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互联网  专家支招 高考二轮复习即冲刺复习,时间短、要求高,只有知识形成网络结构,解题时才能迅速、有效地提取知识,对常考问题各个击破。 构建概念知识网,掌握概念图的“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次”4个基本要素。 ①节点:是位于方框中的概念。 ②连线:表示节点概念间的意义联系。 ③连接词:是位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的联系词。 ④层次:显示层次间的包容关系。 第一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 【考纲点击】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4.实验:(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高考经典) 1.(2012·新课标,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析: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答案:B 2.(整合题)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 ①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2011·海南,16B) ②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2010·江苏,1D) ③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2011·北京,4C) ④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2012·江苏,1B) ⑤磷脂和蛋白质合成时,需要模板(2011·江苏,1A改编) ⑥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2011·海南,16C) ⑦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2011·山东,5C) ⑧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n+m(2009·上海,15) 答案:①②⑧  命题多以信息题或综合分析选择题形式呈现,侧重考查有机分子的成分、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  ,新情境下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押题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3月19日进行了大地震发生以来的首次空气取样。结果表明,福岛第一核电站内131I浓度超标。下列关于I的生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是唯一含I的激素 B.碘盐有利于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C.空气中131I浓度超过一定标准会引起疾病 D.人体多补I有利于身体健康 破题关键  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内唯一含I的激素,人体内缺I,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我国政府为了预防碘缺乏症,提倡在食盐中加I。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KIO3)的氯化钠(NaCl)。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6 g。I摄入量过低会引起碘缺乏症,但I过量也会对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131I具有放射性,其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一定标准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答案 D 生物信息题的解答技巧 生物信息题是指以现代科技、日常生活、社会或生产实际中的某个事件为命题材料,通过文字、数据、表格、图形等形式给考生提供资料信息,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填写有关问题的答案的一类题目。其解答步骤为:①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干创设新情境的新知识;②结合问题提炼有效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③发挥联想,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相联系,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去;④运用比较、归纳、推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考点探源 1.列表比较有机物分子相关区别 物质 基本单位 合成场所 初步水解产物 彻底水解产物  DNA 脱氧核糖 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核 4种脱氧核苷酸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RNA 核糖核 苷酸 主要在 细胞核 4种核糖 核苷酸 磷酸、核糖、含氮碱基   蛋白质 氨基酸 核糖体 多肽 氨基酸  多糖 葡萄糖 淀粉在叶绿体,糖原在内质网,纤维素在高尔基体 二糖等 葡萄糖  脂肪  内质网 甘油、 脂肪酸 甘油、 脂肪酸  易错提醒 蛋白质、核酸具有物种特异性,而生物体内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氨基酸、核苷酸等则不具有物种特异性。 2.各种有机物的主要功能 种类 糖类(单糖、二糖、多糖) 脂质(脂肪、磷脂、固醇)  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组成其他化合物,如:核糖和脱氧核糖 ③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如:纤维素 ①储存能量,维持体温(脂肪) ②构成细胞膜,如磷脂和胆固醇 ③促进性器官发育和性细胞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性激素) ④促进人体对Ca、P的吸收(维生素D)  种类 核酸 蛋白质  作用 ①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能复制和传递 ②遗传信息的表达: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合成 ③遗传信息的变异: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肌蛋白 ②催化作用:酶 ③调节作用: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④运输作用:血红蛋白、载体 ⑤免疫作用:抗体 ⑥信息传递作用:糖蛋白、激素(或递质)、受体等   ,生物大分子的成分、结构与功能及相互联系 【押题2】 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代表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体中,单体a的种类有4种 ②X代表的元素是N、P,而Y代表的元素一定有N ③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④若C是由n个单体c脱水缩合形成的,则相应的A片段中至少有6n个碱基对 ⑤导致组成某生物个体的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核内A分子中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破题关键   解析 由图可知,大分子物质A、B、C分别表示DNA、mRNA和蛋白质;单体a、b、c分别表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元素X表示N和P,元素Y表示N,过程Ⅰ、Ⅱ、Ⅲ分别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人体中有4种脱氧核苷酸;若C是由n个单体c脱水缩合形成,则相应的A片段中至少有6n个碱基,而碱基对至少为3n个。组成某生物个体的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是因为细胞的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 B 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3.四大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图  名师叮咛 1.能源物质的种类及关系:生物体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生物体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太阳能―→糖类等能源物质―→ATP中化学能―→生命活动。 2.从元素组成上理解氧化放能的多少: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与O2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因此物质中含氢量越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越多。 脂肪的含氢量远高于糖类和蛋白质,因此等质量的脂肪、糖类和蛋白质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最多,释放的能量也最多。 3.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是还原糖,如淀粉、纤维素、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检测。 4.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如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 5.并非所有的糖都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如纤维素。 提醒 熟记各类脂质、糖类的功能,弄清试题题干中到底是初步水解产物、最终水解产物、还是代谢终产物? 高考经典) 1.(2012·广东理综,3)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甲 + - -  乙 - ++ -  甲、乙混合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解析: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在生物学中分别用来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糖,并出现不同的显色反应。据此可以推测,甲溶液含有蛋白质,乙溶液含有淀粉,甲、乙混合溶液中含有还原糖。甲、乙混合溶液中的还原糖是甲溶液中的蛋白质与乙溶液中的淀粉混合后产生的,由此可以说明甲溶液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淀粉酶,淀粉酶催化乙溶液中的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 答案:D 2.(2012·江苏,19)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编号[高考资源网KS5U.COM] 化合物 实验检测[高考资源网KS5U.COM] 组成单位[Ks5u.com] 主要功能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① 脂肪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脂肪酸 储存能量  ② 糖原 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提供能量  ③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氨基酸 承担生命活动  ④ 核酸 甲基绿染液 绿色 核苷酸 携带遗传信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鉴定。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糖原是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甲基绿用于检测DNA,所以D错。 答案:C 3.(2011·山东卷)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解析: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时采用了徒手切片法,细胞已死亡;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细胞经过解离,已死亡;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时使用盐酸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已死亡;健那绿(詹纳斯绿B)是活体染色剂。 答案:C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检测物质的性质及颜色反应的对应关系;二是以实验分析题形式考查物质检测的有关步骤分析。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检测与鉴定【押题】 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 种类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A.乙种子中含蛋白质最多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2)某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 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________,制备组织样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 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 mL。 ③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________,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________,摇匀。 ④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碘液用于检测淀粉,其颜色反应为蓝色;苏丹Ⅲ染液用于检测脂肪,其颜色反应为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其颜色反应为紫色。分析图表可知,甲种子中含淀粉较多,乙种子中含脂肪较多,丙种子中含蛋白质较多,故A选项错误。在脂肪的鉴定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2)检测蛋白质应选用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有关,蛋白质含量越高,紫色反应越深。 答案 (1)A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①研磨 ③双缩脲试剂A 双缩脲试剂B ④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 预期结果: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考点探源  几种常见物质鉴定的归纳总结(重点) 化合物 试剂 颜色反应 备注  还原糖 斐林试剂(本尼迪特) 砖红色(红黄色) 水浴加热,甲液和乙液混合后立即加入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液、B液依次加入  淀粉 碘液 蓝色   脂肪 (油脂)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选择花生子叶为材料时需要制片,并用显微镜观察   苏丹Ⅳ染液 红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二苯胺 蓝色 沸水浴加热  RNA 吡罗红 (派洛宁) 红色 甲基绿与吡罗红往往混合使用,甲基绿使DNA着色,吡罗红使RNA着色  名师叮咛 1.