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注意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定理,并会简单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 a |-| b| ≤| a+b |≤| a |+| b |. 不等式部分的内容是高考较为稳定的一个热点,考查的重点是不等式的性质、证明、解法及最值方面的应用.高考试题中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不等式与函数、方程、三角、数列、几何、导数、实际应用等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的综合试题多,单独考查不等式的问题很少,尤其是不等式的证明题. 2.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中均有各种类型不等式题,特别是应用题和综合题几乎都与不等式有关. 3.不等式的证明考得比较频繁,所涉及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而放缩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不容忽视. 第1课时 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1、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 设a,b∈R,则a>b ;a=b ;ab  定理2(同向传递性) a>b,b>c 定理3 a>ba+c > b+c 推论 a>b,c>d 定理4 a>b,c>0 a>b,c<0 推论1 (非负数同向相乘法) a>b≥0,c>d≥0 推论2 a>b>0  (nN且n>1) 定理5 a>b>0 (nN且n>1) 例1. 设f(x)=1+logx3,g(x)=2logx2,其中x>0,x≠1.比较f(x)与g(x)的大小. 解:(1)(x2-y2)(x+y)<(x2+y2)(x-y) (2)aabb>abba 变式训练1:不等式log2x+3x2<1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答案:{x|-<x<3且x≠-1,x≠0}。 解析::或。 例2. 设f(x)=1+logx3,g(x)=2logx2,其中x>0,x≠1.比较f(x)与g(x)的大小. 解:当0<x<1或x>时,f(x)>g(x); 当1<x<时,f(x)<g(x); 当x=时,f(x)=g(x). 变式训练2:若不等式(-1)na<2+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例3. 函数=ax2+bx满足:1≤≤2,2≤≤4,求的取值范围. 解:由f (x)=ax2+bx得 f (-1)=a-b,f (1)=a+b,f (-2)=4a-2b a=[f (1)+f(-1)],b=[f (1)-f(-1)] 则f(-2)=2[f (1)+f (-1)]-[f (1)-f (-1)] =3f (-1)+f (1) 由条件1≤f(-1)≤2,2≤f (1)≤4 可得3×1+2≤3f(-1)+f(1)≤3×2+4 得f (-2)的取值范围是5≤f (-2)≤10. 变式训练3:若1<α<3,-4<β<2,则α-|β|的取值范围是 . 解: (-3,3) 例4. 已知函数f (x)=x2+ax+b,当p、q满足p+q=1时,试证明:pf (x)+qf (y)≥f (px+qy)对于任意实数x、y都成立的充要条件是o≤p≤1. 证明:∵pf (x)+qf (y)-f (px+qy)=pq(x-y)2=p(1-p)(x-y)2 充分性:当0≤p≤1时,≥0 从而 必要性:当时,则有≥0,又≥0,从而≥0,即0≤p≤1.综上所述,原命题成立. 变式训练4:已知a>b>c,a+b+c=0,方程ax2+bx+c=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 (1)证明:-<<1; (2)若x+x1x2+x=1,求x-x1x2+x; (3)求| x-x|. 解:(1)∵a>b>c,a+b+c=0, ∴3a>a+b+c,a>b>-a-b, ∴a>0,1> ∴- (2)(方法1)∵a+b+c=0 [来源:] ∴ax2+bx+c=0有一根为1, 不妨设x1=1,则由可得 而, ∴x2=-1, ∴ (方法2)∵ 由+ ,∴ ∵∴  (3)由(2)知,  ∴,∴ ∴ ∴ 1.不等式的性质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重要而又基本的依据,必须要正确、熟练地掌握,要弄清每一性质的条件和结论.注意条件的放宽和加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用“作差”比较,其变形之一是将差式因式分解,然后根据各个因式的符号判断差式的符号;变形之二是将差式变成非负数(或非正数)之和,然后判断差式的符号. 3.关于数(式)比较大小,应该将“相等”与“不等”分开加以说明,不要笼统地写成“A≥B(或B≤A)”. 第2课时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1.a>0,b>0时,称 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 为a,b的几何平均数. 2.定理1 如果a、bR,那么a2+b2 2ab(当且仅当 时 取“=”号) 3.