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教学目标 1.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的意义, 2.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 3.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航 1.情景: 前面所讨论的随机变量的取值都是离散的,我们把这样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这样刻画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和稳定程度呢? 甲、乙两个工人生产同一种产品,在相同的条件下,他们生产件产品所出的不合格品数分别用表示,的概率分布如下.                         2.问题: 如何比较甲、乙两个工人的技术? 3.学生活动 ⑴直接比较两个人生产件产品时所出的废品数.从分布列来看,甲出件废品的概率比乙大,似乎甲的技术比乙好;但甲出件废品的概率也比乙大,似乎甲的技术又不如乙好.这样比较,很难得出合理的结论. ⑵学生联想到“平均数”,,如何计算甲和乙出的废品的“平均数”? ⑶引导学生回顾《数学3(必修)》中样本的平均值的计算方法. ①如果有n个数x1,x2,… ,xn,那么 ②如果n个数中x1,x2 … xk分别出现f1,f2 … ,fk次(f1+ f2+… + fk=n)则 ③某人射击10次,所得环数分别是:1,1,1,1,2,2,2,3,3,4;则所得的平均环数是多少? ξ 7 8 9 10  P 0.3 0.4 0.2 0.1  ④某射手射击的环数ξ的分布列为: 则他射击n次,射击环数的平均值为 . 那么,再回到前面的情境问题中来,如何来比较两工人的技术呢? 二、探究新知 1.定义 在《数学3(必修)》“统计”一章中,我们曾用公式计算样本的平均值,其中为取值为的频率值. 类似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或概率分布如下: X    …   P     …   其中,,则称为随机变量的均值或的数学期望,记为或.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2.性质 (1);(2).(为常数) 三、例题精讲 例1 高三(1)班的联欢会上设计了一项游戏,在一个小口袋中装有10个红球,20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某学生一次从中摸出5个球,其中红球的个数为,求的数学期望. 分析:从口袋中摸出5个球相当于抽取个产品,随机变量为5个球中的红球的个数,则服从超几何分布. 解:由2.2节例1可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表所示: X 0 1 2 3 4 5  P         从而  答:的数学期望约为. 说明:一般地,根据超几何分布的定义,可以得到. 例2 从批量较大的成品中随机取出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查,若这批产品的不合格品率为 ,随机变量表示这件产品中不合格品数,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解:由于批量较大,可以认为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表所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故 即抽件产品出现不合格品的平均件数为件. 说明:例2中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根据二项分布的定义,可以得到: 当 时,. 例3 设篮球队与进行比赛,每场比赛均有一队胜,若有一队胜场则比赛宣告结束,假定在每场比赛中获胜的概率都是,试求需要比赛场数的期望. 分析:先由题意求出分布列,然后求期望 解:(1)事件“”表示,胜场或胜场(即负场或负场), 且两两互斥.; (2)事件“”表示,在第5场中取胜且前场中胜3场,或在第5场中取胜且前场中胜3场(即第5场负且场中负了3场),且这两者又是互斥的,所以  (3)类似地,事件“”、 “”的概率分别为 ,  比赛场数的分布列为   4  5  6  7          故比赛的期望为(场) 这就是说,在比赛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平均地说,进行6场才能分出胜负.[来 四、课堂精练 1.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每次罚球命中得1分,罚不中得0分.已知某运动员罚球命中的概率为0.7,他连续罚球3次;(1)求他得到的分数X的分布列;(2)求X的期望. 2.据气象预报,某地区下个月有小洪水的概率为,有大洪水的概率为.现工地上有一台大型设备,为保护设备有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1 运走设备,此时需花费元; 方案2 建一保护围墙,需花费元.但围墙无法防止大洪灾,若大洪灾来临,设备受损,损失费为元; 方案3 不采取措施,希望不发生洪水,此时大洪水来临损失元,小洪水来临损失元. 试选择适当的标准,对种方案进行比较. 五、回顾小结 1.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数学期望)的概念和意义; 2.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 3.超几何分布和二项分布的均值(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 二项分布:若X~H(n,M,N) 则E(X)= 超几何分布:若X~B(n,p) 则E(X)=np X 0 1  P 1- p p  另:如果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 则E(X)=p (E(X)=0×(1-p)+1×p=p) 六、拓展延伸 七、课后作业课本, 第1题 八、教学后记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