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问题探讨]结合教材图讨论: 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用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 2、为什么不使用发绿色光的灯管作补充光源? 导言:追根溯源,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要靠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那么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呢?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如P97——98的实验。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做实验: 1、加入SiO2、CaCO3的作用是什么?[高考资源网] 2、研磨时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 3、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后,为什么要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4、滤纸条一端为什么要剪去两角? 5、画滤液细线时应注意什么? 6、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7、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高考资源网KS5U.COM] 教师归纳总结: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色b(黄绿色) 绿叶中的色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教师演示相关实验让学生得知: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并结合P99吸收光谱图讲解。 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但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分布于何处?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一个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二、叶绿体的结构 结合图示讲解叶绿体的结构,教师归纳: 外膜 叶绿体 内膜 基粒:由两个以上的类囊体组成,含色素和酶 基质:含酶 [资料分析]叶绿体的功能。结合P100 恩格尔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1、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 三、总结 重点总结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叶绿体的结构,其结构上有哪些特点适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第5节 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Ks5u.com] 1、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 (含量约占3/4) 叶绿色b(黄绿色) 绿叶中的色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高考资源网] 类胡萝卜素 [高考资源网KS5U.COM] (含量约占1/4) 叶黄素(黄色) 2、叶绿体的结构 1、分布[高考资源网] 2、形态 [ks5u.com] 外膜 3、结构 内膜 基粒:由两个以上的类囊体组成,含色素和酶 基质:含酶 4、功能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