定理2 如果a、b,那么≥ (当且仅当a=b时取“=”号)即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4.已知x、y,x+y=P,xy=S. 有下列命题: (1) 如果S是定值,那么当且仅当x=y时,x+y有最小值 . (2) 如果P是定值,那么当且仅当x=y时,xy有最大值 . 例1.设a、bR,试比较, ,,的大小. 解:∵a、bR+,∴≥2 即≤,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又≤ = ∴≤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而≤ 于是≤≤≤(当且仅当a=b时取“=”号). 说明:题中的、、、分别叫做正数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平方平均数.也可取特殊值,得出它们的大小关系,然后再证明. 变式训练1:(1)设,已知命题;命题,则是成 立的 (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B.解析: 是等号成立的条件. (2)若为△ABC的三条边,且,则( ) A. B.  C. D. 解:D.解析:, 又∵ ∴。 (3)设x > 0, y > 0,, , a 与b的大小关系( ) A.a >b B.a 0)则盐水就变咸了, 试根据这一事实提炼一个不等式 . 解: .解析:由盐的浓度变大得. 例2. 已知a,b,x,y∈R+(a,b为常数),,求x+y的最小值. 解: a+b+2 变式训练2:已知a,b,x,y∈R+(a,b为常数),a+b=10, ,若 x+y的最小值为18,求a,b的值. 解:或. 例3. 已知a, b都是正数,并且a ( b,求证:a5 + b5 > a2b3 + a3b2 解:证:(a5 + b5 ) ( (a2b3 + a3b2) = ( a5 ( a3b2) + (b5 ( a2b3 ) = a3 (a2 ( b2 ) ( b3 (a2 ( b2) = (a2 ( b2 ) (a3 ( b3) = (a + b)(a ( b)2(a2 + ab + b2) ∵a, b都是正数,∴a + b, a2 + ab + b2 > 0 又∵a ( b,∴(a ( b)2 > 0 ∴(a + b)(a ( b)2(a2 + ab + b2) > 0 即:a5 + b5 > a2b3 + a3b2 变式训练3: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 (1) (2); (3)从以上两小项的结论中,你否得出更一般的结论?并加以证明 解:(1),(2) (3)一般结论:若成立 证明 欲证成立 只需证 也就是 ()   从而(*)成立,故  例4. 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c(千米/小时).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元)由可变部分与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千米/小时)的平方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正常数b;固定部分为a元. (1) 试将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成速度V(千米/小时)的函数. (2) 为使全程运输成本最省,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解: (1) 依题意得,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所用时间为,全程运输成本为y=a·+bv2·=s(+bv),故所求函数及其定义域为y=s(+bv)v∈(0,c) (2) ∵s、a、b、v∈R+,故s(+bv)≥2s 当且仅当=bv时取等号,此时v= 若≤c即v=时,全程运输成本最小. 若>c,则当v∈(0,c)时, y=s(+bv)-s(+bc)=(c-v)(a-bcv) ∵c-v≥0,且a>bc,故有a-bcv≥a-bc2>0 ∴ s(+bv)≥s(+bc),且仅当v=c时取等号,即v=c时全程运输成本最小. 变式训练4:为了通过计算机进行较大规模的计算,人们目前普遍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第一种传统方法是建造一台超级计算机.此种方法在过去曾被普遍采用.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建造单独的超级计算机并不合算,因为它的运算能力和成本的平方根成正比. 另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是建造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它是通过大量使用低性能计算机(也叫工作站)组成一个计算网络.这样的网络具有惊人的计算能力,因为整个网络的计算能力是各个工作站的效能之和. 假设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的单位是MIPS(即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的次数),一台运算能力为6000MIPS的传统巨型机的成本为100万元;而在分布式系统中,每个工作站的运算能力为300MIPS,其价格仅为5万元.