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典例精析 题型一 证明三线共点 【例1】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H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2.求证:直线EG、FH、AC相交于同一点P. 【证明】因为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所以EF∥BD,且EF=BD. 又因为==2,所以GH∥BD,且GH=BD, 所以EF∥GH且EF>GH, 所以四边形EFHG是梯形,其两腰所在直线必相交, 设两腰EG、FH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P, 因为EG?平面ABC,FH?平面ACD, 所以P∈平面ABC,P∈平面ACD. 又平面ABC∩平面ACD=AC,所以P∈AC, 故直线EG、FH、AC相交于同一点P. 【点拨】证明三线共点的方法:首先证明其中的两条直线交于一点,然后证明第三条直线是经过这两条直线的两个平面的交线;由公理3可知,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必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即三条直线交于一点. 【变式训练1】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作截面PQR,PQ、CB的延长线交于M,RQ、DB的延长线交于N,RP、DC的延长线交于K. 求证:M、N、K三点共线. 【证明】 ?  ?M、N、K在平面BCD与平面PQR的交线上,即M、N、K三点共线. 题型二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例2】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C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FG. 求证:直线FG?平面ABCD且直线FG∥A1B1. 【证明】因为E为CD的中点,在正方体中AE?平面ABCD, 又AE∩BC=F,所以F∈AE,所以F∈平面ABCD, 同理G∈平面ABCD,所以FG?平面ABCD. 因为ECAB,故在Rt△FBA中,CF=BC,同理DG=AD, 所以在正方体中CFDG,所以四边形CFG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FG∥CD,又CD∥AB,AB∥A1B1, 所以直线FG∥A1B1. 【点拨】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常需利用线面、面面、线线的关系确定,推导时需有理有据. 【变式训练2】已知AC的长为定值,点D?平面ABC,点M、N分别是△DAB和△DBC的重心. 求证:无论B、D如何变换位置,线段MN的长必为定值. 【解析】如图,延长DM交AB于F,延长DN交BC于E. 因为M、N为重心,所以F、E分别为AB、BC的中点, 所以EF∥AC且EF=AC. 又在△DEF中,DM∶MF=DN∶NE=2∶1, 所以MN∥EF且MN=EF,所以MN∥AC且MN=AC, 即MN为与B、D无关的定值. 题型三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3】 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已知AD=1,BC=且AD⊥BC,对角线BD=,AC=,求AC和BD所成的角. 【解析】作平行线,找出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相等的平面角,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如图所示,分别取AD、CD、AB、BD的中点E、F、G、H,连接EF、FH、HG、GE、GF.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知,EF∥AC,且EF=,GE∥BD,且GE=.GE和EF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就是AC和BD所成的角. 同理,GH=,HF=,GH∥AD,HF∥BC. 又AD⊥BC,所以∠GHF=90°,所以GF2=GH2+HF2=1. 在△EFG中,EG2+EF2=1=GF2, 所以∠GEF=90°,即AC和BD所成的角为90°. 【点拨】立体几何中,计算问题的一般步骤:(1)作图;(2)证明;(3)计算.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采用“平移线段法”,平移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类型:利用图中已有的平行线平移,利用特殊点(线段的端点或中点)作平行线平移,补形平移.计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通常放在三角形中进行. 【变式训练3】线段AB的两端在直二面角α-CD-β的两个面内,并与这两个面都成30°角,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 【解析】在平面α内作AE⊥CD, 因为α-CD-β是直二面角,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所以AE⊥β,所以∠ABE是AB与平面β所成的角. 所以∠ABE=30°,所以AE=AB,同理作BF⊥CD,则易得BF=AB. 在平面β内作BGEF,则四边形BGEF是矩形,即BG⊥GE. 又因为AE⊥β,BG?β,所以AE⊥BG. 所以BG⊥平面AEG,所以BG⊥AG. 因为BG∥EF,所以BG∥CD,所以∠ABG是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 又因为在Rt△AEG中,AG===AB, 所以在Rt△ABG中,sin∠ABG==, 所以∠ABG=45°. 总结提高 本节内容主要以四个公理为依托,导出异面直线,等角定理,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可见,解决此类问题要以公理为标准,以眼前的点、线、面的实际物体为参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重点是点共线、线共面、异面直线、等角定理应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