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选修4-1 五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目标: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掌握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学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证明; 2.掌握切线长定理及构造相似三角形证明切割线定理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从几何图形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3.能够用运动的观点学习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它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学难点:  定理的灵活运用以及定理与推论问的内在联系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证明:已知:弦AB和CD交于⊙O内一点P.  求证:PA·PB=PC·PD.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2.从一般到特殊,发现结论.    对两条相交弦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中一条是直径,并且它们互 相垂直 思考: (1)若AB是直径,并且AB⊥CD于P.根据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结论?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2) 若再连结AC,BC,则在图中又出现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PC2=PA·PB ;AC2=AP·AB;CB2=BP·AB 二.范例讲解一 例1: 已知圆中两条弦相交,第一条弦被交点分为12厘米和16厘米两段,第二条弦的长为32厘米,求第二条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的长.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应的解. 例2?: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c,使c2=ab.[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分析:这个作图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论的形式,因此可作出以线段a十b为直径的半圆,仿照推论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线段. 作法:口述作法. 三.课堂练习一  练习1: 如图,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 (变式练习: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长度皆为整数.那么CD的长度是多少?) 练习2: 如图,CD是⊙O的直径,AB⊥CD,垂足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长.   练习3?: 如图:在⊙O中,P是弦AB上一点,OP⊥PC,PC 交⊙O于C.? 求证:PC2=PA·PB? 分析:由AP·PB,联想到相交弦定理,想到延长 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据条件OP⊥PC.易 证得PC=PD问题得证. 探究:1、相交弦定理是两弦相交于圆内一点.如果两弦延长交于圆外一点P,那么该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四条线段PA,PB,PC,PD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2、当其中一条割线绕交点旋转到与圆的两交点重合为一点时,猜想:由圆外这点到割线与圆的两交点的两条线段长和该点的切线长PA,PB,PT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用语言表达上述结论.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也叫做割线定理) 四.范例讲解二[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例1?: 已知:⊙O的割线PAB交⊙O于点A和B,PA=6厘米,AB=8厘米, PO=10.9厘米,求⊙O的半径. (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线也不是割线,故须将PO延长交⊙O于D,构成了圆的一条割线,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径,于是运用切割线定理的推论,问题得解. ) 例2:如图7-90,两个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AB切大圆于B,AC切小圆于C,交大圆于D、E.AB=12,AO=15,AD=8.求:两圆的半径. 五.课堂练习二 1、P为⊙O外一点,OP与⊙O交于点A,割线PBC与⊙O交于点B、C,且PB=BC.OA=7,PA=2,求PC的长. 2、已知:如图7-92,⊙O和⊙O′都经过A和B,PQ切⊙O于P,交⊙O′于Q、M,交AB的延长线于N.求证:PN2=NM·NQ. 六.课堂反思: 观察图形,要证的数量关系中,线段属于不同的两圆,NP是⊙O的切线,NMQ是⊙O′的割线,能够把这两条线联系在一起的是两圆的公共割线NBA.具备了在两圆中运用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的条件. 例:如图7-93,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长7cm,CD=10cm,AD∶BC=1∶2,延长BA、CD相交于E,从E引圆的切线EF.求EF的长. 分析:此题中EF是⊙O的切线,由切割线定理:EF2=ED·EC=EA·EB,故要求EF的长,须知ED或EA的长,而四边形ABCD内接于⊙O,可 EB长为2x,应用割线定理,可求得x,于是EF可求. 证明:四边形ABCD内接于⊙O △EAD∽△ECBEB=2x x(x+10)=(2x-7)·2xx=8 EF2=8×(8+10)EF=12 答:EF长为12cm. 高二数学选修4-1 六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习题课 班级 姓名 学号 [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教学目标: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掌握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学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证明; 2.