需要说明的是,建造分布式计算系统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初期的科技研发及网络建设费用约为600万元. 请问:在投入费用为多少的时候,建造新型的分布式计算系统更合算? 解:设投入的资金为万元,两种方法所能达到的计算能力为MIPS, 则. 把,代入上式得,又, 当时,代入上式得, 由≥得≥,即≥0, 解得≥900(万元). 答:在投入费用为900万元以上时,建造新型的分布式计算系统更合算。 1.在应用两个定理时,必须熟悉它们的常用变形,同时注意它们成立的条件. 2.在使用“和为常数、积有最大值”和“积为常数、和有最小值”这两个结论时,必须注意三点:“一正”——变量为正数,“二定”——和或积为定值,“三相等”——等号应能取到,简记为“一正二定三相等”. 第3课时 不等式证明(一) 1.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分比差、比商两种形式. (1)作差比较法,它的依据是:  它的基本步骤:作差——变形——判断,差的变形的主要方法有配方法,分解因式法,分子有理化等. (2) 作商比较法,它的依据是:若>0,>0,则  它的基本步骤是:作商——变形——判断商与1的大小.它在证明幂、指数不等式中经常用到. 2.综合法:综合法证题的指导思想是“由因导果”,即从已知条件或基本不等式出发,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出要证明的结论. 3.分析法:分析法证题的指导思想是“由果索因”,即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充分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确定这些充分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判定所要证的不等式成立. 例1. 已知,求证: 证法1: = = = ∵>0,>0, ∴  即  证法2: =1+ ∴  故原命题成立,证毕. 变式训练1:已知a、b、x、y∈R+且>,x>y. 求证:>. 解:证法一:(作差比较法) ∵ -=, 又>且a、b∈R+, ∴b>a>0.又x>y>0,∴bx>ay. ∴>0,即>. 证法二:(分析法) ∵x、y、a、b∈R+,∴要证>, 只需证明x(y+b)>y(x+a),即证xb>ya. 由>>0,∴b>a>0. 又x>y>0,知xb>ya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2. 已知a、b∈R+,求证:  证明:∵,因此要证明原不等式成立,则只要证 由于  所以 从而原不等式成立. 变式训练2:已知a、b、cR,求证: 证明:左边-右边 =   ∴  例3. 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R=1,,、、是三角形的三边,令,.求证: 证明: 又∵ R=1, ∴  ∴   ∴  但的条件是,此时与已知矛盾. ∴  变式训练3:若为△ABC的三条边,且,则( ) A. B.  C. D. 答案:D.解析:, 又∵ ∴。 例4. 设二次函数,方程的两个根、满足. (1) 当x∈(0,x1)时,证明:xφ(n)>f(n) 例4. 证明:. 证明:设,则(1-y)x2+x+1-y=0 (1)当y≠1时,∵x∈R,∴△=1-4(1-y)2≥0 得 (2)当y=1时,由(1-y)x2+x+1-y=0得x=0 而x=0是函数的定义域中的一个值; ∴y=1是它值域中的一个值. 综合(1)和(2)可知,, 即. 变式训练4:设二次函数,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和均无公共点. (1) 求证: (2) 求证:对于一切实数恒有 证明:(1)由ax2+(b-1)x+c=0无实根,得Δ1=(b-1)2-4ac<0 由ax2+(b+1)x+c=0无实根 得Δ2=(b+1)2-4ac<0 两式相加得:4ac-b2>1 (2)∵4ac-b2>1>0,∴a(x+)与同号, ∴|ax+bx+c|=| a(x+)2+| =|a|(x+)+≥> 1.凡是含有“至少”,“至多”,“唯一”,“不存在”或其它否定词的命题适宜用反证法. 2.在已知式子中,如果出现两变量之和为正常数或变量的绝对值不大于一个正常数,可进行三角变换,换元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换元的等价性. 3.放缩法证题中,放缩必须有目标,放缩的途径很多,如用均值不等式,增减项、放缩因式等. 4.含有字母的不等式,如果可以化成一边为零,另一边是关于某字母的二次三项式时,可用判别式法证明不等式成立,但要注意根的范围和题设条件的限制. 第5课时 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 1、有关绝对值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① | x |=  ② | x |≥0 ③ | |a|-|b||≤|a±b|≤| a |+| b | ④| ab |= ,= (b≠0) 特别:ab≥0,|a+b|= ,|a-b|= . ab≤0,|a-b|= ,|a+b|= . 2、最简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① | f(x) |≥a ; ② | f(x) |≤a ; ③ a≤| f(x) |≤b  . ④ 对于类似a | f(x) |+b| g(x) | > c的不等式,则应找出绝对值的零点,以此划分区间进行讨论求解. 