实验材料的选择及预处理 (1)根据颜色反应的鉴别类实验应选取无色或颜色较浅的材料,以避免材料本身的颜色掩盖了反应产生的物质的颜色。 (2)现成的生物材料往往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榨汁(如用苹果、梨作为还原糖鉴定材料)、研磨粉碎、制浆、稀释等处理,如用蛋清进行蛋白质鉴定时,需将鸡蛋清用水稀释,通常是0.5 mL蛋白液加入5 mL水,搅拌均匀。如果蛋白液稀释程度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蛋白液会粘附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容易刷洗干净。 2.试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1)混合使用的试剂有斐林试剂、甲基绿吡罗红试剂,其中斐林试剂现配现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原理不同,但试剂有共同点和差异,如鉴定蛋白质时,向样液中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边滴边振荡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不能过量,因为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从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我的感悟                                                                                                                 【典例】 如图为某胰岛素分子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若该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F A.人体内该分子的表达只能在胰岛B细胞内且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该胰岛素在合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比合成前减少了888,形成的肽键数为49 C.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至少是2、2 D.在局部放大图中能标志不同氨基酸的标号是①、③和⑤ 解析:由图示可知②、④是肽键,①、③、⑤是R基,R基决定氨基酸的种类,D正确;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是由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A正确;每形成一个二硫键失去两个氢,因此该胰岛素在合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比合成减少了(51-2)×18+3×2=888,B正确;①处有氨基,⑤处有羧基,且仅为肽链的部分放大图信息,所以该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羧基数至少为3和3,而不是2和2,即C不正确。 答案:C 教你审题——挖掘示意图隐含信息,抓题干及选项关键词是解题关键 挖掘示意图信息 →①左图中有三个“二硫键”,计算时要特殊处理 →②右图仅仅是左图一小部分肽链的放大图 →③右图(放大图)的R基①含氨基、⑤含羧基 选项信息挖掘 →④A选项确认胰岛素分子在人体内是否是“选择性表达” →⑤B、C选项计算肽键数、相对分子质量、氨基、羧基的数量仅靠通用性的“通关锦囊中的2、3”是搞不定的,准确无误的选择必须依赖“特殊示意图”中的隐含信息!  ―→①错选A是“通关锦囊”中的不到位。 ②错选B、不选C是题干信息挖掘不到位,蛋白质合成相关计算规律不熟练。  1.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DNA、mRNA与蛋白质的关系(易混点) (1)核DNA相同:不同体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 (2)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有差异,产生的mRNA、蛋白质有差异。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规律(难点) (1)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总数-肽键数。 (2)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总数-肽键数。 (3)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的总数。 (4)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5)若已知多肽中氮原子数为m,氨基个数为n,则缩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为m-n+肽链数。 (6)若已知多肽中氮原子数为m,则缩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最多为m。 3.基因表达过程中,氨基酸数与相应的碱基(核苷酸)数目的对应关系(难点) DNA(基因)mRNA蛋白质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6   ∶   3   ∶   1 由于mRNA中存在终止密码子等原因,上述关系应理解为每形成1个氨基酸,至少需要mRNA上3个碱基,DNA上的6个碱基。 温馨提示 (1)若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环状肽,则其肽键数=缩合产生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 (2)环状DNA分子,如质粒,其相对分子质量=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苷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氧核苷酸数×18。 【变式1】 (2012·山东滨州一模,31)经分析某条多肽链中有O原子p个,N原子q个,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1分子该多肽水解得到的赖氨酸个数为(  )。 CHCOOHNH2CH2SH  CHCH3NH2COOH 半胱氨酸         丙氨酸 CHCH3NH2NH2COOH  CHCH3C6H5NH2COOH 赖氨酸         苯丙氨酸 A.p-q         B.q-p C.p-q+1 D.q-p+1 解析:分析四种氨基酸的特点知,赖氨酸含有两个氮原子;该多肽所含氨基酸数为p-1个,因此该多肽含有的赖氨酸数=q-(p-1)=q-p+1,D项正确。 答案:D 【变式2】 如图表示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且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多肽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个氨基(位于第30位) B.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地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5个氧原子 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地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 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解析: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所含的氧原子与原多肽相等。多肽中含有的一个羧基可以位于第1位,也可以位于第30位。多肽是由至少3个氨基酸脱水形成的,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3条多肽和1条二肽。 答案:D  1.(2012·江苏,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2.(原创题)食欲素是一种小分子多肽,是由下丘脑外侧区合成并分泌、具有调节人体食欲的信号分子。在饥饿的人体内,可测出血液中食欲素的浓度较高。下列有关食欲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食欲素最多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 B.食欲素中加入斐林试剂,经沸水浴一段时间后可见紫色 C.食欲素和抗体、血红蛋白、神经递质一样,都是信号分子 D.研究食欲素传递的途径,可为厌食症和肥胖症提供可行的治疗措施 3.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4.(新题快递)层粘连蛋白分子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它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对细胞间粘连及细胞的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若该蛋白分子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层粘连蛋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为m-3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癌细胞膜相对正常细胞膜而言表面的层粘连蛋白少 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5.(创新题)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等糖分分解成乳酸而使牛奶变成酸奶,制作酸奶时,一定不能被T4噬菌体污染,否则会大大影响酸奶的品质和口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4噬菌体能在酸奶发酵液中繁殖,原因是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糖分 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均含有8种核苷酸 C.奶牛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单糖葡萄糖、二糖乳糖和多糖糖原 D.T4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其化学成分与染色体基本相同 6.某同学为了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如表所示。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染色反应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碘液 - - - - -  注:“+”表示有(溶解);“-”表示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下列对a~e推断最合理的是(  )。 A.血红蛋白、脂质、染色质、纤维素、蛋白质 B.蛋白质、脂肪、染色质、葡萄糖、麦芽糖酶 C.血红蛋白、脂肪、RNA、麦芽糖、纤维素酶 D.血红蛋白、脂肪、DNA、纤维素、纤维素酶 参考答案: 1.C [生物体内元素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A错;B脱氧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P,所以B错;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少但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所以D错。] 2.D [由题干信息知,食欲素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应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食欲素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无需加热即可见紫色,斐林试剂是检测还原糖的试剂,经50~65 ℃水浴一段时间后可见砖红色;血红蛋白是组成红细胞的成分,不是信号分子。] 3.D [图示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①中的五碳糖和②中蔗糖不属于还原糖;纤维素不属于贮能物质,用纤维素酶可除去细胞壁。] 4.D [该层粘连蛋白分子由3条链组成,因此含有(m-3)个肽键;层粘连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具有多个结合位点,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癌细胞易扩散,而层粘连蛋白对细胞间粘连起作用,故其细胞膜上的层粘连蛋白会比较少。该蛋白的合成除了需要核糖体外至少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5.D [T4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其在酸奶发酵液中繁殖的原因是发酵液中含有其繁殖场所(乳酸菌),T4噬菌体是DNA病毒,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DNA和蛋白质,A项错误、D项正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故遗传物质中只可能有4种核苷酸,B项错误;动物体内所含的二糖乳糖存在于乳腺细胞内,C项错误。] 6.D [a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则a为蛋白质,且a为红色,以及a的灰分中含有Fe元素,故a为血红蛋白。b无灰分,说明只含C、H、O三种元素,由于能与苏丹Ⅲ溶液发生颜色反应,因此该物质为脂肪。c与甲基绿溶液发生颜色反应,说明c为DNA。d没有灰分,则只含有C、H、O三种元素;d不能与苏丹Ⅲ溶液发生颜色反应,则d不是脂肪;d不能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则d不是淀粉;d不溶于水,则d为大分子物质,因此可以推断d为纤维素。e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则e为蛋白质;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纤维素分解产生了还原糖,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e为纤维素酶。] 提 示 课后完成《能力提升训练》第169页   第二讲 细胞的基本结构 【考纲点击】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3.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6.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Ⅱ)。  高考经典) 1.(2012·广东理综,1)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解析:A.任何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ATP的参与提供能量;B.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D.几乎所有的生物膜的基本结构都是蛋白质和磷脂。 答案:C 2.