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豌豆具有许多________的性状。 思考: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的优点有哪些? 2.常用符号及含义 符号 P F1 F2  ×   ♀ ♂  含义         3.过程图解 P 高茎×矮茎→F1 ____?,F2 ______∶______ 思考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怎样实现异花传粉?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测交 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选材:F1与__________。 ↓ 预期结果:Dd×dd→________。 ↓[来源: ] 实验结果:F1高茎×矮茎=30高∶34矮≈1∶1。 ↓ 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合,从而证明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2.间接验证:__________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___________,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___,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注意问题 ①要________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 ②重复的次数_______。 思考 ①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数可以不相同吗? ②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可以不相同吗? (3)结果与结论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________,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接近________。 四、分离定律——得出结论 1.实质:________随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如下图)  2.时间:减数第____次分裂____期。 思考 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其含义是什么?   【课堂识真】 探究点一 核心概念的理解及相互关系 1.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________特征和________特性的总称。 注意 生物性状的体现者——_______;性状的控制者——_______。 (2)相对性状:______生物______性状的不同________。 注意 牢记两个“同”,一个“不同”。 (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注意 隐性性状不是不表现的性状,而是指F1未表现的性状,但在F2中可以表现出来。 思维拓展: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所占比例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 ①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_______?子代有_______?隐性遗传病; ②有中生无为显性:双亲_______?子代有_______?显性遗传病。 2.基因类 (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________的基因。如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等位基因,而B和B、C和C虽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但不是控制________的基因,它们是控制________的基因,称为相同基因,而不能称为等位基因。[来源: ] 注意 ①存在:存在于_______的所有体细胞中。 ②位置: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 ③特点:能控制________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④分离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非等位基因:[来源: ] 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方式: 一是________________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E或e,E与A或a等,其遗传方式遵循________定律; 二是位于____________上不同位置(座位)上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其遗传方式不遵循________定律,可随________而重组。 3.个体类 (1)基因型与表现型 ①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________;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________。 ②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______________;在不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______________。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纯合子与杂合子 ①纯合子:由________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dd、AABB、AAbb)。 ②杂合子:由________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AaBB、AaBb)。 注意 ①多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杂合,不管有多少对纯合都是杂合子。 ②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4.交配类 杂交——判断显隐性和育种; 自交——提高纯合度和判断显隐性及纯杂合子; 测交——判断纯、杂合子和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及子一代的基因型。 探究点二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观察下列杂交图解,探讨以下问题:  1.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发现了哪些问题?   2.孟德尔如何解释分离现象?   3.应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 思维拓展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演绎”过程:______________ (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交实验)→____________ (遗传规律)。 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进行_______生殖的_______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 (2)只适用于_______基因遗传; 3.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如图所示: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