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答题技巧系列之十?发酵工程及应用相关试题的答题技巧 一、命题角度 近年高考命题集中在微生物的概念和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发酵工程及应用方面。命题多以微生物及发酵工程为背景,且多以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为载体,突出微生物和发酵工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本专题相联系的知识点总结如下表:  二、应对策略 在复习中,除了知道上表的知识间的联系外,还要注意:①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②关注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和题型;③区分易混概念和生理过程;④关注发酵工程图解;⑤多做相关高考变形试题。 三、典题例证 例 如图1为某细菌合成某种氨基酸的代谢调节示意图,图2为各种生长曲线,图3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从微生物代谢调节的角度来看,酶I是 酶,判断依据是 。氨基酸在细胞中积累过多,会抑制酶Ⅱ的活性,这种调节方式与①相比有 等特点。 (2)氨基酸属于微生物的 代谢产物。 (3)该细菌的正常生长曲线是图2中的曲线 ;如果想延迟曲线C的cd段表示时期的出现,可采用 培养的方法,如果想获得大量次级代谢产物,则应使曲线保持在 段。 (4)图2中的B、C曲线中,在c点时环境阻力开始起作用。在c点时,C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而B曲线能维持原状的原因是 。 (5)与其他生物比较,微生物代谢异常旺盛,其原因是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 。 (6)分析图3可知: 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 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7)要增加氨基酸的产量,下列采取的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A.诱变育种,选取不能合成酶Ⅱ的菌种 B.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氨基酸迅速排到细胞外 C.两种方法均可 D.诱变育种,选取不能合成酶I的菌种 [解题思路] 针对此类微生物及发酵工程的试题,熟悉基础知识,认真分析图解内容是解题的关键,明确箭头的含义是解题的前提。图1中,从微生物代谢调节的角度来看,有物质甲时,才合成酶I,因而酶I是诱导酶;氨基酸在细胞中积累过多,会抑制酶Ⅱ的活性,这种调节方式是酶活性的调节,与①即酶合成的调节相比有快速、精细等特点。图2中,a点之前,微生物的生长不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其种群增长曲线可以是“J”型增长。随着个体数目的增多,营养成分减少,环境制约了微生物种群的增长,导致a点以后种群增长率开始降低。对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可以持续为之提供食物等资源,使种群维持一定的数量。而在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导致竞争加剧,菌体数目减少。由图3可知,丙物质在酶③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丁物质,当丁物质过量时会抑制酶③的活性;戊物质过量会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的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到菌体外,丙物质就不会过量,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通过诱变育种,无论是酶I还是酶Ⅱ失活,都会导致氨基酸不能合成,只有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氨基酸迅速排到细胞外,才能解除酶活性调节的限制。 [答案] (1)诱导 当环境中有甲存在时才能合成酶I 快速、精细 (2)初级 (3)C 连续 bc (4)a 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等 环境能为生物持续提供一定量的营养物质等 (5)微生物个体小,相对表面积大,物质交换速率大 温度、pH、含氧量等 (6)丁物质 戊物质 丙物质 (7)B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