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提升    内化知识、系统归纳、编织成网,方能做到游刃有余!   答卷投影 规范答题  (高考题改编)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是和;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建议________________。 规范审题|抓关键词 信息1 说明一种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另一种为伴性遗传 信息2 由Ⅱ1为患甲病女性其双亲Ⅰ1、Ⅰ2正常,说明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信息3 Ⅲ7为乙病患者,其双亲Ⅱ6、Ⅱ7正常,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结合信息1可判断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规范答题|规范书写答其所问 批注1 对遗传方式的表述不全面而失分 批注2 遗传方式书写不全,同时伴性遗传没指明是伴X染色体遗传 批注3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双亲杂合表现正常,后代正常的基因型为AA或Aa,但比例不是1∶1,而是1∶2,此处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而失分 批注4 此题前两空都因把AA或Aa概率看成而计算失分 满分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AAXBY,或AaXBY, (4)和 和0 优先选择生育女孩 温馨提示 本题失分主要体现在对遗传方式认识不全面和对个体基因型及概率考虑不周而致。遗传方式、基因型判定及概率计算为常考重点,需足够重视。 单元滚动检测7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如图所示。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A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A酸通过修饰P mL-RARα,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凋亡(或死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B.该白血病的产生与早幼粒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有关 C.维A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由染色体甲和染色体乙间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导致的,故该过程中遗传物质改变;据信息判断维A酸可修饰融合基因,三氧化二砷可导致融合蛋白降解、抑制癌细胞产生,但没有改变癌细胞的DNA结构;“诱导分化疗法”可以抑制早幼粒细胞分化成癌细胞,减少骨髓中癌细胞产生。 答案 C 2.(能力题)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应含有碱基A为(  )。 A.19% B.21% C.23% D.42% 解析 RNA病毒为单链,通过逆转录作用形成的DNA为双链,双链DNA中含有的碱基A应为RNA模板链中A与U的总和÷2=[1-(C+G)]÷2=[1-(26%+32%)]÷2=21%。 答案 B  3.(2012·高考押题卷)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 B.图中C是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能够进行翻译 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答案 C 4.(创新题)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⑩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 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正常情况下图三中在动植物细胞中可能发生的是⑨⑩???过程 解析 由图一可推知,该过程是转录,对应于图三的⑩过程,转录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图一的③代表mRNA,在mRNA中,A占23%、U占25%,则A+U=48%,由此可推知,DNA分子中A+T=48%,又因A=T,所以,A=T=24%;图二表示翻译过程,相当于图三的?过程,其中④为mRNA,⑤⑥⑦是多肽链,⑧是核糖体,该过程以mRNA(核糖核酸)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大量蛋白质;图三的⑨⑩?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而??过程只能发生在被RNA病毒感染的生物体细胞内,?过程迄今为止尚未在生物体内发现。 答案 D 5.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 ℃、15 ℃、25 ℃和35 ℃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 ℃与15 ℃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相同 C.图2表示在5~35 ℃条件下该植物光饱和点的变化 D.图3表示在5~35 ℃条件下该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 解析 题图中CO2的吸收速率指的是净光合速率,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应该是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 ℃与15 ℃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由于呼吸速率不同,故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也不相同。 答案 B 6.对某区域一个种群的某一性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假设该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该性状没有作用,也不存在突变。该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理论上Aa的基因型频率N为(  )。 A.0≤N≤100% B.00,n>0,故N=2mn>0,又因为(m+n)2=1=m2+n2+2mn≥4mn,故N≤50%。 答案 B 7.下图表示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解析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适应环境的个体,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答案 D 8.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一定得到纯合子 ③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④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A.全部正确 B.①④ C.③④ D.全部不对 答案 D 9.(2013·试题调研)如图是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Ⅱ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 B.在卵巢中可能同时存在图Ⅰ、图Ⅱ两种分裂图像 C.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 D.图Ⅰ的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图Ⅱ的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 解析 若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卵巢细胞没有Y染色体,不可能出现分裂图像Ⅱ。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图Ⅱ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没有四分体。 答案 A 10.  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同化的能量 B.图中C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C.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D.图中a值与c+d+e的值相同 解析 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该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C表示其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该营养级的摄入量(a)=该营养级的同化量(b)+粪便量(c),其中b=d+e,所以a=c+d+e。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10分)(2012·烟台四校联考)假设有一个方形保护区,每边长为1 000 m,如图1,如果家猫由边界深入保护区100米捕食,就会使森林中的鸟类不能成功地保护它们的幼雏,因此保护区仅有640 000 m2适于鸟类繁育。