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联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Ⅱ)·专题八即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因此,学习本课实际上是学习整个单元的一把钥匙。本课教材侧重从经济角度讲述欧洲一体化的出现及其发展历程,鉴于在历史(Ⅰ)《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已经从政治角度学习过欧洲一体化的部分内容,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这两部分内容整合起来,多角度探讨欧洲一体化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学习后,搜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大大增强,也逐渐适应了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探究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知道欧洲联盟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分析欧洲联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了解欧元的诞生。 过程与方法: 1、整合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史论结合等基本的历史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尝试用已获得的历史经验分析评判现实问题。 2、通过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体会当今社会国家间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本课难点:欧洲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教学方法 1、紧扣教学目标,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设计出最具探究价值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同时将活动引入课堂,创设新情景,加强过程体验,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拓宽视野、活化思维、培养能力,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呈现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教学准备 1、教师整理课堂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阅读有关欧洲一体化历程、欧盟现状的资料。 3、课前按教室座位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人,每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播放欧盟盟歌《欢乐颂》序曲,演示反映欧盟主要国家景观、风情的典型图片。 (叙述)刚才那首优美动听乐曲是什么乐曲?——《欢乐颂》,这原本是由德国著名诗人弗雷德里希·席勒在1785年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希望全世界人民亲如一家的美好愿望。音乐家贝多芬被这首诗歌深深触动,于是他在1823年为这首诗词谱了曲,并把它作为第九交响曲结尾的合唱曲。现在这首曲子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被定为“欧洲之歌”成为欧盟的盟歌。欧盟是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建立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欧洲走向联合的进程。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主题。 (多媒体演示版书) 欧洲的联合 (叙述)联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统一。 在欧洲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在谋求欧洲的统一,罗马帝国的皇帝,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希特勒,无一不想以武力统一整个欧洲,这是一种侵略、一种吞并、一种征服,给欧洲各民族带来的却是巨大的灾难,最后有没有成功呢?没有。今天我们讲的联合,但“联合”两个字,从字面就告诉我们,这次是大家自愿、主动地走到一起,采用的是经济的、政治的手段,一句话,是一种和平的方式,与历史上的统一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那么,二战后的欧洲为什么会走向联合? (板书)一、欧洲联合的原因 问题:欧洲联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该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凡事都想刨根究底的思维习惯,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课堂学习的深入,同时训练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可以给与适当的提示并提供有关资料,如请学生分析书中的漫画《“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概括: 1、经济基础——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 2、历史的教训——缓和民族仇恨,消除法德矛盾,实现不再战; 3、现实的需要(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配合马歇尔计划;抵御来自苏联的影响,重新树立西欧的形象) 4、客观条件——欧洲国家共同历史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宗教信仰以及经济结构、体制和发展水平接近,经济和贸易关系历来密切,而地域又相连; 5、共同的愿望。 (叙述)欧洲的联合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能性,有内在的需求,又有外力的推动,有历史的教训,也有现实的要求。所有的因素在这里交叉、汇聚、发酵,这就使共同历史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宗教信仰以及经济结构、体制和发展水平接近,经济和贸易关系历来密切,而地域又相连的欧洲人,有了一种建立一个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实现欧洲的联合的共同愿望。 欧洲联合的原因是很充分的,看上去,欧洲走向联合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联合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说明:教材中“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是阅读科目,比较好理解,可以请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总结其经济恢复发展的共同点。) (板书)二、欧洲一体化的过程 (活动)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关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表格, 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时间 大事记  1951.4 法、德、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  1958 六国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1967.7.1  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  1979 欧洲议会成立,加强各国的政治合作;  1991.12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  1993.11.1 “马约”生效,欧盟成立;  演示地图,从地图演示中看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历程。