(整合题)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2010·山东,4B) ②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2011·海南,1B、D合编) ③造血干细胞中合成的细胞膜蛋白运输的途径可能是: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2010·福建,2B) ④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2010·山东,4A) ⑤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2010·山东,4D) ⑥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2011·山东,5D) 答案:②④⑥ 3.(2011·四川理综,2)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解析:内质网参与了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合成,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合成该类物质的分泌细胞内质网发达,故选项B错误;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后,先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加工(如折叠、组装、糖基化等),再进入高尔基体中进行再加工(如浓缩、运输等),成熟后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故选项A、C、D正确。 答案:B  本考点全国卷及各省市理综卷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简答题的命题形式过去多出现在上海、江苏单科试卷中,但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及天津理综卷以综合性大题形式出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比较考查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功能【押题1】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 B.②只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内 C.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D.④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破题关键  解析 ①发生在内质网膜上,②发生在高尔基体膜上,③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④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加工过程与内质网膜有关,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故②发生在所有植物细胞内。 答案 A  【押题2】 甲图为细胞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模式图,乙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请回答下面的相关问题。  (1)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而不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①②③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④代表某种物质,它是________。 (3)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破题关键   解析 解题时,首先要根据甲图和乙图及生物膜系统分析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得出题中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有关的相应结构的名称与所起的作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因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不能仅靠核糖体完成。乙图中①为内质网,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囊泡,④为ATP。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不能仅靠核糖体完成(其他表述合理即可)  (2)内质网 高尔基体 囊泡 ATP(或三磷酸腺苷) (3)一定的流动性 考点探源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图  2.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成分上的联系: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基本相似,均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体现膜系统的统一性;但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体现了膜系统的差异性。(注意: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被结构,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结构上的联系:  (3)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为例):  名师叮咛 1.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生物特有的结构体系,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无生物膜系统。 2.不同生物膜之间相互转化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3.间接相连的生物膜之间借助“膜泡”或“囊泡”形式相互转化。 4.生物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低温时膜的流动性减弱。 5.生物膜成分(蛋白质)的多样性(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生物膜行使不同的功能,体现了成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如: (1)质膜— (2)线粒体膜— (3)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有光合色素和光反应相关的酶,完成光能的吸收、传递、转化(光反应)。  高考经典) 1.(2012·江苏,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解析: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线粒体内完成有氧呼吸的两个阶段反应,大部分的能量也是在线粒体内产生的,所以线粒体是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RNA和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高尔基体是蛋白质运输和加工的场所。 答案:D 2.(2012·全国卷,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都含少量的DNA和RNA,A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B错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由细胞呼吸产生,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化学反应不同,所需的酶不同,叶绿体和线粒体基质中所含酶不同,D错误。 答案:A 3.(整合题)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2011·广东,1B) ②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2011·江苏,2B) ③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2011·四川,2C) ④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2011·江苏,2D) ⑤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2011·重庆,1D) ⑥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2011·江苏,10C) ⑦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2011·重庆,1B) ⑧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2011·山东,6C) ⑨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2011·四川,2B) 答案:③⑤⑦⑧  本考点一直是全国卷及各省市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往往以图像分析或综合比较的形式考查各种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  ,综合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押题】 下图1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  (1)a~h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  ],它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h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字母)。 (3)若为人的唾液腺细胞,则其主要分泌物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4)c结构上的⑥称为________。 (5)如果图1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是否会出现g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龙胆紫染液对图1中的结构进行染色,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题关键  解析 (2)a~h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b(液泡)和f(高尔基体)。(3)唾液腺细胞分泌的唾液中主要化学成分是唾液淀粉酶,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分泌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4)c结构是核糖体,它是翻译的场所,其模板是信使RNA。(5)如果细胞具有成熟大液泡,则表示该细胞为已分化的细胞,无分裂能力。(6)龙胆紫染液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染料,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所以可以看到细胞核被染成紫色。 答案 (1)h 磷脂双分子层 (2)b、f (3)蛋白质 f 高尔基体 (4)信使RNA(mRNA) (5)不会 具有成熟大液泡的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不会出现细胞分裂 (6)细胞核被染成紫色 考点探源 1.常见细胞类型及其结构整合(见下图)  2.主要细胞器的分类(重点) (1)结构上 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壁、细胞核)。 (2)成分上 (3)功能上 ①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产生ATP的细胞器): 叶绿体: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线粒体: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②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拟核)。 ③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 核糖体:间期蛋白质合成; 中心体:由它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线粒体:供能。 ④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 ⑤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脱水缩合)、线粒体(有氧呼吸)、叶绿体(光合作用)、高尔基体(合成多糖)。 3.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统一(难点) (1)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提高O2和CO2交换效率。 (2)卵细胞体积大,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 (3)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往往具有很多突起,以增大表面积,提高分泌效率,且细胞内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含量较多。 (4)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减少,使得癌细胞间黏着性减小,易于扩散和转移。 (5)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高,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含量多,核仁较大,核孔数量多。 名师叮咛 1.生物名称中带有“菌”字的并非都是原核生物,如真菌类(酵母菌等)。 2.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并不都是原核生物,如蓝藻属于原核藻类,但红藻、绿藻等属于真核藻类。 3.有细胞壁的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如原核细胞、真菌细胞也有细胞壁。 4.并非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和大液泡。 5.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6.有叶绿体和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7.蓝藻等原核生物虽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8.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而且寿命较短。  高考经典) 1.(2012·安徽理综,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解析:神经元受刺激后,膜电位由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变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是Na+内流的结果。Na+内流是借助于Na+通道的协助扩散,为被动运输。膜电位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中,Na+排出细胞是借助于钠—钾泵的主动运输。 答案:A 2.