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则; (2)若时,则函数的值随的值的增加而增加.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与“”: ①在上面两个命题中,命题(1)为假命题,命题(2)为真命题. 也就是说,命题(1)中由 “”不能得到“”,即;而命题(2)中由“”可以得到“函数的值随的值的增加而增加”,即函数的值随的值的增加而增加. ②练习:教材P12  第1题 2. 教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①若,则是的充分条件(sufficient condition),是的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 上述命题(2)中“”是“函数的值随的值的增加而增加”的充分条件,而“函数的值随的值的增加而增加”则是“”的必要条件. ②例1:下列“若,则”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是的充分条件? (1)若,则; (2)若,则; (3)若,则为减函数; (4)若为无理数,则为无理数. (5)若,则.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③练习:P12页  第2题 ④例2:下列“若,则”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是的必要条件? (1)若,则; (2)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则; (4)若,则.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⑤练习:P12页  第3题 ⑥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是6的倍数”是“是2的倍数”的充分条件;(2)“”是“”的必要条件.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学生点评) 3. 小结: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作业:教材P14页   第1、2题 第二课时  1.2.2充要条件 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同时学习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重点: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是的什么条件,是的什么条件? (1),; (2),;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充要条件: ①一般地,如果既有,又有,就记作. 此时,我们说,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②上述命题中(3)(4)命题都满足,也就是说是的充要条件,当然,也可以说是的充要条件. 2. 教学典型例题: ①例1:下列命题中,哪些是的充要条件? (1)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函数是偶函数; (3),; (4),.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②练习教材P14  练习第1、2题 ③探究:请同学们自己举出一些是的充要条件的命题来. ④例2:已知:的半径为,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 求证:是直线与相切的充要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教师点评) 3. 小结: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 从“”、“”与“”中选出适当的符号填空: (1)  ;      (2)  ; (3)  ; (4)  . 2.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是“”的充分条件;(2)“”是“”的必要条件; (3)“”是“”的充要条件; (4)“是无理数”是“是无理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5)“”是“”的充分条件. 3. 作业:教材P14页  习题第3、4题

【点此下载】