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的国家都想参加欧盟呢? 结合欧盟对中国经济的反倾销案说明区域经济的特点 从“英国一开始不愿加入,到后来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申请,一直到1973年它第三次提出申请最终加入”,来分析加入欧盟的优势。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学习内容的重点。教师整合教材,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看欧盟发展的历程,并在解答问题中得出了欧盟——也反映了区域经济组织的特点;学习中既要求学生联系时政,又为学习以后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叙述)欧盟不断的扩大,但是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内部各成员国在诸多问题上还是有分歧与矛盾(如在欧盟发展的速度、在推行统一货币欧元问题上、现在在伊拉克问题上,英、法、德的矛盾冲突还是比较明显),有时候分歧不一定是坏事,出现分歧后,大家会坐下来,再对一些问题进行细致的考虑,协商,最终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从而推动欧洲联合不断地向前进。 (创设情景:在欧洲,人们常常形象地把欧洲一体化比喻为一辆汽车。把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的四国英、法、德、意喻为汽车中的零部件。根据这一比喻,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辆卡通汽车,请学生分析这四国分别是汽车中的哪一部件?说明理由。) 学生们可以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回答,可能会有争论,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提示:一般认为法国是方向盘,德国是发动机,英国是刹车,意大利是坐垫)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既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激活了思维,又在不经意间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 (叙述)联合中有矛盾,有争议,但是由于欧盟内部有着良好的合作机制,使得欧盟这辆性能良好的车子能不断地往前开。有分歧,最终又能走向一致,说明欧洲的联合是顺应了欧洲各国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 (意图)通过总结叙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欧洲联合是大势所趋,从而进一步认识当今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趋势。) (问题)在从欧洲煤钢联盟到欧共体再到欧盟,在欧洲这一走向联合的进程中,其经济一体化呈现了怎样的演进趋势? (提示:“马约”包含两个条约(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欧洲政治联盟条约》,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意味着单纯的经济合作深化为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多重合作,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马约”是欧洲联合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回答,既能有效地培养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又能自然地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 (问题)欧洲联盟的目标是什么?——加强经济上的联合与合作,实现经济的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区域货币的统一。 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欧元 请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填写欧元诞生表格,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 (叙述)在2002年1月1日之后,欧盟12个成员国(英国、丹麦、瑞典等国)的货币就限期退出市场,也就是说,欧元成了一种具有独立性的法定货币,(中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而且不是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而是一种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成为欧元区国家的共同法定货币。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说欧元是“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 货币的统一是欧洲经济走向联合的需要,而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又为欧元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欧元的产生必然会对欧盟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分析欧元产生的作用:(可以先请学生回答) (1)欧元成功启动,促进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发展; (2)有利于推动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 (学生一般会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回答。