(2012·广东理综,24)(双选)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  A 胚胎干细胞 同源染色体联会  B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质壁分离及复原  C 黑藻叶片 叶绿体移动  D 大肠杆菌 有核仁  解析:胚胎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A项错误;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适合做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B项正确;黑藻叶片是由单层细胞构成,所以适宜观察叶绿体的活动,C项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核仁,D项错误。 答案:BC 3.(2011·新课标理综,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解析:将两份完全相同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放入完全营养液和蒸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放入蒸馏水中的外表皮细胞因吸水较多,而使甲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乙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由于甲组细胞的细胞液与0.3 g/mL蔗糖溶液的浓度差小于乙组细胞的细胞液与0.3 g/mL蔗糖溶液的浓度差,所以乙组细胞水分渗出量多;水分是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的,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 答案:C 4.  (2010·山东理综,3)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据图分析,曲线a表示被转运分子的转运速率与浓度成正比,符合自由扩散的特点。曲线b表示在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较低时,随着浓度提高,转运速率增加,浓度较高时出现饱和现象,符合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受载体数量限制)。A项中,脂溶性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B项中,自由扩散与细胞膜表面的载体蛋白无关;D项中抑制细胞呼吸,停止能量供给,影响主动运输,但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无影响。 答案:C  本考点命题往往以图表分析、曲线分析或实验分析形式出现,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选择题居多,也可出现大题。  ,综合考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押题】 以下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说明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细胞代谢必需的物质 B.图2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C.图3说明该离子跨膜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与溶液中K+浓度呈正相关 破题关键  解析 图1中甲物质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乙物质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均为被动运输,甲物质不一定是细胞代谢必需的物质;图2中细胞外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液浓度后,随时间的推移,细胞内液浓度还在逐渐增加,说明物质可从低浓度一侧进入高浓度一侧,故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图3中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为主动运输;图4表示的是在适宜条件下,营养液中O2相对含量变化对某植物K+吸收速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得不出植物吸收K+与溶液中K+浓度的关系。 答案 C ,考点探源 1.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判断方法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③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用做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如甘油、尿素、乙二醇、KNO3等。 ③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2.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判断 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与细胞液浓度成正相关,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减小,吸水能力逐渐减小。 3.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难点) (1)探究是主动运输(转运)还是被动运输(转运) 植株+培养液 ?主动运输(转运)不影响离子吸收?被动运输(转运) (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  4.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重点) (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2)O2浓度  (3)温度 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如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 名师叮咛 1.胞吞(内吞)和胞吐(外排)不是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其动力来自于物质浓度差或ATP提供。胞吞(内吞)和胞吐(外排)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靠ATP提供动力。 2.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核孔是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是通过跨膜运输实现的,不通过核孔。 3.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并非都是主动运输,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也可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典例】 右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部分组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图中的序号)。 (一)植物细胞 (1)如果A图是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除了没有[8]________外,在细胞质中应只有________一种细胞器。 (2)如果A图是根尖生长点细胞,细胞的形状应为__________,同时还应没有图中的[  ]、[  ]等结构。此类细胞分裂时,代谢特别旺盛的是[  ]、[  ]、[  ]等细胞器。 (3)若A图为洋葱表皮细胞,B图是口腔上皮细胞,将其同时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将分别发生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4)若A图为小麦成熟区细胞,其吸水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吸收Mg2+的方式为________。如果一次性施肥过多就会造成细胞中[  ]大量失水而造成________现象,应立即采取________措施来缓解;若被水淹,小麦根部细胞内[  ]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造成营养物质在[  ]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________,导致小麦根部细胞中毒死亡。 (5)在生物工程中,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应首先用________酶去掉[  ],得到________体。 (6)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的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将基因a转移到马铃薯中。经检测,淀粉酶(Amy)存在于成熟块茎细胞的间隙中。若A图为块茎细胞,则基因a被整合到图中[  ]结构中,并以基因a为模板合成Amy的__________。Amy合成后,经[  ]加工并分泌到细胞外。此图作为块茎细胞结构图,缺陷是多画了[  ]。 (二)人体细胞或动物细胞 (1)若B图为人体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①图中的[2]、[3]、[6]、[8]、[9]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成分组成,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________。 ②该细胞应由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来,其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它能与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写标号)________。 ③该细胞在体外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所产生的抗体叫做________,该过程中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 (2)若B图为人体胰岛B细胞,则与其分泌物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和[  ]较多。 (3)若B图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它应位于________(填器官名称)内,是由________分裂产生的,其核内的DNA分子数应为________个。 (4)若B图是一只绵羊的乳腺细胞,在培养克隆羊的过程中,取乳腺细胞中的[  ],移植到另一只绵羊的______________细胞内,该细胞发育成的绵羊与提供________细胞的绵羊性状最相似。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5)若B图是人的大腿肌肉细胞,在人体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这是由于[  ]产生________所引起的。 教你审题——挖掘示意图隐含信息,抓题干及选项关键词是解题关键   1.细胞类型的快速判定  2.答题规范 (1)按要求做答——用序号还是文字还是两者都填写,序号是(1)(2)(3)还是①②③。 (2)回答问题要完整——如产生水的细胞器、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都不止1个。 (3)不要写错别字——叶(液)泡等。 【变式】 下图1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膜蛋白的功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且具有高度的极性。从质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膜蛋白A要消耗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_(结构)产生的ATP,以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细胞面向肠腔侧形成很多微绒毛,以增多细胞膜上________数量,高效地吸收来自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 (3)通过膜蛋白B可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膜________,以保证肠腔中的物质只能从微绒毛处吸收。 (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 (5)以连线的方式表示图1和图2中膜蛋白之间的关系。 膜蛋白A     连结蛋白 膜蛋白B 受体 膜蛋白C 运输蛋白 膜蛋白D 酶 解析 (1)决定生物膜不同功能特性的是蛋白质。(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线粒体,葡萄糖穿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3)结合图示题干所述可看出其功能是将两个细胞膜连接在一起。(4)膜蛋白D的作用是水解二糖,能够催化物质水解的是酶。(5)膜蛋白A起运输作用,膜蛋白B为连结蛋白,膜蛋白C为受体,膜蛋白D是酶。 答案 (1)细胞膜蛋白质不同(或膜蛋白质结构不同) (2)线粒体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膜蛋白A) (3)紧密连在一起 (4)生物催化(或催化) (5)  1.(2012·重庆理综,1)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沈阳重点高中监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心肌细胞比骨骼肌细胞含线粒体多 ②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③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明其细胞中没有核糖体 ④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⑤叶肉细胞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无线粒体 ⑥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⑤⑥ 3.(2012·浙江理综,1)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  )。 A.CO2 B.O2 C.K+ D.Na+ 4.(2012·泉州质检)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存在着不同的去向,其转运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受体K的作用是使蛋白A被转运回内质网 B.蛋白B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分泌到细胞外 C.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可转化为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一部分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空间结构不同 5.(2012·浙江绍兴一中)如图为关于细胞生物膜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6.