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充要条件 二.教学目标: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 三.教学重点:充要条件关系的判定.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关系的判定; 2.充要条件关系的证明. (二)主要方法: 1.判断充要关系的关键是分清条件和结论; 2.判断是否正确的本质是判断命题“若,则”的真假; 3.判断充要条件关系的三种方法: ①定义法;②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③用数形结合法(或图解法). 4.说明不充分或不必要时,常构造反例. (三)例题分析: 例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是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一种作答) (1)在中,, (2)对于实数,,或 (3)在中,, (4)已知,, 解:(1)在中,有正弦定理知道: ∴ 又由 所以, 即是的的充要条件. (2)因为命题“若且,则”是真命题,故, 命题“若,则且”是假命题,故不能推出,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取,不能推导出;取,不能推导出 所以,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因为,或,, 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例2.设,则是的( )、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由图形可以知道选择B,D.(图略) 例3.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命题丙是命题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命题丁是命题丙的充要条件,则命题丁是命题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因为甲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甲能推出乙,乙不能推出甲, 因为丙是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故乙能推出丙,丙不能推出乙, 因为丁是丙的充要条件,故丁能推出丙,丙也能推出丁, 由此可知,甲能推出丁,丁不能推出甲即丁是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 例4.设,求证: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证明:充分性:如果,那么,①② ③于是 如果即或, 当时,, 当时,, 总之,当时,. 必要性:由及 得即 得所以故必要性成立, 综上,原命题成立. 例5.已知数列的通项,为了使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的充要条件. 解:∵, 则, 欲使得题设中的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 只须的最小项即可, 又因为, 即只须且, 解得, 即, 解得实数应满足的关系为且. 例6.(1)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是的充分条件? (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是的必要条件? 解:欲使得是的充分条件,则只要或,则只要即, 故存在实数时,使是的充分条件. (2)欲使是的必要条件,则只要或,则这是不可能的, 故不存在实数时,使是的必要条件. (四)巩固练习: 1.若非空集合,则“或”是“”的 条件. 2.是的 条件. 3.直线和平面,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五.课后作业:《高考计划》考点6,智能训练2,7,8,15,16.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