欧元诞生的作用比较难理解,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分析) 欧元问世后,不需要为了投资而进行货币兑换,汇率风险消失、交易成本降低、价格差异减小,企业成本降低;同时欧洲统一市场中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更为便捷,使得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而言,货币一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欧元的问世,是货币主权的让渡,为了有效地调控经济,各国财政政策的主权也将逐步交出去,到那时又会逐步引起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甚至外交、防务和安全等主权的让渡,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使欧洲联合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欧元后,不管是意大利人还是法国人还是比利时人,他们从口袋中摸出的只有一种货币,那就是欧元,这时,他们的意识中,意大利人、法国人、德国人的概念将慢慢地淡化,他们都是欧洲人,民众“欧洲意识”的增强,为加快欧洲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一切,必将推动民族国家向统一欧洲的目标迈进,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三、欧洲联合的意义:(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师收集到的有关材料,学生一般比较容易回答) (1)经济实力逐步强大,成为世界经济三强,欧元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二大货币; (2)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欧盟成为重要一极; (3)欧洲联合的成就用事实说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其他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起到了强烈的示范和借鉴作用,也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问题)请学生谈谈对欧洲联合的看法。 可以结合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 (总结1)欧洲的联合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个大势指的是: 二战以后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 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表现,有利于经济集团内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是带有集团主义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 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趋势;两者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 从欧洲联合的进程以及它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一个中介、一个环节和一个阶梯,区域经济合作的广泛展开,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意图)本节内容是专题八的第一部分,应该先对导语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到位,很难理解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及两大趋势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通过对欧洲联合的学习后,在进行总结性的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因此在课堂设计中,有意识地将导语部分的内容安排在这里讲述。 (总结2)欧洲联合对中国的影响 (意图)让学生能在历史学习的过程关注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问题。以及在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从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可以收集一些资料,说明欧洲联合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从而引出课外活动的内容:在区域经济集团化过程中,我们中国该如何应对? 教学心得:在接受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后,在很长一段时间觉得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经过近两个星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后,我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第一轮的备课,考虑到高一学生由于没有接受过编年历史的系统学习,可能对本课的许多概念性的东西以及经济知识难以理解,因此,我在教案中进行了大量的说明和解释,结果导致在一节课内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经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我共进行了多次的备课过程,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理解,再合理地组合和运用,最后形成本教案。在这一过程中,我有着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要教给学生一杯水,那你就得储备五桶、十桶的水,甚至更多,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简洁地、明了地对历史事实进行生动地叙述、讲解、分析,并引导学生去掌握各种历史学习的各种技能,体会历史学习所能带来的乐趣。 在此,我要感谢鄞州高级中学政史地组的所有同仁,在本节课的资料收集、备课过程中,他们给与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教研风气下,使我能较好地完成了本教案的设计工作。 (附件: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1、关于〈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漫画:漫画的构图十分简单,却意蕴丰富。(请学生欣赏一下,谈谈有何感悟?) 在这幅漫画中,我个人有三点感悟: 一,夹板上的花很高,开得灿烂,旁边飘浮着三朵白云,寓意美国的经济援助使欧洲快速恢复与发展; 二、两块夹板被用带子紧紧捆绑,寓意伴随着美国的经援,也有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三、与我们今天所讲的欧洲的联合又不谋而合了,也就是马歇尔计划客观上促进了欧洲 的联合。(说明:在马歇尔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美国始终把争取欧洲统一作为其对欧洲政策的核心,以使美国有一个“更具内聚力的势力范围”,以便于它把西欧作为一支力量同苏联抗衡,也更有利于它控制欧洲。所以美国政府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了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的关税壁垒,取消了一些贸易限额,并成立了西欧支付同盟,以促进西欧贸易和支付自由化。这些有有利于西欧经济的一体化。 2、欧洲的联合从煤钢联合开始。为什么? 当时的欧洲正在恢复经济,而钢铁材料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物资。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西欧在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德国的鲁尔、萨尔及比利时的南部煤炭资源丰富,法国的洛林和卢森堡拥有铁矿,虽然煤铁空间分布彼此靠近,但被国界分割开来。而法德边境富饶的煤铁资源更是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法国控制着欧洲最大的铁矿产地洛林地区,而德国拥有蕴藏着欧洲最丰富的煤炭产地鲁尔盆地。