(2012·北京卷,31)科学家为了研究蛋白A的功能,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的处理 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细胞的水通透速率(cm/s×10-4)  Ⅰ 向卵母细胞注入微量水(对照) 27.9  Ⅱ 向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mRNA 210.0  Ⅲ 将部分Ⅱ细胞放入含HgCl2的等渗溶液中 80.7  Ⅳ 将部分Ⅲ组细胞放入含试剂M的等渗溶液中 188.0  (1)将Ⅰ组卵母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后,水分子经自由扩散(渗透)穿过膜的________进入卵母细胞。 (2)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一定时间后,该mRNA________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体积________。 (3)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________作用。比较Ⅲ、Ⅳ组的结果,表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________。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________。 (4)已知抗利尿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可促进蛋白A插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中,从而加快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水分子的________。 (5)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________的推论。 参考答案: 1.D [细菌和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A、B错误;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水稻是高等植物细胞,不存在中心体所以C错误,D正确。] 2.C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细胞器的知识,属于考纲分析判断层次,难度中等。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消耗的能量比骨骼肌细胞多,所以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骨骼肌多;胃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由位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肝细胞含有核糖体,不能合成胃蛋白酶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唾液腺细胞能够分泌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其细胞中含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而汗腺细胞不能分泌蛋白质,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的含量不多;叶肉细胞中也含有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才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故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3.C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来迅速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4.B [由题图可知,蛋白A由内质网到高尔基体再被转运回内质网的过程中,始终需要受体K发挥作用;蛋白B通过囊泡的转移,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在蛋白质转移过程中,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可以转移给内质网和细胞膜,依靠膜融合成为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一部分;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而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的是加工、分类和包装,因此二者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的空间结构是不同的。] 5.A [m上可发生水的光解,故可推知m是类囊体膜,d是叶绿体,n是叶绿体外膜和内膜;p上可以合成ATP,可推知e是线粒体,q是线粒体的外膜;f→g→h→g→c代表生物膜之间的功能联系,是内质网→具膜小泡→高尔基体→具膜小泡→细胞膜的过程。] 6.解析 (1)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所以水穿过膜,就是穿越了磷脂双分子层。(2)考查翻译和水分进出细胞,mRNA是翻译的模板。根据实验Ⅱ可知,蛋白A可以提高水的通透速率,因此细胞在低渗溶液会吸水而膨胀。(3)考查实验分析能力,从实验结果可知: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降低,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抑制作用;与Ⅲ组细胞相比,Ⅳ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升高,但是没有恢复到Ⅱ组的水平,说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部分恢复,最终可以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空间结构。(4)考查水盐平衡调节,见答案。(5)考查实验分析能力,从实验结果可知,蛋白A可以提高水通透速率,意味着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 答案 (1)磷脂双分子层 (2)翻译 迅速增大 (3)明显降低 抑制 部分恢复 空间结构 (4)受体 重吸收 (5)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 提 示 课后完成《能力提升训练》第171页  第三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 【考纲点击】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7.细胞的分化(Ⅱ)。8.细胞的全能性(Ⅱ)。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1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高考经典) 1.(整合题)下列有关细胞增殖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2011·山东,5B) ②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011·江苏,22A) ③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2011·江苏,22D) ④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2011·海南,25D) ⑤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2010·重庆,3B) ⑥“中心体发生倍增→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顺序(2009·上海,19改编) ⑦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2010·重庆,3A) ⑧人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2011·江苏,21D) ⑨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正在发生自由组合(2009·上海,18B) 答案:②③⑥⑦ 2.(2012·山东理综,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解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是解离液,是为了使细胞分散,A项错误;使染色体染色的是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染液,吡罗红染料是对RNA进行染色的染色剂,B项错误;经处理后的细胞已死亡,是无法观察到细胞板的扩展的,C项错误;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是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主要依据,D项正确。 答案:D 3.(2012·江苏,15)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解析:解离、压片都是为了使细胞分散,便于观察;高倍镜视野太小,所以应该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但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少,因而视野中大多数细胞中看不到染色体;探究细胞分裂的日周期性可以作为选择取材时间的依据。 答案:C  4.(2011·天津卷,4)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右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解析:在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及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再进行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和同源染色体分离,A项正确,D项错误。纵坐标为细胞核DNA含量,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在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B项正确。由于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所以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个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故C项正确。 答案:D  本考点常以曲线分析、图像分析的形式命题,也可与遗传、变异相联系以综合分析题形式出现,选择题多,非选择题仅在江苏卷以实验题形式出现过。  ,细胞分裂图像分析类试题【押题1】 下列图甲、乙、丙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①~⑥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________;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_;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 (2)若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图甲中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________。 (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________,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图甲⑥代表的个体中最多(不考虑交叉互换)能产生___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破题关键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像及其数量变化,抓住图像特点、理解曲线含义和找出曲线关键点是正确解题的前提。(1)由图可知,图甲①~⑥中,②是植物细胞,其他都是动物细胞;图甲均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像,①④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细胞分裂中期,①有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中期, ④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开,为初级精母细胞,其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2)由图乙可知:AB段为细胞分裂间期,对应时期的特点是细胞内DNA含量加倍、染色体数不变,据此可确定图丙中a为染色体、b为染色单体、c为DNA;图甲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其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2、0、2。(3)由图甲可知,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正常情况下,每条染色体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同,等位基因B、b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⑥为雄果蝇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最多为24=16种。 答案 (1)② ① ④ 次级精母细胞 (2)a 2、0、2 (3)B、b 基因突变或在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16 与细胞分裂相关的细胞器(见下表) 细胞器 时期 作 用  核糖体 间期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中心体 前期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以牵引染色体移动  高尔基体 末期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  线粒体 各期 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细胞分裂曲线分析类试题【押题2】 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破题关键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由图甲曲线特征可直接判断出a、b、c分别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加倍一次,减半一次)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加倍一次,减半两次)的变化、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2)图乙中D的细胞质分配均等,且着丝点断裂之前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3)图乙中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上一个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GH段;C为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CD和MN段。