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自助式复习板块 知识搜索 一、动物的胚胎发育 1.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_______和_______。前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并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答案:1.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 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 2.胚胎发育包括:受精卵→卵裂→_______→_______→三个胚层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动物幼体。 答案:囊胚 原肠胚 二、胚后发育 胚后发育主要是指_______和_______的逐渐成熟。 答案:身体的长大 生殖器官 探究归纳 要点1 胚胎发育 【例1】 2005江苏苏州模拟 动物胚胎学家研究蛙胚发育时,用同位素将囊胚植物半球表面部分细胞作上标记。同位素示踪的结果,这些标记可能出现在蝌蚪的(  ) A.大脑和脊髓 B.骨骼和肌肉 C.肝脏和胰腺 D.心脏和膀胱 解析:考查蛙胚的发育过程。囊胚时期,动物极一端的细胞分裂较快,新产生的细胞便向植物极方向推移,使得植物极一端的细胞向囊胚腔陷入,这些陷入的细胞构成了胚胎的内胚层,且围成一个新的腔,称为原肠腔。由于植物半球表面的细胞已用同位素标记,因此,内胚层上出现标记,内胚层继续发育成肝、胰等腺体,以及呼吸道上皮、消化道的上皮,这些结构上也会出现标记。 答案:C 归纳与迁移 1.胚胎发育的机制 卵细胞受精以后,就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裂、囊胚期、原肠胚期,到细胞分化、器官建成,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核起着主导作用。现代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细胞核之所以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细胞中的绝大部分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通过转录产生的mRNA进入细胞质,翻译成各种蛋白质,从而决定细胞的新陈代谢类型和个体发育方向。但是,细胞核的主导作用不是绝对的,核的活动不仅受到细胞质中一些物质的调节和制约,而且能对细胞质的不同状态作出不同的反应。 2.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群之间的关系 在原肠胚形成之后,胚胎中将要发育成的各种器官已经定位,但是,各胚区以后的分化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要受到各相邻细胞群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括诱导、抑制和相互识别等。 3.受精卵的特点 动物极颜色深、细胞小,植物极颜色浅、细胞大。细胞核偏向动物极,卵黄偏向植物极,即动物极卵黄少,植物极卵黄多。卵黄多的植物极向下,卵黄少的动物极向上。由于含有色素较多的动物极总是朝向上方,可以吸收到大量的太阳能,从而保证了胚胎发育时需要的温度条件。 4.卵裂 第一次卵裂沿动物极到植物极的方向进行,即纵裂。第二次也是纵裂,但是分裂面与第一次相垂直。第三次卵裂的方向是横裂,即与纵裂轴垂直,分裂面稍偏向动物极一侧,因此形成的八个细胞,动物半球的四个小,植物半球的四个大。 5.原肠胚的特点 具有原肠腔和外、中、内三个胚层。 要点2 胚后发育 【例2】 高等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原肠胚的形成,其主要特点是(  ) A.有囊胚腔、原肠腔和神经板 B.有囊胚腔、原肠腔和神经管 C.有外、中、内三个胚层和囊胚腔 D.有外、中、内三个胚层和原肠腔 解析: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原肠胚的特点,属于识记层次。早期的原肠胚有缩小了的囊胚腔和新形成的原肠腔及外胚层和内胚层,后期的原肠胚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原肠腔,并且外面生有胚孔。神经板是由外胚层分化形成的,神经板再形成神经管,这不属于原肠腔的特点。 答案:D 归纳与迁移   1.胚后发育主要是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如蛙。这类动物在胚后发育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要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这种类型的胚后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 2.蛙的变态发育是指从蝌蚪长成幼蛙的过程。蛙的胚后发育包括从卵膜孵化出的小蝌蚪长成大蝌蚪,大蝌蚪变态发育成幼蛙,幼蛙发育成成蛙的全过程。变态发育是胚后发育的一个阶段,也是蛙的胚后发育的特点。 3.胚胎发育早期出现羊膜、羊水对动物的胚胎发育的重要意义是:防震和保护作用。 汗老师讲方法 1.生物个体发育 生物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 (1)胚的发育 (动物)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如青蛙是从受精卵→蝌蚪。(被子植物)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在胚珠内发育成种子的过程(实质是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2)胚后发育 (动物)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对于有些动物是变态发育,如蝌蚪发育成成蛙的过程;有些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的发育过程;有些是不变态发育,如牛、羊等。(被子植物)种子萌发后,经营养生长,发育成成体;再生殖生长,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2.影响个体发育的因素 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个体发育的方向应取决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生物细胞内遗传信息是个体发育的内因,所处的环境(如温度、水分、氧气、营养等)则是个体发育的外因。生物个体发育到底朝什么方向发展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3.受精方式及发育方式 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 体内受精: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体外发育: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体内发育:哺乳类 体内受精是真正意义上陆生生物所有的,摆脱了水的限制;体外发育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大,成活率低,而体内发育受外界影响小,成活率高。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