双方都急需彼此的资源以生产更多的钢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法国把德国的复兴视为对自己安全的潜在威胁,但重整军备首先总是在煤、钢、铁的增产过程中显其端倪,如果建立起法德煤钢联营机制,“那么两国中的任何一国都能察觉到重整军备的初步迹象,这对法国将起着极大的安定人心的效果”。 将法德的煤钢工业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之下,进行煤钢联合既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原料实现共管,不但没有了战争发生的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合作的进行,法德两国利益日益趋同,消除了战争发生的根源。 法国外长舒曼在1950年提出:法国政府建议在德法两国建立一高级联合机构管辖两国的煤炭、钢铁生产,该机构欢迎其他国家加入。……这将改变本地区的命运,变过去的武器生产地和战争受害区为和平区。联合生产建立起来的两国团结,消除了法德之间战争的物质基础,使战争爆发变得不可想象。 ——《舒曼计划》 3、人们常常形象地把欧洲一体化比喻为一辆汽车。根据这一比喻,经济实力最强,并愿意为欧洲一体化“买单”的德国是这辆汽车的发动机;常常抱怨欧洲一体化走得太快,但在客观上油助于避免欧洲一体化出错的英国是汽车的刹车;生性散漫和喜欢舒适,因而也要求欧洲一体化能够被民众所接受的意大利是汽车的座椅;好高骛远的法国往往能够为欧洲一体化提出远大的目标,因而犹如使汽车有了方向盘。 法国确实无愧于欧洲一体化的方向盘的称呼。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设想和方案有不少是法国提出来的。例如,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舒曼计划”就是以当时法国外长的名字命名的;煤钢联营的第一任主席是有“欧洲一体化之父”称誉的法国人让·莫内;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计划是1985年时任欧共体委员会主席的法国人雅克·德洛尔提出来的;目前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焦点的欧洲宪法条约也是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主持下制定的。 4、关于欧元的诞生: 欧元共分7种面值,即5、10、20、50、100、200和500欧元,每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坦诚精神。此外还描绘了欧盟的12颗五角星,它们充满活力,和谐地并存于当今的欧洲。纸币的反面是各类桥梁,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桥和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各种门、窗、桥梁等图案分别体现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面值从小到大依次为古典派,浪漫派、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和洛可可式、铁式和玻璃式、现代派建筑风格。欧元硬币由8种面额组成,包括1、2、5、10、20、50欧分和1,2欧元,并具有一个统一的硬币正面和一个体现国家特征的硬币反面。 在给欧洲统一货币定名时,曾发生了争执。法国希望沿用“埃居”的名称,因“埃居”刚好与法国历史上的一种古钱币同名,如果欧洲统一货币用了“埃居”的名字,无疑是法国人的无尚荣耀。但德国人表示了反对,表面理由是德语中没有“居”的发音,深层原因是不想让法国人太得意。经过欧盟各国的磋商,最后就取“EUROPE”的前四个字母,取名“欧元”。这个小插曲,说明欧盟内的各国虽有不同意见,但良好的协调机制,又可以使各国走向一致。 要建立欧洲统一货币,必然有一个本国货币与欧洲统一货币到时进行换算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开动机器赶紧多印一些货币,就可以到时换取更多的欧元呢?这当然就要闹笑话了,,1991年,制定的加入经济货币联盟的“趋同标准”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趋同标准在通货膨胀率、政府赤字、公共债务、汇率、利率等方面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希腊就是因为“趋同标准”未达标而非常遗憾地不能成为欧元的创始国。 (附:趋同标准: 国债利率:平均长期国债利率不得超过最低通涨率的三个成员国的平均国债利率的2%。 汇  率:汇率在最后两年内必须保持在欧洲汇率机制的浮动额的范围内并相对稳定。 通 涨 率:保持稳定的物价,通货膨胀率不得高于三个最低通涨率国家的1.5%。 财政赤字:国家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国内总产值的3%,或正在向这个水平明显或大幅度下降并已非常接近 该水平。 债  务:国家外债总额不得超过国内总产值的60%,或正在有效地下降并以令人满意的速度接近这个目标。) 从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到2002年1月1日欧元的纸币、铸币进入流通领域,这三年,是欧元的过渡阶段。此时的欧元还不是有形货币,作为一种无形的货币,可以通过支票、信用卡等非现金交易的形式流通,各成员国的货币也可同时流通,但各成员国的货币与欧元的汇率严格锁定,而且各成员国的货币只在本国境内是合法支付手段,而对于欧元,人们有权选择是否使用或接受,换言之,此时的欧元还不是法定货币,人们可以拒绝。但在2002年1月1日之后,各成员国的货币就限期退出市场,人们就不能拒绝欧元的使用了,也就是说,欧元成了一种具有独立性的法定货币,而且是一种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成为欧元区国家的共同法定货币。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说欧元是“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 5、关于欧洲联合的作用: 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按照名义汇率计算): 欧盟 12,955,370 1 美国 12,486,624 2 日本 4,663,823 3 德国 2,730,109 4 英国 2,227,551 5 法国 2,054,880 6 中国 1,772,724 7 意大利 1,709,668 8 加拿大 1,034,532 9 西班牙 1,019,02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前景数据库。 6、欧盟的组织机构分为: ????(1)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即首脑会议,负责制订一体化“总的政治指导原则”,决策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必要时可举行特别首脑会议。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理事会下设总秘书处。欧洲理事会在欧洲联盟组织中占有中心地位。欧洲理事会在欧盟组织中占有中心地位。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任,任期半年。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2000-2002年轮任主席国的顺序为葡萄牙、法国、瑞典、比利时、西班牙、丹麦。 ????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即部长理事会,又分为外长和专业部长理事会,拥有绝大部分决策和立法权。部长理事会之下,还有不同级别的协调机制。2000年12月4日,欧盟外长会议决定,在欧盟理事会下正式设立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谋部等三个常设政治军事机构。