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和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和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教学重点 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 一、君权与相权 1.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废除。 2.皇权对相权削弱的历程 朝代 相权变化 启示  秦朝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政,权力很大。 说明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知道废除,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汉朝 初继承秦制,但两汉初丞相权力比秦朝丞相权力大。汉初任用功臣为相,丞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集决策、司法和行政于一身,这样导致丞相与帝王之间在处理国家政事上常发生矛盾。(刘邦和萧何)    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提拔“布衣”为相;设置“中朝”与“外朝”对抗。   唐朝 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 有中书门下的设置,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分散宰相权力,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废丞相的史实)   3.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 (1)内阁制度的形成 原因:相权的存在制约了皇权的集中和君主专制的加强。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造成了皇帝政务繁多。 宰相的评价: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 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明宣宗以后 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内阁制的设立反映了反映了明朝专制统治加强,政治制度的逐步成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等。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清朝的军机处 原因: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根本目的:加强专制统治,巩固清朝政权。 军机处:是作为清代最重要、存在时间最长的中央最高辅弼机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成为凌驾于内阁之上的真正的国家政务中心。 军机处的具体职掌主要是:军机大臣只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撰拟谕旨和处理奏摺;议大政,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奏报皇帝裁夺;谳大狱,参与重大案件审拟;参与对重要官员的任免和考核;随侍皇帝出巡,奉旨出京查办事件等。权力所及,均系朝廷军政大事)。 影响:简化手续、行事快捷、提高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二、选官制度 1.选官制度的沿革 历史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先秦时期 世官制 血统、出身(俗语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察举制 德行、才能(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举孝廉)  隋唐至明清时期 科举制 考试成绩  秦汉与隋唐选拔官员的方式不尽相同,前者实行推举制,后者实行考试方法。想一想,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公正、公平地选拔真正的人才?为什么?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2.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自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起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具体说来:积极作用:(1)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2)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3)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4)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5)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消极作用:(1)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2)科举制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3)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4)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5)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监察制度(略) 四、中央与地方 1、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 时代 地方行政体制  秦汉 郡、县(道)二级制  唐 道、州(郡、府)、县三级制  宋 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元 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  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瑚,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小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我国封建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过程。这一制度一方面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加强了对人民的封建奴役和剥削。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