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来源*:#%中&教~网] 一、教学目标 以两角和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理解推导过程,掌握其应用.[w^ww.z&zste@p%.com*]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www&.z~z*st#ep.com@] 教学难点:二倍角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研讨式教学 四、教学设想: (一)复习式导入:大家首先回顾一下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 ; . 我们由此能否得到的公式呢?(学生自己动手,把上述公式中看成即可), (二)公式推导: ; ; 思考:把上述关于的式子能否变成只含有或形式的式子呢?;[来源^:&*@中教网%] .[中国教@育&*出版#网~] . 注意:   (三)例题讲解 例1 已知求的值. 解:由得. 又因为. 于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 例2 已知求的值. 解:,由此得 解得或. 点评.在涉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应用时,常用到如下变形 (1); (2)角的变换; (3)。 2.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解决求值求角问题,常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给角求值”,即在不查表的前提下,通过三角恒等变换求三角函数式的值; (2)“给值求值”,即给出一些三角函数值,求与之有关的其他三角函数式的值; (3)“给值求角”,即给出三角函数值,求符合条件的角。 例3 已知向量,且。 (Ⅰ)求tanA的值; (Ⅱ)求函数R)的值域。 解析:(Ⅰ)由题意得m·n=sinA-2cosA=0, 因为cosA≠0,所以tanA=2. [www.z*^z&st@#ep.com] (Ⅱ)由(Ⅰ)知tanA=2,得  因为xR,所以.当时,f(x)有最大值, 当sinx=-1时,f(x)有最小值-3。 所以所求函数f(x)的值域是 [w~w@w.%zzstep&.c#om] 例4 (2010·福建高考文科·T2)计算的结果等于( )[%@中~^*教网] A. B. C.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利用余弦的倍角公式的逆用,即降幂公式,并进行三角的化简求值。 【思路点拨】 直接套用倍角公式的逆用公式,即降幂公式即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规范解答】选B,。 【方法技巧】对于三角公式的学习,要注意灵活掌握其变形公式,才能进行灵活的恒等变换。如倍角公式:,的逆用公式为“降幂公式”,即为,,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中,降幂公式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我们要熟记公式,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规律,学会灵活运用.[中国@%*^教育~出版网] (五)作业:[来^&源@:zzstep.com%#]  拓展提升 1.(2010届·山东省实验高三一诊(文))已知点在第四象限, 则角的终边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 ( ) (A)2π (B)π (C) (D) 4.若函数y=f(x)同时具有下列三个性质:(1)最小正周期为π,(2)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3)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y=f(x)的解析式可以是( ) A. B. C. D. 5.已知.[zz~step.^%&c#om] (1)求; (2)求的值.[中&国~^教@育出版网*] 6.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1)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函数图象上与坐标原点最近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解析:(1) ,.. (2)原式=   =. 6.解析: (1)   当时, [中*%@国教育^出版#网] 当时,取得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2)令,得 当时,,当时,,满足要求的对称中心为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