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态系统 一、课标内容 1.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2.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3.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教学要求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基本要求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概念和组成成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科学观。 2.举例说明食物链与食物网,并说出其中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评述生物放大。  发展要求 1.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2.举例说明生态金字塔。  说明 1.食物链只要求掌握捕食链,其他寄生链、腐食食物链不作要求。 2.“小资料: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只作为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和生物量。  说明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基本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的过程和特点,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发展要求 分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说明 1.物质循环仅学习碳循环,其他物质循环不作要求。 2.“课外读:信息传递”只作为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基本要求 1.简述生态系统的稳态,感受生态系统和谐、统一之美。 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过程,探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3.认同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  发展要求   说明 “活动:设计并制作生态瓶”不作分组实验的要求,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展示给学生看。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5课时)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课时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 2课时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1课时  复习与小结 1课时  2.教法建议 (1)“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教学重点是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等内容;教学难点是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的比较。可以从“你认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话题切入,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讨论生态系统的七大组成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也可以与初中学过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以旧带新。与此同时,可启发学生思考:生态系统尽管有不同的类型,但在结构上具有许多共同点。重点可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阐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并可以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关于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可以以教科书中的图示为例,分析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将食物链、营养级、食物网以及生物放大的知识加以有机的整合。对于三种生态金字塔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实例和图片,特别是总结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的原因。 (2)“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的教学重点是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教学难点是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本节内容知识较为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如从光合作用着手,明确总初级生产量概念,从而指导学生分析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的区别和联系,为学习能量流动做知识铺垫。 (3)“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教学重点是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碳循环;教学难点是分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比较抽象,可以借助于某一条具体的食物链,定性分析“能量沿着一个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为了定量地分析与了解能量流经每一营养级中的具体变化,可引出林德曼的研究,用数据来分析能量的流动情况,并归纳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因此,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来感受物质循环的存在。通过碳循环的实例,明确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的特点。学生对“温室效应”并不陌生,对于它形成的原因,可以从碳循环的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为第七章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后,应采用讨论、列表比较等方式总结两者的关系。 (4)“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的教学重点是生态系统趋于稳态的特点,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负反馈和正反馈);教学难点是负反馈调节机制。列举实例,引导学生对群落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说明自然界中生态系统有趋向于稳态的特点,进而引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通过分析具体的生态系统例子,理解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机制。 四、活动建议 “活动:设计并制作生态瓶”,有条件的学校做。在制作生态瓶时,除了参考教科书中的方法步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生态瓶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②为了使生态瓶内的沙地保持干燥,可在沙土下铺垫一张塑料布,以防止缸中水(气)渗透上来。③生态瓶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在上面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制作日期。在观察生态瓶的稳定性时,要注意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及基质变化等。定期观察,做好观察记录。依据观察记录,对不同生态瓶进行比较、分析,寻求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