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1课时教学设计) 广州市南武中学 赵群英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③(必修) 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后面几节的过渡章节。本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也有部分涉及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譬如:必修Ⅰ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中学习的“控制变量”的方法将运用于设计对照实验;隐含着必修II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教材内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从达尔文研究向光性现象开始,到郭葛验证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历时50余年,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个经典的篇章。它是众多科学家思维与智慧的结晶,所包括的一系列经典实验,不仅记载着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蕴含着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生动素材。它作为教学内容,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这段历史,而在于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植物的向光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人们对之可谓司空见惯;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是建立在引发兴趣的基础上的,教师须创设情景加以引导。 本章内容在于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知识基础上,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及思维能力,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 通过高一的学习训练,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上可能存在阻碍,教师应特别关注这些学生,及时进行辅导。高中学生已经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但面对复杂课题时,因缺乏把问题细化的意识和能力,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应在方法上给予疏导。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呈现,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通过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科学的进步是科学家艰苦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教材没有直接提出,而隐含在“生长素的发现”中); (3)尝试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对照实验。 2.难点: (1)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 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最有效的途径是亲身经历类似的过程。基于此,本设计对科学家在植物向光性研究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进行适当的组织,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知识再发现”的探究情景,尝试把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研究者,引导学生沿着科学的逻辑思维路线,重走科学探索的历程,在建构起知识体系的同时,实现能力发展,获得情感体验。 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难以实行全程的实验探究,因此主要是进行思维探究。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探究的起点,而“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一次探究的终点,更是下一次探究的起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为此,教师把教学内容转化成系列探究问题,实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六、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七、教学流程 生活现象展示,得出:植物具有向光性 ↓ 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师生共同评研 ↓ 肯定学生,引出达尔文,导入新课教学,明确学习目标 ↓ 介绍胚芽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及作出假设 ↓ 转入对内因的研究,分析达尔文的实验(实验材料、现象、结论及其大胆的推测) ↓ 实验设计思路的指导,提问:如果要证明达尔文推测,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 先后分析詹森、拜尔的实验,得出“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的结论 ↓ 改编题目,让学生自主学习“温特的实验” ↓ 师生析题,重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明确“胚芽鞘产生的某种刺激是物质” ↓ 课件呈现:郭葛等人提取出生长素并鉴定其为吲哚乙酸 ↓ 重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关键科学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及发展历程 ↓ 小结: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 回归主题,让学生科学表述:科学、合理的解释植物的向光性 ↓ 呈现有关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新研究进展,布置“学习延伸”任务 ↓ 讲述植物激素的概念及种类 ↓ 即时完成形成性检测,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