例1. 解不等式:| x2-3x-4|> x+1 解 :{x|x<-1或-1<x<3或x>5} 变式训练1:若不等式|x-4|-|x-3|≤a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则实 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 D.a≥1 解 :D 例2. 设f(x)=x2-x+b,| x-a |<1,求证:| f(x) -f(a) |<2(| a |+1). 解:∵|x-a|<1 ∴|f(x)-f(a)|=|(x2-x+b)-(a2-a+b)| =|x-a||x+a-1|<|x+a-1|=|(x-a)+2a-1| ≤|x-a|+|2a|+1=2(| a |+1) 变式训练2:若a、b∈R,α, β是方程x2+a x+b=0的两根,且|a|+| b |<1,求证:| α |<1且| β |<1. 解 :由韦达定理和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可证得 例3. 已知f(x)=,g(x)=x+a(a>0),⑴ 当a=4时,求的最小值;⑵ 若不等式>1对x∈[1, 4]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 : (1)a=4时,最小值15; (2),x∈[1,4]恒成立. 等价变形后,只要a(t+)>2,t∈[1,2]恒成立 (t=) 设h(t)=a(t+),h'=(t) a(1-) 当0<t<时,h'(t)<0,h(t)单调递减; 当t>时,h'(t)>0,h(t)单调递增; 当t=时,h'(t)=0,h()为极小值; 这样对于t∈[1,2]有 ① >2时,h(t)min=h(2)=a(2+)>2 a>4 ② 1≤≤2时,h(t)min=h=2a>2 ∴ 1<a≤4 ③ 0<<1时,h(t)min=h(1)=a(a+1) ∴无解 综上知:a>1 变式训练3:已知适合不等式| x2-4x+p|+| x-3 |≤5的x的最大值是3,求p的值. 解 :P=8 例4. 设a、b∈R,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g(x)=cx2+bx+a,当|x|≤1时,|f(x)|≤2 ⑴ 求证:|g(1)|≤2;⑵ 求证:当|x|≤1时,| g(x)|≤4. 证明(1) ∵|x|≤1时,|f(x)|≤2 |g(1)|=|c+b+a|=|f (x)|≤2 (2) 当|x|≤1时, |g(x)|=|cx2+bx+a|=|c(x2-1)+bx+a+c| =|c(x2-1)|+|bx+a+c| ≤|c|+|a±b+c|≤2+2=4 变式训练4:(1) 已知:| a |<1,| b |<1,求证:||>1; (2)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使不等式||>1对满足| a |<1,| b |<1的一切实数a、b恒成立; (3) 已知| a |<1,若||<1,求b的取值范围. (1)证明:|1-ab|2-|a-b|2=1+a2b2-a2-b2 =(a2-1)(b2-1). ∵| a |<1,| b |<1,∴a2-1<0,b2-1<0. ∴|1-ab|2-|a-b|2>0. ∴|1-ab|>|a-b|, =>1. (2)解:∵||>1|1-abλ|2-|aλ-b|2 =(a2λ2-1)(b2-1)>0. ∵b2<1,∴a2λ2-1<0对于任意满足| a |<1的a恒成立. 当a=0时,a2λ2-1<0成立; 当a≠0时,要使λ2<对于任意满足| a |<1的a恒成立,而>1, ∴ |λ|≤1. 故-1≤λ≤1. (3)||<1()2<1 (a+b)2<(1+ab)2a2+b2-1-a2b2<0 (a2-1)(b2-1)<0. ∵|a|<1,∴a2<1.∴1-b2>0,即-1<b<1. 1.利用性质||a|-|b||≤|a+b|≤|a|+|b|时,应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2.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总体思想是: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求解. 3.绝对值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而绝对值不等式更是常考常新,教学中,应注意绝对值与函数问题的结合. 第6课时 含参数的不等式 含有参数的不等式可渗透到各类不等式中去,在解不等式时随时可见含参数的不等式.而这类含参数的不等式是我们教学和高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解含参数的不等式往往需要分类讨论求解,寻找讨论点(常见的如零点,等值点等),正确划分区间,是分类讨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分类讨论过程中要做到不重,不漏. 例1. 已知A={x| 2ax2+(2-ab)x-b>0},B={x| x<-2或x>3},其中b>0,若AB,求a、b的取值范围. 解:a≥且0<b≤6 变式训练1:不等式的解集是{x| x<1或x>2},则a= . 解:a= 例2.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0的解集为M,(1) 当a=4时,求集合M;(2) 若3∈M且5M,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1)M={x|x<-2或<x<2} (2)a∈[1,)∪(9,25 变式训练2:已知函数f (x)=(a、b为常数),且方程f (x)-x+12=0有两个实根为x1=3,x2=4.