一 秦汉政治特点:①走向“大一统”②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 一、“六王毕,四海一”——“大一统”地理格局的形成 过程: ①灭六国:秦始皇于公元前230——221年间,先后灭掉赵、燕、魏、楚、齐等国,完成统一大业。 ②对外扩展 向北: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后又占高阙、阴山。修直道、长城与边防军相匹配,形成有效的国防体系 向南:修灵渠,平岭南,在岭南置郡 西南: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 作用:秦朝的统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大一统”政体的形成 1、地方:郡县制 机构:郡(郡守、郡尉、监御使)——县/道(少数民族)——乡——里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基础不同)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员性质和待遇不同) 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与中央关系及影响不同) 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郡县制是官僚政治。(性质不同) 意义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并力图消灭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2、中央 (1)皇帝制度 皇权独尊: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权终身:“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位世袭:“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2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左、右丞相:“百官之首”、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副丞相):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太尉:军务(虚有其位) 特色:三权分立、位高权重、内外兼管、不得世袭、军权皇控 九卿:负责各重要部门的具体事务,不过实际职官之数并不止干九个,主要有:奉常(汉代定名为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汉代定名为光禄勋),主管宫廷戍卫和皇帝的侍从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主管宫廷车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汉代定名为大鸿肿),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汉代定名为大司农),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此外,还有与以上地位完全相当或稍次的列卿,如中尉(汉代定名为执金吾),主管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汉代定名为将作大匠),主管宫廷修建等。 “三公”和“九卿”采用“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为君主专制服务。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无法独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第二,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郎中令等官职是为皇室专设,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还设置宦官 [小结]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