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我国的肿瘤防治策略 教学过程 本课时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开展肿瘤防治方面的宣传。 活动建议: 1.从报纸、杂志、网络中广泛收集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2.学生分组:分组原则在兼顾学生兴趣,便于开展工作的前提下,应进行各种学习类型的活动者之间的分担搭配。 3.确定活动内容: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的重复性劳动,教师再将该活动以若干形式体现,如:出一期关于“预防肺癌”的宣传栏;开展“预防癌症”的讲座;对社区中癌症家庭做一次调查。 4.学生选择活动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熟悉情况等选择一项活动。根据每个活动所报名的学生人数,由学生推选组长,并进行适当分工。 5.活动的开展:(略)[高考资源网] 6.信息分析、撰写报告:活动完毕,应及时组织学生整理资料等,并完成活动报告。报告的形式可以不作统一规定,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例如文字报告、图片、照片、录像网页等形式。[ks5u.com] 7.活动报告的交流和展示:可以根据本校的条件自行安排。如出黑板报、举办报告或展览、召开小型“新闻发布会”或小型“学术报告会”等。[ks5u.com] 8.组织学生交流调查研究的收获体会、获得信息的方法、调查研究中克服困难的办法等。 活动与探究 探究题目:设计一个防治肺癌的方案。 原理:由于国家的财力、人力、物力有限,预防癌症的知识在我国尚不够普及,因此加强癌症的预防很重要。 活动建议:建议教师充分发掘课外、校外的课程资源,比如让学生调查所在社区的居民吸烟情况,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到医院调查现在对肺癌的治疗方法。 习题详解 1.解析:因为肿块组织形似螃蟹的躯体,还可凭借其张牙舞爪地向四面八方伸展的螯足作为癌组织向正常组织扩散和转移的象征。 答案:B 2.解析:很我原癌基因的产物都是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调控因子。在人的多种癌细胞中已经证实原癌基因发生了突变,从而引起正常细胞癌变。 答案:A 3.解析:病毒的遗传信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成为细胞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受到正常细胞的调节控制,病毒处于静止状态,但受到化学致癌物、辐射等因素的作用后,可能被激活而表达,在体内诱发细胞癌变。ALV是导致细胞癌变的生物致癌因子。 答案:B 4.解析:癌症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突变渐积累的结果,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答案:D 5.解析:癌细胞的特征有:细胞无限制地分裂,细胞能够扩散,细胞生长失去控制等。故细胞停止增殖是错误的。 答案:B 6.解析:导致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有物理因子(如紫外线照射)、化学因子(如黄曲霉毒素污染)、生物因子(如病毒),这些因子的作用最终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不属于细胞癌变的环境因子。 答案:C 7.解析:我国肿癌防治的三级预防策略是:一级预防的重点是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二级预防的重点是防止致癌物的影响;三级预防的重点是高危人群早期检出。三级预防的三个“早期”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癌症发生的早期,往往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以及时发现;而对于癌症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 答案:(1)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 防止致癌物的影响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2)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癌症发生的早期,往往不表现出任何症状,难以及时发现;而对于癌症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 8.解析:我国的环境污染不可忽视,所以说导致我国人群中癌症发生的原因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 答案:C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