(1)求函数f (x)的解析式; (2)设k>1,解关于x的不等式f (x)<. 解:(1)将x1=3,x2=4分别代入方程-x+12=0 得:解得 所以f(x)=(x≠2) (2)不等式即为 可代为 即 ①当1<k<2时,解集为x∈(1,k)∪(2,+) ②当k=2时,不等式为(x-2)2(x-1)>0,解集为x∈(1,2)∪(2,+) ③当k>2时,解集为x∈(1,2)∪(k,+) 例3. 若不等式2x-1>m(x2-1)对满足-2≤m≤2的所有m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解: <x< 变式训练3:若不等式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解:<a< 例4. 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2≥2x-ax(a∈R). 解:a=0时,x≤-1;a>0时,x≤-1或x≥,-2<a<0时,≤x≤-1;a=-2时,x=-1;a<-2时,-1≤x≤. 变式训练4:解关于x的不等式. 解:(1)当2a+1>0,即a>-时,原不等式为(x+4a)(x-6a)>0 ①当a>0时,x∈(-,-4a)∪(6a,+) ②当-<a<0时,x∈ ③当a=0时,x∈(-,0)∪(0,+) (2)当2a+1<0,即a<-时,原不等式为(x+4a)(x-6a) ∴x∈(6a,-4a) 综合以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a≥0时,解集为(-,-4a)∪(6a,+) 当-<a<0时,解集为(-,6a)∪(-4a,+) 当a<-时,解集为(6a,-4a) 解含参数的不等式的基本途径是分类讨论,应注意寻找讨论点,以讨论点划分区间进行讨论求解.能避免讨论的应设法避免讨论. 第7课时 不等式的应用 1.不等式始终贯穿在整个中学教学之中,诸如集合问题,方程(组)的解的讨论,函数单调性的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确定,三角、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无一不与不等式有着密切关系. 2.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定理和方法分析解决有关函数的性质,方程实根的分布,解决涉及不等式的应用问题和转化为不等式的其它数学问题. 例1.若关于x的方程4x+a·2x+a+1=0有实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令t=2x(t>0),则原方程化为t2+at+a+1=0,变形得  变式训练1:已知方程sin2x-4sinx+1-a=0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3,6] B.[-2,6] C.[-3,2] D.[-2,2] 解:B 例2. 如图,为处理含有某种杂质的污水,要制造一底宽为2米的无盖长方体沉淀箱,污水从A孔流入,经沉淀后从B孔流出.设箱体的长度为a米,高度为b米.已知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与a,b的乘积ab成反比.现有制箱材料60平方米.问当a,b各为多少米时,经沉淀后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最小(A、B孔的面积忽略不计). 解法一:设y为流出的水中杂质的质量分数,则y=,其中k>0为比例系数.依题意,即所求的a,b值使y值最小. 根据题设,有4b+2ab+2a=60(a>0,b>0), 得b=(0<a<30) ① 于是 y==  ≥ 当a+2=时取等号,y达到最小值. 这时a=6,a=-10(舍去). 将a=6代入①式得b=3. 故当a为6米,b为3米时,经沉淀后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最小. 解法二:依题意,即所求的a,b的值使ab最大. 由题设知 4b+2ab+2a=60(a>0,b>0), 即 a+2b+ab=30(a>0,b>0). 因为 a+2b≥2, 所以 +ab≤30, 当且仅当a=2b时,上式取等号. 由a>0,b>0,解得0<ab≤18. 即当a=2b时,ab取得最大值,其最大值为18. 所以2b2=18.解得b=3,a=6. 故当a为6米,b为3米时,经沉淀后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最小. 变式训练2:一批物资要用11辆汽车从甲地运到360千米外的乙地,若车速为v千米/小时,两车的距离不能小于()2千米,运完这批物资至少需要 ( ) A.10小时 B.11小时 C.12小时 D.13小时 解:C 例3. 已知二次函数y=ax2+2bx+c,其中a>b>c且a+b+c=0. (1) 求证:此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相异的两个点. (2) 设函数图象截x轴所得线段的长为l,求证:<l<2. 证明:(1)由a+b+c=0得b=-(a+c). Δ=(2b)2-4ac=4(a+c)2-4ac =4(a2+ac+c2)=4[(a+)2+c2]>0. 故此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相异的两点. (2)∵a+b+c=0且a>b>c,∴a>0,c<0. 