会议还决定建立一个欧盟军事能力评估机构,并在军事参谋部内成立军事专家组。 ????(2)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负责实施欧共体条约及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监护欧共体的法律、法规,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及负责经贸等方面的谈判。在欧盟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只有建议权和参与权。委员会由20人组成,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各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委员会主席人选由各成员国政府征询欧洲议会意见后共同提名,委员会其他委员人选由成员国政府商主席候选人后提名,按此方式提名的委员会主席和其他成员需一并经欧洲议会表决通过,然后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根据“马约”,自1995年起,委员会任期5年,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 ????(3)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监督、咨询机构。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欧洲议会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欧洲单一文件》、尤其是“马约”,加强了欧洲议会在某些领域的立法职能。“马约”规定在内部市场、保护消费者、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由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共同决策”。在另一些重要领域,如签署国际协议、新成员加入欧盟,理事会必须征得欧洲议会同意。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每月一次的议会例行全体会议(8月份休假无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特别全体会议和各党团、委员会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 ????(4)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justice):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欧盟和成员国在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任期6年,可连任,每三年改选一半。法院院长在法官中推选,任期三年。1989年9月1日增设了初审法庭(court of first instance),法官15名,任期6年,可连任,每三年改选一半,负责审理企业竞争和涉及欧盟官员的诉讼案。法院设在卢森堡。 ????(5)欧洲审计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成立于1977年,由12人组成,均由欧盟理事会在征得欧洲议会同意后任命。审计院负责审计欧盟及其各机构的账目,审查欧共体收支状况,并确保对欧共体财政进行正常管理。审计院设在卢森堡。 ?此外,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以及根据“马约”成立的地区委员会,均为咨询机构。   欧盟的主要出版物有《欧洲联盟公报》、《欧洲联盟月报》、《欧洲文献》、《欧洲新闻—对外关系》、《欧洲经济》、《欧洲共同体统计月报》、《欧洲共同体对外贸易统计月报》等,用欧共体成员国各国文字出版。 教学点评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天宁 本课的教学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完全依据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依据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知道欧洲联盟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分析欧洲联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了解欧元的诞生。完整、准确地把握教材中欧盟的内容,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教材内容组织、指导学生准备材料,讨论欧洲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些要求。 2.体现新课程的教材观思想。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快地更新教学观念,其中使用教材的理念要逐步改变教材是教学依据的观念,而将其仅仅看作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告别“教教材”的旧认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用教材教”是将教材看作为教学的文本材料,视教材为工具。只有当教材所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念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时,教材才有使用价值。本课的教学就较好地体现了这种新课程的教学观,如教师在教学中大量地补充说明了有关欧盟形成中的背景材料“欧洲的联合从煤钢联合开始”、“关于欧元的诞生”、欧洲一体化中的几个主要国家的作用、欧盟成立的意义等。 3.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突出探究的教学和学习过程。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材,不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现,而力图构建一种新的学习体系,这要求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教学能力,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有效地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较为注意这些要求。基于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还需要发挥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的作用,而合适的教学方式是十分的重要。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着重通过对教学设计的优化来提高学习效率,以系列的问题的提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解决来完成教学,如欧洲联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国家都想参加欧盟呢?谈谈对欧洲联合的看法。欧洲的联合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个大势指的是什么?欧洲联合对中国的影响?另外教师对欧盟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国家所起的作用用一幅漫画方式来表达,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了更大的激趣,在思考和理解中使教学任务很好地完成。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