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的教育;   2、通过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前面非生物因素的知识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前面种间关系的知识密切相关,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结构基础,是后面生态系统功能学习的基础。 重点:(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因此,将它们统称为三大功能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各不相同。   ②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③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是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素材,人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观点的教育素材。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①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掌握了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知识,就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③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   难点: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①食物链是生物间单方向的食物联结,食物网是生物间多方向的食物联结,而营养级是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所以有的生物会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三个概念之间有相互包容的成分,也有本质的不同,要加以区分。   ②三个概念在被运用解答新的问题情境时,容易出现混淆,应在对食物网中某一生物的营养级分析时加以区分。 教法建议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或班级   可采用探究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共同总结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普通学校   可采用以讲解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首先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群落的概念加以区分,突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指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心就是它的结构和功能,由此引出生态系统结构的学习课题。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研究清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然后还要研究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即营养结构)。   二、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分时,首先结合教材中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组成,列举出这些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给出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最后以板书的形式总结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如下)。    三、对于生物成分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三大功能类群在生态系统的地位。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因为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进行初级生产,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分解者在生态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大约90%的陆地初级生产量都需分解者的分解功能归还给无机环境,供生产者再吸收;消费者则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四、对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生态系统内部最重要的联系是生物之间的营养联系,由此引出食物链的概念,阐明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一方面观察食物链之间彼此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引出食物网的概念,另一方面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多少条食物链,并列举出最长及最短的食物链,由此来强化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理解。   五、对于营养级的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态系统的每一条食物链都包括几个环节,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可作为一个营养级。然后以一条食物链为例,分析该食物链上各个环节的生物属于哪一营养级;再引入食物网(同上)中判断某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生物(如杂食、肉食动物)可以同时占有几个营养级别;同时指出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为后面生态系统功能的教学打下一个伏笔。 板书提纲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包括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空气、水分、矿物质等。   2、生产者:绿色植物。   3、消费者:各种动物。          六、最后总结指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教学结束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反馈测试,反馈的方式和题目略。    典型例题   1、在草→兔→狐→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和二级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 )。   A 狼和兔??????? B 免和狼?????? C 草和狐?????????? D 草和兔   【解析】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生态学上常用营养级来表示,同一营养级是指处在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食物链中每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生产者是食物链的开端,它总是处于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各类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各类以草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那么本题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草,属于二级消费者的生物是狐。   【答案】C。   2、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 C 初级消费者? D 次级消费者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特定的营养关系,在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一环紧扣一环,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巨大变化,那么紧接在这一营养级之后的生物马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其他营养级也会逐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同紧接在下一营养级的生物相比,影响要小些,而且一般要慢一些。本题包含的食物链中,鼠为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接下来的第三营养级就是以鼠为食的次级消费者,所以,受影响最大的是次级消费者。   【答案】D。 3、下图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  A.狼和兔?   B.狼和红狐   C.兔和鼠  D.昆虫和青草   【解析】本题是对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种间关系的综合考查。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因为共用相同的资源而竞争激烈,本题中“狼和红狐”、“兔和鼠”处于同一营养级,排除了A和D,再考虑到狼和红狐还有各自的食物来源,因此竞争程度应小于兔和鼠的竞争。   【答案】C。   4、根据下图所表示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   (3)图中占有两个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   (4)如果由于灾害使得植物大减,则鹰的数量将会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以及营养级等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从图示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中共有4条食物链,处于消费者地位的是狐、蛇和鹰,其中鹰分别处于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属于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如果灾害似的植物大减,生产者的数量减少,将直接导致各级消费者数量的减少,因此鹰的数量将会减少。   【答案】(1)4。(2)狐、蛇、鹰。(3)鹰。(4)减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