若该保护区被一条宽100 m、南北向的公路和一条也是10 m宽、东西向的铁路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四个区域,如图2,这样家猫可以像沿着边缘一样,沿着公路和铁路进入森林捕食。  (1)被公路和铁路占去2%土地后,适于鸟类繁育的保护区面积共是________ m2。 (2)下列对于被公路和铁路造成隔离状态的保护区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________。 A.边界长度与原保护区相近 B.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会降低 C.种间斗争会加剧 D.物种的迁移可能受限制 (3)若原保护区的A物种的不同种群被分割到甲、丁两地,分别进化为B、C两个物种。进化的前提条件是物种具有 ________的特性,形成两种进化方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而________使不同种群间停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新物种。 答案 (1)348 100 (2)A (3)突变(变异) 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12.(20分)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此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并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如表所示: 受精卵中异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 表现型  XXX 胚胎期致死  Y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 胚胎期致死  XXY 雌性可育  XYY 雄性可育  X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 雄性不育  (1)若雌果蝇减数分裂过程正常,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分析出现异常受精卵XO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表现型为雌性可育的果蝇(XXY)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内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坐标曲线图(标明染色体数目的具体变化和有丝分裂各时期)。 (3)为探究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做了下列杂交实验。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全部是红眼果蝇;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雄果蝇全是白眼,雌果蝇全是红眼。他的学生蒂更斯(Dikens)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子代大多数雄果蝇都是白眼,雌果蝇都是红眼,但有少数例外,大约每2 000个子代个体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该红眼雄果蝇不育。 请根据上表信息,绘制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 解析 (1)雌果蝇减数分裂过程正常,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出现异常受精卵XO,则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中没有性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开,移向了同一极,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X或YY没有分开,移向了同一极。(2)果蝇正常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雌性可育的果蝇(XXY)体细胞比正常体细胞多1条性染色体,即雌性可育的果蝇(XXY)体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18条染色体。(3)根据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结果可以判定,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正常情况下: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交配,子代雄果蝇全是白眼(XbY),雌果蝇全是红眼(XBXb);但子代中出现少数例外: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结合表格信息,不育的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O,可育的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bXbY,从而可以推断白眼雌果蝇(XbXb)产生了XbXb卵细胞和O(无X)卵细胞,并且与正常精子结合。 答案 (1)雄果蝇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开,移向了同一极,形成没有性染色体的精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13.(20分)(2012·广东佛山一模,28)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些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4号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 12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 乙醇乙醛乙酸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_______;“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________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 ①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3点)。 ②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 + -”),其父亲为“+ -”,母亲为“- -”。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的生殖细胞出现异常,即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在________________时没有移向两极。 ③威尔逊氏病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一对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同时患有13三体综合征和威尔逊氏病的男孩,在下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说明 配子和子代都只要求写出与患儿有关的部分) 解析 (1)由图知,乙醇脱氢酶由A基因控制,乙醛脱氢酶由b基因控制,“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说明其基因型是aaBB或aaBb;“红脸人”体内只有ADH,说明能产生乙醛,使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由图知,两种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3)①遗传病的预防有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也可以通过减少饮酒和适龄生育等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②该患儿标记为(+ + -),根据题意可知是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③由题知,患儿的基因型为dddXY,而父母均正常,所以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父亲减数分裂时出错。 答案 (1)aaBB或aaBb 乙醛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无关,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①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 ②父亲的13号(或答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答减数分裂) ③a.同时写出以下两种情况或只写出一种,均可得分。 P 父亲DdXY × 母亲DdXX 配子  ddY  dX        子代   dddXY(患儿)或 P 父亲DdXY × 母亲DdXX 配子  dY  ddX   子代  dddXY(患儿) b.同时写出以下两种情况或只写出一种,均可得分。 没考虑到性染色体,扣分。 P 父亲Dd × 母亲Dd 配子  dd  d   子代  ddd(患病男孩)或 P 父亲Dd × 母亲Dd 配子  d  dd   子代  ddd(患病男孩) 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 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