由a>b得a>-(a+c),∴>-2. 由b>c得-(a+c)>c,∴<-. ∴-2<<-. l=|x1-x2|=.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知l∈(,2) 变式训练3:设函数f(x)=x2+2bx+c (c<b<1),f(1)=0,且方程f(x)+1=0有实根. (1)证明:-3<c≤-1且b≥0; (2)若m是方程f(x)+1=0的一个实根,判断f(m-4)的正负,并加以证明. 证明:(1) 又c<b<1,故 又方程f(x)+1=0有实根,即x2+2bx+c+1=0有实根. 故△=4b2-4(c-1)≥0,即(c+1)2-4(c+1)≥0c≥3或c≤-1 由由 (2)  f(m)=-1<0 ∴c<m<1 c-4<m-4<-3<c ∴f(m-4)=(m-4-c)(m-4-1)>0 ∴f(m-4)的符号为正. 例4. 一船由甲地逆水匀速行驶至乙地,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水速为常量p(千米/小时),船在静水中的最大速度为q(千米/小时)(q>p),已知船每小时的燃料费用(以元为单位)与船在静水中速度v(千米/小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⑴ 把全程燃料费用y(元)表示为静水中速度v的函数,并求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⑵ 为了使全程燃料费用最小,船的实际前进速度应为多少? 解:(1) y=kv2,v∈(p,q] (2) i) 2p≤q时,船的实际前进速度为p; ii) 2p>q时,船的实际前进速度为q-p. 变式训练4:某游泳馆出售冬季游泳卡,每张240元,使用规定:不记名,每卡每次只限1人,每天只限1次.某班有48名同学,老师们打算组织同学们集体去游泳,除需要购买若干张游泳卡外,每次游泳还要包一辆汽车,无论乘坐多少名同学,每次的包车费均为40元,若使每个同学游泳8次,每人最少交多少钱? 解:设购卡x张,总费用y元. y=240(x+)≥3840 x=8时,ymin=3840 3840÷48=80(元) 答:每人最少交80元钱. 不等式的应用主要有两类: ⑴ 一类是不等式在其它数学问题中的应用,主要是求字母的取值范围,这类问题所进行的必须是等价转化.注意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活用不等式的概念、方法,融会贯通. ⑵ 一类是解决与不等式有关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首先应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义,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有关数据,然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建模,再运用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加以解决. 不等式章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关于x的不等式|x-1|>m的解集为R的充要条件是( ) A.m<0 B.m≤-1 C.m≤0 D.m≤1 2. 若、是任意实数,且,则 ( ) A. B. C. D. 3. 若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4. 欲证,只需证 ( ) A. B. C.[来源: ] D. 5. 设x1,x2是方程x2+px+4=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 ( ) A.| x1 |>2且| x1 |=2 B.| x1+x2|>4 C.| x1+x2|<4 D.| x1 |=4且| x2 |=1 6. 对一切正整数n,不等式恒成立,则b的范围是 ( ) A.(0, ) B.] C.() D.(, 1) 7. 已知函数f (x)= ,则不等式f(x)+2>0的解区间是 ( ) A.(-2,2) B.(-∞, -2)∪(2, +∞) C.(-1,1) D.(-∞, -1)∪(1, +∞) 8. 在R上定义运算.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则( ) A. B. C. D. 9. 某纯净水制造厂在净化水过程中,每增加一次过滤可减少水中杂质20%,要使水中杂质减少到原来的5%以下,则至少需过滤的次数为(参考数据lg2=0.3010,lg3=0.4771)( ) A.5 B.10 C.14 D.15 10.集合、,则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11.若的取值范围是 . 1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 13.实数x满足,则的值为 . 14.已知a、b、c为某一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c为斜边,若点(m,n)在直线ax+by+2c=0上,则m2+n2的最小值是 . 15.对a,b∈R,记max| a,b |= ,函数f(x)=max| | x+1 |,| x-2 | | (x∈R)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 16. 