(4)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EF时期的细胞的每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FG时期,DNA又复制一次,以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链为模板形成的DNA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以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链为模板形成的DNA两条链都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 答案 (1)染色体 减数 受精作用 (2)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3)GH CD和MN (4)25%(或1/4) 考点探源 1.细胞增殖方式及相互关系  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比较与辨析 (1)图像比较(以雄性动物为例)   时期 方式   前期 中期 后期        有丝 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 一次分 裂        减数第 二次分 裂   无同 源染 色体     (2)减数分裂中根据细胞质分裂情况判断细胞名称   3.染色体、DNA数量变化曲线及判断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受精过程中三曲线变化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细胞内 DNA数 目的变化    细胞内 染色体、 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两种分 裂曲线 的区别及联系   意义 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DNA、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判断   名师叮咛 1.并非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性原细胞都没有细胞周期。 2.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而赤道板(面)并非真实存在。 3.着丝点(粒)分裂不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 4.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并非都完全相同,如性染色体X和Y大小形态不同。 5.细胞分裂与变异类型的关系 分裂方式 变异类型  无丝分裂 基因突变  有丝分裂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减数分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_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__过程。 (2)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 (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段;C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 (4)在图甲中,如果将A点时的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 破题关键 , 我的感悟                                                                                                                                                                                                                                                                                                                                               高考经典) 1.(2012·天津理综,1)下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体干细胞移植通常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B.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增殖但不能被诱导分化 C.组织的细胞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 D.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血细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解析:自体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干细胞来自患者本身,干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与患者自身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相同、所以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A项正确。组织的细胞更新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两个主要方面,同时也有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结束生命的过程,即细胞凋亡,故C项正确。造血干细胞属于专能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血细胞,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可替代恶性增殖的白细胞,治疗白血病,故D项正确。胚胎干细胞属于全能干细胞,体外培养时可以只增殖不分化,但培养基中加入诱导分化因子时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故B项错误。 答案:B 2.(2012·课标全国理综,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析: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项错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无限增殖,A项正确;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都将发生改变,B项正确;癌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属于基因重组,并能进行表达,所以可诱发癌变,C项正确。 答案:D 3.(2012·山东理综,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解析:个体的衰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项正确;细胞凋亡是正常机体在受到生理和病理刺激后出现的一种主动的死亡过程,由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被病原体侵入的细胞(靶细胞)的清除,是细胞的凋亡,B项正确,C项错误;染色质固缩后将无法正常解旋,从而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D项正确。 答案:C 4.(2012·江苏,20)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C.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解析: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其形态和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癌细胞分裂能力很强而分化程度很低,是负相关的关系;由于癌细胞已转变到未分化的状态,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胚胎细胞的分化程度低,但分化过程是正常的,癌细胞则是畸形分化。 答案:C 5.(2012·安徽理综,3)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 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 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 解析:细胞凋亡贯穿于生物的整个生命历程,A项错误。一个神经元可通过突触结构与多个靶细胞建立连接,B项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的内源和外源信息诱导下,其死亡途径被激活,并在有关基因的调控下发生的程序性死亡的过程。所以神经元的凋亡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6.(2011·江苏生物,5)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解析: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分化,细胞的种类增多;细胞衰老时,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其有利于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癌变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故D正确。 答案:D  本考点是现代细胞生理学研究的热点,同时又是涉及生命与健康的社会热点,因而历年为高考热点,命题多以新信息选择题形式出现。  ,细胞的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押题1】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破题关键   解析 细胞的分化伴随在生物生长发育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其实质是细胞内的基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性表达。在分化过程中一般都是在有丝分裂的基础上,因此不会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一般来说,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其全能性越低,全能性的表达一般要离体条件下发生。 答案 D ,细胞的癌变、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押题2】 如图为小鼠细胞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为两个阶段的细胞,a、b表示发育变化的模式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过程、细胞癌变和细胞衰老的共同表示是________(填标号)。 ①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 ②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③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④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2)若题图代表一只出生后即被切除胸腺的小鼠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则图中不该出现的细胞是________。 (3)研究成果表明,在化疗的同时让实验鼠服用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扩散。由此可以判断,二甲双胍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4)下列是同一大熊猫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除哪种细胞外,正常情况下都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 A.肌肉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胰岛细胞  D.癌细胞 破题关键  解析 (1)b过程属于细胞的分化;(2)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3)糖蛋白减少会导致癌细胞扩散;(4)在一个生物体内,正常体细胞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各细胞的遗传物质组成是相同的,故A、B、C细胞中的基因组成相同;癌细胞是机体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变成不受机体控制、能够无限增殖的恶性增殖细胞,其本质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因此基因也随着发生改变。 答案 (1)① (2)T细胞 (3)不能 (4)D 考点探源 1.细胞的生命历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2.细胞分化、衰老及癌细胞的特征 (1)细胞分化 (2)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结构方面 ②代谢方面 (3)细胞凋亡的几种类型 ①在个体发育中,细胞的编程性死亡。 ②成熟个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 (4)细胞癌变与癌细胞的特征 ①癌变的机理:一系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积累的结果。 ②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 a.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b.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③ 3.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关系 (1)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而癌变则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 ①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②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细胞学基础,仅有细胞分裂增殖而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经细胞分化,多细胞生物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2)有丝分裂、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而减数分裂发生基因重组,癌变是基因突变,都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名师叮咛 1.并非所有干细胞的分裂都要发生细胞分化:干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一部分细胞发生细胞分化,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细胞;还有一部分继续保持分裂能力,用于干细胞本身的自我更新。如造血干细胞分裂后,一部分细胞分化为具有各种功能的细胞,另一部分增殖为造血干细胞。 2.具有细胞全能性不等同于实现细胞全能性。一般来说。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只有发育成完整个体后才实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衰老而导致的细胞自然更新是细胞凋亡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4.