掌握切线长定理及构造相似三角形证明切割线定理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从几何图形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3.能够用运动的观点学习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它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学难点:  定理的灵活运用以及定理与推论问的内在联系 教学活动: 一.切线长概念 ??? 切线长是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切线长”是切线上一条线段的长,具有数量的特征,而“切线”是一条直线,它不可以度量长度。 二。切线长定理 对于切线长定理,应明确(1)若已知圆的两条切线相交,则切线长相等;(2)若已知两条切线平行,则圆上两个切点的连线为直径;(3)经过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连结两个切点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4)经过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线的夹角与过切点的两个半径的夹角互补;(5)圆外一点与圆心的连线,平分过这点向圆引的两条切线所夹的角。 三.利用切线长定理解题 例1. 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以BC为直径。在正方形内作半圆O,过A作半圆切线,切点为F,交CD于E,求DE:AE的值。 解 图1 ? 例2 :如图7,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90°,以AB边为直径作⊙O,交斜边BC于点D,过D点作⊙O的切线交AC于E。 ??? 求证:BC=2OE。 ??? 点悟:由要证结论易想到应证OE是△ABC的中位线。而OA=OB,只须证AE=CE。 图7 ??? 证明:连结OD。??? ∵AC⊥AB,AB为直径 ??? ∴AC为⊙O的切线,又DE切⊙O于D ??? ∴EA=ED,OD⊥DE ??? ∵OB=OD,∴∠B=∠ODB 在Rt△ABC中,∠C=90°-∠B ∵∠ODE=90°??? ∴??? ∴∠C=∠EDC??? ∴ED=EC??? ∴AE=EC??? ∴OE是△ABC的中位线??? ∴BC=2OE ?? 例3: 如图8,在正方形ABCD中,AB=1,是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的圆的一段弧。点E是边AD上的任意一点(点E与点A、D不重合),过E作所在圆的切线,交边DC于点F,G为切点。??? 当∠DEF=45°时,求证点G为线段EF的中点; ??? 解:由∠DEF=45°,得??? , ∴∠DFE=∠DEF??? ∴DE=DF?? ? 又∵AD=DC??? ∴AE=FC ??? 因为AB是圆B的半径,AD⊥AB,所以AD切圆B于点A;同理,CD切圆B于点C。 又因为EF切圆B于点G,所以AE=EG,FC=FG。 ??? 因此EG=FG,即点G为线段EF的中点。 图8 四、反馈测试 一、选择题[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1. 已知:PA、PB切⊙O于点A、B,连结AB,若AB=8,弦AB的弦心距3,则PA=(??? ) ?? ?A. ???????????????? B. ????????????????? C. 5????????????????????? D. 8 2. 下列图形一定有内切圆的是(??? )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 C. 菱形????????????????? D. 梯形 3. 已知:如图1直线MN与⊙O相切于C,AB为直径, ∠CAB=40°,则∠MCA的度数(??? ) A. 50°???????????? B. 40°????????????? C. 60°???????????????? D. 55° 图1 4. 圆内两弦相交,一弦长8cm且被交点平分,另一弦被交点分为1:4,则另一弦长为(??? ) ??? A. 8cm????????????????? B. 10cm??????????????? C. 12cm??????????????? D. 16cm 5. 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AD,BD=3cm,DC=4cm,如果E是AD的延长线与△ABC的外接圆的交点,那么DE长等于(??? ) ??? A. ???????????? B. ??? C. ??????????????????????? D.  6. PT切⊙O于T,CT为直径,D为OC上一点,直线PD交⊙O于B和A,B在线段PD上,若CD=2,AD=3,BD=4,则PB等于(??? ) ??? A. 20??????????????????? B. 10???????????????????? C. 5?????????????? D.  ?二、填空题 ?7. AB、CD是⊙O切线,AB∥CD,EF是⊙O的切线,它和AB、CD分别交于E、F,则∠EOF=_____________度。 ?8. 已知:⊙O和不在⊙O上的一点P,过P的直线交⊙O于A、B两点,若PA·PB=24,OP=5,则⊙O的半径长为_____________。 ?9. 若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BC割线交⊙O于B、C,若BC=20,,则PC的长为_____________。 ?10. 正△ABC内接于⊙O,M、N分别为AB、AC中点,延长MN交⊙O于点D,连结BD交AC于P,则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1. 如图2,△ABC中,AC=2cm,周长为8cm,F、K、N是△ABC与内切圆的切点,DE切⊙O于点M,且DE∥AC,求DE的长。 图2 12. 如图3,已知P为⊙O的直径AB延长线上一点,PC切⊙O于C,CD⊥AB于D,求证:CB平分∠DCP。 图3 ?13. 如图4,已知AD为⊙O的直径,AB是⊙O的切线,过B的割线BMN交AD的延长线于C,且BM=MN=NC,若AB,求⊙O的半径。 [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图4 五.总结、扩展 1.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习例题时,不要就题论题,而是注重研究思路、体会和掌握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学会分析一些基本图形的结构及所具有的基本关系式. 4.总结规律:本课以方程的思想方法为指导,利用代数方法,即通过方程或方程组的求解解决所求问题,设未知数时,可直接或间接设,列方程或方程组时,寻求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而几何定理是列方程的根据. 六.课后反思 [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