若a、b、c都是正数,且a+b+c=1,求证:(1-a)(1-b)(1-c)≥8abc. 17.已知函数f(x)=,x∈. (1) 当a=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 (2) 若对任意x∈,f(x)>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理)解关于x的不等式 (文)解关于x的不等式: 19.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0,+),且对任意x、y∈R+,f(xy)=f(x)+f(y)恒成立,已知f(8)=3,且当x>1时,f(x)>0. (1)证明: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 (2)对一个各项均正的数列{an}满足f(Sn)=f(an)+f(an+1)-1 (n∈N*),其中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在(Ⅱ)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正整数p、q,使不等式对n∈N*恒成立,求p、q的值. 20.对1个单位质量的含污物体进行清洗,清洗前其清洁度(含污物体的清洁度定义为: 1-)为0.8,要求洗完后的清洁度是0.99.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甲:一次清洗;方案乙:两次清洗.该物体初次清洗后受残留水等因素影响,其质量变为a(1≤a≤3).设用x单位质量的水初次清洗后的清洁度是(x>a-1),用y质量的水第二次清洗后的清洁度是,其中c (0.8<c<0.99)是该物体初次清洗后的清洁度. (1) 分别求出方案甲以及c=0.95时方案乙的用水量,并比较哪一种方案用水量较少; (2) 若采用方案乙,当a为某定值时,如何安排初次与第二次清洗的用水量,使总用水量最少?并讨论a取不同数值对最少总用水量多少的影响. 21. 已知条件p:|5x-1|>a和条件,请选取适当的实数a的值,分别利用所给的两个条件作为A、B构造命题:“若A则B”,并使得构造的原命题为真命题,而其逆命题为假命题.则这样的一个原命题可以是什么?并说明为什么这一命题是符合要求的命题. 不等式章节测试题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B 6.C 7.A 8.D 9.C 10. A 11.  12. -1 13. 8 14.4 15.  16. 证明:因为a、b、c都是正数,且a+b+c=1, 所以 . 17. 解:(1)当a=时,,易证f(x)在[1,+)上单调递增. ∴当x=1时,[f(x)]min=f(1)= (2)由f(x)>0得 ∵x∈[1,+) ∴x2+2x+a>0 ∴a>-(x2+2x),令t=-(x2+2x),x∈[1,+) 则t=-(x2+2x)=1-(x+1)2 ∴当x=1时,tmax=1-(1+1)2=-3 ∴a>-3 18.(理)原不等式可化为: ①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② 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③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④ 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⑤ 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⑥ 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文)原不等式可化为: ① 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② 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③ 当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19. (Ⅰ)设0<x1<x2,则,从而有,所以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 (Ⅱ)因为f(8)=3f(2)=3f(2)=1,所以有  ,由此及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得. 当n=1时,; 当n≥2时, ,即数列{an}是首项a1=1,公差d=1的等并非数列,故an=n; (Ⅲ)设存在满足条件的正整数p、q,则当n=1时,有 . 下面证明不等式对n∈N*恒成立. 事实上,因为  (n∈N*), 所以  . 20. (1)设方案甲与方案乙的用水量分别为x与z,由题设有,解得x=19. 由c=0.95得方案乙初次用水量为3,第二次用水量y满足方程:,解得y=4a,故z=4a+3.即两种方案的用水量分别为19与4a+3.因为当1≤a≤3时,x-z=4(4-a)>0,即x>z,故方案乙的用水量较少. (2)设初次与第二次清洗的用水量分别为x与y,类似(Ⅰ)得 于是x+y=  当a为定值时, x+y≥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此时 将代入(*)式得 . 故时总用水量最少,此时第一次与第二次用水量分别为与,最少总用水量是.T(a)=-a+. [来源:]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