判断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主要依据是细胞的死亡对机体是否有利,若细胞的死亡对机体是有利的,则为细胞凋亡,反之则为细胞坏死。 我的感悟                                                                                                                比较细胞衰老、凋亡与坏死 ①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细胞内生理和生化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②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某些细胞必然的生命过程。 ③细胞坏死则是受外界不利因素(如极端的物理、化学或病理性刺激等)的影响而造成的细胞急速死亡,是一种被动性死亡。, 我的感悟                                                                                                                                                                                                                                                                     题型特点及命题设问类型 新材料、新情境的题目,无论起点多高,落点一定在教材的基础知识中。此类试题题干一般为文字叙述,有的也辅以图示和数据信息,内容覆盖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各方面,这类试题往往具有隐蔽性、启发性和迁移性的特点。 命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概括式——概括文字材料、示意图、曲线图、表格等所反映的生物学要点; ②探究式——利用所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知识背景,对某个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结论; ③逻辑式——根据文章内容作出逻辑推理; ④建议式——根据材料内容和相关知识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或提出合理的建议、假设。 材料信息题解题方法 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迅速、准确地获取解题所需信息,并找出题干信息与所学知识的衔接点,即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新材料试题的解题步骤一般是:第一,认真、快速读题,提取关键信息,弄清设问意图;第二,针对设问和材料联想所涉及的教材中的知识背景;第三,运用比较、归纳、推理,创造性地解答问题。 科技成果:科学家首次获得转化型肝脏细胞 人体的皮肤、血液、神经、肝脏等中未分化的功能细胞是由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在自然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但从理论上看,它是可逆的通过生物工程实现。科学家已通过实验方法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然后又把多能干细胞分化为肝脏细胞。 2011年5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小组将小鼠尾巴上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直接诱导为肝脏细胞,这种细胞具有和体内肝脏细胞类似的上皮细胞形态、基因表达谱,且具有肝脏细胞的功能。该成果证明了肝脏以外的体细胞可以被诱导而直接转化为肝脏细胞,为将来从病人自身体细胞诱导获得肝脏细胞进行移植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典例】 科学家已成功将小鼠尾巴上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直接诱导为肝脏细胞。为将来从病人自身体细胞诱导获得肝脏细胞进行移植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没有分裂能力 B.体细胞与肝脏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 C.体细胞虽然是分化了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脱分化,实现细胞的全能性 D.不能用体细胞代替干细胞 教你审题——挖掘示意图隐含信息,抓题干及选项关键词是解题关键  【变式1】 (2012·泉州质检)利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K2(VK2)培养肿瘤细胞72 h后,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表示),结果如下: VK2(μmol/L) 0 10 20 30 40  细胞凋亡率(%) 3.15 6.37 14.70 19.31 26.42   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A.肿瘤细胞在没有VK2诱导的情况下不会凋亡 B.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40 μmol/L C.VK2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D.bax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解析:由表和曲线图可以看出,随着维生素K2(VK2)浓度的不断增大,肿瘤细胞的凋亡率也随之增大,bcl-2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逐渐减小,而bax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变化不大,说明VK2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由于设置的VK2溶液的浓度范围太小,所以不能确定诱导细胞凋亡的最适浓度。 答案:C 【变式2】 (2012·南京一模)(多选)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编码蛋白质能使DNA降解,进而导致细胞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可能是nuc-1基因表达的结果 B.癌细胞中不可能存在nuc-1基因 C.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有细胞内的nuc-1基因始终处于休眠状态 D.正常机体细胞中的nuc-1基因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功表达 解析:细胞凋亡可能是nuc-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使DNA降解的结果;癌细胞中可能存在该基因,只是该基因未表达;胚胎发育过程中也有细胞凋亡,所以在该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细胞内的nuc-1基因始终处于休眠状态。 答案:AD  1.(2012·安徽省示范高中二模)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都要经过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坏死的过程 B.成熟细胞将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 C.细胞在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中都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活动 D.细胞在成熟和衰老过程中存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2.(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某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能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分裂速率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率,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 B.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 C.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 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细胞免疫 3.(2012·山东枣庄一模)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水平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②体内细胞分化的方向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已决定,不能逆转 ③被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④抑癌基因能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用的“信号”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4.(2012·广州一模)下列对人体干细胞和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内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干细胞和癌细胞都不会衰老或凋亡 C.若抑制DNA复制会使这两种细胞都停留在分裂间期 D.干细胞增殖产生的子细胞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5.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②③⑤ B.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的是②③④ C.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的只有②③④ D.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⑤ 6.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0条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均只含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7.(2012·江苏,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8.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关于此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状况下该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只发生在a段 B.从a段到b段是一次完整的细胞周期 C.b段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D.a、b段染色体均出现过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 参考答案: 1.D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都要经过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凋亡的过程,故A项错误;成熟细胞不一定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比如B淋巴细胞可在抗原刺激下继续增殖;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进行DNA复制,故C项错误;细胞在分化和衰老过程中都存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故D项正确。] 2.B [人体内细胞都含有原癌基因;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与线粒体的参与;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3.A [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有些基因的表达会增强;被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4.C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干细胞也是已分化的细胞,故也会衰老或凋亡;干细胞增殖产生的子细胞若发生分化便不能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5.A [首先识别细胞分裂图像:①为有丝分裂的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③为有丝分裂的中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⑤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②③⑤;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的是⑤;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的只有②③④⑤;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②③⑤。] 6.B [注意两条曲线的纵坐标。图1的CD段表示染色单体分开;图1的BC段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0条Y染色体;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图1的DE段可以表示后期和末期,一个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图2的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一个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着丝点分裂发生在CD段,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CD段表示末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BC段。] 7.A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图像相关内容。图示染色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该图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由细胞每一极都有相同的染色体,可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8.B [由图可知,ab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段表示受精作用过程,而d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自然状况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过程中,A正确;细胞周期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的,减数分裂并不连续,因此不能用ab段表示一个周期,B错;b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a和b段都有姐妹染色单体出现,D正确。] 