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使用遗传图解说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方式。 情感目标: (1)认同科学家对科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认真的科学态度。 (2)关注优生优育。 二、教学重点: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四、教学过程 1问题探讨——激发兴趣——课题导入 展示问题探讨中资料,提出问题: (1)为什么上述两种疾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对第一个问题的探讨与回答,顺利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伴性遗传。【实现知识目标(1)的达成】 (2)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呢?学生无法说出具体原因,带着对第二问题的思考进入了新课的研究。 2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并设疑:为什么道尔顿能够发现红绿色盲?学生的回答内容多种多样,从中学生体会到了科学家认真的科学态度、尊重科学的精神等重要的品质与素养【实现情感目标(1)的达成】。引导学生对材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道尔顿对家族成员使用了遗传调查的方法。若将家族成员的检查结果及血缘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我们就得到了家族系谱图,从而引出遗传家系图的重要作用。 3资料分析——设疑讨论——作出解释 然后给出红绿色盲家系图,并介绍其中符号的含义。通过问题串设置,引导学生思考: (1)? 由家系图分析,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2)? 该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此处将教材中的讨论问题的顺序置换,我认为这样更符合我们在解遗传试题时一般的分析思路。) (3)? 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Y染色体上?由于该家系图中患者都为男性,会有部分同学认为是伴Y染色体的遗传。此时给出学生在初中所学的人类染色体组图,回忆性别决定等知识。再补充给出人类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并向简要学生介绍X、Y染色体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及其上基因的分布。这部分知识的加入,有利于学生对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理解,并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打好知识基础。结合系谱图的分析,学生会较容易的排除红绿色盲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可能性,随之将排除的理由加以归纳,结合给出的Y染色体上遗传疾病及家系图,就获得了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①患者都为男性②父患子必患、子患父必患(患者的儿子都是患者)。并最终得到人类红绿色盲基因是伴X隐性遗传【实现能力目标(1)的达成】。 4遗传分析——总结规律——理论论证 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遗传规律,首先引导学生尝试分析一下人群中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列出表格,由学生填写。 根据表格,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婚配的六种情况,除去两种亲代基因型全都正常和全都为色盲患者的婚配类型,其余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均由学生独立构建。根据我校学生情况,他们在学习和分析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后,已经初步具备书写遗传图解的能力,但是可能还无法准确写出人类的红绿色盲婚配图解。如何解决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豌豆杂交实验和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由同学总结并构建出遗传图解的书写模型。这样无形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了锻炼。选出四名同学到黑板按构建出的遗传图解的模型写出遗传图解,每人书写一种婚配类型,完成后,全班讨论、修正不足之处。其余同学四人小组为合作单位在下面完成。进一步通过细化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色盲基因的传递路径,结合家族系谱图,归纳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具体过程如下: (1)将四种婚配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男性患者出现的概率与女患者出现的概率那个更大一些?(男患大于女患)。 (2)患者的亲代一定也是患者吗?同时结合系谱图的观察,常常看到第一代和第三代有患病而第二代为表现型正常的携带者,由此得出隔代遗传这个特点。 (3)如果以男性患者为观察核心,可以发现什么规律?(男性患者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他的女儿,男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放入遗传系谱图进行观察验证,这就是经典的交叉遗传。) (4)若以女患者观察分析的为核心,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女患者的父亲一定是患者,女患者的儿子也一定是患者。这将是学生在今后思考及解决相关遗传问题时常用到的重要判定依据。) 将上述结论汇总,得到以下结论:(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隔代遗传(3)交叉遗传(4)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 这样就总结出了人类红绿色盲即伴X隐形遗传的特点,通过上述分析过程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知识目标(2)与能力目标(2)的达成】。 如果致病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又会有怎样的遗传特点呢?通过这个问题过渡到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学习。同样通过表格的形式得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人群基因型及表现型。再利用学生已经写出的色盲遗传图解,直接进行改造,就是将用字母D/d替换字母B/b,并重新写出表现型,按照同样的思路进行分析,让学生讨论归纳,就得到了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连续遗传(3)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然后,将上述三种伴性遗传的方式及特点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同时也就回答了本节课开始时问题探讨中的第二个问题了。 5实践应用——联系实际——演绎推理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应用,先让学生以人类血友病为例,在已知亲本信息情况下,根据伴X隐形遗传的特点,对子代性别进行选择,体会伴性遗传规律在优生优育方面的作用,为第五章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再通过根据子代芦花鸡的表现型与性别的关系,运用伴X隐形遗传的特点,进而对其亲本的表现型进行选择。通过上述实际问题的讨论与解决,学生了解到伴性遗传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由此完成了“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的知识目标的达成。并体会到遗传规律的研究既可以为人类的优生服务,也可以为农业生产服务【实现知识目标(3)与情感目标(2)的达成】。 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为巩固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通过课堂检测的训练,进一步体会伴性遗传的解题规律和特点,做到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板书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