提 示 课后完成《能力提升训练》第173页    知识互联网 ,专家支招 内连外展:本讲内容可与前、后面的知识相关联。 (1)可与细胞的结构相联系; (2)可与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关联; (3)可与遗传与变异相关联; (4)可与生命活动调节相关联; (5)可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联系。 你能具体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第四讲 酶与ATP 【考纲点击】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考经典)  1.(2011·新课标理综,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甲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酶活性不改变,说明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应是RNA;乙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酶活性降低,说明该种蛋白酶能改变其分子结构,所以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B 2.(整合题)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①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以数字编号的图形分别表示反应物、酶、生成物等反应要素,其中表示酶的图形编号是②(2011·上海理综,19改编)  ②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2011·天津,1A) ③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2011·海南,14A) ④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2011·天津,1B) ⑤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2011·海南,14B) ⑥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2009·重庆,1A) ⑦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2010·江苏,3D改编)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 3.  (2011·海南,5)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加入酶后,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反应物浓度下降速率增大,由于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所以最后反应物都消失。 答案:D  高考对本考点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曲线图表形式考查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二是以实验探究(或分析评价)形式进行考查,选择、非选择均有命题出现。  ,考查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押题1】 (2012·长春实验中学期中)下面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高 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 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A.①④⑤⑦              B.②④⑤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⑥⑦ 破题关键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细胞内、外均可起作用。此题中的③和⑥最容易判断错误。 答案 A 酶相关知识的理解误区 项目 正确说法 错误说法  产生场所 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化学本质 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蛋白质  作用场所 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温度影响 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 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  作用 酶只起催化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来源 生物体内合成 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   考点探源 解读与酶有关的模型 模型1——专一性(左栏图) 左栏图为“锁和钥匙学说”,图中①表示酶,②表示被催化的反应物。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 模型2——酶的高效性的曲线  (1)图中只有a、b曲线相比较才可说明酶催化的高效性,a、c曲线的对比只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模型3——单因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温度和pH  (2)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  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 ②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③图丙中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而P点之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浓度。 ④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不改变酶分子的活性。 模型4——多因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综合考查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押题2】 甲图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乙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图可以知道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从乙图无法知道酶c的最适温度 C.从甲图可以知道若pH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D.从乙图可以知道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 解析 由甲图可知pH≈5.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pH≈7.2时人淀粉酶的活性最高;由乙图可知,酶a活性的最适温度约为33 ℃,酶b的最适温度约为28 ℃,而酶c没有最适温度,它还有上升的趋势,不知道最高点在哪儿,也就不知道它的活性温度范围;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高,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据图可知,pH由酸性变成碱性时,酶的活性会降低;从乙图可以看出,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c。 答案 B  在认识和解答坐标曲线型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看”:(1)看两坐标轴的含义,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2)看曲线的变化,掌握变量的增减快慢的生物学意义;(3)看“五点”,即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理解特殊点的意义;(4)看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①分析甲图可知:反应溶液中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pH(甲图最适pH为8)。 ②分析乙图可知:反应溶液中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M)。 名师叮咛 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某些RNA也具有催化作用,因此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酶促反应速率不等同于酶活性 (1)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酶活性。 3.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时,底物和酶应达到相同温度(pH)后才混合,以使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温度(pH)。 特别提醒 ①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②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我的感悟                                                                                                                                                                                                                               高考经典 1.(2012·福建理综,1)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解析:豌豆种子萌发初期,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减少,A项错误;田间积水使得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烂根,及时排涝能防止此现象发生,B项正确;夜间豌豆叶肉细胞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细胞呼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ATP,C项错误;叶绿素合成受阻或被分解时会导致叶片黄化,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此时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减少,D项错误。 答案:B 2.(2012·北京卷,1)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解析: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能力。线粒体的内膜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产生大量的ATP。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能够利用光能,合成ATP。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场所,往往消耗ATP,不能合成ATP。 答案:C  命题频率低,若命题多数是融合到代谢(或生理)过程中与其他知识点一起考查。 ,考点探源 ATP的形成及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关系 (1)ATP的形成途径:   考查ATP的结构及ATP、ADP的相互转化 【押题1】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进行①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夜间有O2存在时,图2中过程②主要发生在线粒体 破题关键  解析 图1中A表示腺嘌呤,b、c是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有O2存在时,ATP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而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答案 A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误区 (1)ATP与ADP的转化并不是完全可逆的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即从整体上来看二者的转化并不可逆,但可以实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2)ATP转化为ADP也需要消耗水 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凡是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的水解都需要消耗水。 ,综合考查酶与ATP 【押题2】 (2012·山东潍坊模考)以下关于ATP和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ATP含有核糖,酶一定不含核糖 C.叶绿体基质中CO2合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酶并消耗ATP D.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破题关键 解析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器,不能产生酶,但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其中含有核糖;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ATP不具有。 答案 C ,(2)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动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除C3还原之外的各项生命活动。 (4)光能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而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5)光能进入生物群落后,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有机物中,以有机物为载体通过食物链而流动。 (6)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具有单向流动、不可重复利用以及逐级递减的特点。 名师叮咛 1.化合物中“A”的辨析  2.误认为ATP等同于能量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简写为A—P~P~P,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 kJ/mol的能量,所以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将两者等同起来。 我的感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